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便利店
icon
搜索文档
售卖假LABUBU,泡泡玛特在美国起诉7-Eleven
财联社· 2025-07-23 21:12
泡泡玛特起诉7-Eleven销售假冒产品 - 泡泡玛特在美国对便利店连锁品牌7-Eleven提起诉讼,指控其销售LABUBU玩偶的假冒版本 [1] - 有美国女生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短视频称,在美国的7-Eleven便利店买到了假货"LAFUFU" [1] - 假冒LABUBU玩偶售价为25美元,几乎与正版原价相同,但包装和玩偶本身粗制滥造 [1]
台湾便利店通过“店中店”积极转型
搜狐财经· 2025-07-23 01:40
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中国便利店行业2023年销售额达4248亿元,门店规模突破32万家,但单店日均销售额从2021年的5117元降至2024年的4634元,反映同质化竞争与业态分流压力[2] - 市场呈现多极分化格局:美宜佳以4万家门店居首,中石化易捷、中石油昆仑好客依托加油站网络紧随其后,外资品牌如7-ELEVEn、全家聚焦一二线高端市场,区域性品牌如见福、天福深耕下沉市场[2] - 即时零售、折扣店、量贩零食店等新兴业态分流便利店核心客群,三只松鼠、库迪咖啡等跨界者加剧市场竞争[2] 品类结构与商品趋势 - 饮料品类占据便利店畅销品58席,水和饮料单品占比显著,可口可乐新增5个单品,康师傅、三得利等品牌份额收缩[3] - 畅销水饮包括农夫山泉550ml、百岁山570ml、怡宝555ml等基础款,以及农夫山泉5L、12.9L大包装产品[4] - 功能饮料如红牛250ml、东鹏特饮500ml,茶饮如东方树叶茉莉花茶500ml/900ml、三得利无糖乌龙茶500ml表现突出[6] - 乳制品中蒙牛特仑苏250ml、伊利金典250ml、君乐宝悦鲜活鲜牛奶450ml占据主导,酸奶品类以伊利安慕希205ml、君乐宝简醇150g为主[7] 商业模式转型与品牌战略 - 便利店行业从单纯零售向"零售+服务+体验"综合生态平台转型,7-ELEVEn茶饮品牌"不可思议茶Bar"独立开店、全家咖啡品牌"Let's Cafe PLUS"落地体现场景化体验升级[2][8] - 台湾便利店通过"深耕品类,打造品牌"突破市场瓶颈,聚焦咖啡与手摇茶饮两大高频次、高毛利品类,将商品品类升级为品牌资产[8][9] - 7-ELEVEn"不可思议茶Bar"通过店中店模式孵化,针对Z世代推出客制化茶饮,200家试点门店饮品营收显著优于未导入门店,2025年独立开设街边旗舰店[22][23] - 全家采用"小步快跑"策略,咖啡品牌"Let's Cafe"通过体验店实现精品化转型,茶饮品牌"私品茶"升级为"Let's Tea",利用24小时营运与标准化设备快速复制[24][28] 新品类导入与运营策略 - 新品类导入需经历市场研究、产品测试、试点运营、全区域推广、长期维护五阶段,重点包括高流量门店测试、忠诚顾客反馈、多样化族群覆盖[13][15][16][17] - 试点阶段通过专属展示区提升曝光,数据分析聚焦销量、回购率、满意度等指标,调整配方、包装、定价策略[18] - 全区域推广优先选择高客流商圈与交通枢纽,结合大型促销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19][20] - 长期运营通过会员积分、品牌故事营销建立情感连结,提升顾客黏性与忠诚度[21] 未来发展趋势 - 便利店饮品品类从产品经营转向品牌建构,7-ELEVEn与全家的案例显示品类规模突破临界点后品牌独立化成为必然[29] - 未来竞争将不限于同业,而是与咖啡连锁店、茶饮品牌等跨界竞合,通过空间改造、场景拓展抢占新市场份额[32] - 成功关键在于突破"标品销售"思维,建立消费者情感连结与品牌心占率,实现商业模式战略升维[31][32]
近470亿美元收购告吹!7-11母公司开启自救之路
环球网· 2025-07-22 10:13
并购交易终止 - 加拿大便利店巨头ACT撤回对日本7&i价值470亿美元的收购提案,该交易本有望成为2025年全球最大零售业并购案 [1] - 消息公布后7&i股价暴跌9 16%创三个月最大单日跌幅,ACT股价则飙升17% [1] - ACT指责7&i提供尽职调查机会"极为有限",管理层接触"程式化",特别委员会与大股东伊藤家族"拒绝真诚讨论" [3] - 7&i回应称对ACT"单方面终止协商"不意外,并否认其指控 [3] 交易失败影响 - 高盛、摩根士丹利等投行损失数千万至数亿美元潜在佣金 [3] - 三井物产错失以约10亿美元出售所持7&i 2%股权的机会 [3] - 交易失败凸显日本市场特殊性及外资收购日企的复杂性,尽管日本并购市场上半年交易额同比激增两倍 [3] 7&i战略调整 - 任命美籍CEO Stephen Dacus推行"精益化改革" [3] - 以8147亿日元向贝恩资本出售超市业务"YORK Holdings" [3] - 计划2026年分拆北美7-Eleven业务上市 [3] - 承诺通过股票回购、引入战略伙伴及北美IPO等方式实现约2万亿日元股东回报 [3]
470亿美元收购案告吹!加拿大ACT撤回对日本7&i收购,7-Eleven股价暴跌9%
金融界· 2025-07-22 07:44
收购撤回决定 - 加拿大便利店巨头ACT正式撤回对日本Seven&i Holdings近470亿美元的收购提案[1] - 该交易原本可能成为2025年全球最大并购案[1] - ACT在公开信中表示撤回原因是长达一年的谈判过程中遭遇重重阻碍[1] 谈判受阻细节 - ACT获得的尽职调查机会极为有限 与管理层接触呈现"程式化"特征且"缺乏信息"[3] - 7&i特别委员会与主要股东伊藤家族"始终拒绝展开真正的讨论"[3] - ACT在监管协调、剥离方案、反向终止费等方面已作出让步 但未收到真诚回应[3] - 7&i声明确认ACT单方面终止协商 并对公告中的不实描述表示难以认同[3] 市场反应 - 7&i股价在东京市场暴跌9.16% 创三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4] - ACT股价飙升17%[4] 7&i经营状况 - 7-Eleven日本2025财年第一季度营收2234.74亿日元 同比下降0.7%[4] - 营业利润545.32亿日元 同比下降11.0%[4] - 营收与利润数据已连续五个季度负增长[4] - 中国市场表现不佳 门店总数远不及美宜佳等本土品牌 销售增长乏力[4] 7&i变革措施 - 2025年4月任命美籍CEO Stephen Dacus替换日籍社长井阪隆一 推行"精益化改革"[4] - 以8147亿日元向贝恩资本出售超市业务"YORK Holdings"[4] - 计划2026年分拆北美7-Eleven业务上市 宣称可"释放独立价值"[4]
韩媒:韩政府启动“惠民消费券”申请,地方政府忧虑财政压力
环球时报· 2025-07-22 06:47
政策内容 - 韩国政府推出"惠民消费券"经济刺激举措 面向所有韩国民众发放 金额从15万韩元至45万韩元不等 按个人经济状况和居住地差异化发放 [1] - 普通居民人均可领15万韩元 低收入边缘群体和单亲家庭为30万韩元 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为40万韩元 非首都圈地区居民额外获发3万韩元 农村人口流失严重地区居民再追加5万韩元 [1] - 消费券申请持续至9月12日 首周按出生年份尾数分流申请时间 以信用卡、借记卡、预付卡、地区爱心商品券等多种形式发放 [1] 使用限制 - 消费券使用范围严格限制 仅限于居住地所在市/郡级行政单位内 年销售额不超过30亿韩元的小商户使用 [2] - 禁止用于大型超市、百货商店、免税店、电商平台、娱乐及赌博业态 旨在将财政资金定向注入传统市场、胡同商圈等基层经济薄弱环节 [2] 市场反应 - 韩国主要金融机构和零售连锁企业迅速反应 掀起"抢券大战" 韩国信用金融协会启动总奖金达25亿韩元的抽奖活动 [2] - GS25、CU、7-11、Emart24等便利店品牌同步上线优惠活动 推出"买一赠一""全场25%折扣"等多样促销 [2] - 大型连锁商超因不属于消费券适用范围 被排除在政策利好之外 韩国商工会议所报告显示大型超市行业展望指数仅为89 处于悲观区间 [3] 行业影响 - 便利店、电商平台及折扣渠道对前景持积极预期 大型商超因失去政策支撑 消费信心下滑明显 [3] - 短期内大量消费者可能转向中小商户和便利渠道 [3] 后续计划 - "惠民消费券"第二阶段将于9月22日启动 面向全国收入最低的90%人群追加发放每人10万韩元的补贴资金 [3]
美宜佳门店突破40000店;京东启动新业务“生鲜折扣店”
搜狐财经· 2025-07-22 00:56
美宜佳 - 全国门店突破40000家,覆盖22个省市、240多座城市,月均服务顾客超过2.5亿人次 [6] 京东生鲜折扣店 - 京东启动新业务"生鲜折扣店",聚焦线上生鲜商品折扣销售,最低可享5折优惠,提供小时达、次日达及自提服务 [8] - 业务仍处于调试测试阶段,多数商品显示无货 [8] 市场监管与行业自律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要求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 [9] - 淘宝、饿了么响应即时零售行业自律倡议,杜绝低价倾销,赋能中小微商家发展 [9] 农夫山泉 - 公司澄清余杭没有生产基地,从未使用自来水生产水和饮料 [9] 淘宝闪购暑期消费 - 127个城市夜间订单环比增长超100%,其中8成为中西部地区,漯河、包头等5城增速超200% [10] 奥乐齐 - 全国门店数达76家,无锡办公室成立以支持本地运营 [14] 新茶饮行业标准 - 首个新茶饮行业标准《现制茶饮品原辅料要求》发布,将于2026年实施,规范原辅料质量等 [14] 路易威登数据泄露 - 约41.9万名香港客户个人资料外泄,涵盖姓名、护照号码等,未涉及支付信息 [14] 中国快递业务 - 快递业务量连续11年世界第一,日均揽收超5亿件,每秒近6000个快递进入寄递渠道 [15] 百果园新疆水果节 - 联合深圳援疆举办第七届新疆水果节,计划今年采购2万吨新疆水果,2019-2024年累计采购13.8万吨,金额16.8亿元 [16] 饿了么食安钉 - 发布"食安钉"工具,为全链条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18] 菜鸟无人车 - 推出高载重定制款无人车型,助力水饮配送商降本增效 [2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 [22]
3373亿元巨额收购告吹,7-11便利店不卖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1 20:49
收购案终止 - 加拿大便利超商巨头ACT撤回对日本7&i近47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373亿元)的收购提案,原可能成为2025年全球最大并购案[1] - ACT指责7&i在一年谈判中提供有限尽职调查机会,管理层接触程式化且缺乏信息,特别委员会与伊藤家族拒绝真正讨论[1] - 7&i回应称ACT单方面终止协商,对公告中的不实描述难以认同[1] - 收购撤回后7&i股价暴跌9.16%,创三个月最大单日跌幅,ACT股价则飙升17%[1][10]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便利店市场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竞争,运营效率替代规模成为核心竞争力[2] - 日系便利店三强分化:罗森单店日均销售额58.4万日元(五年连涨),全家客单价提升4%,7-Eleven客单价降0.1%[2] - ACT旗下Circle K以3.8%门店份额居全美第二,7&i以8.5%份额居第一[5] - ACT单店日均销售额比7-Eleven高出18%[6] 公司经营状况 - 7-Eleven日本2025财年Q1营收2234.74亿日元(同比降0.7%),营业利润545.32亿日元(同比降11%),连续五季度负增长[10] - 7-Eleven中国门店数远不及本土品牌,销售额增速从2023年30%跌至2024年19.7%[10] - 7&i进行领导层洗牌,任命美籍CEO Stephen Dacus替换日籍社长[12] - 7&i以8147亿日元出售超市业务"YORK Holdings",计划2026年分拆北美7-Eleven业务上市[12] 收购过程与影响 - ACT近十年完成17起跨国并购,若成功收购7&i将在北美形成压倒性优势[6] - 7&i曾拒绝ACT每股14.86美元报价,后ACT提价至18.19美元仍被拒[6] - 高盛担任ACT财务顾问,摩根士丹利等为7&i提供咨询,交易失败导致各方损失数千万至数亿美元佣金[7] - 三井物产错失以约10亿美元出售所持7&i2%股权的机会[7] 日本市场特殊性 - 收购案体现日本市场特殊性和外资收购日企的复杂性[8] - 日本2025年上半年并购市场交易额达2320亿美元(同比增超两倍),推动亚洲并购总额至6500亿美元[8] - 7&i考虑通过管理层收购(MBO)实现私有化以抵御外资收购,已获日本金融机构和伊藤家族资金支持[8]
今年全球最大并购案告吹:Seven&i拒谈致加企弃购,投行错失数亿佣金
智通财经网· 2025-07-17 17:43
交易终止影响 - 加拿大便利店巨头Alimentation Couche-Tard Inc终止收购日本Seven & i Holdings Co,导致高盛、摩根士丹利等投行损失数千万至数亿美元佣金收入[1] - 高盛作为Couche-Tard财务顾问,原计划为其6.77万亿日元(约460亿美元)收购要约提供咨询服务[1] - 摩根士丹利联合三菱日联金融集团为Seven & i提供咨询,野村控股等机构深度介入交易环节[1] 市场反应与公司策略 - Seven & i股价暴跌9.16%,创三个月最大单日跌幅[2] - Seven & i计划通过股票回购、战略合作及北美业务IPO等方式,在2030财年末实现2万亿日元股东回报[2] - 三井物产错失以10亿美元出售Seven & i 2%股权的机会,Seven Bank 10%股权将以300亿日元(约2.08亿美元)出售给伊藤忠商事[2] 日本并购市场动态 - 2025年上半年日本并购交易额达232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两倍,推动亚洲并购总额至6500亿美元[2] - 日本政府修订《公司法》推动公司治理改革,要求提升盈利能力并优化股东参与机制[2] - 低利率环境刺激外资与私募股权活跃度,丰田、日本电信电话等企业推动上市子公司私有化[3] 投行业务布局 - 摩根士丹利增设专项融资部门并引进精英交易员,高盛强化在日团队以应对并购热潮[3] - 日本市场的相对稳定性被视为全球资本重要布局方向,佣金收益对投行亚太区盈利至关重要[3]
柒和伊控股确认加拿大便利店巨头ACT撤回收购提议
快讯· 2025-07-17 08:43
收购终止 - 加拿大便利店巨头Alimentation Couche-Tard(ACT)宣布撤回对柒和伊控股(7-11母公司)的收购提议,原因是后者缺乏"建设性参与" [1] - 柒和伊控股回应称ACT单方面终止讨论并撤回收购提议,对决定表示不满但接受,同时指出ACT声明中存在诸多错误说法 [1] - 柒和伊控股表示其特别委员会与ACT进行了真诚和建设性的讨论,目标是达成有利于股东的可行交易 [1] 反垄断障碍 - 柒和伊控股提到完成交易需解决重大美国反垄断障碍,包括漫长的审批程序 [1] 资本回收计划 - 柒和伊控股计划到2030财年末通过股票回购、邀请大型超市业务战略合作伙伴、北美便利店业务IPO等方式回收资本 [1] - 公司目标实现约2万亿日元(约合180亿美元)的股东回报 [1]
破局内卷,悠米驿店打造便利店行业有温度的“胖东来”
搜狐财经· 2025-07-17 00:35
行业政策与竞争环境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关注企业公平竞争问题[1] - 便利店行业面临同行竞争和跨行业细分市场竞争,社区、零食、生鲜、服务经济崛起加剧内卷[1] - 2023年全国便利店销售额达4248亿元,门店规模32万家,2024年1-4月便利店零售额同比增长9.1%,增速领先其他零售业态[3] 悠米驿店业绩表现 - 7月连开4家核心店单日营业额均超20万元,广东英德店达32万元创行业纪录[1] - 6月福建龙岩店25万元、四川德阳店21万元、金堂店20.7万元、新都店24.2万元[3] - 7月8日长沙天心店32.7万元、四川三台店27.3万元再破30万元记录,6家新店筹备中[3] - 长沙天心区2024年计划布局10家社区店[3] 行业挑战与差异化策略 - 传统便利店单店单日销售额从2021年5117元降至2024年4634元[4] - 公司聚焦"社区服务"和"人情味",核心价值观为"邻里之亲,服务走心"[7] - 通过集采合作和数字化手段降低成本,构建社区生态系统实现多方共赢[7] - 借鉴胖东来"把人放在首位"理念,打造非商业化的社区生活空间[8][10] 会员运营与社区生态 - 独创"社区合伙人"模式将会员转化为共建者,核心门店会员复购率78%远超行业45%[9] - 数字化工具精准捕捉需求,如广东英德店推送"家庭囤货套餐"和预约自提服务[9] - 针对老年会员试点代购药品、水电代缴等便民服务,联合社区医院开展健康检测[9] - 门店设计弱化商业感,设置共享雨伞和休憩区,每周举办"社区茶话会"[10] 用户粘性与经营成效 - 平均顾客停留时间18分钟达行业3倍,口碑订单占比35%[10] - 通过免费饮品等增值服务提升消费频次,将门店转化为生活节点[10] -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评价其解决了"孤独经济"和"信任缺失"的社会痛点[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