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当颐和园遇上人形机器人:AI+赋能,打造文旅消费新IP
南方都市报· 2025-09-12 22:16
产品发布与运营表现 - 公司发布全球首个融合具身智能与中华文化的智慧零售解决方案"颐和园 × 海淀有礼"联名款银河太空舱 [2] - 太空舱最小空间仅9㎡ 日均服务人次超千人 订单量达500单 [1] - 实现全流程无遥操自主运营 包括语音接待 下单支付和自主取送 [1] - 店内无人值守可全天候自主售卖饮品小食 文创药品等高频消费品 [1] 技术能力与创新 - 太空舱由公司自主研发的具身智能机器人Galbot运营 [3] - 采用"以合成为主 真实为辅"的数据范式推动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真实应用 [2] - 打造沉浸式 可交互的智能消费体验 提供丝滑的全智能取送服务 [3] - 实现"科技+文化"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场景 [3] 市场影响与商业价值 - 周边人流预估提升30%-40% [1] - 为中关村大融城广场和颐和园带来科技新地标和文旅消费新IP [1][3] - 世界文化遗产与前沿科技深度融合为文旅产业注入持续活力 [3] - 为人工智能产业落地探索提供重要样本 [3] 战略规划与发展前景 - 公司将以北京为起点向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广泛复制该商业模式 [4] - 计划实现深度定制化和规模化迅速落地 [4] - 将持续构建具身智能与多领域深度融合的新模式 [4] - 致力于为全球科技成果创新提供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4] 行业地位与合作关系 - 该项目是公司与颐和园管理处的首次联名合作 [3] - 也是公司与海淀文旅集团达成的首次官方合作 [3] - 项目与海淀区"科技+文化"融合的整体方向高度契合 [3] - 标志着首都"AI+文旅"的新名片和中国文旅智慧化国际化发展 [4]
黄埔飞校夏怡:应用场景与商业模式——低空经济的价值实现路径
搜狐财经· 2025-09-10 15:42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发展现状 -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正从单点试验走向规模化复制 涵盖生产 消费 公共服务三大领域 归纳为六大核心场景 [1] 高效物流场景 - 物流是商业化最快领域 无人机配送在生鲜 医疗 快递场景效益显著 美团在深圳上海开通28条航线完成超25万单 时效12分钟 [2] - 杭州无人机外卖村实现5公里7分钟达 顺丰累计运输货物300万件 商业模式包括B2B企业供应链和B2C消费者配送 [2] - 当前成本仍依赖平台补贴 未来随着电池成本下降和空域开放 城乡物流 跨境运输如舟山海鲜1小时到上海潜力巨大 [2] 城市交通场景 - eVTOL引领城市交通变革 深圳-珠海eVTOL航线 深圳北站空铁联运项目直升机接驳大湾区城市 标志城际通勤进入试运营阶段 [3] - 受制于适航认证和基础设施起降场 该场景尚处示范期 商业模式以高端商务出行和旅游体验为主如北京八达岭直升机观光票价300-3000元 [3] - 大众化需等待成本降低和政策放开 [3] 文旅消费场景 - 低空旅游成为文旅新增长点 直升机观光北京长城 张家界 热气球云南腾冲 无人机灯光秀重庆带动消费升级 [5] - 航空运动如滑翔伞 跳伞逐步大众化 全国无人机操控执照人员超22.5万人 该场景现金流稳定但受季节性影响 [5] - 需与景区深度绑定开发联票产品 [5] 工农生产场景 - 农业植保和工业巡检是低空经济最成熟场景 无人机农药喷洒效率达人工40倍 减药30% 河南 新疆利用无人机进行农田监测和化肥播撒 [6] - 工业领域电力巡检南平供电公司效率提升6-8倍 石油管道巡查 风电运维已规模化 商业模式以服务外包为主 [6] - 客户为政府或大型企业 付费意愿强 [6] 公共服务场景 - 应急救援 医疗急救 环境监测等公共服务是低空经济社会价值体现 无人机在山地救援投送药品 高层消防 灾害响应四川地震中作用突出 [7] - 沈阳无人机血液运输时效提升70% 太原 佛山用无人机监测大气污染 该场景依赖政府采购但需求稳定且社会效益显著 [7] 新兴场景 - 文化遗产保护古建筑三维测绘 雪场救援 宠物追踪等长尾场景不断涌现 虽规模小但创新活跃 体现低空经济的渗透潜力 [8] 发展特征与趋势 -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呈现工农生产成熟 物流消费增长 交通应急培育的梯度特征 商业模式从政府补贴向市场化运营过渡 [9] - 未来需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并探索硬件+服务 数据+平台等多元盈利模式 [9]
去年广州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营收首次突破600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01 14:15
行业整体表现 - 广州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2024年营业收入达6040.80亿元,首次突破6000亿元,同比增长4% [1] - 行业形成游戏、动漫影视、网络直播、创意设计、演艺演出及文旅消费多元化格局 [1] 游戏产业 - 游戏产业2024年全球总营收约1406.67亿元,同比增长10.5%,成为文化产业发展重要力量 [1] 动漫影视产业 - 2024年动画片备案48部,占广东省50.3%、全国8.76% [1] - 动画片总时长1.38万分钟,占全国总量7.63% [1] - 电影票房达13.01亿元,位列全国城市票房第四名 [1] - 2022-2024年动画影视年均票房维持在1.5亿元至2.5亿元区间,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1] 技术发展与业态创新 - 建议加快体感互动、数字影像、灯光设备、装置艺术等新技术应用 [2] - 加速打造世界电竞名城,支持电竞与文旅融合场景建设 [2] - 培育沉浸互动文娱潮玩新业态,提升泛文娱产品体验度 [2]
刘敏:更好培育文旅消费增长点
经济日报· 2025-09-01 08:04
文旅消费市场表现 - 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达32.85亿 同比增长20.6% [1] - 上半年出游花费3.15万亿元 同比增长15.2% [1] - 文旅消费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因素和扩大内需支撑 [1] 政策支持与产业建设 - 国务院提出深化"文旅+百业"融合以提升供给能力 [1] - 国家级夜间消费集聚区和产业融合示范区建设取得成效 [1] - 财政金融政策创新推动文旅项目良性发展 [1] 现存市场挑战 - 文旅业态产品存在趋同性且地域特色挖掘不足 [2] - 数字技术与文旅资源融合停留在浅层应用阶段 [2] - 在线平台存在捆绑销售和节假日临时涨价问题 [2] 消费促进措施 - 鼓励延长营业时间并优化夜间公共交通组织 [2] - 开发沉浸式夜游产品和夜间消费打卡地 [2] - 引导传统场所转型建设多业态消费集聚地 [2] 金融与营销创新 - 推出旅游年卡 季票 联票等优惠套餐及消费券 [3] - 发行文旅消费联名银行卡并提供分期等权益 [3] - 在旅游旺季组织形式多样的消费促进活动 [3]
低效用地如何高效盘活?记者调研看各地如何“腾笼换鸟”
土地利用效率提升 - 2021年至2024年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累计下降15.97% [1] - 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累计认定低效用地320.18万亩并实施再开发170.47万亩 [1] 浙江杭州衙前镇案例 - 镇域开发边界内已建成面积达98%且工业用地占比63% [2] - 通过存量工业用地提升改造将容积率从0.8提高到2.5 [3] - 项漾小微产业园总建筑面积从2万平方米增至7万平方米且年租金收入预计超1000万元 [3] - 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使村集体年增收130余万元 [2] 福建石狮服装智能制造园案例 - 改造107亩旧工业厂房并新规划400多亩产业园 [4] - 招引3个纺织辅料项目、33个成衣制造项目和14个电商销售项目 [5] - 圆通速递规划170亩福建总部 [5] - 智能化生产线使生产效率提升近30% [5] - 园区预计全年完成税收3650万元以上 [5] 湖北武汉向阳村案例 - 村集体投资教育产业园使资产增加12.6亿元 [6] - 项目利用110亩商业服务业用地 [6] - 建成后将容纳约2000名学生 [6] 其他地区实践 - 河北唐山运河唐人街改造为河头老街文化街区 [3] - 四川泸州盘活棚改闲置土地建成5个停车场和4处微公园 [7]
润州“社超”燃情开赛 36支代表队583名球员逐梦绿茵场
镇江日报· 2025-08-24 07:55
赛事规模与参与情况 - 2025年度社区五人制足球比赛规模创新高 共有36支社区代表队和583名球员参与 在两个月内进行122场角逐 [1] - 参赛运动员年龄跨度从18岁至59岁 体现全民参与特点 比赛分为35岁以上组(24支球队)和35岁以下组(12支球队) [2] - 采用小组单循环加交叉淘汰赛制 36支球队分为6个小组 小组积分前4名进入淘汰赛 最终决出两个组别的前8名 [2] 赛事组织与支持单位 - 赛事由市体育局指导 润州区委区政府打造 润州区文体旅局 江苏和润控股 润州区足球运动协会主办 [1] - 获得各街道社区及中国农业银行镇江分行 镇江北汽鹏龙汽车园区 中国邮政集团镇江分公司等单位支持 [1] - 赛事作为2025年第五届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全国县域足球赛在镇江的具体体现 也是润州明月夜嗨GO嘉年华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赛事时间安排与特色 - 比赛计划持续至10月16日 每周六周日晚6时至9时在市体育会展中心外场举行 共计14个比赛日 [2] - 赛事与文旅促消费活动深度融合 通过开设专属新媒体账号和发起为社区打call互动等形式实现观赛打卡与消费优惠即时联动 [2] - 体育竞技与文旅消费形成有机闭环 为市民带来持续足球欢乐的同时为区域发展注入新活力 [2]
赵一德在调研文化建设工作时强调坚持守正创新 狠抓工作落实 奋力推动文化强省建设迈上新台阶
陕西日报· 2025-08-19 08:40
文化建设与公共文化空间 - 强调深学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推动文化强省建设迈上新台阶 [1] - 长安书院作为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艺术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创新开展"阅读+"服务模式 [1] - 优化文化基础设施布局,通过整合资源打造更多"城乡书房""文化客厅",提供多样化、精准化、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 [1] - 省非遗体验中心注重非遗保护与传承,鼓励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 [1] 工业遗产与城市更新 - 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依托工业遗址改造,注重保持原有格局和风貌,进行商品化开发、年轻态植入、数字化表达 [2] - 积极引入新业态、创造新动能,推动工业遗产焕发新活力 [2] - 西南城角餐饮休闲街区通过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依托文旅资源打造特色消费新场景,将"文旅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2] 文旅产业发展与规划 - 健全文旅产业工作推进格局,项目化、节点化落实文化强省建设目标任务 [3] - 结合"十五五"规划调整完善文旅发展布局,培育招引文旅头部企业和中小微企业 [3] - 强化文旅市场规范管理,提升服务保障和本质安全水平,做大做强文旅万亿级产业集群 [3] - 加强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贯彻党的领导,担负新时代文化使命 [3]
苏州工业园区打造现象级文旅消费新IP
苏州日报· 2025-08-18 08:33
当夜幕渐渐降临,晚风拂动金鸡湖的层层水波,熙熙攘攘的人群也加速向雕塑广场集结,共赴一周 一会的"右岸仲夏夜"之约,开启一场与艺术、城市共生长的夏夜狂欢。 晚上7点半左右,天幕的灯光映照在中央河里,伴着动人的歌声,曳动城市最温柔的底色。《霓虹 甜心》《夏天的风》《我是一只鱼》……歌手小辛一边拨动吉他,一边深情歌唱,引得市民游客纷纷驻 在离音乐会现场最近的美美小厨天幕餐厅,来自上海的顾先生一边等待着美味的晚餐,一边关注着 窗外的音乐会。"晚上正好逛到这里,街上餐馆很多,这里更符合我的口味,而且位置很好。华丽的巨 幅天幕、潋滟的水光,还有现场音乐会,简直可与高档餐厅的环境媲美。苏州人的幸福指数太高了!" 自7月起除了雨天,"右岸仲夏夜"每周六晚在右岸下沉式广场常态化举办,通过持续的IP输出,打 造文旅消费新名片。同时以右岸为核,园区商旅文体创新思维,主动承接溢出效应,充分整合资源,全 面协同联动,推动环金鸡湖活力持续提升,实现品牌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的多元共赢。相关数据 显示,今年7月,金鸡湖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287.6万人次,同比增长13.09%。金鸡湖夜间文旅消费活力 正加速释放。 音乐为媒,引爆城事现象级 ...
全省经济向新向好动能持续增强
辽宁日报· 2025-08-17 09:59
产业升级与科技投入 - 化工行业开票金额占石化行业比重提升至41.8%,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开票金额占冶金行业比重提升至23.3%,表明冶金新材料发展壮大 [1] - 战略性新兴产业开票金额占比提升至28.4%,高技术产业开票金额占比提升至4.7% [1] - 2022年至2024年,全省购进智能化改造设备金额年均增长3.1%,其中石化、冶金和装备制造产业分别增长6.2%、5.2%和1.9% [1] - 重点税源监控企业研发费用年均增长10.6%,技术合同交易金额年均增长18%,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开票金额年均增长9.3% [1] 绿色发展成效 - 2022年至2024年,购进污染防治设备和环境监测仪器金额年均增长37.3%,环保技术推广服务开票金额年均增长60.2%,节能技术推广服务开票金额年均增长20.3% [2] - 新能源汽车销量年均增长109.6%,上半年高耗能制造业开票金额占比降至21.2%,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提升至40.7% [2] - 前7个月,购进污染防治设备和环境监测仪器金额同比增长9.7%,节能技术推广服务开票金额同比增长9.1%,环保技术推广服务开票金额同比增长0.9% [2] 消费与文旅经济 - 2022年至2024年,文旅消费开票金额年均增长7.9%,其中冰雪经济年均增长6.2% [2] - 互联网零售行业开票金额年均增长84.2%,养生保健服务年均增长52.2% [2] - 春节和"五一"假期全省消费开票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2.9%和5.9% [2] 区域经济与贸易 - 2022年至2024年,驻辽央企开票金额年均增长1.5%,上半年其开票金额占比提升至24.1% [3] - 上半年,辽宁省与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贸易金额占省际总额比重分别为23.2%、20.5%和6.9% [3]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7.2%,其中出口年均增长27% [3]
经济政策一线微观察|从“清凉资源”到“经济热浪”——看高温下山水间文旅消费新势能
新华网· 2025-08-12 14:05
一段"天路"带火一片山乡,一场漂流激活一条峡谷,一个集市带动一方青年…… 进入暑期,各地结合"清凉"消费特点和地方特色,多措并举扩大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促进夏日消 费持续升温。 作者:李爱斌、沙青、王津川、阳凤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纠错】 【责任编辑:王雪】 今年以来,随着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居民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