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

搜索文档
短期理财产品现诱人收益率是实力爆发还是营销策略
中国证券报· 2025-07-08 04:52
理财产品收益率走高 - 近期多只R2级短期持有型理财产品收益率显著上升,部分产品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达10%左右,例如交通银行"交银理财灵动慧利9号7天持有C"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为9.63% [1] - 收益率走高主要受短债市场行情向好推动,部分产品通过释放底层资产浮盈或采用"固收+"策略增厚收益 [1][2] - 部分新发产品通过"新品打榜"策略在初期配置优质资产并免除费用,短期内拉高年化收益率以吸引投资者,例如杭州银行一款新发产品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7.22% [3] 产品结构与策略分析 - R2级理财产品底层资产以债券为主(占比超80%),部分配置少量权益类(0%-5%)和金融衍生品类资产(0%-1%),例如交通银行产品通过国债期货套期保值 [2] - "固收+"策略成为增厚收益的重要手段,兴银理财一款产品通过少量权益资产配置实现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8.642% [2] - 开放式短期产品对底层资产波动更敏感,收益率波动明显高于封闭式产品 [3] 行业趋势与公司动态 - 低利率环境下理财公司"多资产多策略"优势显现,兴银理财提出从单一资产向多元资产、多策略转型,通过债券、股票、黄金等低相关性资产构建全天候组合 [4][5] - 未来产品布局方向包括:以纯固收为基本盘,拓展"+REITs、+转债、+黄金、+期权"等"固收+"变体,并通过分红型产品转化净值增长为现金流 [5] - 理财公司需强化投研能力,结合投资者需求创新差异化产品,例如通过"固收+非标"策略在严控比例下布局高收益项目 [5][6]
【财闻联播】涉及专精特新,又有重要指数即将发布!工业富联上半年业绩预告来了
券商中国· 2025-07-07 19:23
宏观动态 - 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174亿美元,较5月末上升322亿美元,升幅为0.98% [1] - 外汇储备规模上升主要受美元指数下跌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上涨影响 [1] - 外交部就中美可能就收购TikTok磋商回应称已多次阐明原则立场 [2] - 广州天河区开出面额1亿元的房票,刷新广州市单张房票面额最高纪录 [3] 金融市场 - 深交所将于7月21日发布深证专精特新指数和创业板专精特新指数 [4][5] -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将于7月21日发布中证专精特新100指数 [6] - 国金证券(香港)有限公司正在筹备申请虚拟资产相关交易牌照 [7] - 招银理财推出浮动管理费理财产品,固定管理费0.25%/年 [8] 市场表现 - 7月7日上证指数涨0.02%,深证成指跌0.7%,创业板指跌1.21% [9] - 电力板块走强,华银电力等多股涨停 [9] - 两市融资余额减少62.86亿元,至18341.82亿元 [10] - 香港恒生指数收跌0.12%,恒生科技指数涨0.25% [11] 公司业绩 - 工业富联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19.58-121.58亿元,同比增长36.84%-39.12% [12][13] - 云计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50%,AI服务器收入增长超60% [13] - 国力股份预计上半年净利润3400-3800万元,同比增长130.91%-158.08% [14] - 川金诺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68-1.88亿元,同比增长152.25%-182.28% [16] 公司动态 - 长鸿高科拟购买广西长科100%股权,股票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15] - 广西长科是中国大陆首家工业化量产本体法工艺透明ABS的企业 [15]
华夏理财指数策略产品业绩现“冰火两重天”|机警理财日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7 19:17
本期,《机警理财日报》重点关注"固收+权益"、混合类、权益类三大含权理财产品业绩表现。 "固收+权益"产品统计范围为理财公司投资周期为1~2年的"固收+权益"公募产品,且近1年每个完整的自然季均为正收益;混合 类产品统计范围为理财公司投资周期为1~3年(含)的混合类公募产品;权益类产品统计范围为理财公司发行的权益类公募产 品。"固收+权益"和混合类产品统计区间为近一年。权益类产品统计区间为近六月。 三大类产品统计截止日期为2025年7月3日,上榜产品每周均有净值披露。榜单排名来自理财通AI全自动化实时排名,如您对数 据有疑问,请在文末联系助理进一步核实。 | ਸਾਰ ਦੇ ਕ | 产品名称 | 管理人 | 浄値増长 ਣ ਵ | 最大回撤 | 年化波动 ਨ ਕਰ | | --- | --- | --- | --- | --- | --- | | | 幸福99主裕固收多资 产(平衡优选FOF)742 | 杭银理财 | 7.54% | 0.66% | 3.02% | | | K | | | | | | | | 销售机构: 杭州银行/绍兴银行 | | | | | | 幸福99添益国收多资 产540天持有期 | 标卡提 ...
招银理财首推浮动管理费理财产品
快讯· 2025-07-07 15:00
产品信息 - 招智睿远平衡(安盈优选)68期将于7月8日开售 [1] - 产品采用创新费率模式 [1] 费率结构 - 固定管理费设置为0 25%/年 [1] - 固定管理费低于同系列产品0 4%—0 6%常规管理费率 [1] - 或有管理费分档计提 与产品业绩挂钩 [1]
合资理财新实验:将股债配置引入R2个人养老金产品!
券商中国· 2025-07-05 09:34
养老金融产品创新 - 公司在养老金融领域实现两度首发:首只十年期养老理财试点产品(贝安心)和首只合资理财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贝嘉目标风险稳健型)[2] - 最新产品"贝嘉智能心"将股票资产引入R2低风险个人养老金产品,采用贝莱德旗舰策略系统化主动权益投资(SAE)和完全系统化的股债资产配置方法[3] - 该产品填补了R2固收类养老金产品中股票配置的空白,主要投向A股和中短久期信用债,未来还将扩充到港股通等其他标的[8] 产品业绩表现 - 截至6月30日,公司旗下3只养老理财产品运作表现优异: - "贝安心"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5.30%,在51只养老理财试点产品中位列第一[6] - 贝嘉目标风险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4.09%(A份额)、4.27%(L份额),在成立满一年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中位列第二[6] - "贝嘉智能心"A份额年化收益3.84%,L份额3.93%,在今年以来新成立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中位列第二[7] 市场规模数据 - 养老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超1040亿元,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约120亿元,合计约1160亿元[5] - 贝莱德BSYS策略全球在管资产规模超过2560亿美元(截至一季度末)[9] 系统化投资策略 - 采用贝莱德BSYS平台策略,运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大数据分析方法,已有40年研究经验和投资实践[9] - 系统化投资团队每天分析超过15000只全球股票及3000家信用发行机构的数据[9] - "贝嘉智能心"采用完全系统化、动态化的股债配置过程,通过多维度指标构建权益择时信号确定最终配比[10] - 与市场上"分仓式"管理的固收+产品不同,该产品由固收及权益投资经理共同管理,实现1+1>2的效果[11]
中银理财:因非标债权投资管理不到位等被罚1290万,黄党贵2月就任董事长
搜狐财经· 2025-07-02 16:54
行政处罚与整改情况 - 中银理财因非标债权投资管理不到位、理财产品投资集中度和流动性不符合监管要求、信息登记管理不到位等违法违规行为被金融监管总局罚款1290万元 [1][2] - 公司已严格按照监管要求于2024年6月完成全部整改,目前理财产品运作有序、业绩稳健,承诺将持续强化合规管理和风险管控 [2] - 2024年6月公司曾因未能有效穿透识别底层资产及非标资产期限错配问题被罚款250万元 [3] 公司财务与业务数据 - 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额193.60亿元,净资产188.53亿元,产品管理规模1.88万亿元,全年营业收入29.58亿元,净利润19.63亿元 [3] - 在国有银行理财子公司中,中银理财产品管理规模排名第三(农银理财1.97万亿元、工银理财1.96万亿元),但净利润位列第一 [3][4] - 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为中国银行全资子公司,业务涵盖公募/私募理财产品发行及理财顾问咨询等 [3] 高管变动情况 - 2024年6月原董事长刘东海因年龄原因离职,2025年2月黄党贵接任董事长,其曾任中国银行总行全球市场部总经理 [5][8] - 2025年3月执行董事兼总裁宋福宁因工作调动辞职,同期新增非执行董事王泽宇和首席台周岩 [5][7] - 2024年公司监事会及董事会成员发生多轮调整,涉及监事长刘婷、独立董事姜付秀等 [7]
中银理财因三项违规被罚1290万元,三年累计被罚两千万
搜狐财经· 2025-06-30 21:22
中银理财违规处罚事件 - 中银理财因"非标债权投资管理不到位、理财产品投资集中度及流动性不符合监管要求、信息登记管理不到位"三项违规被处以1290万元罚款 [1] - 近三年内第三次领受监管罚单,累计罚金达2000万元 [1] - 三次处罚均涉及非标资产管控与风险指标超标 [4] - 2022年5月因公募理财产品投资集中度超标、杠杆水平超限、摊余成本法使用违规等六项问题被罚460万元 [4] - 2024年6月因未能有效穿透识别底层资产、非标底层资产到期日晚于封闭式理财产品到期日被罚250万元 [4] - 公司虽多次回应"已完成整改",但违规问题仍反复出现 [4] 公司经营表现 - 中银理财成立于2019年7月,注册资本100亿元,是中国银行全资子公司 [6] - 截至2024年末,产品管理规模达到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5.3%,在六大国有行理财子公司中排名第三 [6] - 2024年净利润达19.63亿元,同比增长20.6%,在六大国有行理财子公司中位居首位 [6] - 公司宣称已建立"组织架构健全、职责边界清晰的风险治理架构"和"具有资管行业特色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6] - 监管罚单与公司表述存在明显落差 [6] 行业监管动态 - 2017年11月发布《资管新规》意见稿,明确要求打破刚性兑付,禁止金融机构承诺保本保收益 [7] - 2022年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以来,监管部门对理财行业的合规要求持续升级,处罚力度显著加大 [7] - 2023年1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新设资管机构监管司,统一监管信托公司、理财公司、保险资管公司 [7] - 2024年全年理财公司罚金总额为3120万元,2025年上半年仅中银理财与交银理财两家公司罚金就超过3000万元 [7] - 交银理财因信息披露不规范被罚1750万元,创下理财公司单笔罚款纪录 [7] - 信息披露与投资者保护成为监管核心关注点 [7] 监管政策趋势 - 2025年5月《银行保险机构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全面、准确披露产品底层资产、风险收益特征等关键信息 [8] - 2025年4月《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聚焦四大核心方向:严禁刚性兑付、强化公司治理、筑牢风险防火墙、严化监管约束 [8] - 证监会修订《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管理办法》,将商业银行开展基金托管的净资产门槛提高至500亿元 [8] - 理财子公司监管呈现显著升级态势,预计未来罚单金额还会持续走高,处罚事项将更加常态化 [8] - 信息披露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或成为监管的核心发力点 [8]
中银理财因多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1290万元
新华网财经· 2025-06-30 10:50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6月27日发布行政处罚信息显示,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因非标债权投资管 理不到位,理财产品投资集中度、流动性不符合监管要求,信息管理不到位等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1290 万元。 关注" 新华网财经 "视频号 更多财经资讯等你来看 往期推荐 泡泡玛特,公告致歉 史上首次!特斯拉Model Y,自己上路、自动交付!雷军点赞 | 无障碍测试 爱 EN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 I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调每入您要搜索的内容: | 0 | | | | | | | | | 机构概况 新闻资讯 政务信息 在线服务 互动交流 | 统计数据 专题专栏 | A | | | | | | | |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信息 > 行政处罚 > 总局机关 | | | | | | | | | | 同打印 合 微博 和歌信 回更多 | 发布时间:2025-06-27 | 果源:行政处罚局 | 文章类型:原创 | | | | | |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列表 | | | | ...
高盛工银理财或迎新CEO
中国基金报· 2025-06-29 13:09
高管变动 - 高盛工银理财或将迎来新任CEO张雨萌,其此前担任晨星中国区董事总经理,负责整体战略和可持续增长,并曾在Legal & General、平安资产管理等机构担任高管 [1] - 现任CEO王旭阳将离职,可能加入野村证券,但该消息尚未得到证实 [2] 公司背景 - 高盛工银理财是我国第四家获准开业的中外合资理财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注册地为上海 [2] - 公司由高盛集团和工商银行合资成立,出资比例分别为51%和49% [2] - 公司业务包括发行公募理财产品、私募理财产品、理财顾问和咨询等资产管理相关业务 [2] 行业地位 - 按开业时间计算,高盛工银理财排在汇华理财、贝莱德建信理财、施罗德交银理财之后,在法巴农银理财之前 [3] - 在五家外商控股合资理财公司中,高盛工银理财业务规模排名较为靠前 [3] 业务规模 - 截至2024年底,公司资产管理规模约282.49亿元人民币 [3] - 2024年下半年新发行61只固定收益类产品,其中51只以美元募集 [3] 资产配置 - 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最高,穿透前金额230.56亿元,占比81.6%,穿透后金额278.21亿元,占比98.5% [5] - 权益类资产占比0.4%,金额1.14亿元 [5] - 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占比为0 [5] 产品系列 - 公司已发行盛景和盛鑫两个产品系列 [7] - 盛景系列为固定收益类产品,风险评级PR1(低风险),适用各类投资者 [7] - 盛鑫系列为权益类产品,风险评级PR4(较高风险),适用成长型及进取型投资者 [7] 合作机构 - 公司投资合作机构包括光大证券资管、中金公司、高盛基金、汇丰全球流动性基金、摩根资产管理、瑞银基金、中再资产、太平资产和国寿资产等中外资机构 [6]
高盛工银理财或迎新CEO
中国基金报· 2025-06-29 12:57
高管变动 - 高盛工银理财或迎来新一任CEO,晨星原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张雨萌或被任命,该项任命仍待监管机构批准[2] - 张雨萌此前负责晨星在中国的整体战略和可持续增长,并曾担任英国金融机构Legal & General的中国区总裁及LGIM投资组合经理等职[2] - 现任CEO王旭阳将离职,有报道称其可能加入野村证券,但该信息暂未获证实[2] 公司背景 - 高盛工银理财是我国第四家获准开业的中外合资理财公司,注册资本为10亿元人民币,注册地为上海[3] - 高盛和工银理财的出资比例分别为51%和49%,公司从事发行公募理财产品、发行私募理财产品、理财顾问和咨询等资产管理相关业务[3] - 按照开业时间计,高盛工银理财排在汇华理财、贝莱德建信理财、施罗德交银理财之后,在法巴农银理财之前[4] 业务规模 - 截至2024年底,高盛工银理财资产管理规模约282.49亿元人民币[4] - 2024年下半年,公司新发行了61只固定收益类产品,其中51只以美元募集[4] - 在五家外商控股合资理财公司中,高盛工银理财业务规模排名较为靠前[4] 资产配置 - 固定收益类资产穿透前金额为2305568.4万元,占全部产品总资产的81.6%,穿透后金额为2782061.2万元,占比98.5%[5] - 权益类资产穿透前后金额均为11364.2万元,占比0.4%[5] - 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金额为0.0万元,占比0.0%[5] 产品与合作 - 高盛工银理财已发行产品含两个系列,盛景和盛鑫,其中盛景风险评级为R1(低风险),盛鑫风险评级为R4(较高风险)[6] - 截至目前,公司已发行的产品以低风险为主[6] - 2024年下半年,公司的投资合作机构包括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Goldman Sachs Funds, plc等中外资机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