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塑料

搜索文档
2025新塑奖企业展示(二) | DOMO化学——回收级 TECHNYL® 4EARTH® 材料在西门子断路器盖板与外壳的应用
DT新材料· 2025-06-21 21:14
工程塑料行业创新评选活动 - 2025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评选以"创新塑造未来"为主题,设立"创新材料奖"、"创新工艺改进奖"、"创新行业解决方案奖"三大奖项,旨在推动行业发展[1] - 活动时间安排:5月6日-7月13日申报初审,7月14-20日入围公示及网络投票,7月21-27日专家评审,9月11日榜单发布[27][28] - 往届评选活动已连续举办多届,2021-2024年均有获奖名单公布[14] 浙江道默工程材料创新案例 - 回收级TECHNYL® 4EARTH®材料含50%可回收成分,通过UL及无卤无红磷阻燃双认证,应用于西门子5SV3 RCCB盖板与外壳[4][5] - 该材料在西门子SENTRON 5SV3系列RCCB核心结构件中实现高尺寸稳定性、绝缘性及定制化激光追溯能力,覆盖大部分盖板与外壳[7] - 解决方案突破传统回收材料局限,满足高精度结构件的机械强度、绝缘性及安全标准,可扩展至新能源汽车充电模块等高压场景[8][10] 创新材料奖获奖案例 - ULTEM™ DT1820EV树脂:首款使用直接溅射PVD工艺应用于手机装饰件的热塑性塑料,系统成本比金属方案降低60%[16] - 高性能工程塑料阻燃剂WSFR-BDP:无卤磷酸酯阻燃剂,具有低挥发性和优异热稳定性,浙江万盛建设全球首条BDP智能化连续生产线[17] - 高温尼龙激光穿透材料:40%玻纤增强黑色高温激光穿透尼龙,2mm厚度穿透率≥40%,拉伸强度230MPa,国内独一无二[18] - CTI提升助剂UsePoly® CT10系列:将材料CTI值稳定提升至800V,具有力学保持、阻燃协效等特性[18] 创新行业解决方案奖获奖案例 - 抗低温耐湿热阻燃增强PBT: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枪头枪体,改善低温机械性能及高温高湿电性能[18] - 可长效传导纺织纤维材料:以石墨烯为核心,兼具传导性和抗菌性[18] - Ultramid® XCD玻纤增强聚酰胺:疲劳耐久性能提升14-40倍,注塑流动性提升15%-20%[19] - 聚苯硫醚副产盐循环回收装置:全球唯一实现PPS副产盐循环回收,打造零排放可持续发展模式[20] - 5G/6G用TLCP功能薄膜:满足高频高速和小型化需求,确保国产化和供应链安全[22] - 5-羟甲基糠醛生产技术:建立全球首条1000吨/年HMF产线,首家获得欧盟REACH认证[23]
如何挖掘新材料进口替代机会?100大新材料国产化详解(附100+行研报告)
材料汇· 2025-06-17 23:51
半导体晶圆制造材料 - 光刻胶市场规模2023年全球约90亿美元,国内12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150亿美元,国内300亿元人民币 [4] - 光刻胶国产化率约10%,其中g/i线20%,KrF不足2%,ArF不足1%,EUV空白 [4] - 全球光刻胶市场被东京应化、陶氏化学、信越化学等日美企业主导,CR3达60%-85% [5] - 国内主要企业包括北京科华、苏州瑞红、徐州博康等,产品覆盖g/i线到ArF [6] - 光刻胶原材料中树脂占成本50%,高端树脂基本依赖进口 [8] 先进封装材料 - 环氧塑封料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25亿美元,国内4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35亿美元,国内60亿元人民币 [35] - 环氧塑封料国产化率约30%,高端产品在耐高温性能方面仍需进口 [35] - 芯片粘结材料2023年全球8亿美元,国内12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12亿美元,国内18亿元人民币 [36] - 底部填充胶2023年全球20亿美元,国内3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30亿美元,国内50亿元人民币 [37] - 热界面材料2023年全球80亿美元,国内1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120亿美元,国内200亿元人民币 [39] 显示材料 - OLED发光材料2023年全球60亿美元,国内8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100亿美元,国内200亿元人民币 [61] - 液晶材料2023年全球50亿美元,国内8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70亿美元,国内150亿元人民币 [63] - 偏光片2023年全球130亿美元,国内25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180亿美元,国内400亿元人民币 [64] - 玻璃基板2023年全球150亿美元,国内2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200亿美元,国内300亿元人民币 [65] - 量子点材料2023年全球10亿美元,国内15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30亿美元,国内45亿元人民币 [73] 高性能纤维 - 碳纤维2023年全球40亿美元,国内12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80亿美元,国内300亿元人民币 [75] - 芳纶2023年全球30亿美元,国内5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50亿美元,国内100亿元人民币 [76]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2023年全球25亿美元,国内4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40亿美元,国内80亿元人民币 [78] - 玻璃纤维2023年全球120亿美元,国内2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180亿美元,国内350亿元人民币 [79] - 连续碳化硅纤维2023年全球1.19亿美元,国内1733万美元,预计2030年全球3.8亿美元,国内6816万美元 [100] 工程塑料 - 聚酰亚胺2023年全球18亿美元,国内25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25亿美元,国内40亿元人民币 [103] - 聚苯硫醚2023年全球15亿美元,国内20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20亿美元,国内30亿元人民币 [105] - 聚醚醚酮2023年全球10亿美元,国内12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全球15亿美元,国内20亿元人民币 [109]
2025新塑奖企业展示 | 济诺新材——柔性聚酰亚胺泡沫制品
DT新材料· 2025-06-15 21:26
2025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评选 - 活动以"创新塑造未来"为主题 专注于挖掘工程塑料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产业创新点 [1] - 评选设有"创新材料奖"、"创新工艺改进奖"、"创新行业解决方案奖"三大奖项 [1] - 旨在宣传行业优秀企业 传递创新信息 表彰工程塑料行业佼佼者 推动行业发展 [1] 济诺新材料科技公司概况 - 公司专注于聚酰亚胺及特种工程塑料的合成和加工 自主开发高性能聚酰亚胺泡沫、树脂和复合材料等产品 [19] - 以柔性聚酰亚胺泡沫制品(SPIF)为核心产品 注册商标包括济诺®和GenoCell® [19] - 推出4大产品系列和8大应用方向 [19] 柔性聚酰亚胺泡沫制品特性 - 轻质 密度6~30kg/m³ 减重效果明显 [9] - 本征阻燃 氧指数可超40 无需阻燃剂 [9] - 隔热性能优良 明显降低非受热面温度 [9] - 防火性能突出 燃烧时无火焰、熔滴 无烟或极低产烟量 无烟毒 [9] - 耐高温 最高可达300℃以上 热分解温度500~600℃ [9] - 耐极低温 最低可达-260℃以下 低温下保持柔性 [9] - 耐盐雾 高盐度环境下抗腐蚀能力强 [9] - 无卤 无纤维粉尘 无VOC [9] - 无毛细现象 不吸湿 疏水 [9] - 导热系数较低 绝热性能好 [9] - 吸声系数高 降噪效果好 [9] - 尺寸稳定 线膨胀系数小 低温环境收缩率低 [9] - 柔弹性好 极低温环境也有很好的缓冲和抗冲击效果 [9] - 安装方便 可现场切割 维修简便 可带冷施工 [9] - 使用寿命长 [9] 主要应用领域 - 特种舰船及海工装备 [11] - 航空航天装备及低空飞行器 [11] - 特种防护或穿戴装备 [11] - 耐高温或极低温精密仪器或制造 [11] - 轨道交通装备 [11] 产品技术优势 - 兼具聚酰亚胺优良特性和发泡工艺带来的轻量化、绝热及吸音降噪等特点 [12] - 自主研发时机和技术突破有机会推动行业更好更快发展 [12] - 柔性PI泡沫材料主链酰亚胺基团赋予产品更好的耐温及阻燃性能 密度更低 更容易加工 [13] - 申请有关柔性聚酰亚胺泡沫材料发泡工艺的发明专利 在控制结皮厚度提高生产效率上有独特技术 [16] 行业发展前景 - 生产过程能耗较低 排放较少 符合环保、安全、节能、舒适的发展要求 [17] - 聚酰亚胺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型高分子材料之一 开发各类PI产品符合国家整体发展战略 [17] - 随着国内舰船和航空航天工业迅猛发展 PI泡沫市场需求将被激发 市场规模可能存在复合式快速增长 [17]
申报仅剩1月!2025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评选火热报名中!
搜狐财经· 2025-06-11 03:29
行业概况 - 工程塑料行业以"一代材料,一代产业"为发展理念,创新驱动型企业成为行业标杆 [1] - 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评选(新塑奖)已吸引全球500余家产业链领军企业参与,包括巴斯夫、科思创、SABIC、金发科技等 [1] - 评选构建了覆盖原材料、改性加工、装备制造的全产业链创新生态体系 [1] 评选机制 - 评选分数由专家评审(90%)和网络投票(10%)组成,专家评审需达平均分60分以上 [3] - 网络投票得分按得票比例计算(前10%得10分,前10%-20%得9分),每参评公司需满足30票/投票天数的门槛 [3] - 专家评审通过线上路演答辩进行,参评方需展示行业背景、市场前景、产品创新及发展规划四大维度 [8] 参评标准 - 创新性:要求产品为近两年推出的创新技术或解决方案,需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并符合自主化政策 [9] - 可行性:需具备稳定投产能力,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工艺路线成熟且成本可控 [10][11] - 经济性:需证明产品具有显著成本效益比,能创造直接/间接经济效益 [12] - 影响力:企业需代表行业先进水平,符合双碳政策,拥有专利或其他奖项认证 [14] 获奖案例 材料创新 - 金发科技ULTEM™ DT1820EV树脂:全球首款采用PVD工艺的热塑性塑料,手机装饰件成本比金属方案降低60% [23] - 万盛股份无卤阻燃剂WSFR-BDP:全球首条智能化连续生产线,具有低挥发性和优异热稳定性 [24] - 普利特TLCP功能薄膜:实现5G/6G用LCP薄膜全产业链国产化,满足高频高速传输需求 [25] 工艺设备 - 德腾机械微型双螺杆挤出机:填补12-16mm直径挤出机空白,试验耗材减少50% [28] - 克劳斯玛菲双螺杆机:实现TPU聚合挤出全球最大台套,POE脱挥国产首台套 [28] - 梅特勒托利多DSC 5+:配备136对热电偶的新型传感器,热分析精度提升30% [34] 解决方案 - 万华化学聚碳酸酯透明导电技术:可见光透过率超80%,应用于激光雷达加热视窗 [38] - SABIC PEMWE电解槽材料:高强度耐腐蚀,推动氢能设备国产化 [38] - 科思创POE道路铺装方案:提升沥青低温稳定性,施工效率提高20% [38] 往届亮点 - 2022年创新材料奖包括SABIC LNP™天线改性料(信号增益提升15%)、鹏孚隆耐疲劳PEEK(碳足迹降低61%)等10项 [41][44] - 创新工艺奖涵盖卓越智能HTS挤出机(能耗降低25%)、SABIC厚壁注塑工艺(模具成本节省40%)等5项 [50][51] - 行业解决方案奖获奖案例包括锦湖日丽免喷涂汽车格栅、科莱恩生物基阻燃剂(碳足迹降20%)等10项 [54][59]
申报仅剩1月!2025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评选火热报名中!
DT新材料· 2025-06-11 00:29
工程塑料产业创新评选概述 - 评选旨在发掘和表彰以创新驱动、技术为核心的工程塑料行业标杆企业,构建覆盖原材料、改性加工、装备制造的全产业链创新生态体系 [2] - 已吸引全球500余家领军企业参与,包括巴斯夫、科思创、SABIC、金发科技等 [2] 评选组织与流程 - 主办单位为DT新材料,承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媒体包括材视、高分子循环再利用等 [3] - 评选时间定于2025年9月11日,与高分子产业年会同期举行 [5] - 评分由专家评审(90分)和网络投票(10分)组成,网络投票需满足每参评公司不少于30票/投票天数的门槛 [5] - 评选流程分为申报初审(5月6日-7月13日)、入围公示与网络投票(7月14日-20日)、专家评审与线上展示(7月21日-27日)三个阶段 [7] 参评维度与资格 - 创新性:要求参评产品为近两年推出的创新产品或技术,需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并符合中国市场普适性 [7] - 可行性:产品需具备稳定投产能力,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工艺效率成本合理 [8] - 经济性:需展示成本效益比及直接/间接经济效益 [9] - 参评资格面向具备创新产品、核心技术或行业解决方案的企业,接受行业协会或媒体推荐 [10] 往届创新案例 - **创新材料奖**: - 科思创ULTEM™ DT1820EV树脂:高耐温聚醚酰亚胺树脂,降低手机装饰件系统成本60% [22] - 万盛股份无卤阻燃剂WSFR-BDP:全球首条BDP智能化生产线,技术优势显著 [23] - 糖能科技5-羟甲基糠醛(HMF):全球首条1000吨/年产线,获欧盟REACH认证 [24] - 丰汇新材料高温尼龙激光穿透材料:2mm厚度穿透率≥40%,拉伸强度230MPa [25] - **创新行业解决方案奖**: - 日之升科技抗低温耐湿热阻燃增强PBT: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枪头,改善机械性能 [26] - 巴斯夫Ultramid® XCD:疲劳耐久性提升14-40倍,注塑流动性提高15%-20% [28] - 聚狮新材料聚苯硫醚副产盐循环回收装置:全球唯一实现副产盐循环回收,打造零排放闭环 [29] 评选影响力与回报 - 获奖企业将获得DT新材料媒体矩阵宣传、颁奖盛典曝光及高分子产业年会专区展示 [14][16][17] - 往届评委包括电子科技大学刘孝波、中科院朱锦院士等学术专家,以及奇瑞汽车、海信家电等产业代表 [36][37][38]
POM韩国工程(中国经销商)代理
搜狐财经· 2025-06-10 08:21
POM材料概述 - POM(聚甲醛)是一种高性能工程塑料,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和耐化学性优异的特点 [1] - 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等领域,用于制造精密零部件如齿轮、轴承、电器外壳和连接器等 [1][6][7] 韩国POM的优势 - 原料来源稳定,韩国丰富的化工资源确保了高纯度和一致性的POM原料生产 [3] - 生产工艺成熟,通过先进设备和技术严格控制温度、压力等参数,显著提升生产效率 [3][4] - 质量控制体系严格,确保产品在高负荷、高强度应用场景中表现优异 [4] 中国市场的推广与服务 - 中国经销商引进韩国先进生产工艺和技术,推动POM材料在中国市场的广泛应用 [3] - 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包括材料、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深入理解中国市场 [6] - 物流和供应链管理高效,帮助客户更快获得产品并减少运营成本 [6] 市场竞争与挑战 - 面临来自其他国家POM生产商的竞争,需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 [6] - 中国市场需求变化快,经销商需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以保持竞争力 [6] 市场前景 - POM韩国工程在中国市场占据一定份额,凭借性能和服务优势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9] - 随着高性能材料需求增加,POM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9] - 技术进步和市场拓展将推动POM韩国工程在未来市场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9]
聚赛龙: 关于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的通知
证券之星· 2025-06-09 19:19
股东会召开基本情况 - 公司将于2025年6月25日14:00召开第一次临时股东会,现场会议地点未明确 [1] - 网络投票分两个渠道: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9:15-11:30、13:00-15:00)和互联网投票系统(9:15-15:00) [1] - 股东会召集程序符合《公司章程》及法律法规要求,董事会已于2025年6月9日通过相关议案 [1] 参会资格与登记方式 - 股权登记日收市时登记在册的股东可现场或委托代理人出席,代理人无需是公司股东 [2] - 法人股东需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持股凭证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异地股东可通过信函或传真登记 [7] - 登记截止时间为2025年6月23日17:00,需提交《授权委托书》和《参会股东登记表》 [7] 审议事项与投票规则 - 主要议案包括董事会换届选举,非独立董事5人、独立董事3人,采用累积投票制 [6] - 股东选举票数=持股数×应选人数,可自由分配票数(含零票),独立董事候选人需经深交所备案审核 [6] - 中小投资者表决结果将单独计票(定义排除持股5%以上股东及董监高) [6] 网络投票操作细则 - 非累积投票提案需填表决意见(同意/反对/弃权),累积投票提案需按候选人分配票数且不超总票数 [11] - 对总议案投票视为对其他非累积投票提案表达相同意见,重复投票以第一次有效投票为准 [11] - 互联网投票需提前办理深交所数字证书或服务密码,通过http://wltp.cninfo.com.cn操作 [13] 会议材料与联系方式 - 备查文件包括网络投票操作流程、授权委托书模板及参会登记表 [12] - 联系人为吴若思、熊艳,电话020-87886338,电子邮箱zhengquan@gzselon.com [12] - 会议材料已披露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 [6]
未知机构:peek材料专家-250515-20250518
未知机构· 2025-05-18 20:5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机器人、医疗、汽车、半导体、消费电子、聚硅酮原料 - **公司**:维克斯、索尔维、盈创、中研(中原公司)、金发科技、威格斯、银创、中心新福材、西安新材 [14][15][16][24][27][29][3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Peek 材料应用情况 - **机器人领域**:主要用于减速器制造,如 RV 减速器的齿轮和轴承部分,每个轴承约需 30 克,一台机器人约 4 个减速器组件;高精度组件采用挤出工艺加工成棒材或板材后精密成型,用于四杠等精密部件;在传动耐磨组件有替代可能,但四肢等承重关键部位无法完全替代传统钢铁材料;在丝杠里用于传动组件或连接,如灵巧手领域可替代部分传动组织、减轻重量、减少噪音 [1][2][3][5] - **医疗领域**:多用于脊柱和颅骨板等非承重、非承压部位,兼具刚性和韧性,比钢材有优势 [4] - **汽车领域**:传统燃油车用于座椅蜗杆等连接骨架组件降噪,在商务车长轨座椅、发动机气缸垫片等广泛应用;新能源汽车中,超 800 伏电机用其做绝缘保护,电机内部也有耐温、耐磨应用 [6][7] - **半导体领域**:用于半导体生产和制造环节,如芯片制程的研磨环、金源盒和检测制具等,中国市场需求占比至少 40%,因中美贸易战自主化需求增量会继续增长 [21][22] Peek 材料成本与价格 - **原材料成本**:约每吨 30 万,折合每公斤 300 元,成型后部件成本因注塑难度和加工精度增加,齿轮类组件成本达材料成本 3 - 5 倍 [8] - **国产化前后价格变化**:国产化前进口价约每吨 100 万,15 - 17 年降至 50 万左右,25 年国产材料降至 30 万左右,进口材料除维克斯外不到 40 万 [9][10][11] - **未来价格趋势**:大幅下降可能性小,产能扩大和技术进步或再降 10%,前提是原材料成本大幅下降;部件工艺完成后成本约是 30 万的 3 - 4 倍,高精密部件价格下降可能性不大,除非下游需求大增 [11] - **国内厂家成本**:通常在 18 - 20 万之间,材料成本占 60%,因对苯二酚价格上涨综合成本接近 20 万,18 万成本中约 12 万为原材料成本,其他成本各占 10%,毛利近 40% [19] Peek 材料市场格局与发展 - **市场格局**:全球 Wigors 公司占超 50%市场份额;国内中研市占率接近 30%;其他塑料厂家转产可能性不大,因生产非连续性、高技术壁垒和经营模式不同 [24] - **消费量增长**:2016 - 2017 年国内消费量翻三倍,达 2500 - 3000 吨,未来医疗和机器人行业增长被看好,半导体是主流方向 [20] - **增速预测**:近年来商业化和国产替代进程中,增长量维持 20% - 30%增速,预计未来保持此增速,得益于半导体和机器人产业发展 [23] 聚硅酮相关情况 - **用量占比**:半导体和消费电子领域用量占比 50% - 60%,汽车领域约 20%,国内医疗领域用量少但单位价值高,每吨 1000 万左右 [26] - **市场总量**:全球原料市场约三四个亿,威格斯公司在膝盖骨领域研究应用发展或使市场量大幅增长 [27] - **产能与出货量**:国内成熟应用产能 3300 - 3500 吨,全球使用量约八九千吨,产能利用率较高;去年国内出货量约 2500 吨 [28][2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Peek 材料替代情况**:在机器人全身并非所有部位都适用替代,主要集中在减速器和高精度组件,替代需考虑成本与性能,尼龙可部分替代;在机器人外壳、关节和四肢等承重结构件替代可能性不大 [2] - **Peek 生产线投资**:投资 peek 生产线不简单,需高精度设备,对模具精度和原材料采购要求高,原材料合成工艺有壁垒 [12] - **原材料采购和合成工艺壁垒**:体现在非标准化设备研发和工艺路线独特性,包括配方、封端技术等,非资本短期内能实现工业化生产 [13] - **国外厂商情况**:维克斯、索尔维和盈创通过收购和自身研发建立行业壁垒,从收购到产品稳定工业化生产需七八年甚至十几年 [14] - **厂商产能**:索尔维实际产能 1500 吨左右(不含改性产品),盈创约 300 吨,中研约 1500 吨 [15] - **金发科技态度**:作为国内尼龙行业龙头,对 peek 项目重视程度不高,因该领域应用量相对较小 [16] - **Peek 产品应用分类**:分为偏刚性应用(中研、预科和高新等公司)和偏韧性应用(索尔维和盈创),索尔维产品在电子行业应用多 [17] - **Peek 产品售价差异**:医疗领域价格最高,连续纤维产品次之,一般工业品国内每吨 30 - 60 万,国外根据定制化程度不同 [18] - **国内厂家原材料构成及来源**:大部分国内厂家用国外进口对苯二酚,其他主要原材料如 442 氟 2 苯甲酮、溶剂二苯砜和催化剂等为国产 [19] - **配套注塑工艺设备需求**:国内 Peek 材料国产化发展使挤出设备需求从每家几台增至十几台,已有超十家挤出厂商;注塑设备因模具规格多样分散,有数百家注塑厂家,国产注塑机单台价值 35 - 50 万元 [25] - **Peek 配方与工艺**:摩尔比固定,但工业化放大生产中,各家对细节控制技术是核心技术 [30] - **聚硅酮生产关键控制点**:包括分子量、分子量分布以及封端技术,确保产品性能和质量 [31] - **Peek 市场放量价格**:价格传导至 30 万左右可促进市场快速放量,价格下降非线性,受终端需求和性价比影响 [32] - **国内聚硅酮原材料情况**:基本可自给自足,中心新福材、西安新材和营口一家非上市公司表现突出 [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