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百万英才汇南粤 “投资于人”显担当
广州日报· 2025-07-25 15:17
人才引进规模与结构 - 截至7月中旬广东已吸纳超过10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留粤来粤就业创业 [1] - 制造业吸纳省内应届毕业生最多超10万人占比从2020年14.72%提升至2025年19.21% [6] - 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领域毕业生超4万人 [1][6] 企业参与与岗位供给 - 比亚迪、广汽集团、格力、美的等制造业链主企业及华为、腾讯、大疆等科技巨头提供120多万优质岗位 [2] - 小鹏汽车计划招聘6000人以上新员工部分岗位薪酬超百万元并设置"千将计划"和"探索者计划" [3] - 全省累计发布62.5万个岗位其中年薪10万以上26万个年薪20万以上6.5万个年薪50万以上超5000个 [3] 招聘活动与供需匹配 - "最强春招"吸引1000多所高校近12万名学生参加包括清华、北大等重点高校学生 [5] - N城联动春季招聘覆盖8个重点城市组织1500多家高校超14万名毕业生参与 [6] - "粤就业"小程序设立专区靶向推送适配信息实现精准人岗匹配 [6] 人才政策与服务生态 - 推出"五有三好"政策包涵盖就业补贴、创业扶持、安居服务等7项支持 [7] - 广州提供应届生免租入住7-30天服务并配套交通补贴 [7] - 黄埔区人才政策提供最高500万元购房补贴构建"安居—科研—生活—发展"全链条生态 [8] 产业导向与战略布局 - 募集岗位聚焦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突出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需求 [5] - 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专业人才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支撑作用显著提升 [6] - 部省联动举办招聘活动释放国家与地方协同发力稳就业的强烈信号 [4]
斯坦福博士后创办,柔性电子皮肤公司获数千万融资,已拿下多家上市公司、头部车企订单|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7-25 07:52
公司融资与背景 - 途见科技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由兆威机电独家投资 资金主要用于研发、产能扩张及供应链优化[4] - 公司成立于2020年1月 总部位于北京 设有深圳广州子公司及美国硅谷技术中心 专注多模态柔性触觉传感器和电子皮肤系统研发[4] - 创始人赖建诚为斯坦福大学Bao Group博士后 主持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 在柔性电子领域经验丰富[4] 技术突破与产品特性 - 新一代柔性电子皮肤实现多模态感知融合 可同时捕捉压力温度材质滑动等复杂信息 解决传统单一信号检测局限[5] - 产品每平方厘米集成400个传感器(实验室达10万) 空间分辨率0.5mm(实验室30um) 力分辨率0.01N/cm² 测量范围0.1kPa-1MPa[6] - 材料体系突破可拉伸性限制 拉伸度超100%且完全恢复 弯曲半径<5mm 解决电学性能与拉伸性矛盾[9][10] - 产品具备100万次使用寿命 耐冲击防水抗干扰低功耗 采样频率1-1000Hz 接近觉感知距离达20cm[6][10] 应用场景与商业化 - 技术应用于具身智能机器人、智能座舱、柔性穿戴设备及健康监测领域[4] - 与兆威机电合作的仿生灵巧手ZWHAND实现0.01N/cm²灵敏度 100Hz采样频率 可精准识别物体形态材质[10] - 已与多家上市公司及头部车企合作 重点拓展智能机器人、智慧医疗、汽车电子等终端场景[12] 行业发展趋势 - 柔性电子皮肤技术已跨越基础研发 进入快速商业化阶段 解决材料一致性、信号串扰等产业化难题[5] - 行业当前处于实验室向产业化过渡期 需突破材料可拉伸性、多模态协同感知等技术瓶颈[5] - 类人电子皮肤产品仍稀缺 高动态变形、大面积覆盖等场景存在未满足需求[5]
去年平均每月超800家外企落户,数量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开放的深圳“拥抱”全球投资者
深圳商报· 2025-07-25 00:52
外资加速涌入深圳 - 西班牙桑坦德银行获批在深圳筹建分行 新增一家欧资银行 [1] - 2024年深圳新设外商投资企业9738家 同比增长21.7% 数量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2] - 2024年1-2月深圳实际使用外资81.6亿元 同比增长16% [2] 全球巨头加大投资 - 8家商协会和36家外资企业近80位代表在深考察 包括10家世界500强企业 [2] - 新加坡星展银行对深圳农商银行追加投资15.96亿元 累计投资超88亿元 [2] - 西门子追加投资10亿元在南山建设研发制造基地 [2] - 法国德高集团落户深圳 从洽谈到注册不到40天 [2] 重点外资项目落地 - 法雷奥(深圳)智能制造中心在宝安落成 [2] - 沃尔玛、开市客、老佛爷等外资企业在深开新店 [2] - 壳牌全球首个光储充放一体超充站开业运营 [2] 政策支持持续加码 - 2024年5月出台《进一步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实施办法》提出20条举措 [3] - 2025年1月发布《利用外资奖励计划实施细则》 [3] - 2025年3月发布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 [3] 重大平台示范效应 - 2024年前海合作区实际使用外资266.5亿元 同比增长7.4% 占全市60.4% [5] -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10年累计使用外资382亿美元 占广东自贸区67% [5] 未来开放方向 - 2025年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00亿元以上 [5] - 推进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开放 [5]
【公告全知道】水利+华为+人工智能+无人机!这家公司在西藏有一定的水电站参与建设经验
财联社· 2025-07-23 23:00
水利与基建行业 - 公司拥有水利水电壹级总承包资质 在西藏参与水电站建设 [1] - 公司在西藏设立分公司 经营范围涵盖水利工程 [1] 科技与数字经济 - 公司业务涉及华为合作 人工智能及无人机领域 [1] - 公司大模型已取得华为昇腾技术认证书 [1] - 公司业务覆盖PCB 机器人及财税数字化领域 [1] 低空经济概念 - 公司业务涉及低空经济概念 [1] 地下管网建设 - 公司业务涉及地下管网建设 [1]
从“Go中国”到“中国购” 我国入境游消费活力强劲
搜狐财经· 2025-07-23 14:00
入境旅游政策与消费趋势 - 中国单方面免签国家扩大至47个 过境免签国家扩大至55个 推动"中国游"持续升温 [2][5][7][9][11][13][15][17][19][21] -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刺激消费 上半年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94.6% [2][5][7][9][11][13][15][17][19][21] 热门消费品类 - 纪念品 潮玩 科技产品成为外国游客消费三大热门品类 [2][5][7][9][11][13][15][17][19][21] - 华为等科技产品商店出现多国游客集中消费现象 [2][5] - 田子坊商圈丝巾 时装 零食等特色商品受欧洲游客青睐 [7][9][13] - 南京路步行街潮玩店吸引韩国 印度 泰国等亚洲游客 [15][17][19] 上海入境消费数据 - 上半年上海海关验核离境退税申请单6.4万票 同比激增1.4倍 [2][5][7][9][11][13][15][17][19][21] - 上海上半年退税单量已达去年全年总量 显示消费活力强劲 [2][5][7][9][11][13][15][17][19][21] - 张园等商圈已设立专门退税商店标识 完善消费配套 [21]
韩国散户“狂”买中国股票
第一财经· 2025-07-23 11:38
韩国个人投资者对中资股的投资热情 - 中国经济回稳向好、港股科技股强势反弹,韩国个人投资者对中资股的热情持续升温 [1] - 中国股票已成为继美股之后韩国散户交易最活跃的海外资产 [1] - 小米、比亚迪、宁德时代等高增长企业成为韩国散户投资重点 [1] - 韩国多家券商和研究机构上调对中资股的配置建议 [1] - 韩国散户将投资重心从日美市场转向中资市场,掀起"买入热潮" [1] 马云西湖夜骑带火同款产品 - 马云西湖夜骑带动同款产品热销,线下出现断货现象 [3] - 旗舰店对同款产品实施每人限购2辆的政策 [3]
更多蓝领雄鹰振翅起飞
四川日报· 2025-07-23 05:24
职业教育合作项目"蓝鹰工程" - "蓝鹰工程"是浙江省绍兴诸暨市与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的对口协作项目,旨在通过职业教育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改变当地教育薄弱现状 [6] - 项目从诸暨-沐川试点扩展到绍兴-乐山,再到浙川两省全面推广,成效显著 [6] - 绍兴乐山两地25所职业院校、28家企业(产业协会)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组建冠名班24个,累计培养学生1999名,最高年薪达20万元 [6] 校校联盟促进专业建设 - 通过校校联盟,诸暨技师学院和诸暨市职业教育中心协助沐川县中等职业学校建立智能制造专业集群,包括工业机器人、数控加工等热门专业 [6][7] - 智能制造专业集群已覆盖学生500余人,配备工业机器人实训教室和新能源汽车实训室等完善的教学设施 [6][7] - 两地累计打造30个"蓝鹰之师"创新团队,校校结对教师百余名 [6][7] - 2023年4月,"智能制造蓝鹰产业学院"在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梅山校区揭牌,将探索跨区域协同育人新模式 [7] 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 - 沐川县中等职业学校与6家世界500强企业、25家知名企业共建5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和2个企业课堂 [6][7] - 在东部企业建成5个学生教学实训基地和一批学生企业实习就业基地 [6][7] - 比亚迪冠名班的首批毕业生吴芳容实习半年后即将转正,到手工资达8000元 [7] - 项目形成"东部技术西进、西部人才东输"的良性循环,解决西部学生就业难和东部企业技工短缺问题 [7] 名企合作与校区扩建 - 小米集团与学校合作开办"蓝鹰之星"班,建设1500平方米的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7] - 小米集团敲定"AIoT产业学院"项目,培育面向云贵川和海外的就业人才,实训楼预计2024年启用 [7] - 京东总部与学校沟通,计划落地大小凉山、乌蒙山区电商孵化中心 [7] - 新校区占地114亩(老校区的4倍),教学建筑主体进度达50%,将单独建立4层实训大楼 [7] 项目资金与成效 - "蓝鹰工程"建设已落实资金1500万元 [7] - 打造省级示范专业1个,培育东西部协作教师创新团队1个 [7] - 新增"蓝鹰之星"产教融合实训室1500平方米 [7]
保力加通道擴張,小米短線動能增強
格隆汇· 2025-07-23 02:52
小米股价表现与技术信号 - 公司股价在週二早盘报57.95元,上涨0.35%,站稳MA10(57.35元)和MA30(56.19元)上方,MACD呈现金叉买入信号 [1] - 保力加通道扩张显示短期动能增强,但RSI指标55处于中性区间,威廉指标显示中立信号,突破59.8元阻力位需更多量能配合 [1] - 关键支撑位在55.5元,失守可能下探54.5元;59.8元为重要心理关口,突破后将挑战61元阻力位 [3] 衍生工具市场动态 - 7月17日公司股价上涨2.85%时,摩通牛证53004两日内暴涨44%,瑞银牛证64335涨33%,瑞银认购证15800和中银认购证13385分别录得15%和17%涨幅 [3] - 看涨工具中,汇丰认购证14423提供4.9倍杠杆(行使价68.1元),瑞银认购证18027提供5.1倍杠杆(行使价68.05元) [6] - 看淡策略包括瑞银认沽证17706和摩通认沽证16863(均4.8倍杠杆),摩通熊证54810提供19.9倍杠杆(收回价60.4元) [9] 资金流向与市场情绪 - 五大资金认购证流入中,公司相关产品占据首位,投资者持有行使价68.88元的认购证 [1] - 牛证产品中,瑞银牛证64335和摩通牛证68190均提供超8倍实际杠杆,收回价设在52元 [6] - 牛熊力量指标转为买入信号,但动量震荡指标出现顶背离,预示短期可能震荡整理 [3] 衍生品参数细节 - 汇丰认购证14423街货量达6212万份,溢价26.04%,引伸波幅43.087;瑞银认购证18027溢价仅0.01% [7] - 认沽证17706街货比44.21%,引伸波幅39.955;认沽证16863成交343万股,溢价19.08% [10] - 牛证64335实际杠杆8.5倍,熊证54810杠杆达19.9倍(收回价60.4元),为同类型中溢价最低 [6][9]
寻求合作新机遇 成都经开区“组团”亮相链博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2 22:21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 设置先进制造、绿色农业、数字科技、健康生活、智能汽车、清洁能源6大链条和供应链服务展区 [2] - 吸引75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的651家企业参展 [2] 四川及成都经开区参展情况 - 29家四川企业亮相链博会 延续"链链有川企"特色 [2] - 成都经开区企业"组团"参展 深度展示本地企业核心产品和区域产业优势 [2] - 成都经开区考察团拜访北京长木谷医疗科技、天津云遥宇航科技、万有引力(宁波)电子科技、黑芝麻智能科技、湖南视比特机器人等重点企业 围绕人工智能、医疗科技、自动驾驶、XR芯片等领域对接合作意向 [3] 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发展 - 成都经开区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重点企业易控智联展示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无人化三大方向最新成果及落地场景 吸引越南、俄罗斯等国家整车厂和外贸公司对接 [2] - 易控智联专注传统能源电控系统、AMT动传一体控制系统、新能源电驱系统、氢燃料系统、智能网联等多个板块领域 成为商用车领域核心零部件排头兵 [2] - 成都经开区建成中德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基地 引进信通院、西门子、德赛西威、易控智联等权威机构和重点企业 [3] - 成都经开区率先出台"低速无人车测试与运营管理办法""智能网联汽车试点运营管理办法" 实现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城市道路全域开放 [3] 产业链发展策略 - 成都经开区以产业链思维重塑特色产业优势 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3] - 成都经开区将持续推动企业"走出去""请进来" 为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高地注入新动能 [3]
深圳金融成绩单出炉:信贷总量平稳增长 融资成本地位下行
新京报· 2025-07-22 18:51
深圳金融数据与政策 - 2025年6月末深圳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1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近6000亿元 [1] - 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8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3500亿元 [1] - 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向辖内释放资金614亿元 [2] 信贷结构与融资成本 - 科技贷款余额2.1万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近2万亿元,绿色贷款余额1.3万亿元,数字经济产业贷款余额1.3万亿元,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2] - 2025年6月深圳金融机构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2.85%,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 [2] - 深圳市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2] 债券市场发展 - 深圳地区推动9家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14只,规模合计207.5亿元 [3] 跨境金融业务 - "跨境理财通"2.0落地后深圳银行新增个人投资者约3万名,跨境收付金额合计472亿元,占大湾区比重近五成 [4] - 深圳辖内超1700家企业参与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业务规模超1700亿美元 [4] - 支持外综服企业代办跨境电商出口收汇累计服务23.7万家企业,业务规模570.9亿美元 [4] - 支持银行凭交易电子信息办理跨境电商外汇业务累计服务商户1.4万家,业务规模13.3亿美元 [4] - 外贸新业态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累计金额达1.3万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深圳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27632.8亿元,同比增长24.3% [4] - 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5512.8亿元,同比增长12.5% [4] - 新增跨境人民币一般货物贸易"首办户"815户,相关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44.3亿元 [4] 外籍人员支付 - 2025年1-6月外籍人员在深非现金支付交易8587.54万笔、118.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35% [5] - 外籍人员消费主要集中在商超购物和餐饮美食两大领域 [5] - 韩国、美国、新加坡位列深圳入境消费市场前三大客源国,合计贡献近三成消费额 [5] - 老挝、蒙古游客在深消费额同比分别激增150倍、23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