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连锁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新 华 都: 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7-08 00:13
信息披露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本制度旨在规范信息披露行为,保护投资者权益,依据《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1] - 信息披露范围涵盖所有可能对证券交易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及证监会要求披露的信息[2] - 制度适用对象包括公司各部门、分支机构、控股子公司负责人及可获取重大信息的相关人员[1][3] 信息披露基本原则 - 信息披露需遵循及时性、公平性原则,确保内容真实、准确、完整且通俗易懂[6] - 禁止选择性披露或利用自愿性信息操纵市场,自愿披露信息需保持持续性、一致性[9] - 公司需通过指定媒体同步披露信息,不得以新闻发布替代法定公告义务[12][13] 定期报告管理 - 定期报告包括年度报告(会计年度结束4个月内披露)、半年度报告(上半年结束2个月内披露)及季度报告(会计年度前3/9个月结束1个月内披露)[17] - 定期报告需经董事会审议,财务信息须审计委员会过半数同意后提交董事会,董事对内容真实性承担连带责任[18][19] - 业绩预告泄露或传闻导致交易异常波动时,公司需及时披露相关财务数据[21] 临时报告与重大事件 - 重大事件披露标准包括经营方针变更、重大资产交易(超总资产30%)、主要管理人员变动等23类情形[23] - 控股子公司发生重大事件可能影响股价时,公司需履行披露义务[27] - 证券交易异常波动或被认定为异常交易时,公司需及时核查并披露影响因素[30] 交易披露标准 - 重大交易披露阈值包括:涉及资产总额超总资产10%、净利润超最近年度审计净利润10%且绝对值超100万元等[33] - 日常交易合同金额超总资产50%或主营业务收入50%且绝对值超5亿元时需披露[35] - 关联交易中,与自然人交易超30万元或与法人交易超300万元且占净资产0.5%以上需履行审议程序[40] 信息披露流程 - 定期报告编制由董事会秘书统筹,经审计委员会审核、董事会审议后披露[42][18] - 临时报告由信息披露义务人提供资料,董事会秘书审核后发布[43] - 董事、高管需立即报告重大事件,董事长督促披露工作[44] 责任与监督机制 - 董事长为信息披露首要责任人,董事会秘书负责组织协调,财务负责人配合财务信息披露[50][51] - 审计委员会监督董事及高管履职行为,发现违规需调查并提出处理建议[54] - 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需勤勉尽责,对出具文件真实性负责[61] 保密与档案管理 - 公司建立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制度,禁止内幕信息泄露或利用内幕交易[72][74] - 信息披露文件由董事会办公室归档,股东会、董事会文件分类专卷保管[69][70] - 未经批准擅自披露信息者将面临纪律处分或法律追责[82][83] 制度实施与解释 - 制度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施行,董事会拥有最终解释权[85][86] - 制度未尽事宜按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执行[84]
“零食独角兽”冲刺IPO,背后藏着连锁商业的下一张王牌?
搜狐财经· 2025-07-06 00:03
公司概况 - 湖南鸣鸣很忙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4月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主板挂牌上市 [2]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全国开设1.4万家门店,财年营收达393亿元 [2] - 在零食新消费整体降温背景下,公司实现营收与净利"双正向"增长 [2] 门店扩张与区域策略 - 2021-2023年连续三年门店净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2023年净增门店4683家,平均每月新开超390家 [3] - 闭店率低于5%,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 70%以上门店分布在湖南、江西、湖北、贵州等地级及县级市场,避开一线品牌竞争,抓住消费升级机遇 [6] 商业模式与商品策略 - 门店平均面积控制在35-60㎡,坪效达7000元/㎡以上 [9] - SKU维持在200以内,突出快周转、高复购,降低运营复杂度 [9] - 平均单店投资额约25-35万元,回本周期9-12个月,加盟商复投率超过70% [9] 财务表现 - 2023年综合毛利率达37.2%,净利率7.0%,高于行业同类项目盈亏平衡点 [9] - 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22.9%,净利润增长31.6%,显示盈利质量稳步提升 [12]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2023年中国休闲零食市场规模达12800亿元,同比增长6.4%,品类分化趋势加剧 [7] - 消费者需求从"好看好拍"转向"好吃好买",门店体验和即时满足成为新常态 [7] - 连锁行业进入"重模型、重结构"新拐点,资本更关注"跑得久"的结构而非"火得快"的品牌 [12][13] 核心竞争优势 - 通过密集区域扩张和稳定店面盈利能力构建市场纵深,实现"结构型胜利" [12] - 加盟商平均管理门店数量为3.4家,显示品牌具备较强"经营黏性" [9] - "低SKU、快决策、高周转"商品哲学显著提升整体盈利确定性 [9]
任何工作难题,都可以通过问这3个问题解决
36氪· 2025-07-03 15:17
创新方法论框架 - 采用"如果…会怎样"、"那么又如何"、"接下来该做什么"三问法形成从创意到执行的系统化流程 [3] - 该框架适用于产品开发、组织变革等多个商业领域,能平衡创新与现实可行性 [9] 制造行业案例 - 某中型制造公司通过"如果…会怎样"思考,将废弃物转化为新收入来源,开发创新回收计划开拓新市场 [4] - 该方法帮助公司同时实现成本降低和市场细分领域拓展 [4] 科技行业实践 - 科技初创公司运用"那么又如何"筛选机制,从数十个新功能创意中聚焦真正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功能 [5] - 该批判性评估过程使公司资源集中配置于产生实际价值的功能开发 [5] 零售行业应用 - 零售连锁企业在"接下来该做什么"阶段详细规划技术需求与培训方案,使新客户忠诚度计划在数百门店顺利实施 [6] - 通过预先识别执行瓶颈,确保战略计划的高效落地 [6] 框架实施要点 - 需为三阶段分配独立思考空间,避免过早从创意阶段跳转到评估阶段 [7] - 跨部门团队参与能提供多元视角,丰富解决方案维度 [8] - 记录各阶段关键决策可形成组织知识资产 [8]
盒马离千亿目标还有哪些关卡?
36氪· 2025-07-02 15:50
行业概况 - 2024年中国连锁Top100企业整体销售额增长4.9%,门店总数扩张13.5% [1] - 专业店与便利店贡献大部分新增门店,综合零售仅9家企业实现销售额与门店双增长 [14] - 沃尔玛中国以1588亿元销售额持续领跑行业 [2] 盒马业绩表现 - 2024年GMV达750亿元,同比增长27.1%,门店数突破420家,同比增长16.7% [3] - 新开72家门店中30%位于二三线及县城城市,创五年新高 [9] - 盒马鲜生徐州门店月销售额达4500万元,超过部分一线城市门店 [9] 战略调整 - 关闭7家X会员店,全国仅剩3家,聚焦"盒马鲜生"与"盒马NB"两大核心业态 [3] - 建立三维评估模型(坪效/人效/品效)驱动资源重配,运营成本率大幅降低 [4] - 战略转向从规模扩张到盈利优先,2024年实现整体盈利 [3] 业态创新 - 盒马鲜生线上订单占比63%,30分钟配送覆盖全国一二线城市,库存周转天数大幅压缩 [5] - 盒马NB以硬折扣模式切入县域市场,商品价格仅为同类50% [6] - 双业态协同采购:鲜生店获取精品大果,NB店采购标准果分装,降低整体采购成本 [7] 下沉市场策略 - 县域市场采用"品质分级"策略,如鸡蛋品类分19.9元/30枚普通装与19.9元/10枚有机装 [11] - 建立区域冷链中心实现24小时一日多配,生鲜损耗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10] - 县域门店租金人力成本较低,单店盈利周期大幅缩短 [10] 挑战与瓶颈 - 下沉市场面临价格敏感与品质需求的平衡困境 [11] - 中西部冷链配送成本较东部高30%-50%,依赖第三方物流导致时效不稳定 [12] - 下沉市场店长流失率高,10亿元数字化系统投入需时间见效 [12] 行业启示 - 从流量争夺转向效率竞争,数字化压缩库存周转,源头直采降低成本 [14] - 商超业态净收缩背景下,盒马逆势扩张印证"聚焦用户价值"战略有效性 [14] - 业态协同与区域化运营成为零售企业突破增长瓶颈的关键路径 [7][10]
家家悦: 家家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6 01:34
评级结果 - 维持家家悦集团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 [1] - 维持"家悦转债"信用等级为AA [1] - 评级展望为稳定 [1]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182.56亿元,同比增长2.77% [5] - 2024年利润总额1.87亿元,同比下降11.54% [5]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51亿元 [5] - 2024年末货币资金20.68亿元,占资产总额15.41% [4]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82.07%,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68.86% [4] 门店经营 - 2024年末直营门店957家,较期初净减少34家 [11] - 2024年新开门店97家,关闭门店83家 [11] - 开业两年以上门店847家,总收入同比略有增长 [12] - 2024年超市线上销售占比7.16%,线上销售增长13.2% [11] 业务构成 - 生鲜业务收入76.11亿元,占比41.69%,毛利率17.76% [10] - 食品化洗业务收入87.03亿元,占比47.67%,毛利率19.15% [10] - 百货业务收入5.41亿元,占比2.96%,毛利率33.57% [10] 债务情况 - 2024年末全部债务53.2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0.03% [5] - 短期债务15.81亿元,长期债务37.41亿元 [5] - 2024年EBITDA 13.76亿元,EBITDA利息倍数6.08倍 [17] 行业环境 - 2024年零售行业消费需求不足,消费者信心有待提振 [6] - 网络零售仍是消费增长主要驱动力,但增速放缓 [6] - 实体零售企业经营持续承压,全渠道服务能力成为关键 [6]
2.13 万亿规模,2024 中国连锁 TOP100 发布,沃尔玛稳坐头把交椅,胖东来凭啥成行业白月光?
36氪· 2025-06-20 11:14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中国连锁Top100企业销售规模达2.13万亿元,同比增长4.9%,门店总数25.72万个,同比增长13.5% [1] - 头部企业马太效应显著,300亿元以上销售额企业从21家增至24家,腰部企业同步扩容 [14] - 便利店和专业店成为扩张主力,新增门店全部来自这两类业态,其中便利店凭借高频刚需属性持续加密布局 [9][13] 头部企业格局 - 沃尔玛(中国)以1588.45亿元销售额蝉联榜首,同比增长19.6%,但门店数减少8.5%至334家 [2][8] - 居然之家、苏宁易购分别以1220.84亿元和808.3亿元位列第二、三名,但苏宁易购销售同比下滑14.1% [2][8] - 湖南鸣鸣很忙以132.7%销售增速和105.6%门店增速闯入前十,成为区域品牌黑马 [8][10] 高增长企业特征 - 盒马鲜生销售同比增长27.1%,门店增长16.7%至420家,生鲜供应链模式成效显著 [2][10] - 开市客(Costco)虽仅7家门店,但销售同比激增58.2%,会员制仓储模式单店效能突出 [10] - 福建万辰生物销售增长247.9%,门店扩张200.4%至14196家,体现专业店赛道爆发力 [2][14] 业态分化趋势 - 综合零售类46家企业中仅19家销售增长,9家实现销售与门店双增,转型压力显著 [13] - 超市类23家企业中12家销售增长,永辉等通过供应链优化重拾增长动能 [13] - 专业店18家企业全部实现双位数增长,孩子王(母婴)、绝味食品(零食)等垂直品类表现突出 [13] 特殊运营案例 - 胖东来虽未大规模扩张,但通过极致服务与商品力成为行业品质标杆,提供"质胜量"样本 [11] - 美宜佳以37943家门店成为规模冠军,便利店业态"小而密"网络契合即时消费需求 [9] - 中石化易捷和中石油昆仑好客凭借加油站网络,分别维持28635家和9700家门店规模 [2] 新增与退出动态 - 2024年新增万辰生物、良品铺子等5家企业入榜,反映细分赛道活力 [14] - 华润万家销售下滑23.1%,门店减少18.3%,传统商超面临严峻挑战 [2][13]
赞助顶流苏超,还得是“江苏孩子”?
创业邦· 2025-06-20 11:07
赛事热度与流量表现 - 苏超联赛第四轮场均观众达25802人,较首轮7745人增长233% [3] - 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超70亿次,成为首个因社交媒体段子出圈的省级官方足球赛事 [3] - 赞助商数量从首轮6家扩容至第四轮19家,增幅达217% [5][8] 品牌赞助格局变化 - 赞助体系分为5个等级:总冠名/官方战略合作伙伴/官方合作商/官方赞助商/官方供应商 [8] - 第四轮新增14家赞助商,其中官方战略合作伙伴新增6家(理想/京东/肯德基等),官方赞助商新增4家(伊利/途虎养车等) [8][7] - 卡尔美体育退出官方合作商,由江苏本土企业吾器酷体育替代,但双方存在代理合作关系 [10][12] - 赞助报价从赛季总冠名800万元飙升至单席位300万元,对比中超联赛冠名价1亿元仍具性价比 [15] 地域经济特征与商业逻辑 - 前三轮赞助商中50%为江苏本土企业(江苏银行/国缘V3/紫金保险) [15] - 新增赞助商中71%与江苏存在业务关联:理想汽车35%产量来自常州基地,中兴南京研发中心运营30年,安井食品设有多处生产基地 [16][17] - 非本地企业需具备"江苏血缘":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系宿迁人,花红药业创始人毕业于南京药科大 [18] 赛事IP商业化创新 - 本土品牌深度绑定地域特色:维维豆奶/盱眙龙虾/雪中飞等区域品牌通过直播露出 [23] - 对比2023年村超580亿次浏览量,苏超更强调职业化运营与商业化开发,允许同类目品牌竞争赞助 [24] - 南京经济首位度仅13.5%全国垫底,各市GDP均衡(苏州18501亿元vs南京137008亿元)形成"散装赞助"基础 [20][22]
泡泡玛特发布韩国labubu购买新规丨今日财讯
搜狐财经· 2025-06-19 01:53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中央金融委员会印发《关于支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提出深化金融市场建设、提升金融机构能级、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等举措 [2]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 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全口径计算下为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在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权重位列全球第三 [2] 资本市场改革 - 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同时将深化科创板改革并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2] - 中国资本市场学会在上海成立,旨在打造资本市场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和决策咨询的高端智库平台 [7] 外资金融机构在华发展 - 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总资产超过7万亿元,全球前50大银行中42家在华设机构,40家最大保险公司近半数已进入中国 [3] 上市公司回购动态 - 多家科创板公司如广大特材、华海清科、成大生物等密集发布回购计划,2024年上市公司累计实施回购金额达717.1亿元 [8] 连锁零售行业 - 2024年中国连锁Top100企业销售规模2.13万亿元(同比增长4.9%),门店总数25.72万个(同比增长13.5%),沃尔玛(中国)以1588.45亿元销售额居首 [10] 美容整形行业规范 - 国家医保局设立101项美容整形项目,指导医疗机构自主合理定价并公开公示 [10] 京东进军酒旅行业 - 京东宣布入局酒旅行业,推出"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提供最高三年0佣金政策以降低酒店经营成本 [10] 泡泡玛特韩国市场调整 - 泡泡玛特在韩国的labubu产品销售改为事前抽选制,暂停线下销售以应对潜在安全事故 [11]
06月06日零售资讯
搜狐财经· 2025-06-07 09:52
零售行业动态 - 人人乐因净资产-4.04亿元及财务报告问题被深交所终止上市 6月13日进入退市整理期 [1] - 沪上阿姨加盟商实收率仅50%-60% 总部强制订货额占流水35% 单店GMV同比下降12.5% [4] - 首批全国38个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公布 侧重"一店一策"改造、供应链提升等方向 [5][6] - 成都伊藤洋华堂否认退出中国传闻 计划2028年开麓湖新店 供应链整合降本10%-15% [6] - 永辉第100家胖东来调改店6月13日开业 全面对标胖东来商品品质和价格 [16] - 上海1-4月新增首店301家 高能级首店占比15.95% 实施检验便利化措施缩短通关时间 [16] 互联网与电商 - 小红书估值达260亿美元 较此前200亿美元增长30% 占GSR基金资产91% [3] - 支付宝内测首页淘宝闪购一级入口 将全国铺开但品牌供给未完全打通 [9][11] - 淘宝火箭送快递实验成功 搭载20公斤快递完成海上回收 [14] - 淘宝Vision布局线下旗舰店 展示虚拟试车和3D数字人导购 [16] - 京东广东荔枝助销行动成交额同比增560% 产量预计超150万吨 [13] - 滴滴一季度GTV达1016亿元 订单量同比增13.4% 净利润24亿元 [20] 物流与供应链 - 菜鸟4月盈利超预期 聚焦国际物流与智慧物流技术 获全球电商平台合作 [8] - 亚洲零售数字化市场规模2024年达344亿元 预计2029年达947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22.5% [7] - 宜家澳大利亚推24小时包裹柜 会员免费使用 增强全渠道购物便利性 [21] 消费品与餐饮 - 沃尔玛因盐焗腰果仁抽检不合格被罚没28.9万元 [12] - 宝洁计划两年裁员7000人 占非制造业15% 优化供应链及组织设计 [17] - Lululemon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增7% 美洲销售额意外下滑2% [18][19]
人人乐退市倒计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6 12:25
根据人人乐4月30日发布的2024年年报,2024年其营收约为14.3亿元,同比骤降49.86%,总资产减少 50.94%,净资产约为-4.0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人人乐发布的业绩预告中提到,公司2024年预盈 4.10亿元至4.60亿元。但年报发布后业绩却大变脸,从预告的盈利超4亿元变成了亏损超1700万元。随着 2024年业绩变脸,人人乐已是连续第4年亏损。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业务覆盖华南、西北区域,拥有门店32家。报告期内,公司关闭门店45家, 转让门店15家,新开门店1家。(每经综合,德塔) 【#人人乐退市倒计时#】6月5日,*ST人乐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6月5日收到深交所《关于人人乐连锁 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深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6 月13日复牌并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的交易期限为十五个交易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5年7 月3日。 作为一家成立于1996年的老牌零售企业,人人乐曾经是深圳零售企业的旗帜之一,曾在深圳与沃尔玛、 家乐福"硬碰硬"。2010年上市后,人人乐曾连续多年营收过百亿元,门店遍布全国。然而,近年来其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