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ics

搜索文档
节后大机会已经给到信号,这个方向不容错过!
格隆汇APP· 2025-04-30 17:06
行情复盘 - 三大指数分化明显 创业板指涨幅最大达+0 83% 深成指+0 51% 沪指下跌-0 23% [2] - 两市成交额达1 17万亿 较前一日放量1472亿(增幅14%+) 超3400股上涨 市场交投活跃但短线情绪分化 [2] - 机器人概念全线爆发 10余股涨停 外骨骼机器人分支和PEEK材料表现强势 智元机器人和华为机器人涨幅显著 [3] - AI产业链全面走强 算力板块鸿博股份4连板 端侧AI中深康佳A(AI眼镜)、瑞芯微(芯片)涨停 华为昇腾概念股常山北明等多股活跃 [3] - 弱势板块拖累大盘 华夏银行跌超8% 电力、钢铁等周期股调整 资金明显流向科技成长方向 [3] 科技成长线投资逻辑 - 4月末市场主线为Q1业绩兑现 但制造业补库存等景气度可持续性存疑 消费板块政策刺激仍需时间 [4][5] - 5月科技线成为核心布局方向 AI和机器人获资金重点青睐 行情强度取决于关税战缓和及成交量配合 [5] - 机器人产业链标的2周平均涨幅超10% 部分达20%+ AI智能助手MCP、端侧SOC芯片等细分领域弹性显著 [5] 资金进攻方向与选股策略 - 机器人领域关注智元机器人产业链和华为机器人相关标的 [3][5] - AI领域聚焦算力(鸿博股份)、端侧芯片(瑞芯微)及华为昇腾(常山北明)三大方向 [3] - 硬核科技侧重半导体设备材料 软件科技优选鸿蒙生态和AI Agent应用 [5][7] - 弹性标的筛选需结合产业技术进展(如PEEK材料)与政策催化(如华为生态) [3][5] 主题投资机会 - 机器人产业链资料包含外骨骼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等细分赛道 [7] - AI Agent概念股覆盖智能助手、MCP等应用层标的 [7] - 华为昇腾产业链涉及芯片(瑞芯微)、服务器(拓维信息)等环节 [3][7] - DeepSeek-R2等新兴概念股提供差异化布局机会 [7]
国网山东电力机器人亮相全国政务V影响力大会展台
齐鲁晚报· 2025-04-30 16:52
公司产品与技术 - 国网山东电力展示了5款机器人产品,包括输电线路除冰机器人、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智能四足巡检机器人、智能四足作业机器人、智慧档案机器人,作为全国央企唯一科技类代表产品参展[1] - 输电线路除冰机器人采用大载重无人机吊装,5分钟实现上下线,最大除冰厚度60毫米,10分钟可清除500米覆冰线路[1] - 第七代变电站巡检机器人采用多传感器融合定位导航,搭载高清摄像头和测温设备,通过AI算法实现全量体检,是国内首款全国产化、覆盖全电压等级的智能装备[3] - 智能四足巡检机器人适应复杂地形,具备越障能力,在自主巡检、定位精度及智能诊断方面行业领先,可搭载机械臂进行设备操作[3] - 智慧档案机器人融合具身智能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档案查找、存取、盘点全流程24小时无人化作业[3] 公司创新与成果 - 国网山东电力优化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全员、全域、全速"创新氛围显著提升[3] - 在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成果培育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培育了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战新产业[3] - 国网智能科技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获评国务院国资委"专业领军企业"建设A+等级和"科改企业"标杆单位[3] 子公司业务布局 - 国网智能科技形成"1+N"业务布局,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开展机器人、无人机、智能巡视、数智供应链、新型储能等业务[4] - 公司成功研制7大系列23个品类的电力机器人家族,覆盖电力系统输变配用各环节,应用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海外市场[4] - 产品全面覆盖35千伏至1000千伏各电压等级线路与设备,推动电网运检智能化水平提升[4]
2025-2035年人形机器人发展趋势报告(英文版)-
Abundance360· 2025-04-30 16: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市场将呈指数级增长,有望重塑全球经济和社会结构,带来丰富机遇,但也会对就业产生重大影响 [27][32] - 技术融合、劳动力短缺和成本下降是推动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未来人形机器人将在各行业广泛应用,实现大规模普及 [27][30][3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领导观点 - 埃隆·马斯克认为有感知能力的人形机器人能推动经济无限增长,到2040年地球上将有100亿个人形机器人 [4][21] - 图灵AI首席执行官布雷特·阿德科克指出全球GDP的50%用于人力劳动,人形机器人可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 [4] -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称未来人形机器人将像汽车一样普遍,成为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机械系统 [4] - 科斯拉风险投资公司的维诺德·科斯拉预测到2040年将有10亿台双足机器人,该行业规模将超过汽车行业 [6] 人形机器人仪表盘 - 潜在市场规模预测差异大,高盛预计到2035年为380亿美元,麦格理集团预计到2050年达3万亿美元,方舟投资预计可达24万亿美元 [8][10][12] - 当前单位成本约为25万美元,埃隆·马斯克预测未来将降至2万美元 [14][16] - 受影响最大的前五大行业为农业、建筑、老年护理、物流和制造业 [19] - 2025年的前五大参与者为图灵AI、特斯拉Optimus、敏捷机器人、波士顿动力和宇树科技 [19] 开篇思考 - 即将到来的人形机器人浪潮将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20] - 预计到2040年,人形机器人数量将在10亿至100亿之间,价格将降至2万至3万美元,租赁成本约为每月300美元 [21][22] - 多模态生成式AI、高扭矩执行器、计算能力提升、电池寿命增强、摄像头和触觉传感器等五大技术领域的融合,推动了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发展 [23] - 人形机器人可承担人们不愿从事的工作,有望创造一个物资丰富、消除贫困的未来 [23][24] 人形机器人的7个关键要点 - 市场将呈指数级增长,预计到2035年市场规模在380亿美元至24万亿美元之间,到2050年美国可能部署6300万个,到2040年全球可能有10亿至100亿个 [27] - 技术融合推动发展,多模态生成式AI增强了机器人的适应性和决策能力,硬件成本下降 [30] - 成本下降趋势明显,高端模型成本在一年内从25万美元降至15万美元,特斯拉目标售价为2万美元 [31] - 可解决全球劳动力短缺问题,特别是在老年护理、制造业和危险工作领域 [28] - 吸引大量投资,图灵AI最近获得6.75亿美元融资,摩根士丹利的“人形机器人66”名单为投资者提供了路线图 [29] - 广泛应用将带来前所未有的丰富时代,降低商品和服务成本,改变工作和经济结构 [32] - 发展速度快且缺乏公众讨论,将导致重大的就业破坏和社会动荡,需解决相关问题 [33] 塑造未来愿景的机器人 - 过去100年中,许多标志性机器人塑造了人们对机器人的认知,如《大都会》中的玛丽亚、《禁忌星球》中的罗比等 [34][44] 人形机器人的历史背景 - 20世纪60年代,SRI国际推出的“Shakey”是开创性的移动机器人,被誉为“第一个电子人” [47] - 2000年,本田的ASIMO引起全球关注,展示了跑步、踢球和跳跃等能力,但早期机器人成本高,实用性有限 [50] 推动创新的技术 - AI进步是市场驱动力,多模态生成式AI使机器人具备视觉、听觉和语言能力,可自主优化操作 [55][56] - 硬件进步是物理基础,执行器、传感器等组件的发展使机器人能够像人类一样移动和交互,LiDAR传感器成本大幅下降 [59][61] - 电池存储技术为机器人革命提供动力,现代机器人电池续航时间为1至3小时,预计到2028 - 2030年固态电池将商业化,电池成本有望降至每千瓦时80美元 [62][63][69] 有利的市场条件 - 老年护理危机推动需求,预计到2030年,美国、日本、西欧和中国的老年抚养比将分别达到25%、50%、35%和40%,人形机器人成为必要解决方案 [72][74][75] - 制造业和危险工作领域存在劳动力短缺,高盛预计全球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可达110万至350万台 [77] - 中国和日本老龄化严重,对自动化需求巨大,日本机器人密度高但劳动力短缺仍存在,中国创业社区积极响应 [82] 可承受性 - 生产成本迅速下降,建造人形机器人的成本估计在1万美元至30万美元之间,特斯拉Optimus Gen - 2的物料清单成本约为5万至6万美元 [84] - 成本下降速度快于预期,从去年的5万美元至25万美元降至现在的3万美元至15万美元,特斯拉目标售价为2万美元,宇树科技G1售价为1.6万美元 [86] 第一性原理思考与人形机器人 - 制造业成本方面,未来人形机器人可自行制造,降低劳动力成本 [91] - 智能成本方面,大型科技公司承担多模态生成式AI系统的开发成本,将免费应用于人形机器人 [92] - 投资资本方面,人形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领先公司将获得大量资本支持 [93] - 市场需求方面,出生率下降、老年人口增加、制造业回流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推动了人形机器人的投资、生产和应用 [93][95][96] 市场规模 - 投资和研究公司对市场价值的预测差异大,高盛预计到2035年为380亿美元,摩根士丹利预计美国市场到2030年、2040年和2050年分别为40亿美元、2400亿美元和1万亿美元,麦格理集团预计到2050年达3万亿美元,方舟投资预计可达24万亿美元 [100][101][102][105] - 关于部署数量,高盛预计到2035年为140万台,摩根士丹利预计美国到2050年为6300万台,行业领袖预计到2040年全球将有10亿个 [107][110] 16家主要参与者 - 市场领导者包括特斯拉、图灵AI、敏捷机器人、波士顿动力和宇树科技,它们在技术成熟度、财务支持和市场估值方面具有优势 [113][114] - 后起之秀包括1X Technologies、Agibot、Apptronik等11家公司,它们积极创新,有望在市场中崭露头角 [115] 投资环境与机会 - 人形机器人行业吸引了大量投资,图灵AI获得6.75亿美元融资,估值达26亿美元 [212] - 高盛指出供应链、初创企业和上市公司的参与度增加,政府支持力度可能加大,为投资者创造了机会 [213] - 摩根士丹利的“人形机器人66”名单涵盖了开发人形机器人或其组件的公司,以及可能从人形机器人劳动力中受益的公司 [214] 主要影响:就业与丰富 - 人形机器人将进入农业、建筑、老年护理、物流和制造业等九个关键领域,这些领域适合机器人应用 [218][220] - 人形机器人可接管重复性、危险和繁琐的任务,使人类能够追求更有创造性和激情的事业,降低商品和服务成本,实现前所未有的丰富时代 [222][223] 如何跟上、生存和繁荣 - 未来十年技术进步将加速,AI、机器人、虚拟现实、量子计算和生物技术将重塑各个行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226] - 要通过获取早期知识和加入积极的社区来应对变化,Abundance360提供了相关支持和交流平台 [227][230][232]
4月30日连板股分析:高位股持续退潮 机器人板块连续两天大涨
快讯· 2025-04-30 16:02
市场整体表现 - 今日共73股涨停,连板股总数10只,其中三连板及以上个股2只 [1] - 上一交易日共6只连板股,连板股晋级率33.33%(不含ST股、退市股) [1] - 全市场超3400只个股上涨 [1] 高位股表现 - 高位股持续退潮,昨日连板股中仅渝三峡A、鸿博股份2只晋级 [1] - 天元股份3连跌停,昨日尝试"地天板"失败的步步高跌停 [1] - 此前抗跌的红墙股份、永安药业、安记食品纷纷跌停 [1] 板块表现 - 机器人板块连续两天大涨,宁波东力走出6天3板,全筑股份2连板 [1] - 北交所倍益康30CM涨停 [1] - 随着业绩披露期结束,题材炒作重新活跃 [1] 连板股分析 - 3连板及以上个股晋级率100%,包括渝三峡A(化工+业绩) [2] - 1进2连板晋级率15%,包括宁波东力(机器人+业绩)、东珠生态(参股AI企业)、中欣氟材(化工+PEEK)、汉商集团(零售+医美) [2] - 其他涨停股包括润贝航科10天5板(大飞机+业绩)、金麒麟3天2板(业绩) [2]
实现商业化落地,人形机器人的核心点是上肢还是下肢?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4-30 15:14
温馨提示 :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运营团队2025年最新原创报告(共210页) 说明: 欢迎约稿、刊例合作、行业人士交流 , 行业交流记得先加入 "机器人头条"知识星球 ,后添加( 微信号:lietou100w ) 微信; 若有侵权、改稿请联系编辑运营(微信:li_sir_2020); 人形机器人要实现真正商业化落地是上肢重要还是下肢重要? 人形机器人真正落地实用场景,任务终结点是手臂和手,而小编注意到涉及手臂相关研究极少,是工业机械臂发 展多年,导致人形机器人机械臂结构和相关算法控制已完全成熟,只需要专注于"小脑"上层层面控制?但是参加 展会时,可明显看到人形机器人手臂运动过程中颤颤巍巍、卡顿、僵硬的现状,所 以这是"小脑"层面控制问题, 还是关节间问题? 目前业内对于灵巧手研究已经很多且备受重视,除了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自研外,也出现了专注于灵巧手和触觉 感知研究的初创公司,也是目前人形机器人发展过程中核心卡点之一。 正文: 具身智能机器人是一个复杂的AI+机器人+自动驾驶的系统性学术+工程问题,远期AGI的物理世界载体,受算力、 软件算法、数据、硬件、工程化等多面因素影响;小编往 期文章 : 【原创】人形机 ...
收评:创业板指震荡反弹涨0.83% 机器人板块10余股涨停
快讯· 2025-04-30 15:05
市场表现 - 市场全天震荡分化 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沪指跌0.23%至3279.03点 深成指涨0.51%至9899.82点 创业板指涨0.83%至1948.03点 [1][2]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达1.17万亿元 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472亿元 [1] - 全市场超3400只个股上涨 个股涨多跌少 [1] 板块热点 - 机器人概念股大涨 精工科技等10余股涨停 人形机器人板块涨幅居前 [1] - 算力概念股反弹 鸿博股份涨停 [1] - 华为概念股表现活跃 常山北明涨停 华为昇腾板块涨幅居前 [1] - 银行股集体调整 华夏银行跌超8% 银行板块跌幅居前 [1] - 电力 钢铁 港口等板块表现疲软 [1] 交易数据 - 封板率达74% 触及涨停个股26只 实际封板73只 [5] - 昨日涨停个股今日平均涨幅1.66% 高开率61% 获利率56% [5]
人形机器人抢镜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机器人ETF基金(562360)强势涨超3%
新浪财经· 2025-04-30 14:51
机器人产业表现 - 中证机器人指数盘中涨幅达3.42% [1] - 机器人ETF基金盘中涨幅达3.43% [1] -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品在展会中表现亮眼,包括宇树科技的导览机器人、恒之未来的四足机器人哮天SPARKY、软通动力的天擎LC01双足人形机器人 [1] - 中国移动、蚂蚁数科、华为、科大讯飞等企业展示了智能体方案,涵盖金融、城市智能体、量子科技等领域 [1] - 中国电信展示了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及量子安全基础设施 [1] - 华为、阿里云、科大讯飞展示了政务、企业、科研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1] 机械设备行业分析 - 机械设备行业在政策支持下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 [2] - 行业基本面持续改善,市场需求稳步增长,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2] - 政策红利推动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提升,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2] - 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深入推进,行业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2] - 内需复苏带动工程机械、数控机床等顺周期板块增长,挖掘机销量回升 [2] - 中蒙跨境铁路建设将带来轨交设备订单增量 [2] - 美国高端仪器出口管制加速国内自主可控进程,相关龙头受益 [2] 相关产品 - 机器人ETF基金(562360)表现强劲 [1][3]
港股概念追踪|人型机器人需求增长快 机构普遍看好产业链组件迎机遇(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4-30 14:17
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测 - 摩根士丹利预计到2050年全球将有10亿台人形机器人投入使用 年收入达5万亿美元 [1] - 美国银行预测2023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达18000台 2030年增至100万台 2035年达1000万台 [1] - TrendForce预估2027年全球人型机器人市场产值超20亿美元 2024-2027年CAGR达154% [2]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短缺 AI技术改进推动需求增长 [1] - 生成式AI技术显著提升服务型机器人市场吸引力 [2] - 2025年或成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2026年进入小规模生产阶段 [1][2] 关键技术领域 - 执行器和AI算法是短期主要发展领域 具身智能技术迭代是长期重点 [1] - 行星滚柱螺杆成本占比最高达22% 复合材料件占9% 6D力矩感测器占8% 空心杯马达占6% [2] - 关键部件自产率和成本降低速度超预期 [1] 供应链特征 - 人型机器人供应链将与智能终端设备 工业机器人及无人机供应链高度重叠 [2] - 现有三类供应链具竞争优势的供应商更易切入人型机器人市场 [2] 相关上市公司 - 整机企业:优必选 美的集团 越疆 [3] - 零部件企业:金力永磁 德昌电机控股 英诺赛科 敏实集团 速腾聚创 [3]
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涨超3%
快讯· 2025-04-30 13:17
机器人ETF表现 - 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涨幅超过3% [1] - 成交额达到9574.22万元 [1] - 较昨日同时段成交量放大49.52% [1] - 连续3日融资净流入804.89万元 [1] - 近1月份额增加40.76% [1] - 份额增加2.33亿份 [1] 人形机器人行业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加速 [1] - 行业有望提前锁定万亿级市场规模 [1]
机器人再度爆发!机器人2026年或跨越10万台产能拐点,机器人ETF基金(159213)上市涨1.59%喜迎开门红!
搜狐财经· 2025-04-30 12:34
机器人ETF基金上市表现 - 机器人ETF基金(159213)4月30日上市首日高开高走,半日涨幅达1.59%,换手率超37%,交投活跃 [1] - 当前折价0.75%,存在场内折价买入机会 [1] - A股机器人概念股全线走强,瑞松科技涨超9%,迈赫股份涨近7%,华辰装备、泰川机床等涨超6% [1]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前景 - 预计2026年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将跨越10万台产能/销量临界点,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 [2] - 量产规模突破万台后,产品单价有望下探至5万元区间,彻底打开C端市场空间 [2] - 我国凭借产业链协同与场景验证能力,率先实现人形机器人高强度运动场景规模化实践 [2] 机器人技术发展历程 - 2021年全球新能源车、机器人龙头首提机器人概念,2022年发布原型机,2023年技术升级,2024年进入百家争鸣阶段 [3] - 关键技术持续突破,国产谐波减速器良品率突破98%,较三年前提升30个百分点,核心零部件成本降幅达40% [7] - 杭州六小龙之一的机器人龙头完成高难度动作,国产机器人加速追赶补齐短板 [8] 政策支持与产业布局 - 自2021年起人形机器人被列为新型工业化战略核心赛道,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培育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 [6] - 多项政策出台加速产业落地,包括《"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等 [7] - 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部分主机厂已处于量产前夕,国内制造业大厂加速入局 [8] 全球主要企业量产计划 - Tesla Optimus预计2025年量产5000台,2026年生产约50000台 [9] - Figure Al计划2025-2028年交付10万台,优必选Walker系列2024年量产1000-2000台 [9] - 智元远征系列2024年下线超900台,傅利叶GR系列2025年有望达1000台以上 [9] 行业增长潜力 - 机器人行业未来10年复合增速有望达50%及以上,2035年市场规模预计在1000亿到2000亿美元之间 [11] - 增长逻辑类似智能电动车,从技术突破到量产普及,再到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 [11] - 机器人ETF基金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覆盖上游硬件、中游系统集成和下游应用层全产业链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