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可穿戴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1999元起!雷军正式发布小米AI眼镜
新华网财经· 2025-06-26 21:34
小米AI眼镜发布引发市场关注 - 小米AI眼镜正式发布,标准版售价1999元,融合拍照、录像、AI语音等功能,以高性价比切入市场 [1][4] - 小米AI眼镜发布被视为行业成熟度达标的重要标志,引发投资者对AI眼镜产业链布局的高度关注 [2][8] 米链公司在AI眼镜领域的布局 - 商络电子为小米智能眼镜间接供应被动器件和射频器件等产品 [6] - 中科创达与小米在软件开发领域有广泛合作 [6] - 佰维存储面向AI眼镜的高价值产品从Q2开始批量交付,2024年AI眼镜产品收入约1.06亿元,预计2025年同比增长超500% [7] - 歌尔股份在智能眼镜硬件产品研发制造及相关声学、光学、MEMS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泛布局 [7] - 恒玄科技旗舰2800系列芯片已在多个客户项目中量产,2025年Q1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590.22% [7] 上市公司加速布局AI眼镜赛道 - 日久光电拟投资8.22亿元建设年产600万平方米功能性膜项目,满足调光导电膜、光学膜市场需求 [9] - 立讯精密表示智能眼镜类产品是其消费电子业务重要产品线,在零组件、模组及整机均有技术沉淀 [11] - 帝奥微模块电源方案在头部AI眼镜厂家测试导入中,即将推出eUSB repeater产品 [11] - 龙旗科技已有三条智能眼镜产品线,2025年Q1与全球互联网头部客户开拓AI眼镜配件类业务 [11] - 水晶光电专注智能眼镜反射光波导技术推进,将其作为一号工程 [11] AI眼镜相关业务进展 - 唯捷创芯射频前端模组适配AI眼镜等设备,已有项目落地,部分终端产品将在2025年Q3推出 [12] - 星宸科技推出适用AI眼镜的SoC芯片SSC309QL,客户终端产品预计2025年下半年出货 [12] - 雷神科技已发布AI智能眼镜产品,集成多种功能,计划构建"AI PC+AI智能眼镜+雷神AI智能体"产品生态 [13]
【中国青年报】我国科研人员在智能可穿戴设备研究领域获新进展
中国青年报· 2025-06-06 09:09
智能可穿戴电子设备技术突破 - 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高性能柔性热电膜材料和可穿戴发电器件 性能指标达到先进水平 [1] - 该技术提升了智能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供能方式 对规模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 - 研究成果由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古宏伟团队取得 论文发表于《自然-通讯》期刊 [1] 热电技术应用与挑战 - 热电技术可直接将热能转换成电能 具有安全环保优点 是解决智能可穿戴设备用电问题的优选方案 [1] - 当前柔性热电膜材料热电性能普遍较低 发电器件多采用平面结构 导致输出功率低难以驱动电子设备 [1] - 化学电池作为传统供能方式需要定期更换和维护 限制了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规模化应用 [1] 技术创新与器件设计 - 研究团队采用化学溶液法结合抽滤和快速热压技术 在尼龙衬底上制备出高性能柔性复合热电膜材料 [2] - 采用拱桥结构设计理念 借助硅胶半球开发出由100对热电腿组成的三维面外结构柔性发电器件 [2] - 硅胶半球结构有利于建立温差 提高热电腿排列密度 解决了平面型器件温差小和集成度低的问题 [2] 实际应用场景 - 热电转换技术成功应用于柔性发电器件 可通过环境与人体温差发电驱动手表、温湿度等电子器件 [2]
数字产业新动能持续积聚,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环球网· 2025-05-17 08:46
数字中国建设行动方案 - 国家数据局印发《数字中国建设2025年行动方案》,目标是到2025年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0%,算力规模超过300EFLOPS [1] - 2024年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35万亿元同比增长5.5%,实现利润总额2.7万亿元同比增长3.5% [1] - 2024年一季度数字产业实现业务收入8.5万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4.4个百分点 [1] 数字产业细分领域表现 - 智能可穿戴设备、无人飞行器、智能车载设备行业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1] - 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保持较高投融资热度 [5] - 数字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消费电子国际化水平和全球竞争力不断增强 [5] 数字产业集群发展 - 数字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向数字化、平台化、生态化方向升级 [1] - 全球范围内已涌现出若干符合数字经济发展特征和模式的数字产业集群 [1] - 数字产业日益成为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 [1] 国际合作与场景应用 - 中国与东盟在AI领域合作深化,构建"中国技术+东盟场景"新范式 [2] - 数字技术服务商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5]
Apple Watch,卖不动了
36氪· 2025-05-13 17:35
Apple Watch出货量下滑 - Apple Watch全球出货量已连续两年负增长,2024年全年同比下跌19%,2023年同比下跌10% [5] - 2024年四季度是Apple Watch连续第五个出货量下降的季度 [5] - 除印度市场外,Apple Watch在各大市场出货量均有下滑,包括美国市场 [5] 产品策略问题 - Apple Watch近年采用「换壳改色」「挤牙膏」的产品策略,缺乏实质性改进 [10] - 目前在售型号中,仅Apple Watch S10改用更薄新模具,其余型号无重大更新 [11] - 自Apple Watch S6后,健康核心功能高度一致,用户缺乏更新动力 [11] - 芯片性能提升有限,近年更强调周边配置如显示屏和续航 [11] 传感器技术瓶颈 - 智能手表行业传感器发展进入瓶颈期,自S6加入血氧检测后无重大突破 [14] - 未能实现血糖监测、无创血压、脱水检测等预期新功能 [14] - 行业普遍面临准度低、稳定性差的问题,影响高端设备溢价能力 [14] 国产手表竞争 - 国产高端智能手表品牌崛起,逐步侵蚀Apple Watch市场空间 [16] - 华为WATCH Ultimate在设计、做工、材料复杂度方面看齐传统高端机械表 [19] - OPPO Watch X2 Mini以Apple Watch SE2价格区间提供Hermès级设计 [19] - 国产品牌通过软件算法突破硬件限制,如华为玄玑感知系统提供60+体征监测指标 [19][20] AI时代机遇 - 可穿戴设备是天然AI交互入口,因随身时间长、信息采集丰富 [25] - 未来智能手表可能成为随身AI「容器」,实现跨设备一致体验 [26] - 国产品牌正通过速度和想象力改写智能手表发展路径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