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

搜索文档
涉及购车指标、购房贷款 北京提振消费24条来了
新华网· 2025-07-10 21:03
汽车消费 - 优化小客车指标配置以更好服务家庭用车需求 [1] - 拓展汽车改装、租赁、赛事及房车露营等汽车后市场消费 [1] - 在京津冀范围策划组织新能源汽车系列赛事以激发新能源汽车消费活力 [1] 住房消费 - 优先向轨道交通站点和就业密集地区供应住宅用地 [1] - 完善"保障+市场"住房供应体系 [1] - 支持缴存人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同时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 [1] - 研究制定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带押过户"政策并开展相关业务 [1] 银发经济 - 鼓励养老机构、家政服务企业、物业公司等提供多样化养老照护服务 [1] - 加大康复辅助器具推广力度并打造适老化改造公共样板间 [1] - 规范上门助浴、陪诊助医等新业态发展并优化社区助餐配送服务 [1] - 鼓励开发适合老龄人群和备老人群的自驾游、康养游等旅游产品 [1] 政策目标 - 聚焦与市民生活相关的关键领域以破除消费堵点、创造新供给、满足新需求 [2]
发放消费券和补贴 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今天启动
快讯· 2025-07-10 13:31
政策与活动概述 - 民政部与商务部联合启动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主题为"惠老助老 品质生活" [1] - 活动将持续至12月 旨在通过促消费与惠民生结合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1] - 活动采用"线下+线上"双渠道购物模式 不设户籍限制且支持即购即享 [1] 消费刺激措施 - 鼓励发放养老服务消费券 推出消费满减 积分奖励兑换 抽奖等惠民措施 [1] - 实施老年送餐服务补贴 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1] - 将老年人产品用品和居家适老化改造纳入"国补"支持范围 [1] 行业影响方向 - 动员社会多方参与改善养老消费条件 创新消费场景 [1] - 聚焦老年人实际需求提升生活品质 推动银发经济产业链发展 [1] - 通过跨部门协作形成政策合力 加速养老服务体系市场化进程 [1]
民政部启动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央视网· 2025-07-10 13:07
政策导向与活动安排 - 民政部联合商务部将于7月至12月举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主题为"惠老助老 品质生活" 旨在释放银发消费潜力并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 [1] - 活动启动仪式于7月10日在青岛举行 要求各地落实老年人惠民政策 通过以旧换新等措施让老年人享受政策优惠 [1] - 要求构建城乡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贯通居家 社区 机构三类服务形态 推动优质服务向基层下沉 实现"点单式"便捷服务 [1] 消费环境优化措施 - 聚焦"一老一小"服务需求 打造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升级版 促进消费场景创新和需求释放 [1] - 将加大老年人消费维权力度 营造安心消费环境以增强老年人消费意愿 [1] - 要求各地立足本地资源策划特色活动 打造养老消费名片和品牌 形成"因地制宜 百花齐放"局面 [2] 宣传推广与品牌建设 - 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推广各地惠民措施 发布精品活动案例 提高政策知晓度 [2] - 活动将与全国"敬老月"统筹衔接 弘扬孝亲敬老传统 加密开展老年用品和服务项目宣传 [2]
北京: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和生育友好型社会配套支持政策
快讯· 2025-07-10 11:56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多样化托育服务 [1] - 鼓励金融机构丰富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提高老年群体金融服务可得性 [1] - 鼓励养老机构、家政服务企业、物业公司等提供多样化养老照护服务 [1] - 加大康复辅助器具推广力度,打造适老化改造公共样板间 [1] - 规范上门助浴、陪诊助医等新业态发展,优化社区助餐配送服务 [1] 生育友好型社会配套支持 - 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为托育服务提供支持,提升托育服务质量 [1] - 持续拓展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线上线下应用场景 [1] 银发经济新业态发展 - 丰富银发经济新业态,针对老龄人群和备老人群不同需求,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 [1] - 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 [1] - 鼓励开发适合老龄人群和备老人群的自驾游、康养游等旅游产品 [1] - 鼓励开发老年人兴趣课堂,打造适合老年人的公共文艺空间 [1]
杭州发布“家门口幸福养老”十大行动计划
每日商报· 2025-07-10 10:21
养老服务发展成果 - 过去五年杭州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71% [2] - 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护理员人数累计增长11.61人 [1][2] - 创新推出养老服务电子津贴"重阳分"和爱心卡制度 [1][2] - 推出全城通智慧助餐模式 为在杭老年人提供5至8折优惠折扣 [2] 未来五年发展目标 - 锚定"全省示范 全国领先"总目标 打造六个引领区 [2] - 到2030年末基本建成养老服务网络 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 [2] - 探索智能机器人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 缓解护理员短缺压力 [2] - 到2027年实现全市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4] 银发经济发展规划 - 实施"银发经济产业赋能行动" 推动产业多层次集群化发展 [4] - 鼓励开发老年人生活用品 辅助器具 智能科技等产品 [4] - 丰富养老服务产品和应用场景 激发银发消费潜能 [3] - 探索AI 具身智能在养老产业中的应用 [3]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优化"全城通吃"服务 拓展"全城通学"和"全城通游"服务 [4] - 健全养老人才培养机制 常态化开展护理技能培训 [4] - 探索建立"新八级工"制度 提高养老护理职业吸引力 [4] - 打造具有杭州辨识度的"家门口幸福养老"模式 [4]
养老服务师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怎么评、怎么考将有新规
新京报· 2025-07-09 19:14
养老服务师职业资格新规 - 民政部与人社部联合起草养老服务师职业资格暂行规定 目前正在公开征求意见 [1] - 明确通过申请和考试获得职业资格的路径 将养老服务师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 [1] - 职业资格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 本次文件仅针对初级和中级 高级规定另行制定 [1][2] 职业资格考试条件 - 初级考试报名条件:高中/中职学历+3年工作经验 或 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大专学历 或 其他专业大专学历+1年工作经验 [2] - 中级考试报名条件: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本科学历+3年工作经验 或 硕士学历+1年工作经验 [2] - 适用场景涵盖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服务场景的专业技术人员 [2] 职业能力要求 - 初级需掌握失能照护、康复服务、健康管理等七大服务能力 熟练使用老年辅助器具和科技设备 [3] - 中级需具备培训带教能力 可对初级人员进行专业指导 并提供咨询服务与资源链接 [3] 考试实施机制 - 初级和中级均设置《养老服务综合知识》《养老服务实务》两科目 [3] - 考试原则上每年组织一次 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每年公布证书登记情况 [3]
沪新携手探索银龄经济新未来
中国青年报· 2025-07-09 11:31
论坛背景与主题 - 星展基金会在新加坡举办"卓越影响力论坛"系列首个跨境论坛 主题为"沪新合作创新 银龄经济新未来" [1] - 参会方包括新加坡驻上海领事馆 新加坡卫生部 上海市民政局 上海市国资委等政府代表 以及中新高龄化领域企业领袖和学术专家 [1] - 论坛探讨沪新老龄化议题跨境合作路径及创新解决方案 覆盖养老服务 医疗健康 适老化产业等领域 [1] 合作机遇与战略方向 - 新加坡驻上海总领事罗德杰指出老龄化是新加坡及中国许多城市的共同挑战 两国在该领域有合作与借鉴空间 [2] - 星展银行(中国)行长郑思祯提出老龄化是重构银发经济价值链的契机 公司将通过链接金融 科技 医疗健康等资源支持创新企业 [2] - 星展银行(新加坡)主管林鑫川强调沪新在应对老龄化方面有共同点 包括推动包容性 建立伙伴关系和创新 [2] 参与企业与资金支持 - 星展基金会支持的企业GentleFoods(新加坡) 上海米喜网络科技(中国) Buddy of Parents(新加坡) 华康健康产业集团(中国)参与论坛并分享见解 [2] - 星展基金会"卓越影响力大奖"向中新高龄化创新企业提供300万新元(约1682万元人民币)奖金 用于解决方案落地 [4] 活动持续性与目标 - 星展基金会持续推出活动应对老龄化社会需求 释放银发经济潜力 [4] - 论坛旨在建立中新合作纽带 为亚洲老龄化社会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2]
中医药养老立法破题在即
新华日报· 2025-07-09 05:45
居家养老现状与挑战 - 中国90%以上老人选择居家养老 但基层专业服务体系网络存在明显短板[1] - 一二线城市社区老年康养服务稀缺 中医药专业医疗支持难以就近获取[1] - 南通"长护险模式"采用"政府+医保+个人"共担机制 覆盖失能老人照护网络[1] 中医药服务标准化需求 - 中药代煎服务存在规范性缺失问题 工业化煎药机未充分实现传统"先煎后下"工艺[2]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研究中药煎药服务标准 将明确第三方企业资质与服务规范[2] - 《南京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条例》倡导"药食同源"理念 推动中医药融入日常生活[2] 政策与立法建议 - 需推动长护险从局部试点走向全国覆盖 尤其要覆盖城乡居民[1] - 建议制定"养老服务法""长期护理保险法" 将中医药服务纳入长期照护项目清单[1] - 中药膏方管理规范缺位 需加快"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等配套政策出台[2] - 中药材质量监管提出"三步策略":升级部颁标准 整合地方标准 建立跨省数字追溯闭环[2] 产业协同与创新实践 - 南京中医药大学推动养老服务与管理等专业与基层服务对接 探索"定向培养+岗位津贴"人才机制[3] - 适老化改造与中医体质辨识结合 可降低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3] - 正在制定南京市老年人陪同就医服务规范 解决人员不足与标准缺失问题[3] 国际经验与战略机遇 - 澳大利亚经验显示需通过立法实现中医与西医法律地位平等[4] - 中国可将中医药养老纳入国家经济战略顶层设计 结合《中医药法》修订与老龄化高峰机遇[4] - 到2035年4亿老年人口时代 需构建法律为基础 标准为规范 体系为支撑的中医药养老模式[4]
老龄化最快的“十五五”:3亿老年人将迎来哪些养老新变化|“十四五”规划收官
第一财经· 2025-07-08 20:06
第一财经了解到,"十五五"时期,我国将继续对超常规、超大规模的老龄化做出进一步的制度安排,在 更加完备的顶层设计、更加普惠的养老服务、更多数智化的智慧养老以及更大力度发展银发经济等方面 都会有新的突破。 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五年即将到来 第一财经也从相关人士处了解到,目前我国还缺乏整体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顶层设计,目前这一顶层 设计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中。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 化任务最重。 即将到来的"十五五"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提升速度最快的五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总量将从目前 的3.1亿增加到4亿人左右。未来五年,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3.1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2.0%;其中,65 岁及以上人口2.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5.6%。 "十四五"时期,我国已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最高层级的国家战略。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原副 主任党俊武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十四五"期间,全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意识显著增强,相应政 策法律体系更加丰富,相关制度和服务体系取得长足 ...
打破跨境养老藩篱,粤港澳大湾区探索银发经济新路径
南方都市报· 2025-07-08 19:33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养老现状 - 香港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十年间从13%飙升至19%,2050年或成全球老龄化最严重地区 [1] - 澳门老年人口抚养比同期由9%跃至16% [1] - 香港养老院平均轮候时间长达24个月,床位月均补贴高达2.5万港元,人力成本占运营费用六成以上 [2] - 内地护理成本仅为香港1/4,结合智慧监测设备可节省80%支出 [2] 跨境养老政策与设施进展 - "港澳药械通"政策已惠及过万人次 [1] - 跨境养老社区从4家扩容至11家,覆盖"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 [2] - 2025年7月深港将开通医疗数据跨境通道,实现病历直传 [10] 制度与资源瓶颈 - 医疗数据因法规差异无法互认,导致重复检查与诊断断层 [6] - 香港年金计划与内地个人养老金制度未衔接,跨境资产配置受限 [6] - 香港床位紧缺而内地空置率超60%,高端服务人才不足 [6] 智慧医疗与金融创新方案 -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港药达"项目,实现药品跨境配送 [8] - 深圳试点数字人民币发放养老消费券,智能设备一键呼叫紧急救助 [8] - AI健康管家使慢性病管理有效率提升40% [8] - 建议扩大养老金融产品税收优惠,开发专属跨境储蓄与保险 [8] 区域协同发展路径 - 香港可联动内地打造保险衔接的跨境养老示范项目 [10] - 深圳依托科技基因建设智慧养老城市,试点防跌倒系统 [10] - 珠海与澳门共建中医药康养基地,广州整合医疗资源构建"医教研养"综合体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