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口腔医疗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大众口腔二战港交所:市场竞争加剧业绩承压 资产经营效率欠佳仍募资扩张
新浪证券· 2025-06-18 09:55
公司上市动态 - 大众口腔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海通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此前曾于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 2018年终止挂牌 2024年末首次递表港交所[1] - 公司运营92家口腔医疗机构 包括4家医院 80家门诊部和8家诊所 分布在湖北湖南两省八市[1] - 按2023年收入计 大众口腔在华中地区民营口腔医疗服务商中排名第一[1] 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81亿元 4.09亿元 4.42亿元 4.07亿元 2024年同比下降7.87%[2]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473.8万 5645.0万 6703.8万 6250万元 2024年同比下降6.77%[2]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口腔医疗机构数量从2015年64100家增至2023年102400家 年复合增长率6.03%[3] - 华中地区已有约15900家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提供商[3] - 大众口腔在华中地区市场份额仅2.6% 排名第一但与第二名(市场份额2.4%)差距不大[3][6] 集采政策影响 - 2022-2023年种植牙 正畸托槽先后纳入集采 导致价格明显下降[4] - 种植牙平均价格从8460元降至5767元 降幅超30%[4] - 正畸项目人平均开支从627元降至510元[4] - 2023年种植服务就诊人次同比增31.79%至7.88万人 正畸服务就诊人次同比增9.55%至14万人[5] - 2024年就诊人次增速显著放缓 种植服务同比增10.22% 正畸服务同比增3.6%[5] 市场发展趋势 - 中国民营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从2019年1011亿元增至2023年1015亿元 增幅不到1%[5] - 预计2024年市场增长将进一步放缓[5] - 湖北湖南两省2024Q3口腔医疗机构数量同比分别增长16%和22%[3] 公司扩张计划 - 2024年机构数量增加11家至92家 但营收利润下降[6] - 计划未来五年在华中地区新建80-100家机构 并通过收购增加40-65家机构[6] - 截至2024年末商誉为6309万元 占总资产16.7%[6] 融资历史 - 2017年获得湖北中元九派和个人投资者2352万元和588万元投资[7] - 2021年获中信证券投资等8名投资者8549万元投资[7] - 2024年上市前回购中信证券投资等股东持有的837.93万股 总代价1.21亿元[7] - 目前仅剩三名个人投资者持股 分别持有0.54% 0.54%和0.27%股份[7]
大众口腔获IPO备案:年营收4亿利润6250万 武汉将再收获IPO
搜狐财经· 2025-06-13 22:54
公司上市进展 - 大众口腔已获IPO备案,准备在港交所上市,将成为武汉又一家香港上市企业 [2] 业务概况与扩张 - 公司是华中地区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提供商,采用直营连锁模式运营 - 截至2024年底运营86家机构(含4家医院/80家门诊部/8家诊所),覆盖湖北湖南8个城市,最新数据增至92家 [3] - 三类机构在牙椅、科室等方面受不同监管标准约束 [3] 财务表现 营收与利润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09亿元、4.42亿元(+7.9%)、4.07亿元(-7.9%)[4] - 同期毛利为1.48亿元、1.68亿元(+13.4%)、1.52亿元(-9.5%)[4] - 期内利润5645万元、6704万元(+18.8%)、6250万元(-6.8%)[4] - 经调整净利润5938万元、7042万元(+18.6%)、6835万元(-2.9%)[7] 收入结构 - 综合牙科诊疗服务占比稳定在51.9%-53.7%,2024年收入2.17亿元 [5][6] - 口腔种植服务占比28.5%-28.4%,2024年收入1.16亿元 [5][6] - 口腔正畸服务占比18.2%-19.6%,2024年收入7412万元 [5][6] 现金流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01亿元,投资活动净流出2007万元,融资活动净流出2.13亿元 [8] - 年末现金及等价物余额9505万元,较年初减少1.32亿元 [8] 股权结构 - 姚雪通过直接持股1.24%和控股中山医疗投资(81.32%)合计控制83.73%股权 [10][12] - 沈洪敏直接持股1.17%,与姚雪签署一致行动协议 [10][12] - 其他股东包括武汉杏林(7.12%)、武汉桃林/竹林(各3.91%)等 [13] 管理层 - 执行董事为姚雪、沈洪敏、郭家平、刘红婵 [9]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疏义杰、黄素珍、王陶沙 [9]
单颗种植牙平均降价超2800元!营收、净利双降的大众口腔二度递表港交所
北京商报· 2025-06-09 21:41
公司概况 - 大众口腔是华中地区最大的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提供商,专注于社区为中心的口腔医疗护理服务,包括综合牙科诊疗、口腔种植及正畸服务 [3] - 截至最新数据,公司运营92家口腔医疗机构(4家医院、80家门诊部、8家诊所),覆盖湖北、湖南两省的8个城市 [3] - 按2023年收入计,公司在华中地区市场份额为2.6%(行业第一),但全国市场份额仅0.4%,牙椅数量701张,显著低于头部企业的3000张规模 [5] 上市动态 - 公司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首次申请因6个月内未完成上市而失效 [3] - 募资计划用于华中地区新机构建设、现有机构升级、信息技术系统优化及团队扩充 [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09亿元、4.42亿元、4.07亿元,2024年同比下降7.9% [6]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334.2万元、5006.9万元、4191.6万元,2024年同比下降16.3%,毛利率从38.1%降至37.4% [6] - 2024年流动负债净额增至1345.2万元(2023年为28.2万元),主要因股份回购及利润分配导致现金减少1.32亿元 [10] - 商誉余额6309万元,占资产总值比例从12.8%升至16.7% [10] 业务结构 - 综合牙科诊疗服务贡献超50%收入(2024年占比53.4%,收入2.17亿元) [6] - 口腔种植服务收入占比28.4%(2024年1.16亿元),但单颗种植牙均价从8640元降至5767元,累计降幅33.3% [7] - 正畸服务收入占比18.2%(2024年0.74亿元),连续两年下滑 [7] 客户数据 - 2022-2024年客户总数分别为27.6万、29.7万、28.4万,2024年同比下降4.4% [6] - 新客户数从17.2万(2023年)降至15.1万(2024年),降幅12.2% [6] 行业趋势 - 行业呈现消费升级特征:老龄化催生缺牙修复需求,年轻群体推动隐形正畸增长,儿童早期矫治渗透率提升 [5] - 集采政策导致公立与民营机构同步降价,市场竞争加剧 [7] - 行业面临供给饱和、获客成本攀升、管理半径长等挑战,但AI/大数据等技术将推动智能化发展 [10][11]
大众口腔二闯港交所:营收净利双降,原始投资方清仓离场
搜狐财经· 2025-06-07 16:24
公司概况 - 大众口腔是华中地区领先的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提供商,以"爱尚大众口腔"品牌运营,聚焦社区化口腔医疗护理服务 [2] - 公司曾于2015年5月在新三板挂牌,2018年4月自愿终止挂牌,近期二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2] - 公司历史可追溯至2007年,前身为中山医疗投资,2014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更名为现名称 [11] 市场地位 - 按2023年营收规模计算,大众口腔以2.6%的市场份额位居华中地区民营口腔医疗服务行业首位 [3] - 以牙椅数量衡量,大众口腔2023年共有701张牙椅,在中国民营口腔医疗服务行业排名第五 [3] - 截至2025年5月20日,公司旗下运营92家口腔医疗机构,包括4家口腔医院、80家口腔门诊部及8家口腔诊所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36.3%、38.1%、37.4%,整体保持在较高水平 [2] - 2021-2023年收入依次为3.81亿元、4.09亿元、4.42亿元,净利润分别达1473.8万元、5645.0万元、6703.8万元 [8] - 2024年收入为4.07亿元,同比下滑7.92%,净利润为6250.0万元,同比下滑6.77% [8] 业务构成 - 2024年综合牙科诊疗服务收入占比53.4%,口腔种植服务占比28.4%,口腔正畸服务占比18.2% [9] - 2024年综合牙科诊疗服务收入同比下滑8.34%,口腔种植服务下滑5.97%,口腔正畸服务下滑9.36% [8] - 2024年综合牙科诊疗服务就诊人次减少33337人次,口腔种植和正畸服务就诊人次分别增加8051人、5109人 [9] 扩张战略 - 未来五年计划以每年新增20-40家机构的速度,合计增设150家口腔医疗机构 [6] - 2015-2018年机构数从13家增至31家,复合年增速33.6%;2018-2020年增至67家,复合增速47.0% [6] - 2022-2024年医疗机构数量分别为74家、81家、86家,三年复合年增长率骤降至7.8% [6] 行业环境 - 2022年中国民营口腔医疗机构数量同比减少3.24%至约8.67万家,2023年回升至9.47万家 [3] - 按2023年收入计算,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前十大公司的市场份额之和为12.7% [6] - 大众口腔在中国所有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十一位,市场份额仅0.4% [6] 资本运作 - 公司成立近二十年来仅获得两轮投资,2017年A轮融资估值3.92亿元,2021年B轮融资估值6.80亿元 [11][12] - 2024年9月以1.21亿元总代价回购原始投资方所持全部837.93万股股份 [12] - 上市前多次大手笔分红,2022年7月分红3900万元,2023年7月分红3660万元,2024年8月批准分红5000万元 [18][19] 监管要求 - 需说明公司及下属公司开发及运营APP、小程序、公众号等产品情况,是否涉及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 [15] - 需说明历次增资、减资及股权转让的价格与依据,是否存在出资瑕疵 [17] - 需说明新三板挂牌详情及摘牌原因,是否计划继续推进A股上市及安排 [17] 运营数据 - 2022-2024年服务的客户分别为27.63万人、29.69万人、28.36万人 [15] - 2022-2024年客户就诊人次分别约70.87万次、76.88万次、74.86万次 [15] - 2022-2024年就诊人次平均开支分别为578元、575元及544元 [15]
两家鄂企闯关港交所
长江商报· 2025-06-05 07:18
大众口腔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2007年 以直营连锁模式运营92家机构 包括4家医院 80家门诊部和8家诊所 覆盖湖北 湖南两省的8个城市 [2] - 按2023年收入计算 公司在华中地区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一 市场份额约2 6% [2] - 主要业务包括综合牙科诊疗服务 口腔种植服务及口腔正畸服务 其中综合牙科诊疗服务占总收入一半以上 [2] - 客户复诊率从2022年的75 3%提升至2024年的79 6% [2] - 公司曾于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 2018年自愿终止挂牌 2024年11月首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但失效 [2]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 09亿元 4 42亿元 4 07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30万元 5010万元及4190万元 [3] - 2024年业绩下滑归因于消费降级及行业竞争加剧 口腔种植服务平均费用从2022年8460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5767元 降幅超30% [3] - 2024年9月递表前夕 中信证券投资等原始机构投资方选择退出 公司以1 21亿元回购837 93万股股份 [3] 翰思艾泰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是一家创新生物科技公司 拥有结构生物学 转化医学及临床开发方面自主专业技术 [4] - 自2016年起打造创新管线 包括一款核心产品及九款其他候选产品 [4] - 核心产品HX009是PD-1 SIRPα双功能抗体融合蛋白 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与曲妥珠单抗联合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 [4] - 2023年和2024年分别亏损8462 3万元 1 17亿元 研发成本分别为4666 3万元 7472 1万元 占经营开支总额73 0% 61 8% [4] - 2024年6月完成B+轮融资 投后估值达16 15亿元 [5] - 公司表示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将继续保持净亏损 可能无法实现或维持盈利 [5] 行业背景 - 港交所简化上市流程 港股市场走势强劲 募资压力相对轻松 有利于获得更好估值 [1] - 两家企业均为第二次递表港交所 [1]
大众口腔二次冲击港股上市 华中最大民营口腔医疗商营收净利双降
金融界· 2025-06-04 11:43
上市申请与资本历程 - 武汉大众口腔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于5月29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 - 首次申请于2024年11月29日提交但因满六个月未完成上市而失效 [1] - 公司曾于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并于2018年4月自愿终止挂牌 [1] 业务布局与市场地位 - 公司成立于2007年采用直营连锁模式运营92家医疗机构包括4家医院、80家门诊部和8家诊所 [1] - 机构分布在湖北、湖南两省的8个城市形成以社区为中心的服务网络 [1] - 按2023年收入计算公司在华中地区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约2.6% [1] - 主要业务涵盖综合牙科诊疗服务、口腔种植服务及口腔正畸服务 [1] - 综合牙科诊疗服务占总收入一半以上为最主要收入来源 [1] - 复诊率从2022年的75.3%提升至2024年的79.6%显示较强客户粘性 [1] 财务表现与挑战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4.09亿元、4.42亿元、4.07亿元 [2]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30万元、5010万元及4190万元 [2] - 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均较上年下降毛利率从2023年的38.1%降至37.4% [2] - 业绩下滑归因于疫情后经济复苏缓慢导致的消费降级及行业竞争加剧 [2] - 口腔种植服务平均费用从2022年的8460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5767元降幅超30% [2] 资本运作 - 公司曾获中信证券投资、中元九派、致道资本等机构投资 [2] - 2024年9月递表前夕原始机构投资方选择退出 [2] - 公司以1.21亿元回购837.93万股股份投资者退出主要因双方对公司发展持不同意见 [2]
新三板退市七年,大众口腔转战港交所
新浪财经· 2025-06-04 11:09
上市申请与历史背景 - 公司于2024年5月29日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首次申请因满六个月未完成上市而失效[1] - 公司曾于2015年5月在新三板挂牌,2018年4月自愿终止挂牌,原因是新三板交投量及流通性较低,难以反映股份公允价值且融资能力有限[1] - 公司寻求在联交所等国际资本市场上市以增强集资能力、扩大股东基础及提高品牌知名度[1] 业务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以直营连锁模式运营92家机构,包括4家医院、80家门诊部和8家诊所,覆盖湖北、湖南两省8个城市[2] - 按2023年收入计,公司在华中地区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约2.6%[2] - 主要业务包括综合牙科诊疗服务(收入占比超50%)、口腔种植服务和口腔正畸服务[2] 财务表现与经营挑战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4.09亿元、4.42亿元、4.0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30万元、5010万元及4190万元[3] - 毛利率由2023年的38.1%下降至2024年的37.4%[3] - 2024年业绩下滑主要因疫情后经济复苏慢于预期导致消费降级及行业竞争加剧[5] - 公司复诊率由2022年的75.3%提升至2024年的79.6%[3] 募资用途与行业对比 - 募资拟用于在华中地区建立新机构、收购现有机构、升级设施、发展医疗团队及优化IT系统[2] - 公司规模远小于A股通策医疗(市值190亿元),与可恩口腔(2024年营收4.20亿元)和美皓集团(2024年营收7470万元)可比[9] - 行业普遍面临客单价下滑问题,通策医疗2024年业绩持平而可恩口腔和美皓集团业绩均下滑[6][9] 投资者变动与市场环境 - 公司在2024年11月递表前完成两轮融资(2017年A轮和2021年B轮),但中信证券投资等6名投资者在2024年9月退出或减持[13] - 投资者退出原因包括对赌协议、基金存续期到期及对行业增速放缓的担忧[13] - 当前港股市场环境有利于上市募资,但行业面临集采压力加剧和跨区域竞争风险[14]
华熙生物、巨子生物舆论风波升级;国家医保局发布公告严查药店药师“挂证” | 医药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3 07:18
华熙生物与巨子生物舆论风波 - 华熙生物在微信公众号发表长文支持"大嘴博士"(郝宇)[1] - 巨子生物声明称收到检测机构道歉声明 否认"可复美"未添加重组胶原蛋白争议[1] - "大嘴博士"回应不认可巨子生物说法 争议涉及重组胶原蛋白行业标准缺失与检测公信力问题[1] 国家医保局严查药店药师"挂证" - 核查发现22省289家药店存在跨省审方售药 涉及135名药师[2] - 19省3154家药店存在跨地市审方售药 涉及792名药师[2] - 24省20701家药店存在同地市跨机构审方售药 涉及8583名药师[2] 海圣医疗冲刺北交所IPO - 专注于麻醉、监护类医疗器械研发生产 产品应用于麻醉科、ICU等临床科室[3] - 中信证券担任保荐机构 若上市成功将加速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3] 和美药业递表港交所 - 开发7个小分子候选药物 针对自身免疫和肿瘤疾病[4] - 4种候选药物处于II期、III期或NDA阶段 覆盖12种适应证[4] 大众口腔递表港交所 - 采用直营连锁模式 专注社区口腔医疗护理[5] - 2023年华中地区民营口腔市场占有率2.6% 按牙椅数量排名全国第五[5]
他们清仓退场,大众口腔又来IPO
国际金融报· 2025-05-31 15:10
公司概况 - 大众口腔成立于2007年,由姚雪和沈洪敏创立,提供以社区为中心的口腔医疗护理服务,包括综合牙科诊疗、口腔种植及口腔正畸服务 [3] - 公司曾挂牌新三板,但于2018年主动摘牌,现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海通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1][3] - 公司以直营连锁模式运营92家机构(含4家医院、80家门诊部及8家诊所),覆盖湖北、湖南两省八市 [3] 市场地位 - 按2023年收入计,公司在华中地区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约2.6% [3] - 按2023年牙椅数量计,公司在中国民营口腔医疗服务行业中排名第五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09亿元、4.42亿元和4.07亿元,2024年收入同比下滑 [3] - 2022-2024年年内利润分别为5645万元、6703.8万元和6250万元,2024年利润同比下滑 [3] - 2024年毛利率为37.4%,净利率为15.4% [3] 收入结构 - 综合牙科诊疗服务是主要收入来源,2022-2024年收入占比分别为51.9%、53.7%、53.4% [4] - 口腔种植服务收入占比约28%,口腔正畸服务收入占比约19% [4][5] - 2022-2024年综合牙科诊疗服务就诊人次分别为52.1万、55万、51.66万,人均开支分别为408元、431元、421元 [5] - 2022-2024年口腔正畸服务就诊人次分别为12.79万、14.01万、14.53万,人均开支分别为627元、583元、510元 [5] 行业前景 - 2023年中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为1446亿元,预计2023-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为6.0%,2028年达1932亿元 [6] - 2023年中国民营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为1015亿元,预计2023-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为6.6%,2028年达1395亿元 [6] 竞争对比 - 行业集中度较低,竞争激烈,大众口腔面临国内外众多竞争对手挑战 [6] - 与同行相比,大众口腔净利率较好,但营收规模和毛利率仍有提升空间 [6] - 时代天使2024年总收入19.3亿元(同比增长28.2%),归母净利润0.87亿元(同比上涨46.6%),毛利率62.6% [6] IPO计划 - 募资拟用于在华中地区建立新机构、收购现有机构、升级现有机构、优化IT系统、发展医疗团队及营运资金等 [7] - IPO前,姚雪、沈洪敏及中山医疗投资分别直接持有约1.24%、1.17%及81.32%股份 [7] 股东变动 - 2024年10月,公司以1.21亿元回购中元九派、中信证券投资等机构持有的837.93万股股份 [7] - 回购完成后,原始机构投资方基本清仓离场,仅剩个人投资者李臻、陈巍、王宏三人 [7]
他们清仓退场,大众口腔又来IPO
IPO日报· 2025-05-31 12:28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5月29日,港交所官网显示,口腔医疗服务机构武汉大众口腔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众口 腔")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海通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此外,2024年,大众口腔的毛利率为37.4%,净利率为15.4%。 公司的收入来自提供全面的口腔医疗服务,包括综合牙科诊疗服务、口腔种植服务及口腔正畸服 务。 其中,综合牙科诊疗服务带来的收入占比分别为51.9%、53.7%、53.4%,是收入主要来 源;口腔种植服务收入占比在28%左右,口腔正畸服务带来8019万元、8176.9万元、7411.5万元 的收入,占比在19%左右。 报告期各期,公司综合牙科诊疗服务的客户就诊人次分别约为52.1万人次、55万人次及51.66万人 次,而就诊人次平均开支分别为408元、431元及421元。 根据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3年所得收入计, 公司在华中地区所有民营口腔医疗 服务提供商中居第一位,占市场份额约2.6%。 按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牙椅数量计,公司于高 度分散且竞争激烈的中国民营口腔医疗服务行业中亦位居第五位。 值得一提的是,大众口腔于2024年11月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