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
icon
搜索文档
破解企业“三大焦虑” 黄埔试点产业空间“零租金”模式
南方都市报· 2025-08-06 07:09
黄埔区"零租金"产业空间试点 -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推出15万平方米区属国企产业空间试点"零租金"方案 旨在降低企业空间要素成本 [2] - 首批13个试点项目预计8月中旬实施 各区属国企正在制定实施细则 [3][5] - "零租金"方案针对签约3年以上企业提供2年免租 签约6年以上提供3年免租 [4] 入园条件与产业方向 - 重点支持黄埔区"12136"产业体系中的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 生物医药与健康 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 人工智能 新型显示与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4] - 同时支持市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团队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创人才项目 [4] 参与国企与空间规模 - 知识城集团 高新区集团 开发区控股 科学城集团 开发区投资 开发区基金等区属国企参与试点 [5] - 科学城集团在区内持有570多万平方米产业空间 包括京广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纳米谷等载体 [6] - 开发区控股推出47万平方米"零租金"空间 覆盖广开云领科技城 知识城创新驱动中心等项目 [6] 产业生态与服务模式 - 空间业态覆盖"孵化区-加速器-专业园区"全阶梯 形成"研发-中试-量产"闭环生态 [7] - 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包括初创期基金对接 成长期融资支持 [6] - 通过REITs等资本化运作加速资金回笼 形成"运营-增值-再投资"良性循环 [6]
免租!广州一区开卷“零租金”政策,面向人工智能等新产业
搜狐财经· 2025-08-01 03:49
金融服务与产业空间政策 -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推出"零租金"试点产业空间方案,统筹调配约15万平方米作为试点空间 [1] - 符合条件的企业签约3年及以上可享受前两年免租,签约6年及以上可享受前3年免租 [1] - 政策预计8月中旬开始实施,各区属国企正在加紧制定实施细则 [6] 重点支持产业与企业 - "零租金"试点重点面向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新型显示与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新招引项目 [3] - 支持市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或科创类行业赛事获奖及优胜项目团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职务科技成果的人才项目 [3] - 政策旨在降低小微企业创新创业门槛与成本,助力科技创新企业发展 [4] 企业反馈与预期效益 - 科技型初创企业预计将节省千万级成本,释放资金用于产品迭代升级和市场开拓 [6] - 企业看重园区"拎包入驻"硬件基础和"管家式"服务,如快速协调场地并进行定制化改造 [8] - 国企园区提供财税、法务、创业辅导、投融资、政策申报等增值服务 [8] 试点项目与运营模式 - 广开控股旗下试点项目包括广开云领科技城、知识城创新驱动中心、科学城商业广场及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安全创新港等 [10] - 探索租金入股、经营分成、资产作价入股等多元化租售模式 [8] - 高新区集团在生物岛设立生物医药产业服务中心,提供上市辅导、注册登记、法律咨询等服务 [10] 具体产业空间信息 - 兆阳产业园(知识城集团):1万平方米 [11] - 生物医药摩天工场(高新区集团):0.8万平方米 [11] - 国际生物医药创新中心(高新区集团):1.2万平方米厂房/1万平方米办公 [11] - 中新知识城国际创新驱动中心(开发区控朋):1.6万平方米办公 [12] - 广开云领科技城(开发区控l):1万平方米厂房 [12] - 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安全创新港(开发区控l):1万平方米厂房 [12] - 科学城商业广场(开发区控F):1.1万平方米办公 [12] - 湾区氢谷(开发区交):0.5万平方米办公 [13] - 南方美谷(开发区投):1万平方米办公 [13] - 创造者园区(开发区基):0.4万平方米厂房 [13] - 载诚科技研发基地二期(科学城集[):0.4万平方米厂房 [13] - 智芯产业空间:厂房面积未明确 [13]
“投资黄埔,非常靠谱!”广州黄埔向世界发出投资邀约
搜狐财经· 2025-06-18 23:13
招商引资成果 - 2024年1至5月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新签约优质项目170个,协议投资额933亿元,包含1个百亿级项目(藏粤直流)和6个十亿级项目(如广汽飞行汽车)[1] - 同期实际利用外资8.69亿美元,占全市外资总额的47%,外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近20%达到134家[1][6][8] - 技改投资表现突出,1至4月完成62亿元,同比增长25.8%[6] 新兴产业布局 - 低空经济领域形成产业集群,亿航成为全球首个"四证齐全"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企业,小鹏汇天全球首发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4] - 人工智能领域加速建设黄埔1号智算集群,已落地希姆计算、壁仞科技等重点项目[6] - 机器人产业集聚高新兴、赛特智能等企业,重点发展智慧医疗和城市环卫特种机器人[6] - 生物医药领域推进新加坡鹏瑞利高端康养项目,引进抗癌创新药企业科赛睿生物[6] 招商政策体系 - 实施"新质生产力30条"政策,单个项目最高给予1亿元扶持,构建"1+15+5"政策体系[8] - 设立50亿元科创母基金,形成"国企投资+产业基金引导+社会资本"的投融资体系[9] - 创新推出"带地招商""带楼招商"等模式,提供超3000万平方米特色产业载体[8] 外资企业生态 - 外资项目持续扩容,包括携旅控股、哈罗国际学校等新项目,以及赛默飞、施耐德等现有外资企业扩产[8] - 建立场景"机会清单",依托每年2000多亿元固投规模打造人工智能、氢能储能等应用场景[9]
攀“高”不止步向“新”再出发
广州日报· 2025-05-22 05:10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强调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1] - "十五五"时期需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1] - 广州提出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擘画重点产业发展新蓝图[2] 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 - 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包括10家整车制造企业和1200多家零部件企业,目标2027年产量超320万辆,产值超6700亿元[8] - 超高清视频与新型显示产业汇聚超2000家企业,目标打造3000亿级产业集群[9] - 生物医药产业2024年获批123个新药临床批件,82%为1类新药,目标2030年建成四千亿级规模[10] - 绿色石化与新材料产业2024年产值超4000亿元,被赋予"新兴支柱"定位[11] - 软件与互联网产业营收近五千亿元,目标2026年超5500亿元[12] - 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2023年规模突破1600亿元,2024年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22%[13][14] -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8%,模拟芯片产量增长23.7%[16] - 新能源与新型储能产业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落户广州[17] - 低空经济拥有4200多家企业,目标2027年市场规模达300亿元[18] - 生物制造产业计划2027年培育10家以上创新引领型企业[19] - 时尚消费品产业计划打造5000亿级产业集群[20] - 轨道交通产业规模超2700亿元,覆盖全产业链[21] - 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2024年产值超500亿元,推动向高端化转型[22] - 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产业2024年总产值8816.9亿元[23] 未来产业发展 - 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快速聚集[23] - 具身智能领域拥有近5万家机器人相关企业,位居全国第二[24] - 细胞与基因产业已集聚超200家企业,形成产业集群[25] - 未来网络与量子科技产业打造多个示范应用场景[26] - 前沿新材料产业拥有8家上市公司和1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27] - 深海深空产业取得一系列全球领先成果[28] 现代服务业发展 - 现代金融业2024年增加值3049亿元,占GDP比重9.8%[29] - 科技服务业2024年支持1787名青年博士开展基础研究[30] - 专业服务业形成千亿级行业引领格局[31] - 现代商贸业印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32] - 物流与供应链业推进综合货运枢纽建设[33] - 会展业2024年展览面积1186万平方米,增长8.9%[34] - 文化创意产业2024年营收6040.80亿元,增长4.0%[35] - 旅游休闲产业2024年接待游客2.5亿人次,消费总额3528.23亿元[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