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铁路物流
icon
搜索文档
中欧班列已开行1000列——山西:产品走出去 资源引进来
经济日报· 2025-10-01 06:04
随着中欧班列通达范围不断延展和服务质效的持续升级,山西中欧班列的货物品类已从最初的车轮、不 锈钢等一些生产制造设备和原材料,逐步向日用品延伸,大同的药品、忻州的法兰、朔州的陶瓷、晋中 的玻璃器皿、吕梁的核桃等越来越多的山西特色产品搭乘中欧班列走出国门。同时,各种国外商品也搭 乘中欧班列来到山西。位于太原南高铁站的中欧班列进口商品保税店里,各类进口的轻奢包品、糖果、 巧克力、化妆品琳琅满目,备受欢迎。 去年以来,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组建太原、大同两个铁路物流中 心,加快构建以山西中部的中鼎物流园为龙头,覆盖山西全省的物流网络矩阵,为山西特产、"山西制 造"搭乘中欧(亚)班列走出去提供了更加顺畅的物流通道。山西中鼎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乔材介 绍,自2017年2月山西首趟中欧班列从中鼎物流园鸣笛启航,园区开行的中欧班列从一年几趟到现在每 周固定开行,开行密度逐年提升。 截至目前,山西已形成了以晋中中鼎物流园、大同平旺站、太原皇后园站、临汾方略陆港、吕梁文水 站、朔州应县站以及阳泉白羊墅站、长治长钢物流园等为到发站点,经满洲里、二连浩特、阿拉山口、 霍尔果斯、磨憨5个口岸通关,常态化 ...
山西开出首趟“中吉乌”铁公联运光伏班列
中国新闻网· 2025-10-01 02:31
中新网太原9月30日电 (任丽娜)30日,国铁太原局发布信息,一列搭载光伏组件的列车29日从中鼎物流 园鸣笛驶出,开往新疆喀什北站,随后将经公路出境,最终运抵乌兹别克斯坦城市安集延。这是山西省 经中吉乌多式联运通道开行的首趟光伏班列,打通了山西出口至中亚的国际物流新通道。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这趟班列满载"山西制造"的光伏组件,全程预计运行9天,到达喀什后,由公路从伊尔克什坦口岸出 境,过吉尔吉斯斯坦,抵达安集延。 据山西中鼎物流集团有限公司营运部主任高建文介绍,如果由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需经哈萨克斯坦阿拉 木图和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运行,运距4935公里,用时约15日。而经中吉乌铁公联运通道运输,运距缩 短约600公里,时间缩短6天,平均每箱货物可降低综合物流成本近千元。 据了解,中国推动建设的中吉乌铁路已于今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是连接中国新疆喀什至乌兹别克斯坦 安集延的一条重要铁路通道,建成通车后,将成为从中国运输货物到欧洲和中东的最短路线。(完) 山西开出首趟"中吉乌"铁公联运光伏班列。国铁太原局供图 ...
从港口到云端,深圳跑出现代物流“加速度”
人民网· 2025-09-25 17:15
今年前8月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7.8% 从港口到云端,深圳跑出现代物流"加速度" 每一天,平均10班货轮从盐田港驶向欧美,3000架物流无人机在深圳低空穿梭往来,数百万跨境包裹从跨境物流监管中心 清关发货……现代物流高效运转,助力深圳发展提速向前。 9月25—27日,第19届中国(深圳)国际物流与供应链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举办。全球物流行业名企、业界专 家及买家聚集,探讨未来趋势。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联通内外,贯穿产销。作为畅通双循环的关键支撑,深圳依托"海陆空铁"多式协同,加速运转 全球供应链,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目前,全市物流企业超8万家,供应链企业超4000家,物流供应链上 市企业市值居全国第一。今年1—8月,深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350万标箱,机场货邮量超130万吨。 今年前8月,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7.8%。受访单位供图 内外双联,织密物流服务网络 晨曦微露,汽笛声响,Cosco巨轮缓缓停靠盐田港。来自东南亚的农产品刚刚卸下,珠三角制造的电子产品已装柜入柜, 准备搭乘下一班船发往欧洲。 数据显示,今年1—8月,深圳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56.9万标箱,同比增长7 ...
商务早新闻(9月17日)
搜狐财经· 2025-09-17 07:42
国际经贸动态 - 中欧班列今年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达7000列 较去年提前44天 [1] - 新加坡批准进口巴西牛脂产品用于工业用途 巴西农产品在东南亚市场取得突破 [4] - 美国拟对中国加征次级关税 中方表示坚决反对并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权益 [5] 货币政策动向 - 美国总统预计美联储将宣布大幅降息 可能开启自去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 [2] - 印度8月CPI同比上涨2.07% 处于央行目标区间低位 野村预计2025年10月和12月各降息25个基点 [3] 国内经济数据 - 国家铁路1-8月发送货物26.83亿吨 日均装车18.4万车 同比分别增长3.5%和4.3% [6] - 中亚班列前8月开行9626列 发送货物75.1万标箱 同比分别增长22.7%和31.1% [7] 企业动态 - 2025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达110.15万亿元 入围门槛479.60亿元实现23连升 [8] - 贵州茅台酒厂排名第150位 贵州磷化集团排名第416位 [8] 行业活动 - 第七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将于2025年9月27-29日在海南举办 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 [6] - 2025年贵州·台湾经贸交流合作恳谈会9月16-19日在贵阳举行 邀请近500名两岸嘉宾 [9] 政策监管 - 四部门专题研究遏制天价月饼工作 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7] 技术概念 - 混合物联网是私有、公有、社区物联网的组合 具有统一运营维护实体 兼具成本与安全性优势 [10]
“天山号”班列一线观察:驰骋在亚欧大陆上的“新疆名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12:03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多式联运中心,货车载着集装箱完成查验通关。不远处,通过"天山号"班列从中亚运 来的优质葵花籽原油整装就绪,即将在新疆境内的精炼厂加工为成品食用油,为全国市场提供健康优质的油脂产品,串起亚欧 腹地的贸易活力。 "天山号"是新疆开行的首列自主品牌中欧(中亚)班列,自2023年11月从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首次试运行以来,已成为驰骋在 亚欧大陆上的"新疆名片"。作为新疆自贸试验区揭牌后的创新成果,这一多式联运品牌班列整合了全疆商贸物流产业资源,为 货物提供高效便捷的运输服务。 截至2025年8月31日,"天山号"已累计开行超1146列,多式联运品牌班列累计发运1146列,货值及带动进出口贸易额约257.03亿 元,并实现"一天两班"的常态化开行。 通道织网:从"一条线"到"朋友圈" 自2011年中欧(中亚)班列开行以来,西通道已形成西一、西二、西三三条干线,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辐射西欧、南 欧;铁海联运线路则从这里出发,经东南沿海港口直抵印尼、日韩及欧美。如今,陆港区已实现与19个国家、26个城市的班列 通达,昔日的"一条线"早已织成"一张网"。 2018年,陆港区贸易公司全年贸 ...
中欧班列(长沙)累计开行超6000列 开行规模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长沙晚报· 2025-09-12 10:22
中欧班列(长沙)运营规模 - 截至9月10日累计发运6247列 运输货物超52万标箱 货值约1182.09亿元[2] - 今年1-8月进出境发运643列 标箱52696箱 货值104.70亿元[2] - 8月单月发运188列 标箱15434箱 货值18.93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41.8%、241.8%、46.8%[2] 线路网络与货源结构 - 拥有12条稳定运行线路 覆盖亚欧大陆30个国家和100个城市[3] - 出口货物从日用百货扩展到工程机械、汽车整车及零配件[3] - 进口商品种类由21种增至388种[3] 企业参与与供应链作用 - 为湖南省及周边企业提供便利条件 湖南淳宏供应链月均50多个集装箱通过班列运输[3] - 成为连接亚欧的黄金通道 连续四年年度发运超千列[3] - 为共建一带一路和稳定国际供应链提供重要支撑[3] 海关监管与效率提升 - 实施"先查验后装运"模式 出口拼箱查验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30分钟[4] - 综合物流成本平均降低15%[4] - 采用H986智能监管设备提高非侵入式机检查验比例 实现货物即到即查即放[4] 专项服务与创新措施 - 针对工程机械等非标产品开行个性化专列[4] - 通过"提前申报"和"铁路快通"模式优化申报流程[4] - 联合商务、铁路部门解决装箱难、货损货差大等问题[4]
新能源集卡助力 中欧班列(郑州)绿色物流运输
郑州日报· 2025-09-11 09:47
项目启动与实施 - 首批新能源集卡车于9月9日投入运营 满载河南新宁现代物流公司发往欧洲的集装箱从郑州中部陆海公司堆场驶向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 [1] - 项目聚焦将纯电动重卡全面引入中欧班列集疏运体系 覆盖从货物集结到运输的全链条环节 [1] - 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已完成16辆新能源车辆的备案工作 逐步构建绿色运输硬件基础 [1] 合作模式与战略目标 - 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与郑州铁路物流中心 中铁多联郑州分公司 郑州新丝路国际港务投资公司紧密协作共建绿色物流示范项目 [1] - 项目致力于实现碳中和目标并提升企业在环境 社会和治理(ESG)方面的综合表现 [1] - 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大新能源车辆使用规模 持续完善绿色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2] 运营效益与行业影响 - 新能源集卡较传统燃油车辆显著降低能耗 全程实现零尾气排放 [1] - 新能源车辆运营成本更低且维护周期更长 在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同时保障长期稳定运营 [1] - 项目助力中欧班列(郑州)打造更环保高效的运输网络 推动铁路场站向绿色低碳现代化转型 [2]
多式联运加速通江达海江都崛起苏中铁路物流新枢纽
新华日报· 2025-09-08 07:51
物流基地建设与运营 - 江都铁路物流基地于2023年10月投入运营 总用地面积553亩 总投资额6.8亿元 是苏中苏北地区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的铁路物流枢纽 [1] - 基地初步开通5条海铁联运通道 连接上海港、宁波港、南京港 形成"三港五通道"运输网络 [1] - 商品车特色业务实现车辆下线即上专列 到站即配 已与长安、江淮、上汽大众等主机厂合作 预计全年商品车到发量达1.5万台 [1] 服务创新与成本优势 - 推出"一单制"服务模式 实现一次委托、一箱到底、一次结算 运输成本较公路下降超20% [2] - 扬州至上海芦潮港海铁联运全程18小时 每40尺集装箱节省近1000元 相比水运5天耗时更具时效优势 [2] - 本地企业倍加洁集团已通过基地发运出口产品204标箱 初步体验铁路运输性价比优势 [2] 业务规模与发展规划 - 2024年基地已发运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6012标箱 涵盖光伏板、汽车KD件等高附加值产品 [3] - 短期计划加密上海方向班列 争取实现"周五班"稳定运行 中期加强吕四港、太仓港等省内主要港口合作 [3] - 正在对接中欧接续班列 力争"十五五"期间成为多式联运龙头企业 建成全省量质兼优的物流示范基地 [3]
江都崛起苏中铁路物流新枢纽
新华日报· 2025-09-08 05:57
物流基地建设与投资 - 江都区政府主导投资6.8亿元建设铁路物流基地 重点倾斜土地供给与政策扶持 [1] - 基地总用地面积约553亩 为苏中苏北地区规模最大 建设标准最高 基础设施条件最优的铁路物流基地 [1] 运输网络与业务规模 - 初步开通5条海铁联运通道 连接上海港 宁波港 南京港 形成"三港五通道"运输网络 [1] - 今年已发运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6012标箱 包括光伏板 汽车KD件等高附加值产品 [3] - 预计全年可实现商品车到发量1.5万台 与长安 江淮 上汽大众等主机厂建立合作 [2] 服务创新与效率提升 - 推出"一单制"服务创新 实现"一次委托 一箱到底 一次结算" 解决传统多式联运单证繁杂难题 [2] - 涤纶短纤维通过"一单制"运输成本较公路下降超20% [2] - 商品车专列实现配送"次日达" 车辆一下线就上专列 到站即配 减少中转降低库存 [2] 成本优势与竞争力 - 扬州至上海芦潮港海铁联运全程约18小时 每40尺集装箱节省近1000元 相比水运5天耗时更具时效优势 [3] - 倍加洁集团通过基地发运出口产品204标箱 初步体验铁路运输性价比优势 [3] 发展规划与战略目标 - 短期计划加密上海方向班列 争取实现"周五班"稳定运行 [3] - 中期加强与吕四港 太仓港 龙潭港 连云港港等省内主要港口合作 [3] - 正在对接中欧接续班列 力争"十五五"期间成为扬州多式联运龙头企业 建成全省量质兼优的多式联运物流示范基地 [3]
大湾区又添“公转铁”绿色物流新通道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19:33
项目启动 - 国铁广州局广深铁路物流中心与知名食品企业合作的全程物流总包项目正式启动 采用针对企业客户定制的合同模板 标志着铁路服务向市场化、精细化转型 [1] - 项目首次实现铁路由传统甲方向服务型乙方的转变 在风险共担、资金账期、保险覆盖和末端配送等方面积极响应客户需求 [2] - 项目帮助合作企业每车物流成本降低500元 全面运营后将持续优化服务链条助力降低社会物流总成本 [2] 合作细节 - 合作企业为糖果类食品领军企业 年销售规模约16万吨 以往运输主要依靠公路 2025年8月达成以铁路为核心的全程物流总包合作 [2] - 首次在国铁广州局范围内使用完全根据企业需求设计的合同条款 实现门到门一站式铁路物流服务 [2] - 创新采用加挂既有班列方式提升运输效率 开通发往北京、四川、重庆、浙江、上海、安徽、湖南等方向的稳定班列 [2] 运营保障 - 通过中铁快运网络货运平台整合两端汽运资源实现全程无缝衔接 [2] - 针对商品高价值、严质控特点为所有箱型投保足额运输保险全面覆盖货损风险 [2] - 成功打造高效便捷的大湾区公转铁绿色物流新通道拓展绿色低碳物流新路径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