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工程塑料

搜索文档
年产10万吨改性塑料项目动工
DT新材料· 2025-07-19 20:05
恒申安科罗改性工程材料项目 - 恒申安科罗年产10万吨改性工程材料项目正式动工 一期产能5万吨 总投资10亿元 占地面积110亩 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1] - 项目分两期建设 第一期5万吨 第二期5万吨 引进德国安科罗标准化混炼挤出技术与工程塑料配方 [1] - 产品应用于汽车 轨道交通 电子电器等高性能材料需求领域 [1] 恒申集团与安科罗合作背景 - 恒申集团2022年7月收购安科罗工程塑料(常州)60%股权 成立恒申安科罗工程材料(常州)有限公司 [2] - 安科罗成立于1988年 总部位于德国 在德国 中国 巴西设有生产基地 专注改性工程塑料创新应用 [2] 恒申集团产业布局 - 恒申集团是化纤 化工及新材料一体化企业 全球首个完成锦纶6八道产业链完整布局 [3] - 以年产100万吨己内酰胺为核心 延伸至半导体原材料 纺织服装新材料 汽车产业链配套等新型材料项目 [3] - 全球最大己内酰胺生产商 [3] 高分子产业活动信息 -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包含政策发展 市场分析 投融资 供应链 AI赋能等议题 [6] - 七大论坛覆盖工程塑料 新能源材料 航空航天 新能源汽车等创新领域 [7][8] - 特色活动包括AI材料开发 CEO研讨会 科技成果路演 国际合作等 [8] - 展览展示包含产品设备展区 科研成果对接 学术墙报等 [8] - EP10年高分子材料产业发展之夜活动 [9]
外企百亿级项目投产!广东何以成为全球绿色石化产业高地?
搜狐财经· 2025-07-18 14:27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投产 -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于7月15日在广东大亚湾石化区投产,这是美国企业在中国独资建设的首个重大石化项目,也是国家首批七个重大外资项目之一 [2] - 该项目年产160万吨乙烯、265万吨聚乙烯和聚丙烯,将显著降低中国市场对相关化工产品的进口依赖度 [4] - 乙烯被视为"石化工业之母",广泛应用于消费品包装、工业包装、卫生用品、汽车、家电等领域 [4] 石化巨头在广东的布局 - 埃克森美孚与广东东杰新材料有限公司合作投资10亿元建造年产10万吨环烯烃树脂项目,预计9月底投产,将填补国内在半导体封装、光学薄膜等领域的材料空白 [6] - 巴斯夫在湛江投资超过100亿欧元建设一体化基地,这是中国重化工领域首个外商独资投资项目,首套装置2022年9月投产,每年提供超6万吨改性工程塑料 [6] - 湛江巴斯夫一体化基地预计2030年建成,将成为巴斯夫全球第三大一体化基地 [6] - 广东已吸引湛江中科炼化、茂名烷烃资源综合利用、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恒力(惠州)PTA等一批重大石化项目落地 [8] 广东石化产业优势 - 广东拥有全国最长的4100千米大陆海岸线,形成以广州港、湛江港、惠州港、茂名港为核心的港口群体系,在原料进口和产品出口方面具备显著成本优势 [9] - 广东毗邻东南亚市场,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支点 [9] - 广东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家电生产等下游产业发达,为石化产业提供稳定市场需求 [12] - 广东石化产业已形成广州、惠州大亚湾、湛江东海岛、茂名、揭阳大南海五大炼化一体化石化基地和珠海高栏港临港石化基地 [12] 广东石化产业发展现状 - 绿色石化产业集群是广东省第二大支柱产业,对GDP贡献率约14% [13] - 2024年广东省绿色石化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20154.92亿元,已超额完成2025年2万亿元的目标 [13] - 截至2024年底,广东拥有规上石化化工企业9800余家,已迈入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行列 [15] - 茂名正在建设全球首个以核能为能源核心、以绿色化工为产业核心的零碳产业园,建成后将减少石化企业80%的碳排放 [15]
赛龙转债盘中上涨2.07%报139.697元/张,成交额9833.91万元,转股溢价率13.73%
金融界· 2025-07-04 14:28
赛龙转债市场表现 - 7月4日盘中上涨2.07%报139.697元/张,成交额9833.91万元 [1] - 转股溢价率13.73% [1] - 信用级别为"A+",债券期限6年,票面利率逐年递增(第一年0.30%至第六年2.80%) [1] - 转股开始日为2025年1月13日,转股价36.4元 [1] 聚赛龙公司概况 - 成立于1998年,专业从事改性塑料等高分子材料 [2] -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 2022年3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1131) [2] - 总部位于广州从化,在华东、华南建有两大生产基地 [2] - 产品系列包括通用改性塑料、改性工程塑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塑料合金等 [2] - 核心产品通过美国UL认证、CQC认证 [2] 聚赛龙财务数据 - 2025年1-3月营业收入3.603亿元,同比增加5.76% [2] - 归属净利润1580.23万元,同比增加9.32% [2] - 扣非净利润1558.97万元,同比增加13.75% [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5月股东人数1.013万户 [2] - 人均流通股3041股,人均持股金额13.8万元 [2] - 筹码集中度非常集中 [2]
富恒新材点评报告:2024年营收实现高增,PEEK布局稳步推进
中泰证券· 2025-06-09 08: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富恒新材2024年营收高增但利润承压,主要因国内客户订单增长推动销量上升、低毛利家电业务占比提升和行业竞争加剧、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增加 [4] - 公司作为改性塑料行业翘楚,主业将稳健增长,积极拓展PEEK材料有望在新兴领域贡献业绩增量,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0.45、0.56、0.68亿元,考虑2024年业绩承压和行业竞争可能加剧等因素,下调2025 - 2026年业绩预期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状况 - 总股本1.4095亿股,流通股本0.9795亿股,市价14.24元,市值20.0707亿元,流通市值13.9479亿元 [2] 财务数据 盈利预测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580|818|941|1091|1277| |增长率yoy%|24%|41%|15%|16%|1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4|36|45|56|68| |增长率yoy%|19%|-34%|25%|25%|21%| |每股收益(元)|0.38|0.26|0.32|0.40|0.48| |每股现金流量|-1.10|-0.83|0.46|0.04|0.21| |净资产收益率|12%|8%|9%|11%|12%| |P/E|37.0|55.8|44.7|35.8|29.7| |P/B|4.5|4.3|4.2|3.9|3.6| [1] 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货币资金(百万元)|93|47|55|130| |应收账款(百万元)|477|447|518|583| |存货(百万元)|98|115|134|156|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768|726|843|1025| |固定资产(百万元)|315|301|288|275| |资产合计(百万元)|1132|1078|1183|1355| |短期借款(百万元)|262|191|233|335| |应付账款(百万元)|67|76|89|104| |负债合计(百万元)|665|595|672|804|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百万元)|467|483|511|551| [5] 利润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818|941|1091|1277| |营业成本(百万元)|705|809|938|1098| |销售费用(百万元)|6|7|8|9| |管理费用(百万元)|12|14|16|19| |研发费用(百万元)|28|32|37|43| |财务费用(百万元)|16|13|13|22| |营业利润(百万元)|38|49|62|74| |净利润(百万元)|36|45|56|68| [5] 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17|65|6|29|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50|-4|-4|-4| |融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48|-107|6|50| [5] 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增长率|41.1%|15.0%|16.0%|17.0%| |归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33.6%|24.7%|25.1%|20.6%| |毛利率|13.7%|14.0%|14.0%|14.0%| |净利率|4.4%|4.8%|5.1%|5.3%| |ROE|7.7%|9.3%|11.0%|12.3%| |ROIC|5.7%|7.0%|7.8%|8.7%| |资产负债率|58.8%|55.2%|56.8%|59.3%| |流动比率|1.5|1.7|1.6|1.6| |速动比率|1.3|1.4|1.4|1.3| |总资产周转率|0.7|0.9|0.9|0.9| [5] 业务分析 - 2024年改性工程塑料营收3.46亿元(同比+42.07%),毛利率14.62%(同比-6.48pp);苯乙烯类营收3.39亿元(同比+33.74%),毛利率11.80%(同比-5.44pp);聚烯烃类营收0.98亿元(同比+25.99%),毛利率17.06%(同比-6.22pp) [4] 研发与产能 - 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5%,占营收比重3.38%;新增授权专利4项,全部为发明专利,研发团队扩充;阻燃PC/ABS合金、PBT等项目进入试产阶段 [4] - 中山基地已于2024Q4开始投产,2025年有望尽快达产 [4] 业务布局 - 积极研发玻纤增强PEEK材料制备技术,联合院士专家团队深化PEEK产品开发,现有PEEK产品应用于阀门、管道等领域,积极布局医疗、人形机器人等高端应用方向 [4] - 在稳固传统优势市场基础上,重点布局新能源、5G通信、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高附加值产品领域 [4]
赛龙转债盘中下跌2.18%报138.901元/张,成交额4274.34万元,转股溢价率4.85%
金融界· 2025-05-27 09:49
赛龙转债市场表现 - 5月27日赛龙转债盘中下跌2.18%报138.901元/张,成交额4274.34万元,转股溢价率4.85% [1] - 赛龙转债信用级别为"A+",债券期限6年,票面利率逐年递增从0.30%至2.80% [1] - 转股开始日为2025年1月13日,转股价36.81元,对应正股为聚赛龙 [1] 聚赛龙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专业从事高分子新材料研发生产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 2022年3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1131,总部位于广州从化,在华东、华南建有两大生产基地 [2] - 产品系列包括通用改性塑料、改性工程塑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塑料合金等,核心产品通过美国UL认证、CQC认证 [2] 聚赛龙财务数据 - 2025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3.603亿元,同比增长5.76% [2] - 归属净利润1580.23万元,同比增长9.32%,扣非净利润1558.97万元,同比增长13.75% [2] - 截至2025年3月,十大股东持股合计58.05%,十大流通股东持股合计35.11%,股东人数8168户 [2] 可转债基本特征 - 可转债是一种可在特定时间按特定条件转换为普通股票的特殊企业债券,兼具债权和股权特征 [1] - 持有人可按约定价格将债券转换为公司普通股,也可选择继续持有至到期或二级市场出售 [1]
德国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把化工搬到中国
搜狐财经· 2025-05-05 09:19
德国化工业历史地位 - 20多年前德国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贸易国 [1] - 德国是欧洲化学工业的引擎,尽管面临高成本压力和东欧竞争 [1] - 1998年亚洲和南美经济风暴导致德国化工业出口大幅萎缩,美国和欧盟需求下滑,但中国进口量持续攀升 [1] - 德国化工三巨头拜耳、巴斯夫和德固赛转向中国进行大规模投资 [1] 巴斯夫公司发展历程 - 巴斯夫是全球化学产业巨头,拥有10万员工,工厂分布在38个国家,客户网络覆盖170多个国家 [3] - 1865年创立,最初生产染料,1871年研制出红色茜素染料,成为合成染料领域领导者 [3] - 20世纪初探索氮的奥秘,开启人工合成氮肥料新篇章,推动农业化学进步 [5] - 二战期间成为德军主要供应商,工厂遭受652次空袭几乎被摧毁 [5] - 战后重建并在1950年代塑料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出尼龙、聚酰胺和Styroper泡沫材料 [8] - 1960年代开始全球化布局,在巴西、法国、印度、日本、美国等地设厂 [10] 巴斯夫在华投资布局 - 2004-2005年投资26亿美元与中国石油化工在南京建设一体化基地,年产170万吨化学品 [13] - 在上海漕泾设立合资企业生产聚氨酯原材料MDI [13] - 2020年在南京创建数字化中心,增强中国数字化实力 [13] - 2021年在上海浦东启动国内首个企业级储能项目,建设分布式太阳能光伏电站,年减碳2595吨 [15] - 2022年与中国化学工程合作,在广东湛江推进一体化基地建设,总投资100亿欧元 [15][17] - 湛江基地将成为巴斯夫全球第三大一体化生产基地,仅次于德国路德维希港和比利时安特卫普 [17] 俄乌冲突影响 - 2022年巴斯夫净亏损13.76亿欧元,主要由于俄乌冲突导致俄罗斯业务中断 [21] - 巴斯夫在俄罗斯的子公司被"归为国有",北溪天然气管道股份和合资企业受影响 [23] - 欧洲工厂能源成本激增22亿欧元,尽管销售收入增长12%至219亿欧元,税前利润减少5亿欧元 [24] - 德国55%天然气依赖俄罗斯,化工和医药行业消耗全国25%天然气 [28] - 巴斯夫计划2024年在欧洲削减5亿欧元成本,德国路德维希港工厂将大幅裁员 [30] 中国化工产业崛起 - 德国化工产业转移为中国带来新活力,引入德国专家和经验 [32] - 山东寿光市与德国化工专家合作,建设中德化工园 [32] - 2014年起中国化工新品研发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化工产品出口国 [35] - 2013年中国已超越德国成为全球化工研究第三大阵地 [35] - 预计到2030年中国化工和医药研发投入将占全球近15%,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 [37]
广东泉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证券报· 2025-04-29 06:40
公司业务转型与战略聚焦 - 公司自2022年起转型布局光伏新能源领域,专注于异质结(HJT)电池、组件、钙钛矿、EPC总包及电站运维业务,同时剥离部分橡塑业务子公司股权以优化资产配置 [4][5] - 光伏新能源业务已成为核心战略方向,公司在山东枣庄和安徽泗县投建HJT电池及组件生产基地 [5] - 通过技术研发和产业链整合,公司目标成为全球领先的HJT电池组件制造商和清洁能源服务商 [4][6] 光伏新能源业务发展 - 公司光伏产品包括高效HJT太阳能电池组件,主打大功率型号(如740W+),并加入中国光伏太阳能高效740W+俱乐部 [6][7] - 已获得30多项专利,产品通过德国莱茵TUV、欧盟CE、中国CQC等权威认证 [6] - 与光势能新能源、华晟新能源等10余家行业企业合作探索技术及市场方向 [6] - 研发聚焦降本增效技术路线,包括硅片薄片化、银包铜浆料应用、钙钛矿叠层等9项关键技术 [9] 高分子材料业务现状 - 低碳环保高分子材料业务包括EVA/TPR改性材料及制品、改性工程塑料,应用于家电、汽车、电子等领域 [13][14] - 采用"以销定产"模式,直销为主,需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技术支持服务 [15] - 改性工程塑料原材料采购采取备货与订单结合模式,其他材料按订单采购 [15] 经营与生产模式 - 光伏业务采用"以销定采"采购模式,与供应商签署中长期协议保障电池片供应,常规材料通过招投标控制成本 [10] - 生产端实行"以销定产",在山东、安徽基地设组件车间,按订单排产并动态调整安全库存 [11] - 销售以直销为主,通过展会、技术服务等获取国内外电站客户订单 [12] 行业地位与荣誉 - 公司获评"2023中国品牌500强"、"2024年度最具影响力光伏组件企业"等称号 [6] - 担任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会员、广东省太阳能协会副会长等行业职务 [6] 研发与技术布局 - 设立独立研发中心,采用集成产品开发流程管理体系,覆盖概念到产业化全阶段 [9] - 高分子材料研发基于客户需求定制配方,通过试样测试后投产 [16] 财务与股东结构 -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带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无保留审计意见 [1][2] - 报告期未盈利且不进行利润分配或转增股本 [3] - 普通股股东结构未披露重大变动,无优先股及表决权差异安排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