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饲料生产
icon
搜索文档
漫解税收丨企业的购进项目都可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吗?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25 19:53
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政策解读 核心观点 - 用于免征增值税项目的购进货物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5][6] - 因管理不善造成的非正常损失货物进项税额必须转出 [9][10][11][12] - 企业需深入理解税收政策以避免税务风险 [14] 具体政策条款分析 免征增值税项目相关 - 采购饲料添加剂用于生产免税混合饲料时 即使取得发票也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5] - 依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 用于免征增值税项目的购进货物进项税额禁止抵扣 [6] 非正常损失认定标准 - 台风导致货物霉烂变质属于管理不善造成的非正常损失 [9][10] -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 此类损失相关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11][12] 企业合规建议 - 需全面掌握税收政策细节 避免片面理解造成税务违规 [14] - 财务人员应加强政策研读 确保进项税额抵扣合规性 [10][14]
大禹生物(871970)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6 19:35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3]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15 日 [3] - 活动地点为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路演中心 [3] - 参会人员为通过网络参加的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闫和平、总经理闫凌鹏、董事会秘书兼财务负责人燕雪野、国投证券保荐代表人刘桂恒 [3] 公司业务与业绩情况 - 2024 年新增国外销售业务,产品品类有功能性添加剂、酶制剂、菌类产品 [5] - 2024 年公司业绩下滑,原因是消费需求恢复慢、终端餐饮不振、猪存栏减少、猪料销量下降、行业竞争激烈、禽养殖和反刍板块低迷 [5] - 2024 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394.27 万元,母公司净利润为 -2427.40 万元;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为 8466.83 万元,母公司报表未分配利润 8450.94 万元,母公司资本公积余额为 8559.37 万元 [7] 提升盈利能力措施 销售方面 经销板块 - 通过饲料带动添加剂销售,打造区域性饲料品牌 [5] - 向蛋禽、水产延伸,开发蛋禽新产品,打造水产拳头产品 [5] - 宣传推广教槽料、发酵浓缩饲料、8%复合预混合饲料 [5] - 聚焦出提、活抗单品拉动销售 [5] 直销板块 - 挖掘现有企业客户潜力,加强与关键客户信息化连接 [6] - 2025 年水产领域推出四大类新型产品 [6] 技术方面 - 加大新剂型等产品补充与优化,提升产品竞争力 [7] - 强化技术人员市场敏感度和服务意识 [7] - 优化动物饲养管理指导方案 [7] 养殖方面 - 延伸产业链进行生猪养殖业务,稳定销售渠道、释放产能、降低成本 [7] 成本方面 - 提升规模化采购及议价能力,优化生产安排 [7] 其他方面 - 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力度,对长期未回款客户采取法律诉讼措施 [7] 募投项目情况 - 微生态制剂产业化项目于 2024 年 3 月 31 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用途变更为生产饲料产品 [8] - 营销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原计划 2024 年 12 月 31 日达预定可使用状态,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累计投入进度为 56.98%,现调整到 2025 年 12 月 31 日 [10] 其他问题回复 - 公司目前储备了猪场建设资金,融资渠道可满足需求,后续决策将披露 [9] - 公司 2024 年亏损不满足分红条件,留存利润用于 2025 年业务拓展等 [7]
新希望2024年度及2025年第一季度网上业绩说明会问答实录
全景网· 2025-05-16 10:23
业务战略与规划 - 公司全面聚焦饲料生产与生猪养殖两大核心业务,通过饲料产业BU、海外BU、猪产业事业群三大单元驱动增长 [2] - 饲料业务战略目标为"稳健增长",重点提升规模、强化专业能力(如特水料开发)、激活团队活力 [2] - 海外业务计划3-5年新增300-400万吨产能,聚焦印尼、越南等核心市场,采用新建/并购/合作等灵活方式 [18] - 生猪养殖战略转向"养'好猪'",通过育种改良(全基因组技术)和智能化(AI环境调控)实现降本,当前运营场线成本已降至12.9元/公斤 [28][38][40] 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25年Q1归母净利润4.5亿元,同比大增123%,实现三年来首次一季度盈利 [3] - 资产负债率69.2%,计划通过盈利提升、权益融资(定增储备)及闲置资产处置优化资本结构 [10][42][47] - 海外饲料业务量利双增,增速超双位数,吨利高于国内 [6][12] - 水产料占比提升(特水料增速快于普水料),改善饲料业务整体盈利能力 [43] 行业趋势与竞争 - 生猪行业集中度提升,2025年供给温和增加,价格下行但幅度有限,公司对全年盈利持谨慎乐观态度 [7][23][40] - 饲料行业国内机会在于细分料种(如反刍料)和代工服务,海外市场(尤其东南亚)为增长重点 [8][23][25] - 与头部企业成本差距缩小,但历史包袱(闲置资产)仍拖累盈利,正推进处置合作 [4][10][36]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 - 研发聚焦生猪育种(自主软件"秀杰和普")和饲料配方优化,已积累上万头基因测序数据 [31][40] - 推进AI应用:饲料动态配方、养殖环境调控、育种基因筛选,提升人效(目标降低出栏人猪比) [38][44] - 数字化覆盖配方系统、采购模型及养猪生产管理平台,强化多板块协同 [48] 其他关键信息 - 应收账款Q1增长因饲料业务赊销政策,但强调客户质量优先于规模扩张 [17][26] - 明确暂不涉足宠物饲料领域,因营销模式与传统饲料差异大 [32][34] - 定增进度正常,资金将用于智能化升级及偿债,自有资金亦可支持部分投入 [47][53]
神农集团去年扭亏:生猪养殖成本同比下滑,饲料业务承压
新京报· 2025-04-29 16:3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约55.84亿元,同比增长43.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87亿元,同比增长271.16%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6.97亿元,同比增长275.62% [3] - 总资产约66.55亿元,同比增长16.6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资产约48.33亿元,同比增长15.19% [3] - 生猪产品营收约37.98亿元,同比增长81.53%,毛利率23.42%,同比增加20.81个百分点 [5] 生猪业务 - 2024年销售生猪227.15万头,同比增长49.40%,其中对外销售193.44万头,对集团内部屠宰企业销售33.71万头 [5] - 养殖成本从2024年1月的14元/公斤降至2025年2月的12.4元/公斤,完全成本目标定为12元/公斤 [5][6] - 成本下降主要来自饲料成本降低0.4元/公斤,猪仔成本降低0.2元/公斤,费用摊销降低0.1元/公斤 [5] 主营业务分产品 - 生猪产品贡献最大营收37.98亿元,毛利率23.42% [8][9] - 猪肉制品及猪副产品营收13.87亿元,毛利率15.52%,同比增长10.49个百分点 [8][9] - 饲料产品营收2.92亿元,毛利率22.33%,同比下降41.31% [8][9] - 深加工产品营收5219.97万元,毛利率-17.63% [8][9] 饲料业务 - 2024年饲料销售60.05万吨,其中外销6.89万吨,内销53.16万吨 [10] - 现有饲料生产基地年产能160万吨,分布在云南和广西 [7][10] - 计划加大饲料配方研发力度,优化原料采购策略,提升产能利用率 [11] 行业与战略 - 2024年生猪价格呈现季度性波动,全年盈利性显著改善 [2] - 生猪市场供需格局向好,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行业产能调整与盈利改善 [10] - 公司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战略,专注生猪产业链一体化 [5]
研客专栏 | 湖北生猪调研报告(3.17-3.21)
对冲研投· 2025-03-28 19:45
文章核心观点 - 正信期货于3月17 - 21日走访多地企业考察生猪行业,发现疫病影响有限、二次育肥规模小且积极性或降,各企业降本增效,二季度仔猪价或稳,下半年肥猪价不乐观 [1][2][3] 分组1:疫病情况 - 去年12月至今年2月部分地区疫病发生但已控制,仔猪损失量10% - 15%,因母猪养殖和管理效率提升影响有限 [2] - A企业周边去年12月至今年2月蓝耳及腹泻影响母猪和仔猪,短期影响仔猪供应 [5] - B企业去年11月下半旬至2月仔猪腹泻,现基本无,小型养殖场损失不到10% [10] - C企业年前腹泻传闻,河南有规模厂清场,现控制住,因仔猪基数大影响有限 [12] - E企业年后零星非瘟,死亡率不高,仔猪腹泻影响有限 [18] - F企业年后听说PED部分损失20% - 30%,自身多年未得 [23] - H企业周边部分猪场疫病严重,自家育肥猪腹泻,预估周边当月损失超10% [30] - I企业12月至2月发生疫病,预估周边当月损失超10%,认为疫病致仔猪供给未增 [33] 分组2:二次育肥情况 - 湖北二次育肥整体体量小,未现规模扩大迹象,气温转暖或使肥标价差收窄,积极性下降 [2] - B企业湖北二育规模未增加,大多等价格 [8] - C企业湖北二育群体多为传统养殖户转做,3月后上猪,今年未大规模上猪,最晚4月且体量不大 [11] - E企业目前二育积极的以小散为主,大客户等价格,可能4月行动 [17] - F企业销售对象二育占比67%,主要流向河南、山东,二育有资金依托,怕疾病,等价期望100 - 200元 [22] - G企业目前二育很少,周边集团猪卖不完 [26] - H企业销售对象中二育占比3 - 4成较稳 [30] 分组3:成本利润情况 - 各企业结合自身特点降本增效,规模大企业注重长期趋势和整体效益 [2] - A企业仔猪全成本260 - 280,预计今年头均利润100 - 120 [5] - B企业出栏成本均在7块以下,通过期货锁定利润 [9] - D企业出栏成本超7块,为做饲料内循环仍开展养殖 [14] - E企业出栏成本7块左右,仔猪成本300左右,代养费额外成本230左右,预计代养费下降 [16] - F企业肥猪完全成本6.1 - 6.2元,今年断奶仔猪成本规划295,代养费降至250 [22] - H企业今年平均代养费255 - 260,比去年降10元 [29] 分组4:价格预判情况 - 市场认为二季度仔猪价格不会大幅下跌,下半年肥猪价格尤其是9月后不乐观 [3] - A企业认为仔猪价格或向上,肥猪下半年不乐观 [5] - B企业用饲料厂保育料等指标辅助判断价格 [10] - C企业认为今年类似2016 - 2017年,价格走势或相似,部分月份压力大 [12] - D企业认为今年盈利难,价格维持7.5 - 8.5,9月或下跌 [15] - E企业不看好下半年行情 [20] - F企业悲观情绪下降 [24] - G企业预计4月猪价跌破7块 [29] - H企业认为猪苗二季度价格不大跌,生猪二季度不乐观 [31] - I企业认为猪价低于成本30%未来涨,存栏比历史高点多10%未来跌 [34] 分组5:各企业基本情况 - A企业有36个养殖基地,去年出栏208万头,今年计划300万头,现有3万头母猪投产,年底基础存栏15万头,每月销售仔猪12 - 15万头 [4] - B企业整体栏位40000头,目前存栏33000 - 34000头,出栏策略相对均衡适时踩点 [7] - C企业以猪料为主禽料为辅,外采原料70 - 80%,湖北分公司外销60%,有7个工厂,销售对象规模场占70%,2024年产量和利润下降 [11] - D企业全年饲料产量10万吨,猪饲料占一半,外采原料70 - 80%,今年3月规模场销量增、散户销量降,总量降2.5%,今年尝试放养计划出栏15000头 [13] - E企业今年计划出栏15 - 20万头,仔猪自繁自养,母猪存栏7000头,后备母猪持续培育 [16] - F企业2021 - 2023年卖仔猪,2024年卖商品猪,今年育肥12 - 15万头,明年28万头,仔猪外销减少,目前肥猪存栏45500头、母猪6000头、后备母猪3000头、仔猪12000头 [21] - G企业主要从事仔猪、生猪、二育调运,今年调运量增多 [25] - H企业2021年成立,有2家饲料厂、4家养殖公司,去年肥猪出栏20万,今年预计35万,去年饲料8万吨,今年计划20万吨 [29] - I企业是现代化农牧企业,采用立体养殖模式,引入DCS中央控制系统,有领先生物安全防控和环保处理系统,今年肥猪出栏比去年翻一倍以上 [33] 分组6:其他情况 - A企业集团公司以销售标猪为主,出栏体重120 - 130公斤,选法美系 [5] - B企业仔猪采购考虑品质、价格、季节性,运费6 - 30元/头,450元/头以上谨慎、以下加仓 [7] - C企业2024年一季度母猪料降幅明显,2025年2月饲料销量环比降5%、同比增10%,育肥中大猪料增长明显 [11] - D企业饲料全部外销,大户直供和散户经经销商供给各占50%,销售范围150公里以内 [13] - E企业过完年出栏体重降至240斤左右,同比去年260斤下降 [19] - F企业今年出栏体重120 - 130公斤,去年同期130公斤以上,因标肥价差倒挂下降 [22] - G企业目前买小猪不多,散户和大放养厂未上猪,屠宰量不大,今年体重创历史同期第二高,认为价格高不做冻品 [27][28] - H企业去年出栏75%放养、25%租赁自养,2月投苗降,3月后恢复,出栏均重250斤 [29][30] - I企业认为大企业规模增长无中小企业减少校正,饲料数据或较准,建议自繁自育减少引种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