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陶瓷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国瓷材料(300285)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稳健增长 国产替代与海外拓展双轮驱动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50
核心观点 - 看好平台型企业多元产品矩阵接力,国产替代与海外拓展双轮驱动 [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40.47亿元,同比+4.86%,扣非后归母净利5.81亿元,同比+7.05% [2] - 24Q4营收10.80亿元,同比+0.78%,环比+6.67%,扣非后净利1.27亿元,同比-8.69%,环比-12.73% [2] - 25Q1营收9.75亿元,同比+17.94%,环比-9.76%,扣非后净利1.27亿元,同比+4.88%,环比-0.17% [2] - 下调25-26年EPS至0.77/0.93元(原为0.88/1.04元),新增27年EPS为1.11元 [2] 产品矩阵表现 - 电子材料营收同比+4.22%,催化材料+10.01%,生物医疗+6.53%,新能源材料+48.34%,精密陶瓷+41.68%,数码打印及其他材料-17.10% [3] - 浆料成为电子材料板块重要增量,MLCC介质粉体拓展车载、AI相关领域产品应用 [3] - 铈锆固溶体新建产能快速投放,生物医疗板块形成系统的新产品上市路径 [3] - 固态电解质、制氢领域新产品协同行业客户推进,成立硫化物路线研发小组 [3] - "康立美"数码纺织墨水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3] - 球形氧化硅技术突破,可用于高频高速覆铜板填充,多家客户小试验证合格 [3] - 氧化锆、氧化钛分散液用于背光模组、AR显示等领域,已实现技术突破并小批量销售 [3] 国产替代与海外拓展 - 蜂窝陶瓷载体领域,美国康宁和日本NGK占全球市场份额90%以上,公司产品成为国内主机厂和整车厂供应链安全及降本方案之一 [3] - 精密陶瓷业务布局卫星通讯、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等未来产业,高端氮化铝、氮化硅粉体新产品建设加速推进,解决粉体依赖进口现状 [3] - 生物医疗红筹架构有望助力海外业务拓展 [4] - 国瓷康立泰重点开拓海外市场,形成中东北非、东南亚、欧洲等七大销区协同布局 [4]
国瓷材料(300285):多领域齐发力,公司收入实现稳健增长
长江证券· 2025-04-28 18: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5一季报,收入9.7亿元(同比+17.9%,环比-9.8%),归属净利润1.4亿元(同比+1.8%,环比+10.8%),归属扣非净利润1.3亿元(同比+4.9%,环比-0.2%)[2][6] - 公司通过内生增长与横向并购涉足新领域,六大业务板块产品应用广泛,多条业务线放量推动收入业绩提升,催化材料与精密陶瓷处于放量阶段有望持续增长 [10] - 公司维持研发高投入,2025Q1毛利率、净利率为36.8%、15.3%,同比下降2.0pct、2.4pct,研发费用率7.3%,同比下降0.2pct,多个项目有技术突破 [10] - 公司以陶瓷材料为基,产业集群优势明显,预计25 - 27年归属净利润为6.9/8.5/10.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础数据 - 当前股价16.64元,总股本99,705万股,流通A股80,395万股,每股净资产6.87元,近12月最高/最低价24.00/14.07元(2025年4月25日收盘价) [8]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利润表 - 2024 - 2027E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等指标有相应数据及变化,如2024 - 2027E营业成本分别为2441、3123、3928、5004百万元 [16] 资产负债表 - 2024 - 2027E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等指标有相应数据及变化,如2024 - 2027E应收账款分别为1772、2051、2569、3254百万元 [16] 现金流量表 - 2024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取得投资收益收回现金等指标有相应数据及变化,如2024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754、323、462、512百万元 [16] 基本指标 - 2024 - 2027E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市盈率等指标有相应数据及变化,如2024 - 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0.61、0.69、0.85、1.06元 [16]
道氏技术(300409) - 300409道氏技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8
2025-04-28 18:28
公司业绩与财务状况 - 2024 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75,182.38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6.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5,685.73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662.33% [13] -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三元前驱体出货量同比下降,陶瓷材料销售规模回落,但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提升 206.86% [2] - 2024 年经营业绩增长因三元前驱体出货量提升、阴极铜产量提升及价格维持高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减少 [17] - 2024 年 12 月 31 日存货较年初增长,主要系阴极铜产品相关原材料增长 [19] 业务布局与发展战略 - 构建“碳材料 + 锂电材料 + 陶瓷材料 + 战略资源”业务格局,朝着“固态电池全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目标发展 [5] - 以固态电池和人工智能为核心战略,推进固态电池关键材料产业化,扩大人工智能产业布局 [6][12][13] - 深化细化集团化管理,推行事业部总经理负责制,探索“AI + 材料”运用 [5] 各业务板块情况 锂电材料 - 导电剂产品供应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 [2] - 单壁碳纳米管已送样宁德时代并开展测试,形成一定产能规模,正加速产能释放和推进新产能扩建 [3][7] - 硅碳负极已形成一定产能规模,在多家电芯客户实现销售 [19] 陶瓷材料 - 作为业内头部企业,优质产品在头部陶瓷企业大规模应用,将争取提升市场份额 [9] - 建立涵盖主流产品效果的材料体系,有原创性新材料储备,每年推出差异化新产品 [9] 战略资源 - 截至 2024 年底,刚果(金)有 6 万金吨阴极铜和 0.3 万金吨钴中间品产能,预计 2025 年底达 7 - 7.5 万金吨阴极铜产能 [9][10][11] - 与 POSCO 达成长期稳定合作,当前合同执行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已扩展其他海外头部优质客户 [4] 定向增发与股权问题 - 提请授权董事会以简易程序定向增发股票,为未来 AI 和固态电池等领域潜在投资机会预留融资窗口,增发对象未确定 [1][3] - 公司管理层和控股股东把公司利益放首位,目前资金充足,控制权稳定 [2] 市场与股价相关 - 股价受多重因素影响,公司将优化业务布局,推进核心项目建设,实现公司价值和股东利益最大化 [3] - 加强信息披露及时性和合规性,加强风险控制,增强投资者信心,维护投资者利益 [8] 研发与创新 - 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的金属锂项目处于研发阶段 [2] - 二代 APU 芯片相较第一代技术可提速约 2 个数量级,将在多领域应用 [9] - 研发投入聚焦固态电池材料和 AI 核心方向,集中于单壁管、硅碳负极等新产品 [18] 其他问题 - 公司董事会秘书变更为正常人事变动,新任董秘具备任职经验和专业知识 [7] - 2024 年已实施股份回购,金额达 1.09 亿元,后续会根据情况规划 [8] - 公司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现金流管理,确保现金流安全稳定 [8] - 二代芯片由芯培森自主研发,拟由国际知名半导体 FAB 工厂代工生产 [8] - 刚果金战火区域距公司生产基地远,未对生产经营造成影响 [11] - 公司出口业务集中在三元前驱体、阴极铜产品,几乎无直接对美销售收入 [11]
暴增662.33%!道氏技术,加速布局硅基负极和固态电池
DT新材料· 2025-04-24 00:01
【DT新材料】 获悉,4月23日, 道氏技术 发布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7.58亿元,同比下降12.17%;归母净利润为4273.36万 元,同比大幅上升206.8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576.83万元,同比大幅上升266.60%。 受全球新能源材料市场竞争加剧及下游需求阶段性波动影响。尽管公司 三元前驱体和阴极铜 出货量同比增长(三元前驱体出口1.8万吨,+137%), 但产品价格受行业供需格局调整承压,导致收入规模收缩58。受益于 金属铜市场价格高位运行 (刚果子公司阴极铜产量19,674吨,+61%)及存货跌 价准备减少,叠加规模化生产摊薄成本,推动毛利率显著改善,支撑净利润高增。 | | 本报告期 | 上年同期 |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 --- | --- | --- | --- | | 营业收入(元) | 1,758.117,781.59 | 2.001.701.468.85 | -12.17%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 43.733.567.84 | 14,252,078.70 | 206.86% | | 润(元) | | | | | 归属于上市公司 ...
8个月内3个IPO,背后是8年暗夜长跑
投中网· 2025-03-21 11:55
尤其难得的是, 这三个IPO企业个个是硬科技赛道稀缺的行业灯塔。 英诺赛科 成为全球首家实现量产8 英寸硅基氮化镓IDM的领军企业,上市后市值 超过500亿港币; 珂玛科技 是中国先进陶瓷材料的龙头,目前市值达260亿元; 汉朔科技 则卡位物联网,以数字化门店解决方案第一股登陆创业板,上 市首日市值冲300亿元。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长达8年的暗夜长跑,恰是中国硬科技投资的生动注脚。 作者丨簪竹 来源丨投中网 8个月内3家被投企业IPO,总市值过1000亿,2024年新增募资额20亿,新一期基金完成首关,来自深圳的华业天成,在这个"资本寒冬",交出了一份令 人羡慕的成绩单。 如果考虑华业天成的出手阶段之早、投入筹码之重,这三个IPO的含金量还会上升。三家企业之中,珂玛科技上市前仅开放过一轮融资,华业天成是其 中除CVC外主要的财务投资人之一;汉朔科技则在2017年就已入场,此后又追投两轮;英诺赛科是在2019年市场未形成共识的高风险阶段就投入,后两 轮加码。它们成功上市后,回报倍数都非常可观。 华业天成也因此成为"现象级"焦点,背后不仅是数字的胜利,更是一场关于时间的隐喻。 这三个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