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

搜索文档
安永:跨境养老正在成为新趋势,粤港澳三地共建跨境养老保障体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2 20:56
大湾区跨境养老趋势 - 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中跨境养老成为新趋势,粤港澳三地正合作建立互联互通养老生态圈 [1] - 人口老龄化加剧推动养老护理成为政策焦点,香港到2050年可能成为全球老龄化最严重地区之一 [1] - 香港工作人口抚养长期工作人口数量未来15年持续上升,医疗保健和老年护理服务压力增长 [1] 三地合作进展 -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跨境养老系统在医疗整合、老年护理等领域取得进展 [1] - 香港老年人可参与政府资助的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老年储蓄计划及相关保险产品陆续推出 [1] - 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覆盖15家内地养老机构,扩展至大湾区6个内地城市(广州、深圳、佛山、中山、江门、肇庆) [2] 资源互补优势 - 香港具备先进医疗保障和高质量护理服务,但土地供应限制住宿护理设施发展 [2] - 内地提供充足空间和低成本劳动力,但缺乏高端医疗资源,双方合作条件成熟 [2] 现存挑战 - 政策法规不成熟、个人养老金制度待完善、养老服务供求不匹配、资源分配不均 [2] - 内地数据隐私规定严格导致跨境医疗数据无法共享,老人面临重复检查问题 [2] 政策与金融建议 - 建议三地政府加强政策协调,构建跨境养老保障体系,推动养老金和医疗保险互认 [3] - 金融领域需加大税收优惠激励养老产品创新,完善立法保障跨境养老服务有序开展 [3]
5000亿!央行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支持发展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
搜狐财经· 2025-05-10 12:08
政策概述 - 央行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年利率1.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最长使用期限不超过3年 [2] - 政策执行至2027年末,支持领域包括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 [2][6] - 发放对象包括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和5家系统重要性城商行,共26家金融机构 [2][6] 申请主体与支持范围 - 申请主体为养老服务企业和服务消费类企业(如文体娱乐、教育机构等) [6] - 支持领域包括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健康医疗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以及养老服务机构建设、适老化改造、智慧养老技术应用等养老产业 [6] 申请条件与审核要求 - 贷款需专项用于支持服务消费和养老产业项目,不得挪作他用 [8] - 企业需具备良好的财务状况和信用记录,项目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 [9] - 金融机构需自主审核贷款风险,央行将加强贷款台账核查与监管 [10] 申请流程与操作路径 - 企业向26家合作银行提交贷款申请,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资金用途说明等材料 [12] - 部分地区需通过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系统提交项目信息 [13] - 银行独立决策贷款发放条件与额度,对符合条件的贷款可按本金的100%向央行申请再贷款 [14][15] - 金融机构按季度向央行提交再贷款申请,央行审核后发放资金 [16] 政策亮点与影响分析 - 再贷款利率低至1.5%,显著低于普通再贷款工具,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 [17] - 结合财政贴息政策,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 [18] - 与2022年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相比,额度扩容12倍,支持领域从单一养老扩展至"服务消费+养老"双主线 [19] - 政策执行期至2027年,预计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超万亿元,形成"金融+产业+消费"的良性循环 [21] 地方政府与城投公司的战略机遇 - 城投公司可重点布局社区嵌入式养老综合体、文旅消费新地标、教育服务升级等项目 [22] - 融资模式创新包括REITs扩容和PPP+政策性担保 [23][24] - 产业协同可构建"养老+医疗"、"养老+科技"等生态链 [25]
我国首个养老服务业品牌价值评价国家标准发布实施
快讯· 2025-05-09 16:04
品牌价值评价国家标准发布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品牌价值评价养老服务业》国家标准,这是我国首个养老服务业品牌价值评价国家标准 [1] - 标准从有形要素、质量要素、创新要素、服务要素、无形要素5个方面细化46个指标衡量养老服务业品牌强度 [1] - 标准提出养老服务业品牌价值评价的模型、方法和流程,为科学规范开展评价提供指引 [1] 标准实施影响 - 标准实施有助于引领养老服务机构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1] - 标准实施有助于培育养老服务品牌 [1] - 标准实施有助于更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养老需求 [1]
丰富供给与优化市场同向发力,山东多措并举助推银发经济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5-09 15:3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君 5月9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山东省民政厅负责同志介绍山东提振养老服务消费,助力银发经济发展情况。山东省 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志毅介绍,山东省将认真落实全省提振消费工作大会精神,加快丰富养老服务供给,着力优化养老消费市 场,更好满足老年人群体养老服务需求,让全省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体系。聚焦满足老年人助医、助洁、助行、助急等急需的养老服务需求,支持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和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向居家老年人提供专业服务。聚焦提升失能失智等特殊老年人群体照护水平,支持建设认 知障碍专业照护机构或开设认知障碍照护专区,不断优化养老机构床位结构,设立社区老年用品、康复辅助器具展示和配置服务(租 赁)站点,加快打造一批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养老服务机构。 着力拓展养老服务消费场景。支持养老服务与物业、医疗、文旅、体育、教育等行业融合发展,拓展形成多形态新型消费领域。针对老 年人照护服务特点,探索开展"中医+康复+养老服务"试点,积极推进"五床联动"工作机制,构建一体化健康养老服务体系。聚 ...
促消费、优供给、提质效!济南养老服务消费活力不断释放
搜狐财经· 2025-05-09 13:27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君 聚焦优供给,全力办好民生实事项目。聚焦失能失智刚需服务,促进养老服务消费实质性增长。2025年,济南市民政局将打造养老机构 认知症照护专区30个、社区筛查康复试点25个、新增认知症照护床位800张,重点解决失智老年人照护问题。加强失智方面政策支持,对 新建或改造床位分别补助15000元、8000元。对收住失智老人的机构每人每月补助900元。通过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供 给。 聚焦提质效,拓展养老消费新渠道。济南市民政局联合大众报业集团建设"银龄大平台",线上展示推介全市各类养老资源和服务项目。 联合济南电视台设置"泉心为老"专题栏目,为老年人提供"线上+线下"咨询。今年全市还将建设"智慧养老院"3家、社区"虚拟养老院"3 家,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线上+线下"多元化养老服务等。 5月9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提振养老服务消费,助力银发经济发展情况。济南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苏楠介绍,为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供需对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根据国家和省有关工作部署,济南市民政局围绕促消费、优供给、提 质效等三个方面持续发力,努力满足老年各方面消费需求。 苏楠表 ...
医养结合破题、地名文化出圈,聊城民政“微改革”撬动“大民生”
齐鲁晚报网· 2025-05-09 10:30
养老服务改革创新 - 深化"医养结合"模式,推动医疗机构转型为医养结合型机构,例如茌平区人民医院改造老病房楼,项目建成后可提供养老床位304张 [2] - 支持养老机构增设医疗机构,山东民康养老股份有限公司开办东阿曙光医院,养老机构入住率达90% [2] - 优化幸福食堂发展模式,全市共有幸福食堂441处,累计服务老年人528万人次,计划加强绩效评估和量化管理 [3] - 发展送餐服务,针对行动不便老年人,计划在临清开展试点,探索可复制推广的工作模式 [3] - 嵌入地名文化,在高新区先锋社区幸福食堂试点悬挂老照片,计划进一步推广 [3] - 建设家庭养老床位,鼓励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山东健康集团聊城公司提供居家上门服务,服务人次达320余人次 [4] - 推动"家政+养老"模式,古楼街道向阳社区引进阳光大姐家政公司,建设社区嵌入式"一老一小"服务平台 [4] 区划地名改革创新 - 加大乡村道路命名力度,计划年底前完成1.7万条乡村道路命名和5000条地名信息采集上图 [5] - 深化智慧化升级,试点推广"一码通",新增智慧标志200处 [5] - 挖掘文化资源,开发"红色地名""运河地名"相关短视频及文创产品 [5] - 强化品牌建设,联动新媒体发布100期"地名好品"内容,推动"聊·地名"品牌走向全国 [5] - 完善地名数据库动态更新机制,试点设立公益基金支持地名标准化建设 [5]
聊城市推进“多院合一”改革,实现医疗、养老、康复机构融合发展
齐鲁晚报网· 2025-05-09 10:25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陶春燕 随着老龄化形势的不断加剧,老年人口数量越来越多,截至2024年年底,聊城市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38.8万,占全市总人口的21.7%,老 龄化总体呈现进程加快、数量增多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身体机能呈现逐步下降趋势,老年人对医疗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5月8日,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作风深化改革创新"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韩龙介绍,为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 质量,满足老年人医养结合需求,聊城市民政局2025年计划积极推进"多院合一"改革,实现医疗机构、养老机构、残疾人康复机构融合 发展模式。 强化政策引导。开展乡镇卫生院、养老院"两院一体"试点,鼓励具备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增加养老服务与培训职能,将闲置医疗床位转型 为护理型养老床位,在民政部门备案后,与养老机构同等享受资金补助政策,实现资源共享、设施共用、政策共扶、服务共融。冠县辛 集卫生院利用搬迁新院区时机,与养老服务企业深度合作,将老院区整体打造为专业养老机构,同时依托卫生院,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 服务,深受老年人欢迎。新增养老服务功能的医疗机构,不需另行设立新的法人,按规定到民政部门备案。支持社会力量通过特许经 营 ...
镇原县市场监管局“三聚焦三强化”扎实 推进养老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中国食品网· 2025-05-09 10:11
聚焦长效监管,强化社会共治。一是推行信用分级。计划建立"红黄蓝"信用评价体系,对6家养老服务 机构实施分类监管,对高风险机构(红色)开展"体检式排查",确保依规开展服务。二是强化宣教引 导。发放食品安全宣传彩页160份,开展局所长进社区宣讲6场次,通过集中培训、案例警示及实地指导 等方式,重点解读食品安全规范、广告合规要点等知识,并督促服务机构增强主体责任和诚信服务意 识,规范养老服务市场,全力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为进一步规范养老服务机构运营,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近期,镇原县市场监 管局立足职能、多措并举,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养老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重点针对食品安全、药 品、保健品虚假宣传等领域开展全方位治理。截至目前,累计检查养老服务机构6家次,发现问题5项, 并责令限期整改,有效筑牢养老服务机构安全防线。 下一步, 镇原县市场监管局将依托智慧监管平台,实现检查记录、整改动态、风险预警搭建"一屏总 览"的全流程风险监控预警体系;同时,持续优化横向协同机制,创新构建与民政、公安、卫健等部门 联动的多维度监管矩阵,通过信息互通、线索共享形成监管合力。 聚焦风险排查,强化靶向治理。一是精 ...
照着一线教 瞄着需求学
人民日报· 2025-05-09 06:10
"学生长期投身实践,老师也紧跟行业前沿。"医学院老龄产业系主任罗清平说,她曾脱产半年,进入杭 州一家养老企业进行顶岗实践。最终,罗清平将所得经验融入到老年营养与膳食指导的课程教学中。如 今,学校养老相关专业的教师,大部分具有医学背景,且每5年就要到企业"回炉再造"。 教学的成效,直接体现在学生就业上。"养老相关专业的学生中,订单式培养的人才占到约20%。"谢丽 琴说,其他学生也很抢手,今年刚开学就已有四五家企业来提前招人,学校养老相关专业就业率长期在 95%以上。 "您最近走路稳不稳?""请沿着直线走一段距离。"在湖南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的实训室内,一 场"问诊"正在进行。扮演"老人"的,是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危慧玉,她模仿老人步态,回 答着同学们的提问。十几名学生一边观察记录,一边在评估量表上勾选,制定出一份涵盖老年照护、康 复训练、营养膳食的个性化养老服务方案。 这并非普通的课堂演练,而是该学院养老相关专业学生必经的"实战考核"。"过去学生背诵书本知识就 能过关,现在必须学会在拟真场景里识别问题。"专业课教师唐金容说,比如危慧玉入学不到两年,已 经参与了多次见习,还定期到社区和养老机构进行 ...
吉林长春第二社会福利院—— 人才留得住 成长有奔头
人民日报· 2025-05-09 05:52
养老服务行业 - 长春市第二社会福利院作为公办养老机构,主要负责特困供养对象、社会低收入群体的集中供养和医疗照护工作,目前43名养老护理员照顾近200名老人 [1] - 长春市出台《长春市养老(孤残儿童)护理员奖励制度实施办法》,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护理员发放入职奖励、岗位补贴、技能等级奖励等,其中高校毕业生可获最高1万元入职奖励 [1] - 奖励制度实施后有效激励人才,长春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已有一半以上养老护理员享受技能等级奖励 [1] 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 - 长春市将加强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落实薪酬奖补待遇,加大褒扬激励力度 [2] - 长春市组织开展全市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并择优推荐参加国家和省级竞赛,有效激励人才成长 [2] - 95后养老护理员高亚从业近10年,取得高级工技能等级证书,并在吉林省首届家政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养老护理员项目比赛中获一等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