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矿山
icon
搜索文档
全矿无人作业时代来临 平阴山水石灰岩矿无人驾驶项目树立行业新标杆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16 14:56
行业智能化转型 - 中国矿山行业正以无人驾驶技术为核心引擎,加速向"绿色化、智能化、安全化"转型 [1] - 平阴山水水泥石灰岩矿无人驾驶项目由产业链巨头协同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5G+纯电动+无人驾驶"标杆项目 [1][3] - 项目通过智能装备+数字基建+创新技术+场景运营四维协同,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智慧矿山解决方案 [5] 项目运营数据 - 19台宇通新能源无人驾驶矿卡已安全稳定运营6个月,平均单台运输里程超1.1万公里,作业效率100%满足生产需求 [3] - 车辆出勤率超95%,全矿5G覆盖,实现全流程无人作业,直接生产人员减少78% [3] - 项目累计节省碳排放约1500吨,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双赢 [6] 技术创新与协同 - 易控智驾自研"著山"系统实现场景化适配:扬尘控制效率提升至100%,淋水房智能清洗通过率100%,无人地磅称重次数减少47% [5] - 宇通新能源矿卡采用线控底盘解决方案,实现7*24小时无人作业,出勤率超95% [5] - 中国移动5G专网100%覆盖,提供低时延、高可靠通信保障 [5] 产业生态变革 - 项目推动矿山行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质变,运输环节实现零事故,单车年能耗成本下降 [6] - 全流程智能化改造提升管理效率,如数据中台实现设备实时监控,绿色化与智能化形成协同效应 [6] - 跨领域协同模式降低企业投入风险,形成技术研发-场景验证-迭代优化-规模复制的闭环 [6] 行业示范意义 - 项目通过对矿区地形和作业流程的深度解构,实现技术与生产无缝融合,为技术商业化提供借鉴 [6] - 实践证明无人驾驶不仅是技术展示,更是提升效益的利器,推动行业从粗放型开采向智慧化运营转型 [6][7]
乘“数”而上,构筑竞争新优势(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5-15 06:41
今年恰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10周年。从"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到"促进 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 我国数字经济",读《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对"发展数字经济,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有了更深刻 体悟。 "五一"假期,两次沉浸式乘船夜游,令人回味。 在北京,从蓝色港湾码头登船,沿亮马河徐行。得益于5G、数字光影、VR等技术,河、湖、桥、景融 为一体,国际风情水岸时尚亮丽。 在天津,从海河古文化街码头出发,霓虹映波,夜色浪漫。回到岸边,还可购买永乐桥数字藏品和AR 冰箱贴,解锁新玩法。 依托数字技术,不少地方都在"上新"。江苏南京中山陵景区,数字钟山体验馆以"黑科技"激活历史;福 建福州福山郊野公园,数字孪生管理平台、智能三维体测仪等十分惹眼;四川青城山景区,外骨骼机器 人和无人机送货系统为游客提供智慧服务……文旅消费亮点纷呈,折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加快夯实"数字底座"。在全球范围看,我国以数字基础设施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绩突出。比 如,截至今年一季度,"东数西算"八大枢纽节点智算规模在算力规模中占比超八成。然而,东中 ...
山西出台办法严格规范入企检查 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搜狐财经· 2025-05-14 02:42
行业监管政策 - 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出台《关于规范安全生产领域入企检查活动的办法(试行)》,旨在规范入企检查活动并减轻企业负担 [1] - 实行分类分级监管,矿山等企业原则上一家企业对应一个层级的监管主体 [3] - 年度检查计划需报本级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应急管理部门和同级纪检监察部门备案 [3] 检查频次控制 - 煤矿企业每年每家企业接受检查次数最多不超过6次,长期停工停产煤矿不超过4次 [3] - 非煤矿山企业依据安全风险划分,每年每家企业最多接受4次检查 [3] - 督导检查每年每家企业累计不超过3次,调查核实根据实际需要开展 [3] 检查程序优化 - 检查需交付入企通知书,公开监督事项并告知企业反馈检查监督反馈卡 [4] - 优化检查方式,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 [3] - 推广远程监管,利用在线监控、视频监控、大数据分析等信息化手段 [4] 处罚措施 - 轻微违法行为适用首次轻微违法免罚、减轻处罚和从轻处罚"三个清单" [4] - 屡改屡犯、拒不执行整改指令等行为依法从重处罚,重大事故隐患公开曝光并追责 [4] - 应当关闭的企业依法提请关闭,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4] 执法规范性 - 全面使用应急管理部"互联网+执法"系统或国家煤矿安全监管执法系统 [4] - 强化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和备案制度,确保执法合法合规 [4] 政策影响 - 该《办法》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5] - 有助于为企业创造更加宽松、有序的发展环境 [5]
国务院安委办印发通知
新京报· 2025-05-07 19:18
安全生产监管强化 - 国务院安委会部署全面排查安全风险 要求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强调强化责任措施落实到基层岗位[1] - 重点加强交通运输领域安全防范 严查"三超一疲劳"、违法载人、非法营运等行为 杜绝车辆船舶涉险通行[1] - 要求运输企业严格检查交通工具技术性能 强化恶劣天气和车流密集时段的巡查监测[1] 人员密集场所安全整治 - 加强旅游设施隐患排查 落实极端天气游客疏散和停运措施 重点监管客运索道缆车等设备[2] - 开展"九小场所"、多业态混合场所消防安全排查 推进电动自行车、建筑保温材料等专项整治[2] - 深化城镇燃气全链条整治 严查餐饮场所非法行为 严格大型活动审批以防踩踏风险[2] 重点行业领域风险治理 - 强化矿山安全"八条硬措施" 打击盗采、超能力生产、瞒报事故等违法行为[2] - 推进化工园区安全整治 提升企业本质安全 开展老旧装置整治和专家指导服务[2] - 严格管控金属冶炼、粉尘涉爆、有限空间作业 禁止恶劣天气进行高空吊装作业[2] 应急响应机制强化 - 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值班和24小时值守制度 确保信息报告畅通[3] - 国家救援队伍保持应急备战状态 确保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响应[3]
国家卫健委:职业病目录新增两个类别 加强小微企业职业健康保护
第一财经· 2025-04-28 20:27
职业病防治现状 - 尘肺病、噪声聋等传统职业病防治任务依然艰巨,小微企业职业健康保护基础亟需加强 [1] - 全国新发职业病病例数从2013年的26393例下降至2023年的12087例,降幅达54.2% [2] - 物理因素导致的职业病呈上升趋势,2017年数据比2008年增加102.39% [4] 职业病目录调整 - 新增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和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两个职业病类别,总数调整为12类135种 [2] - 新增腕管综合征,主要影响制造业生产流水线上从事重复作业的劳动者 [2] - 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于2024年8月1日起施行 [2] 职业性腕管综合征 - 临床表现包括手腕部麻木、疼痛、前臂疼痛,严重时导致拇指功能障碍 [3] - 防控要求包括改进工艺技术、减少重复作业时间、加强健康检查和宣传教育 [3] 噪声聋防治 - 职业性噪声性耳聋新病例数逐年上升,2001-2019年呈增长趋势 [5] - 汽车行业工人高频噪声听力损失患病率为28.8% [5] - 中国疑似职业性噪声性听力损失患病率为21.3%,其中30.2%与高频噪声有关 [5] - 全球16%的听力损失可能由工作场所噪声暴露导致 [4] 行业风险分布 - 矿山、机械制造业噪声超标问题突出,职业病风险较高 [1][4] - 交通运输、采矿业和制造业工人噪声性听力损失患病率达21.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