养老服务

搜索文档
广东省颁发首批“长期照护师”证书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5 06:22
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认证 - 广东省首批101名长期照护师通过考试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证书 [1] - 证书颁发仪式在广州市举行 标志着广东省长期照护人才资质认证体系正式建立 [1] - 认证工作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共同开展 [1] 职业技能培训政策 - 广东省印发《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方案(2025~2027年)》 [1] - 方案强调多部门协同 在培训需求摸查、标准制定、技能评价等环节联动 [1] - 目标是为行业输送更多高质量技能人才 [1] 从业人员特征 - 首批获证人员主要来自康养服务机构 [2] - 年龄跨度23-49岁 大专以上学历占比较高 [2] - 持证人员可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或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2] 职业发展前景 - 长期照护师是国家为促进长期护理职业化发展设立的新型工种 [1] - 持证人员未来可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和技能培训教学工作 [2] - 职业发展空间将随着行业规范化而扩大 [2]
广东东莞:制定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等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
快讯· 2025-07-14 14:42
银发经济政策 - 东莞市政府制定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以应对人口老龄化 [1] - 启动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以扩大养老供给 [1] - 利用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平台展示银发经济前沿技术和产品服务 [1] 托育服务发展 - 出台幼儿园开设托班备案政策并试点建设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点 [1] - 推动符合条件的幼儿园开设面向2-3岁婴幼儿的托育班级 [1] 医养融合与养老服务 - 加强安宁疗护特色服务项目并研究制定相关制度体系、支持体系及人才队伍体系 [1] - 推动市级养老机构建设及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辐射村(社区)养老服务站点 [1] - 深化"长者饭堂"建设并完善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1] 成本支持政策 - 养老托育机构用水、用电、用气将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以降低运营成本 [1]
饿了么联创的新项目「共比邻」完成过亿元A 轮融资,「活力老年」正获资本青睐|36氪首发
36氪未来消费· 2025-07-14 12:14
银发经济市场潜力 - 中国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占比在2023年突破20%,往后每年还将增加2500万-3000万人 [5] - 银发经济被认为是极有潜力的大赛道,中国尚未跑出明星公司,2023年被视为发展元年 [5] - 50-70岁的活力退休人群经历了改革开放、享受过红利、有一定消费能力,也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的大潮 [6] 共比邻公司概况 - 成立于2021年初,创始人康嘉是饿了么联合创始人,曾在阿里集团任职 [4] - 已获得两轮融资:2021年天使轮数千万元(高榕资本、元璟资本等投资),近期A轮过亿元(香港概念资本领投,美元为主) [6] - 团队规模200多人,其中100多人专做运营 [10] 商业模式与战略 - 从聚会旅游切入,逐步延伸至电商等多个场景,目标是成为老年人最值得信赖的"管家" [4][12] - 采用"高频带低频"逻辑,电商购物频次达一星期一次,远高于旅游和聚会 [12] - 通过深度运营建立信任,60%以上交易额来自会员,会员平均年消费超1万元,复购率超50% [10] 产品与服务 - 最初提供打通线上和线下的O2O服务,解决线下旅行社服务能力不足、线上OTA平台预订复杂等问题 [4] - 聚会旅游产品包括1288元/套的"12人青浦区一日聚"、3099元/人的"五天四晚邮轮游"等 [8] - 自营电商通过线下社区服务点和直播等渠道满足中老年人更高频的购物需求 [5][12] 运营策略 - 基于微信搭建人机协作服务体系,设置数十个小管家提供细碎咨询和情绪价值 [9] - 线下建立几百人志愿者团队,与政府、居委会和公益组织合作,早期用户转化为志愿者 [10] - 对产品和服务介入更深,将非标的东西标准化,形成改造餐厅和服务标准 [9] 未来发展规划 - 地域拓展已布局上海周边城市,覆盖长三角区域,未来将基于标准化方案拓展其他省市 [14] - 考虑拓展保健医疗等高信任门槛品类,甚至打造自有品牌 [15] - 在社区开设小店串联多个场景,未来可提供AR眼镜等设备增强体验 [13]
点赞!杭州养老民生实事半年度成绩单来了
杭州日报· 2025-07-14 11:28
老年食堂改造与助餐服务发展 - 杭州市将提升改造老年食堂(助餐点)100个列为2023年市级民生实事项目,截至6月底项目总体进度达70.25%,其中34家已完成改造 [3][4] - 杭州市已累计建成老年食堂(助餐点)2300余家,形成覆盖城乡的老年助餐网络 [3] - 2023年3月杭州市出台城市社区和农村地区老年助餐服务专项政策,推动分类统筹发展 [3] - 老年食堂功能升级吸引年轻群体,部分改造后的社区食堂成为网红打卡点 [3]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展 - 新增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800张项目进度达78.6%,其中549张床位已完成建设 [4] - 全市新增具备养老护理和应急救护"双持证"护理员1100余人,2个区县提前超额完成目标 [4] - 杭州市实现为7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全覆盖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4] - 近五年杭州民政系统聚焦普惠养老,打造"家门口幸福养老"市域样板 [4] 政策支持与行业示范效应 - 2023年5月民政部在杭州召开老年助餐现场会,推广"杭州经验" [3] - 杭州市建立"一月一报"机制推进养老项目,制定统一验收标准 [4] - 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持续完善,涵盖助餐、照护、保险等多维度需求 [3][4]
期待!全市养老服务与老龄工作“新指南”来了
杭州日报· 2025-07-14 11:27
杭州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 杭州市印发《养老服务与老龄工作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旨在落实国家养老服务改革发展任务,推动全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1] - 计划提出优化"大社区"养老服务供给格局,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服务体系 [1] - 目标到2027年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形成具有杭州特色的"家门口幸福养老"模式 [1] 十大重点行动 - 实施养老服务网络协同迭代、养老机构分类改革提升、特殊老人群体兜底保障等十大专项行动 [1] - 重点推进市域养老服务全城通享行动,包括优化"全城通吃"服务、拓展"全城通学"服务和探索"全城通游"服务 [2] - 开展人才队伍能力提升行动,健全养老人才培养机制,探索"新八级工"制度,提高养老护理职业吸引力 [3] 具体服务举措 - "全城通吃"服务:制定老年助餐服务赋星管理办法,深化智慧助餐体系建设,推动跨区县通吃通享,鼓励老年食堂向社区食堂转型,2027年实现有需求村(社区)基本覆盖 [2] - "全城通学"服务:加强老年教育平台合作,整合区县教学资源,打造8-10个社区示范教学点,开展选课送课服务 [2] - "全城通游"服务:打造银发乐游品牌,推出10条以上涵盖文化传承、生态康养等主题的精品线路 [3] 产业发展方向 - 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1] - 开展银发经济产业赋能行动 [1] - 鼓励国际化交流,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理念和做法 [3]
“杭州六小龙”之一又融了近5亿丨投融周报
投中网· 2025-07-14 11:09
新消费赛道 - 银发经济服务领域共比邻完成过亿元A轮融资 由香港概念资本领投 明论资本担任财务顾问 [3][6] - 田园之家养老产业集团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金沙江联合资本、岳丰资本等 [3][7] - 枫蓝咖啡完成A轮融资 具体金额未披露 [8] - 影目科技完成超1.5亿元B2轮融资 由普华资本等联合投资 [9] 硬科技赛道 - 碳际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B轮融资 中金资本领投 武岳峰资本跟投 [11] - 星动纪元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 鼎晖VGC和海尔资本联合领投 [12] - 研微半导体完成A轮首批数亿元融资 多家头部产业机构联合领投 [13] - 鲲腾泰克完成新一轮融资 磐霖资本领投 [14] - 深庭纪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 黑芝麻智能等参投 [16] - 华瑞数鑫完成天使轮融资 磐霖资本领投 [17] - 云深处科技完成近5亿元新一轮融资 达晨财智等联合领投 [18] - 中科亿氨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 中科创星投资 [19] - 昆泰磁悬浮完成A++轮融资 天津显智链领投 [20] - 小雨智造获亿元级A+轮融资 滴滴领投 [21] - 星海图完成A4/A5两轮超1亿美元融资 美团龙珠等领投 [22] - 它石智航完成1.22亿美元天使+轮融资 美团战投领投 [23] - 润晶科技完成3.5亿元战略融资 昆桥资本等注资 [24] - 跨维智能完成数亿元A1&A2轮融资 成都科创投等领投 [25] - 中嘉微视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国泰君安创新投等投资 [26] 互联网/企业服务赛道 - 光本位完成新一轮融资 敦鸿资产领投 [31] - 灵境万维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柏睿资本等投资 [32] - 硅基智能完成数亿元D轮融资 嘉兴高新区产业基金投资 [33] - 美家时代完成3200万元A+轮融资 深圳冠峰投资 [34] - 亿玺装饰完成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众璟投资独家投资 [35] - Mootion完成数千万元战略融资 累计融资近亿元 [36] - 聚享时代完成2000万元A轮融资 加速资本投资 [37] 大健康赛道 - 恩凯赛药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浦东创投等参与 [28] - 数问生物完成近亿元C1轮融资 金创投领投 [29]
多项全国首个!2025具身智能生态大会发布最新科技成果
国际金融报· 2025-07-12 11:24
具身智能产业发展 - 具身智能已成为驱动产业变革、重塑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核心力量,涉及智能机器人、智能硬件等前沿AI形态 [1] - 重庆两江新区机器人产业链规模超30亿元,集聚23家机器人企业,形成工业机器人集聚、特种机器人培育的产业格局 [1] - 2025具身智能生态大会探讨了具身智能与金融服务的融合,尤其在养老金融领域的应用探索 [1] 金融与科技融合 - 重庆金融监管局推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22条"举措和支持专精特新企业"13条"措施,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信贷可得性 [2] - "金融+科技"已取得丰富应用成果,未来将有更广阔的融合发展空间 [2] - 马上消费以AI科技为突破口,从情感陪护、金融科普等角度探索养老金融创新 [5] 养老金融创新 - 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突破3亿,占全国22%,65岁及以上占比15.6%,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4] - 养老金融与区块链、具身智能等前沿科技交叉融合成为金融行业重大课题,需构建防骗屏障并平衡社会公益 [4] - 全国首个《养老领域具身人工智能应用框架》国际标准启动编纂,涵盖功能能力、安全治理、人机交互等维度 [8] 科技创新成果 - 发布《共建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场景应用倡议》,推动养老机器人在多场景中的广泛应用 [8] - 全国首个《AI专利开放许可供需对接行动计划(100件)》发布,促进AI专利成果转化 [10] - 发布《智慧养老技术与应用发展白皮书》,聚焦情感陪护在智慧养老中的关键作用及技术发展趋势 [10] 技术突破与安全 - 需从算法、算力与数据、法治三方面解决人工智能安全可信问题,构建主动免疫的金融体系 [5] - 智能康复辅具技术突破与融汇(如智能、生机融合)是未来康养领域的关键机遇 [6]
国脉科技(002093) - 002093国脉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11
2025-07-11 17:28
公司业务布局 - 关注银发经济万亿级市场,结合前沿技术提出创新解决方案,首个模拟居家养老的身联网实验社区“国脉大学养老”已推广,推出国内首款居家养老智能体,媒体曝光量破千万 [2] - 产教融合战略持续进行,福州理工学院在该领域开设多个专业,输送专业人才 [3] 行业市场情况 - 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达3.1亿(占比22%),以年均约1000万的速度增长,居家养老占比约90% [4] 业务推广战略 - 采用实体养老和养老AI智能体协同推进的战略布局,二者双向赋能、优势互补 [5] - 积极寻求与政府部门、第三方机构合作,探索智慧养老标准化和规模化应用 [5] 国脉币相关情况 - 是连接国脉AI智能体和实体服务的激励机制与服务兑换中介,引导用户参与有益活动,已打通与教育服务的连接 [7] - 随着与第三方合作深化,将打通居家养老服务全链条,形成“社区+居家+机构”协同的养老服务网络 [7] 公司并购计划 - 围绕科技主业积极寻找优质并购标的,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7] 公司业绩情况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5%,环比增长345%,半年度净利润同比预增60%-100%,二季度单季度同比预增75%-236% [7] - 净利润连续10个报告期增速超35%,连续4个报告期增速超50% [7]
养老服务拓展多元格局
经济日报· 2025-07-11 06:04
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机遇 - 民政部、商务部将于2024年7月至12月举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主题为"惠老助老、品质生活" 旨在推动养老事业产业协同发展 [1] - 养老服务供给体系正在优化 形成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格局 [1] - 各类市场主体加速进入养老赛道 包括保险行业背景机构、房地产企业背景机构、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1] 市场主体发展现状 - 完全市场型养老机构主要面向追求个性化、高品质养老生活且具备经济实力的老年人 将获得更多政策支持和更大发展空间 [1] - 远洋集团椿萱茂已在8个城市开设19家老年公寓 4个城市开设4家长者社区 苏州开设2家医养结合护理院 [2] - 养老服务企业通过智慧健康服务平台提供健康监测、慢病管理、失智照护等专业服务 并建立科学饮食体系 [2] 行业发展痛点与解决方案 - 养老护理员全国缺口达550万 工作强度大、福利待遇低是主要原因 [3] - 建议鼓励高职院校开设养老护理专业 定向培养复合型人才 同时发展职业技能教育 [4] - 呼吁为养老行业创业者提供专项补贴、贴息贷款等支持政策 [4] 服务模式创新 - 居家养老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机构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延伸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 [3] - 部分机构提供线上服务、到店服务和上门服务 涵盖用餐、日间照料、短期入住、助浴等多种服务内容 [3] - 行业核心竞争力在于优质服务和完备管理 需通过完善服务体系和标准化运营实现可持续发展 [2]
优化银发经济发展路径 破解“政策热、市场难”
证券时报· 2025-07-11 02:30
我国银发经济的发展态势 - 养老服务相关企业数量达16万家,同比增长24.36%,其中康复护理、老年教育、医疗疗养行业增速分别为36.05%、34.15%、31.26% [1] - 养老相关社会组织1.65万家,同比增长2.12%,适老化改造、智慧养老、银发文旅需求加速释放 [1] - 2019-2023年全国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2万个,加装电梯10.8万部,增设社区服务设施6.8万个,银发旅游人数占全国旅游总人数20% [1] 政策与市场挑战 - 银发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产能过剩、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供需结构性失衡矛盾长期存在 [2] - "未富先老"国情导致老年人"买不起服务"与"有钱买不到称心服务"现象并存 [2] - 跨境电商进口以保健品为主(占比超30%),出口以康复设备、适老化家居为主,智能陪伴产品需求崛起 [4][5] 银发经济的阶段性特征 - 轻度老龄化阶段需求集中于生活照料,中度老龄化阶段长期照护与多元发展需求凸显,重度老龄化阶段金融投资需求释放 [3] - 中国银发需求呈现多层次性,12个省份进入重度老龄化,超大城市消费向多领域扩散 [3] - 预计2035年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经济银发化趋势不可避免 [3] 国际经验与市场布局 - 欧盟银发经济2015年贡献4.2万亿欧元GDP,预计2025年占GVA的31.5%和就业的37.8% [6] - 中国需激活私人消费与社会资本,公共部门投入占比过高,私人消费潜力尚未释放 [6] - 银发经济需融入双循环,布局跨境电商进口(保健品、美妆)与出口(康复设备、智能家居) [4][5] 优化发展路径 - "十五五"时期需转向"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形成养老、为老、享老、备老多业态格局 [7] - 银发产业链条长,基础性行业(养老服务)微利但稳定,补充性行业(享老、备老)价格弹性大且高回报 [8] - 重点突破互联健康(移动医疗设备)、人工智能养老(护理减负)、银发旅游(高铁文旅)、适老化智能家居四大领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