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蓄能

搜索文档
1.39亿主力资金净流入,抽水蓄能概念涨2.26%
证券时报网· 2025-07-07 17:53
抽水蓄能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7月7日收盘,抽水蓄能概念上涨2.26%,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6位 [1] - 板块内62股上涨,韶能股份、豫能控股涨停,保变电气、赣能股份、九洲集团涨幅居前,分别上涨8.68%、7.45%、7.31% [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咸亨国际、江特电机,分别下跌0.64%、0.28% [1] 概念板块涨跌幅排名 - 中船系以5.23%涨幅位居榜首,生物质能发电、2025中报预增、虚拟电厂分别上涨2.83%、2.77%、2.62% [2] - 抽水蓄能概念涨幅2.26%,超过特高压(1.98%)和柔性直流输电(2.00%) [2] - 跌幅最大的是同花顺果指数(-1.53%)和重组蛋白(-1.42%) [2] 主力资金流向 - 抽水蓄能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39亿元 [2] - 31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5股净流入超5000万元 [2] - 保变电气主力资金净流入1.27亿元居首,韶能股份、豫能控股、湘电股份分别净流入6518.41万元、6429.78万元、5948.28万元 [2][3] 个股资金流入比率 - 韶能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率高达66.58%,吉电股份、天富能源分别为13.92%、13.57% [3] - 保变电气、豫能控股、湘电股份资金净流入率分别为9.37%、11.34%、8.43% [3] - 许继电气、吉电股份、天富能源主力资金净流入额分别为4950.75万元、5397.60万元、4010.07万元 [3][4] 资金流入榜个股详情 - 国投电力、广州发展、申能股份分别净流入2969.01万元、1937.78万元、1909.96万元 [4] - 永福股份、广西能源、三峡能源净流入1776.17万元、1752.73万元、1658.04万元 [4] - 东方电气、福能股份、国电南瑞净流入1585.27万元、1584.13万元、1501.87万元 [4] 资金流出个股 - 协鑫能科主力资金净流出3.44亿元,九洲集团、巨力索具分别流出3182.24万元、2203.65万元 [6][7] - 金盘科技、湖北能源、川润股份净流出1584.44万元、1681.84万元、1561.17万元 [7] - 长源电力、申菱环境、福鞍股份净流出918.90万元、847.15万元、834.19万元 [7]
晚报 | 6月27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6-26 23:00
抽水蓄能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发挥水资源综合利用功能,加快推进西南地区水电基地建设,合理布局抽水蓄能电站,实施小水电站绿色改造,推进水风光一体化基地规划建设[1] - 抽水蓄能作为技术最成熟、经济性最优的储能方式,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尤其在新能源大规模接入背景下,其调峰、调频、储能等功能愈发重要[1] - 截至2024年底,我国抽水蓄能累计投产装机容量达5869万千瓦,连续9年居世界首位,2025年预计新增投产约80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有望达到6600万千瓦[1] - 西南地区凭借丰富的水资源、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清洁能源发展需求,已成为我国水电和抽水蓄能建设的重点区域,未来抽蓄电站建设望提速[1] 算力租赁 - 香港特区政府发表《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致力将香港打造成数字资产领域中的全球创新中心[2] - RWA(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通过区块链技术将现实中的有形或无形资产转化为链上数字通证,使加密货币持有者能够完成对固定收益产品的投资[2] - 算力租赁具备市场持续成长、收益率清晰透明和市场融资需求明确的三大特征,有望成为RWA产业链的下一个结合点[2] 海工装备 - 上海市海洋局提出到2030年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增加值超450亿元,大型LNG运输船本土化率提升到85%以上,基本建成原创技术策源和绿色智能引领的世界级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体系[3] - 到2035年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增加值超700亿元,建成综合实力领先、国际影响力强的世界级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3] - 我国海洋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其中船舶工业、海洋电力等第二产业高速增长领域为深海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4] 内存 - DDR4内存现货价格持续飙涨,6月23日DDR4 16Gb芯片价格比同样容量的DDR5内存贵一倍,这是DRAM史上首次前一代产品报价比最新规格高超过100%[4] - DDR4现货价格在短短两周内上涨约五成,本季度以来各容量价格暴涨超过两倍[4] - 三星、SK海力士、美光集体退出DDR4市场,6月底停止接单,12月彻底停售DDR4,仅保留汽车和工业客户的小批量供应[5] 铂金 - 6月26日上海黄金交易所铂金价格上涨4.68%,报收326.77元/克,创2014年以来最高水平[5] - 截至6月26日收盘,上海金交所铂金价格今年来上涨46.30%,远超同期黄金价格涨幅[5] - 2025年全球铂金首饰需求预计将增长15%左右,黄金价格上涨将带来铂金的替代性需求,中国市场有望成为此轮铂金需求的主力[6] 环保 - 中办、国办提出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健全由水库、河道及堤防、蓄滞洪区等组成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6] - 推进防洪水库建设,提升已建水库防洪能力,强化库容管理,定期开展水库水闸安全鉴定,及时除险加固[6] - 加快推进蓄滞洪区建设,完善功能布局,加强空间管控和产业引导,依法加强蓄滞洪区管理,严控人口迁入,引导区内人口有序外迁[6] 宏观、行业新闻 - 国家领导人出席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第十届理事会年会开幕式并致辞[7] - 两部门提出未来五年基本建成高质量综合普惠金融体系,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迈上新台阶[9] - 商务部介绍对欧盟稀土出口审批情况,已批准一定数量的合规申请[9]
太子河抽水蓄能电站开始全面施工
辽宁日报· 2025-06-23 08:52
项目概况 - 辽宁太子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能源工程,总投资121.45亿元,总装机容量1800兆瓦,设计年发电能力36.14亿千瓦时,预计年发电收入16亿元 [1] - 项目计划于2030年首台机组并网发电,是东北地区在建装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 [1] - 项目目前进入全面施工阶段,施工现场有153台重型机械和200余名建设者 [1] 施工进展 - 泄洪放空洞施工现场隧道开挖班组每日推进工程进度,确保工期 [1] - 通风兼安全洞设计总长1428米,目前全断面掘进已推进到593米 [2] - 项目采用智慧建造中心,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提升施工效率 [2] 政策支持与经济效益 - 本溪市政府成立工作专班,行政审批部门开辟"绿色通道",仅10个月完成30余项专题研究报告,创辽宁省抽水蓄能项目最快核准速度 [3] - 项目将承担电网调峰、填谷、储能、调频等任务,发挥新型电力系统调节电源作用 [3] - 项目对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和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有积极推动作用 [3]
人民日报丨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九年居世界首位,技术水平显著提升
国家能源局· 2025-06-18 19:14
抽水蓄能行业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底抽水蓄能投产总装机容量达5869万千瓦占全球比重超30%连续9年居世界首位 [2] - 广东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新增4台机组投产后广东在运抽水蓄能装机规模将突破1000万千瓦上下水库总库容9232万立方米超6个西湖蓄水量 [2] - 2024年抽水启动约5.7万台次同比增30%发电启动6.1万台次同比增36%发电量同比增14.5%调度运行采用"两抽两发""多抽多发"等高效方式 [2] 技术突破与资源储备 - 浙江天台抽水蓄能电站单机容量425兆瓦为国内最大额定水头724米为世界最高湖南平江电站攻克高水头斜井建设世界级难题 [3] - 全国普查筛选出抽水蓄能资源站点1500余个总装机容量约16亿千瓦相当于70多个三峡电站覆盖绝大部分省份 [3] - 行业技术向高水头大容量高转速机组方向升级设计施工和装备制造成套技术全面突破 [3] 政策规划与未来目标 - 国家发改委及能源局印发《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提出生态优先需求导向优化布局有序建设原则要求建立省级站点资源库 [4][5] - 根据《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2030年投产总规模目标1.2亿千瓦2035年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 [5] - 开发布局呈现华东华中为主力西北新能源富集区域加速追赶的格局 [3]
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九年居世界首位,技术水平显著提升 “水能充电宝”发展持续向好(新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6-18 05:47
抽水蓄能行业发展现状 - 广东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项目新增4台机组 预计年底前全面投产 届时广东在运抽水蓄能装机规模将突破1000万千瓦 [1] - 截至2024年底 中国抽水蓄能投产总装机容量达5869万千瓦 占全球比重超30% 连续9年居世界首位 [1] - 2024年抽水启动约5.7万台次同比增长30% 发电启动约6.1万台次同比增长36% 发电量同比增长14.5% [1] 技术进展与资源储备 - 浙江天台抽水蓄能电站单机容量425兆瓦为国内最大 额定水头724米为世界最高 [2] - 湖南平江抽水蓄能电站攻克高水头斜井建设世界级难题 [2] - 全国普查筛选出抽水蓄能资源站点1500余个 总装机容量约16亿千瓦 相当于70多个三峡电站 [2] 政策规划与发展目标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提出"生态优先、需求导向、优化布局、有序建设"原则 [3] - 根据《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 2030年投产总规模目标1.2亿千瓦 2035年形成现代化产业 [3] 区域发展格局 - 抽水蓄能电站呈现由东向西规模发展格局 华东、华中区域为在建项目主力 西北新能源富集区域加速发展 [2]
抽水蓄能电站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稳定器”
科技日报· 2025-06-10 08:56
可再生能源发展 - 2024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新增超3.7亿千瓦 [1] -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44.5亿千瓦 同比增长15% 新增装机5.9亿千瓦 [1] - 风电光伏发电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对电力系统稳定性提出挑战 需增强调节能力 [1] 抽水蓄能电站作用 - 抽水蓄能电站被称为"超级充电宝" 可平抑风光发电日级波动 承担调峰填谷等任务 [2] - 截至2024年底中国抽水蓄能电站投产总装机容量达5869万千瓦 在建总装机容量约2亿千瓦 [2] - 丰宁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3600兆瓦 为全球最大 [2] 抽水蓄能技术发展 - 中国抽水蓄能技术已跻身世界一流水平 与风光联合运行可降低弃风弃光率 [2] - 抽水蓄能电站价值从单一储能扩展到系统协同 支撑风光电力大规模消纳 [2] - 当前技术存在选址局限 建设周期长 秒级调节能力不足等难点 [3] 未来发展趋势 - 未来5-10年行业将进入规模化 智能化 市场化发展阶段 [3] - "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协同发展模式将成为重要方向 提升多能互补协同效能 [3] - 建议构建多层次储能体系 抽水蓄能承担基荷调节 新型储能补充中短时负荷调节 [3]
装机容量连续9年居世界首位—— 我国抽水蓄能发展步入快车道
经济日报· 2025-06-03 06:01
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全球第一达5869万千瓦 日本和美国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 [1] - 华东区域装机容量最大 华北和南方区域次之 [1] - 全国在建抽水蓄能项目总装机容量约2亿千瓦 [1] -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 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大规模增长对抽水蓄能提出更高要求 [1] 资源禀赋与市场机制 - 全国普查筛选出约16亿千瓦抽水蓄能站点资源 绝大多数省份均有分布 [2] - 广东山东等地已开展抽水蓄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试点 [2] - 当前电力现货市场逐步完善但辅助服务市场仍在起步 容量市场尚未建立 [2] - 建议建立差异化试点机制 逐步形成中国特色市场化发展模式 [2] 政策与规划 -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提出合理布局有序开发抽水蓄能电站 [2] - 建议建立2024-2028年省级布局优化调整定期调度机制 [2] - 现行两部制电价政策保障了投资主体合理收益 [3] - 建议建立"标杆容量电价+差价合约"机制向市场化过渡 [3] 技术创新 - 需加强勘测设计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等环节技术创新 [3] - 重点攻关全生命周期降本增效关键环节 [3] - 持续保持抽水蓄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竞争力 [3]
我国抽水蓄能装机连续9年居世界首位
中国经济网· 2025-05-29 14:01
抽水蓄能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居世界首位,日本和美国分列第二、三位 [1] - 截至2024年底,中国抽水蓄能电站投产总装机容量达5869万千瓦,华东区域装机容量最大,华北和南方区域次之 [1] - 全国抽水蓄能电站核准在建总装机容量约2亿千瓦 [1] - 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带来新的技术挑战,对抽水蓄能等灵活调节电源提出更高要求 [1] 抽水蓄能资源禀赋与市场机制 - 中国抽水蓄能站点资源总规模约16亿千瓦,全国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资源分布 [2] - 广东省、山东省等地区已率先开展抽水蓄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试点 [2] - 抽水蓄能全面参与电力市场仍面临挑战,需结合全国电力市场改革稳步有序实施 [2] - 建议选择典型区域开展差异化试点,完善市场机制设计,建立动态评估优化机制 [2] 抽水蓄能行业挑战与政策建议 - 行业面临优质站点资源减少、电价机制尚未完全理顺等挑战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提出国家应合理布局、积极有序开发建设抽水蓄能电站 [2] - 建议对各省2024—2028年布局优化调整方案实施情况建立定期调度机制,确保项目有序实施 [2] 电价机制与技术进步 - 现行抽水蓄能两部制价格政策对保障投资主体合理收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3] - 建议建立基于资源分区的"容量标杆电价+差价合约"机制,稳妥向市场化过渡 [3] - 需加强勘测设计、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等环节的技术创新,优化工程造价水平 [3] - 建议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重点攻关降低成本、加快投产、提高经济性的关键环节 [3]
广西首条百万千瓦级抽水蓄能电站能源“大动脉”投运
中国新闻网· 2025-05-27 21:14
中新网南宁5月27日电 (陆冬琦 陈伯鑫 罗欢 敬敏)5月26日晚,广西首座抽水蓄能电站配套工程——南宁 抽水蓄能电站500千伏送出线路工程顺利投产,助力广西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为经 济发展提供更加可靠、清洁的能源支撑。 南宁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2022年主体工程全面开工,目前上库大坝已完成封顶,下库 已下闸蓄水,预计2025年底全面建成投产发电。 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高级经理孙艳表示,抽水蓄能是电力系统的"巨型充电宝",在 保障电力供应、电网安全、促进新能源消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调节器、稳定器、启动器"等多 重作用,已经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支撑。随着双碳目标推进,新能源占比 不断提升,抽水蓄能的重要性还将进一步凸显。 据统计,今年1—4月,广西新能源新增装机容量445.8万千瓦,占全部新增装机容量的81.2%。当前,广 西抽水蓄能产业进入新发展阶段,在建抽水蓄能电站分布在钦州、南宁、贵港、玉林、桂林、百色、来 宾七地。(完) 图为南宁 抽水蓄能电站500千伏送出线路工程现场。马华斌 摄 据介绍,作为广西首座抽水蓄能电站电能输送的 ...
“抽水蓄能+”放大招
中国电力报· 2025-05-22 14:21
全球可再生能源与抽水蓄能发展现状 - 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约5.85亿千瓦,占全部电力新增装机的92.5% [1] - 风电、光伏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对电力系统稳定性提出严峻挑战,抽水蓄能被视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压舱石" [1] - 截至2024年底,中国抽水蓄能电站投产总规模为5869万千瓦,位居全球首位,核准在建规模1.27亿千瓦 [3] - 预计中国抽水蓄能装机规模2035年达4亿千瓦、2060年达6亿千瓦 [3] 抽水蓄能的技术优势与系统价值 - 抽水蓄能具备技术成熟、寿命最长、运行最安全稳定以及最具大规模开发条件等优势 [3] - 抽水蓄能电站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器"和"调节阀",其价值已从单一储能扩展到系统协同 [3] - 抽水蓄能既支撑风光电力的大规模消纳,又为电网韧性提供保障 [3] - 服务特定电源项目的抽水蓄能电站是开发构建流域"水风光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的储能支撑 [3] 抽水蓄能未来发展布局与政策支持 - 未来要大幅提升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投产规模,实现广泛的场景应用,推动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 [4] - 创新发展抽水蓄能型式,包括中小抽水蓄能项目、小微型抽水蓄能技术、混合式抽水蓄能、海水抽水蓄能等 [4] -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政策体系已较为完善,但仍需强化政策支持力度,提升行业收益 [4] - 短期内应延续"两部制"电价政策,长远看要推动抽水蓄能全面参与电力市场 [4] 抽水蓄能与新型储能的协同发展 - 抽水蓄能电站与新型储能共同构建"长时+短时""集中+分布"的多层次储能体系 [6] - 抽水蓄能面临秒级响应能力不足、建设周期长、选址受地理条件限制等问题 [6] - 新型储能面临安全性、规模化成本、循环寿命等技术成熟度上的短板 [6] - 抽水蓄能、新能源与新型储能之间存在多维度的互补关系 [7] "抽水蓄能+"新模式与技术融合 - 短时响应通过飞轮、锂电、液流等功率型新型储能承担秒级调频 [7] - 中时平衡通过抽水蓄能和压缩空气储能联合运行,解决日内负荷峰谷差 [7] - 引入AI预测算法与数字孪生技术,动态优化多类型储能的协同调度策略 [7] - 以抽水蓄能为主体,建立集约化、聚合化的"抽蓄+"储能电站模式 [7] - "抽蓄+"电站与新能源统筹规划可提高平滑新能源出力波动的灵敏性,减少输电损耗 [8] - 抽水蓄能长时稳定的特性与新型储能灵活调节的优势互补,可构建多时间尺度协同的调节体系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