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
搜索文档
首设亿元投资支持!广州双创大赛启动,细分赛道扩至19个
南方都市报· 2025-08-24 13:26
赛事概况 - 2025年广州科技创新创业大赛行业赛开启报名 采用市场加政府相结合办赛模式 [2] - 细分赛道从14个扩充至19个 面向注册在广州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小微企业征集项目 [2] - 设置总额2000万元现金奖励 首设总额1亿元投资支持机制 [2] 赛道设置 - 参考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 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 [2] - 包括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超高清视频与新型显示、医药研发、医疗器械、合成生物学等19个细分行业赛道 [2] - 推动扩大科创生态圈 提升企业创新要素对接精准度 [2] 奖项设置 - 采用现金奖励加投资支持方式 鼓励企业争做细分赛道领跑者 [3] - 决赛设一等奖1名10万元、二等奖2名6万元、三等奖3名4万元、优秀奖不超过200名2万元 [3] - 对成立5年内未获投资的企业 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直投基金可给予最高200万元股权投资 持股不超过7% 年度总投资规模1亿元 [3] 港澳台赛安排 - 与香港科技大学百万奖金创业大赛广州赛两赛合一 联合超70家港澳台服务机构协同办赛 [3] - 设置大学生项目专项奖 鼓励港澳台高校学子带创意来广州落地转化 [3] - 港澳台赛报名截止时间为2025年9月15日17时 [5] 报名要求 - 参赛单位需在广州科技GI官网进行账号注册和身份认证 [4] - 需提交完整报名材料并对资料准确性真实性负责 [4] - 行业赛报名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17时 [5]
第33届广州博览会开幕!聚焦双向赋能促循环实现“多个突破”
南方农村报· 2025-08-22 14:59
展会规模与结构 - 展览总面积近18万平方米 设置4个主题展区共18个展馆 包括新质生产力 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 银发经济与医疗健康 品质生活展区 [1] - 超30个省市政府代表团参展 青海省组织85家企业设置2000平方米主题馆集中展示"青字号"品牌 [2] - 消费帮扶专展吸引80个地市超320家企业参展 展览面积达2万平方米 [6] - 乡村振兴展区汇聚对口帮扶地区超1000家企业 清远市单独设置231家企业330个展位 面积2700平方米 [7] 新兴产业展示亮点 - 新质生产力展区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领域 [2] - 广汽 视源电子 亿航智能 小马智行等企业展示智能制造前沿技术与创新产品 [4] - 机器人表演专区汇聚近150个机器人 展示AI舞蹈机器人 AI中医机器人 下棋机器人等应用 [5] - 生物制药展区集中展示基因编辑 细胞治疗 类器官 器官芯片 3D打印等前沿技术 [5] 国际科技合作成果 - 与国际发明展强强联动 吸引全球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300多位嘉宾参与 [3] - 展出2000多项中外发明成果 涵盖情绪情感引擎机器人 外骨骼智能穿戴 智慧陪伴机器人等智慧养老产品 [3][5] - 发布数字湾产业政策大模型(DBayGPT) 组织华为 京东等企业代表进行新品推介 [5] 产销对接与消费促进 - 举办8场精准产销对接活动 邀请电商平台 连锁超市等近1000家采购商参与 [6] - 开设平台企业 连锁超市线下专属对接区 同步开通线上对接通道与直播电商渠道 [6] - 依托大湾区市场规模和"食在广州"文化底蕴 促进消费帮扶重点城市建设 [6]
亮点抢先看!第33届广州博览会今天开幕,首设消费帮扶专展
搜狐财经· 2025-08-22 10:34
展会规模与主题 - 第33届广州博览会以"双向赋能促循环 新质发明创未来"为主题 展览面积近18万平方米 设置18个展馆和4个主题展区[1] 新质生产力主题展区 - 首次设立新质生产力主题展区 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领域[6] - 展览面积50000平方米 包含国际发明展(20000平方米)、广州新质生产力展(10000平方米)、城市更新产业大会(10000平方米)和汽车后市场展(10000平方米)[9][10] - 吸引全球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300多位嘉宾参与 展出2000多项中外发明成果[6] - 广汽、视源电子、亿航智能、小马智行等创新企业集中展示前沿技术与产品[6] 乡村振兴与消费帮扶 - 连续5年设立乡村振兴展区 展示"百千万工程"帮扶协作成果[7] - 广州对口帮扶协作地区超1000家企业参展 清远市单独设置231家企业330个展位[7] - 首设消费帮扶专展 邀请近1000家采购商代表 组织8场精准产销对接活动[8] - 乡村振兴展区面积40000平方米 设立对口帮扶地区农产品专区和电商直播专区[11] 银发经济与医疗健康 - 银发经济和医疗与健康主题展区面积50000平方米[13] - 展示智慧养老前沿产品包括情绪情感引擎机器人、外骨骼智能穿戴等[6] - 集中展示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类器官等生物制药前沿技术[6] - 规划港澳药械通、临床研究产业、中医药大健康等核心展区[13] 品质生活与文化交流 - 品质生活主题展区面积30000平方米 涵盖国内省市名品展、礼品家居展和工艺美术博览会[14] - 搭建城市形象展示平台 促进区域间经贸交流与产业协同发展[14] - 展示传统工艺、非遗项目及地标产品 助力文化消费升级[14] 创新亮点与突破 - 首次设立机器人表演专区 汇聚近150个机器人展示AI中医机器人、下棋机器人等应用[7] - 首次与国际发明展强强联动 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6][9] - 首次覆盖新质生产力多场景应用 包括智慧养老和生物制药领域[6] - 超30个省市政府代表团参展 促进国内城市特色品牌推广[2]
第33届广州博览会将至!财政首次“零投入”,展会扩容升级
南方都市报· 2025-08-12 18:16
展会规模与结构 - 第33届广州博览会展览总面积约18万平方米 较上一届大幅增长50% [2][3] - 规划设置4个主题展区 包括新质生产力 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 银发经济和医疗与健康 品质生活 [3] - 首次引入工艺美术暨地理标志精品展 首次设立广州消费帮扶专展 并对原有专业展进行扩容提质 [3] 新质生产力展区亮点 - 特设广州新质生产力展区 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 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领域 [3] - 首次设立机器人表演专区 汇聚130多款机器人展示智能制造前沿技术与创新产品 [2][3] - 国际发明展和"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首次与广州博览会联合举办 [2] 养老健康产业博览会 - 第九届广州老博会展览面积达5万平方米 以智慧养老展区为核心 [4] - 增设智能机器人专区 展示全球首款搭载大模型的具身智能心理健康机器人等多款新型机器人 [4] - 新增星级养老机构展区 助残专区等特色展区 吸引海内外参展品牌超1000家 [4] 医疗与健康产业博览会 - 广州医博会展览面积达3万平方米 设置3个展馆18个展区 [4][5] - 集中展示基因编辑 细胞治疗 类器官 器官芯片 3D打印等生物制药前沿技术 [4][5] - 创新推出四级巡馆模式 通过政府领导 医院院长 顶级专家 企业家巡馆团精准连接医院与企业 [5] 区域协作与市场拓展 - 专设国内城市展 推介各地名优特产品 文旅资源及营商环境 促进跨区域产业互联 [6] - 签署"百园千企"经济协作框架协议 深化广州与对口协作地区及国内合作城市的产业协同 [6] - 举办新质生产力新企新品推介会 消费帮扶产销对接会等项目签约活动 为国内企业拓展市场提供平台 [6] 市场化运作模式 - 广州市财政首次实现"零投入" 坚持市场化运作提升展会实效 [7] - 创新"企业共建"模式 鼓励企业深度参与展馆搭建 宣传推广等保障服务 [7] - 广州消费帮扶专展展览面积2万平方米 通过市场化模式吸引80个地市超过320家企业参展 [7][8]
破解企业“三大焦虑” 黄埔试点产业空间“零租金”模式
南方都市报· 2025-08-06 07:09
黄埔区"零租金"产业空间试点 -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推出15万平方米区属国企产业空间试点"零租金"方案 旨在降低企业空间要素成本 [2] - 首批13个试点项目预计8月中旬实施 各区属国企正在制定实施细则 [3][5] - "零租金"方案针对签约3年以上企业提供2年免租 签约6年以上提供3年免租 [4] 入园条件与产业方向 - 重点支持黄埔区"12136"产业体系中的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 生物医药与健康 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 人工智能 新型显示与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4] - 同时支持市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团队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创人才项目 [4] 参与国企与空间规模 - 知识城集团 高新区集团 开发区控股 科学城集团 开发区投资 开发区基金等区属国企参与试点 [5] - 科学城集团在区内持有570多万平方米产业空间 包括京广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纳米谷等载体 [6] - 开发区控股推出47万平方米"零租金"空间 覆盖广开云领科技城 知识城创新驱动中心等项目 [6] 产业生态与服务模式 - 空间业态覆盖"孵化区-加速器-专业园区"全阶梯 形成"研发-中试-量产"闭环生态 [7] - 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包括初创期基金对接 成长期融资支持 [6] - 通过REITs等资本化运作加速资金回笼 形成"运营-增值-再投资"良性循环 [6]
免租!广州一区开卷“零租金”政策,面向人工智能等新产业
搜狐财经· 2025-08-01 03:49
金融服务与产业空间政策 -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推出"零租金"试点产业空间方案,统筹调配约15万平方米作为试点空间 [1] - 符合条件的企业签约3年及以上可享受前两年免租,签约6年及以上可享受前3年免租 [1] - 政策预计8月中旬开始实施,各区属国企正在加紧制定实施细则 [6] 重点支持产业与企业 - "零租金"试点重点面向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新型显示与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新招引项目 [3] - 支持市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或科创类行业赛事获奖及优胜项目团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职务科技成果的人才项目 [3] - 政策旨在降低小微企业创新创业门槛与成本,助力科技创新企业发展 [4] 企业反馈与预期效益 - 科技型初创企业预计将节省千万级成本,释放资金用于产品迭代升级和市场开拓 [6] - 企业看重园区"拎包入驻"硬件基础和"管家式"服务,如快速协调场地并进行定制化改造 [8] - 国企园区提供财税、法务、创业辅导、投融资、政策申报等增值服务 [8] 试点项目与运营模式 - 广开控股旗下试点项目包括广开云领科技城、知识城创新驱动中心、科学城商业广场及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安全创新港等 [10] - 探索租金入股、经营分成、资产作价入股等多元化租售模式 [8] - 高新区集团在生物岛设立生物医药产业服务中心,提供上市辅导、注册登记、法律咨询等服务 [10] 具体产业空间信息 - 兆阳产业园(知识城集团):1万平方米 [11] - 生物医药摩天工场(高新区集团):0.8万平方米 [11] - 国际生物医药创新中心(高新区集团):1.2万平方米厂房/1万平方米办公 [11] - 中新知识城国际创新驱动中心(开发区控朋):1.6万平方米办公 [12] - 广开云领科技城(开发区控l):1万平方米厂房 [12] - 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安全创新港(开发区控l):1万平方米厂房 [12] - 科学城商业广场(开发区控F):1.1万平方米办公 [12] - 湾区氢谷(开发区交):0.5万平方米办公 [13] - 南方美谷(开发区投):1万平方米办公 [13] - 创造者园区(开发区基):0.4万平方米厂房 [13] - 载诚科技研发基地二期(科学城集[):0.4万平方米厂房 [13] - 智芯产业空间:厂房面积未明确 [13]
177项目签约 引资1608亿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6-27 07:12
投资年会概况 - 第十一届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堂开幕 [2] - 立邦中国作为广州首批"城市合伙人"获授牌 未来将打造城市与企业共生共荣的创新样本 [4] - 全球800余名投资者参会 签约177个项目 涵盖24个产业领域 预计总投资额1608亿元 预计产值/营收额达3064亿元 [4] 企业经营主体数据 - 截至2025年5月 广州市实有各类经营主体达38354万户 同比增长94% [5] - 2025年1-5月新登记经营主体3185万户 同比增长3837% 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新增268万户 占比842% 同比增长3297% [5] - 新登记经营主体数量及增速连续12个月居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首位 [5] 产业招商项目 - 2025年1-5月全市新签约产业招商项目1281个 预计投资总额33473亿元 预计达产年产值/营收49654亿元 [6] - 投资总额或产值/营收超十亿元项目84个 制造业项目投资总额占比超50% [6] 关键产业发展 - 广州工业规模约25万亿 设立人工智能 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 生物医药与健康 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 新型显示与集成电路5个关键产业发展办公室 [7] - 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规模超5000亿 生物医药与健康 新型显示与集成电路规模分别超2000亿 [7] - 人工智能产业上下游企业超2100家 其中25%企业营收超亿元 低空经济企业超4000家(全国第二) 核心企业超60家 [7] 企业投资案例 - 高德地图在花都区打造"空中高德"示范基地 上海哈啰普惠在海珠区落地智驾总部 小鹏汽车布局南区零部件产业园 [7] - 恒瑞医药开展mRNA创新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 科赛睿生物研发全球首创抗肿瘤新药 [7] - 小鹏汇天飞行汽车量产工厂将于2025年10月竣工 规划年产能1万辆 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已获超5000台订单 [8] 独角兽企业生态 - 广州拥有24家独角兽企业 居全球城市第11位 国内第4位 [9] - 大湾区独角兽企业72家 占全国21% [9] - 文远知行上市后估值160亿元 小马智行估值340亿元 新晋独角兽包括芯粤能和趣丸 [10] - 全球独角兽企业1523家 美国758家居首 中国343家第二 主要分布在半导体 AI和新能源领域 [11]
“投资黄埔,非常靠谱!”广州黄埔向世界发出投资邀约
搜狐财经· 2025-06-18 23:13
招商引资成果 - 2024年1至5月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新签约优质项目170个,协议投资额933亿元,包含1个百亿级项目(藏粤直流)和6个十亿级项目(如广汽飞行汽车)[1] - 同期实际利用外资8.69亿美元,占全市外资总额的47%,外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近20%达到134家[1][6][8] - 技改投资表现突出,1至4月完成62亿元,同比增长25.8%[6] 新兴产业布局 - 低空经济领域形成产业集群,亿航成为全球首个"四证齐全"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企业,小鹏汇天全球首发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4] - 人工智能领域加速建设黄埔1号智算集群,已落地希姆计算、壁仞科技等重点项目[6] - 机器人产业集聚高新兴、赛特智能等企业,重点发展智慧医疗和城市环卫特种机器人[6] - 生物医药领域推进新加坡鹏瑞利高端康养项目,引进抗癌创新药企业科赛睿生物[6] 招商政策体系 - 实施"新质生产力30条"政策,单个项目最高给予1亿元扶持,构建"1+15+5"政策体系[8] - 设立50亿元科创母基金,形成"国企投资+产业基金引导+社会资本"的投融资体系[9] - 创新推出"带地招商""带楼招商"等模式,提供超3000万平方米特色产业载体[8] 外资企业生态 - 外资项目持续扩容,包括携旅控股、哈罗国际学校等新项目,以及赛默飞、施耐德等现有外资企业扩产[8] - 建立场景"机会清单",依托每年2000多亿元固投规模打造人工智能、氢能储能等应用场景[9]
第十一届广州国际投资年会下周四启幕 超800名企业代表参会
广州日报· 2025-06-18 10:09
广州国际投资年会概况 - 第十一届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将于6月26日—27日以"线上+线下"形式举办,主题为"投资广州·投资未来" [2] - 截至6月16日已有800多名嘉宾报名,包括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高层及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型储能等领域代表 [2] - 设置主题大会、闭门会议、产业考察等5大系列活动,市主要领导将与约30家重点企业负责人开展闭门会议 [3] 产业投资与招商成果 - 1—4月广州新引进产业招商项目625个,预计投资总额1615亿元,其中超十亿元项目70个,制造业占比超50% [7] - 新设外资企业2664家(同比+14.9%),实际使用外资115.4亿元 [7] - 广州开发区1—5月新签约项目170个,协议投资额933亿元(同比+13%),含百亿级项目藏粤直流和6个十亿级项目 [10] 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 - 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超高清显示与集成电路为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核心 [7] - 人工智能产业集聚企业超2100家,包括小马智行、云从科技等,年内将发布100个"AI+"应用场景并设立专项基金 [8] - 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超4000家,拥有亿航、小鹏汇天等独角兽,将出台实施细则推动高质量发展 [8] 区域经济亮点 - 海珠区琶洲西区形成千亿级数字经济集群,上半年引入蚂蚁集团"双中心"、抖音华南创新基地等 [9] - 海珠区培育65家亿元以上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将出台数字文娱、数字美妆专项政策 [9] - 黄埔区聚焦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加速建设黄埔1号智算集群,目标全年新签约项目400个 [10] 产业平台与活动创新 - 年会设立"十五运"城市合伙人展示环节及投资机遇展览专区,推出跨区域产业考察线路 [4][6] - 广州市发改委、工信局将系统推介五大关键产业规划政策,包括全域智能无人体系、生物医药等方向 [4] - 广州开发区创新链式招商模式,重点打造航空航天小镇及特种机器人产业链 [10]
市工信局:今年1-4月,广州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新增工业项目计划总投资额超760亿元
广州日报· 2025-06-17 23:21
广州三大重点产业发展举措 产业定位与整体部署 - 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超高清显示与集成电路产业被列为广州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战略性产业集群,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抓手 [1] - 广州市设立汽车办、生物医药办、显芯办三个专业办公室,集中资源推动产业发展,工业投资连续三年保持双位数增长,2024年1-4月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增速居全省前列 [1] 招商引资举措 - 招引TCL华星t9、增芯、融捷锂电、高景太阳能、迈胜医疗等重大项目落地,2024年1-4月新增工业项目300余个,计划总投资超760亿元 [3] - 围绕汽车产业链引进采埃孚电子、北醒激光雷达等64个核心零部件项目,已签约40个,总投资超180亿元,促成广汽与华为合作项目"华望汽车"落户南沙 [3] - 依托广药、乐金、粤芯等龙头企业集聚链上企业,引进奥绿新、东泽医疗等生物医药企业,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生态 [3] 创新成果转化 - 整合高校、医疗机构及企业资源推动生物医药成果转化,组建创新联合体,建立医疗机构产业制造中心和荔湾院内制剂特色产业园 [4] - 出台《临床在研项目在穗产业化试行方案》,建立"两机制"(数据归集、评估筛选)和"两清单"(招商线索、服务清单),首批9家企业入驻珠江模拟医学产业园 [4] 企业增资扩产支持 - 印发《支持工业企业增资扩产工作方案》,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打通新增用地、提高容积率等四大路径,计划2024年底推动超100个增资扩产项目落地 [5] 产业生态优化 - 出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生物医药专项政策,培育首批10个特色标杆工业园并启动第二批征集 [6] - 发布全国首个生物医药产业地图,规划4个生物医药价值园及IVD产业园,组建产业发展基金开展投融资对接活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