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

搜索文档
社零数据点评:4月社零+5.1%,可选消费持续亮眼
华西证券· 2025-05-19 19: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社零整体同比+5.1%略低于预期,可选消费表现亮眼,国货持续发力,政策利好下看好家居板块复苏及国货消费品崛起 [1][6] - 短期家居板块政策行情向兑现行情过渡,中长期行业属性将转变,各板块推荐相应龙头企业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社零与地产数据 - 2025年1 - 4月社零总额同比+4.7%,4月同比+5.1%,家具、文化办公用品、化妆品、金银珠宝、线上社零1 - 4月增速分别为+20.2%、+24.4%、+4.0%、+10.4%、+7.7%,4月增速分别为+26.9%、+33.5%、+7.2%、+25.3% [1] - 2025年1 - 4月全国住宅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销售面积、住宅开发投资完成额分别同比-22.3%、-16.8%、-2.1%、-9.6%;4月分别同比-18.6%、-8.1%、-1.2%、-8.8% [1] 家居板块分析 - 零售端2024年1 - 4月地产相关数据增速较2025年1 - 3月有不同变化,4月CPI同比-0.1%环比+0.1%,居民中长贷减少1231亿元同比多增435亿元,住宅销售面积同比-3.5%,百城二手房价环比跌幅0.69%同比下跌7.23%,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14%同比上涨2.50% [2] - 政策端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利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强调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看好家居板块复苏 [2][3] 可选消费分析 - 4月家具、文化办公用品、化妆品、金银珠宝增速相比2025年1 - 3月分别-2.6pct、+12.0pct、+6.1pct、+14.7pct,文化办公用品零售额加速增长,化妆品增长提速,国货品牌带动金银珠宝零售额增长,线上社零表现好于大盘 [6]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开拓国货“潮品”市场,结合外资品牌份额下滑,看好国货消费品崛起 [6] 投资建议 - 家居板块推荐欧派家居、顾家家居等,文化办公用品板块推荐晨光股份,化妆品板块推荐润本股份、登康口腔等,金银珠宝板块推荐老铺黄金 [7]
兴业证券:把握新消费细分板块及传统龙头竞争优势
智通财经网· 2025-05-19 11:21
内需新消费板块 - 消费整体承压但部分细分板块展现高成长性 部分公司通过渠道变革或行业红利布局开启第二成长曲线 推荐稀缺成长属性细分行业中的优质新消费个股 [2] - 个护板块国产品牌通过电商红利+产品升级撬动份额 推荐百亚股份(益生菌大单品红利+电商直播提份额+线下扩张) 建议关注豪悦护理(纸尿裤代工恢复+收购南通大王产能+洁婷品牌亮眼) [2] - AI眼镜板块国内外头部玩家加速布局 2025年产品加速落地 推荐明月镜片(销售渠道和生产设计优势突出) [2] - 情绪消费板块注重产品情绪价值 涵盖悦己消费/情感陪伴等 推荐晨光股份(IP二次元布局+九木杂物社IP类产品占比提升) [2] 新型烟草板块 - HNB市场增长稳健 尼古丁袋市场翻倍增长 国际烟草龙头发力新型烟草领域 建议关注盈趣科技(PMI合作)/诺邦股份(口含烟无纺布布局) [3] 传统消费板块 - 家居/造纸行业面临消费压力 投资逻辑聚焦优质α个股政策红利/成本节降能力 [4] - 家居板块2025年国补品类/额度/周期全面升级 龙头凭借经销商资质/补贴优势抢份额 推荐欧派家居/索菲亚/顾家家居 [4] - 造纸板块2025H2纸价或季节性波动 文化纸>箱板瓦楞纸>白卡纸 推荐太阳纸业(2025产能投放+成本控制领先) [4] 出口板块 - 短期博弈关税2 0 海外产能布局维持现状 已提前布局企业优势显著 [5] - 部分出口行业对美越产能依赖度高 代工厂可转嫁大部分关税 对美敞口小企业现阶段安全性强 [5] - 中长期推荐高成长性细分行业(需求刚性/消费习惯变化/库存周期) 标的包括嘉益股份/共创草坪/致欧科技 建议关注匠心家居/久祺股份/浙江自然 [5]
海外市场收入增长8%,也没能拉回敏华控股下行的业绩
观察者网· 2025-05-19 10:29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2024财年营收169.02亿港元,同比下滑8.2% [1] - 毛利68.44亿港元,同比下滑5.57% [1] - 营业利润28.24亿港元,同比下滑7.74% [1] - 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利润20.62亿港元,同比下降10.4% [1] - 利润下滑主因包括投资物业公允值亏损、商誉减值及资产减值 [1] 产品结构分析 - 沙发及配套产品收入117.43亿港元,占总收入68%,占比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 [2] - 沙发及配套产品收入同比下降7.2% [2] - 全年销售沙发188.5万套,同比下降0.9% [2] - 床具及配套产品、其他产品、其他业务及Home集团业务构成剩余32%收入 [2] 国内市场表现 - 国内沙发销量100.1万套,同比下降10.6%,收入65.84亿港元,同比下滑15.4% [2] - 国内市场总收入99.27亿港元,同比下降17.2%,占总收入比例降至58.7% [3] - 行业竞争白热化导致产品售价承压,公司采取降价策略保销量 [2][3] - 国内门店数量新增131间至7367家,聚焦下沉市场及性价比系列 [4] - "以旧换新"政策部分抵消内需疲软影响 [3][4] 海外市场表现 - 海外市场收入66.66亿港元,同比增长8.33% [5] - 北美市场收入44.2亿港元,同比上升3.17% [5] - 欧洲市场收入15.8亿港元,同比上升19.24%,占总收入比例提升至8.7% [5] - 其他地区收入6.66亿港元,同比上涨22.65% [5] - 海外沙发出口88.4万套,同比增长13% [5] - 北美市场通过产品本地化实现订单增长,欧洲市场通过渠道扩张驱动增速 [5] 海外运营风险 - 乌克兰厂房受俄乌战争影响需持续监控 [7] - 境外运输及港口费用大增31%至7.71亿港元,主因海运费上涨 [7]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出口压力,公司通过越南、墨西哥等海外工厂分散风险 [7] - 自建物流团队应对贸易壁垒,计划巩固北美欧洲市场并开拓新兴市场 [7]
以旧换新政策激发济南消费活力
新华网· 2025-05-19 09:44
政策补贴效果 - 济南消费市场在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下呈现火爆态势,家电、新能源汽车、家居、数码产品等多个领域消费增长显著[1][2] - 山东格力空调2025年1-4月销量达33万台,同比增长30%,分布式送风、AI节能等核心技术产品成为主力军[2] - 海信济南区域2025年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78.4%,电视、空调等品类全面增长[2] - 济南高新区家电、3C领域补贴消费者千万余元,汽车板块带动销售额增长2.8亿元[2]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消费者通过"国补+厂家让利"组合优惠实现大幅节省,例如电视原价16000元可省4000元[3] - 家电品类平均客单价提升,消费者决策周期缩短,部分家庭因补贴直接升级消费计划(如全屋净水设备)[3] - 消费者偏好从功能消费转向体验消费,对健康、品质生活的需求提升,中高端产品占比显著增加[4] - 年轻群体选购电视时更关注画质、刷新率等技术指标,推动企业加速技术创新[4] 企业策略与行业影响 - 企业利用政策红利增加研发投入,形成"政策红利-企业创新-消费升级"的正向循环[3] - 商家推出"组合补贴"策略(如购买成套家电额外补贴2000-3000元),提升客单价并满足全屋智能消费趋势[5] - 政策推动企业从价格战转向技术比拼与服务创新,例如格力加强健康养生与绿色生活相关技术研发[4][5] - 行业销售结构优化,中高端产品占比提升,技术指标成为竞争关键[4][5]
美的三星再出手并购,海尔TCL海信京东抢单松下索尼澳柯玛谋变
搜狐财经· 2025-05-19 08:50
家电市场现状 - 618大促呈现头部企业主导、消费需求低迷的特点,市场活力不足[2] - 家电"国补"政策导致消费提前透支,市场加速向品牌化和寡头化集中[2] - 小家电三巨头美的、苏泊尔、九阳在半年内相继更换企业操盘手,反映行业瓶颈[2] - 松下在中国市场以2折优惠出售"瑕疵"家电,外资品牌尝试盘活资产[2] 行业整合与并购 - 美的集团收购喜德瑞中国业务和Teka集团(除俄罗斯子公司),完善多品牌矩阵[10] - 三星以15亿欧元收购德国FläktGroup,增强暖通空调业务竞争力[15] - 夏普计划2026年8月前出售龟山工厂第二工厂给鸿海,因液晶业务低迷[16] 企业业绩表现 - 澳柯玛2024年营收78.16亿元(同比下滑15.99%),净利润亏损4852.54万元(同比大降186.56%)[13] - 索尼2024财年销售额12.957万亿日元(同比降低0.5%),预计2025财年营业额减少3%至11.7万亿日元[16] - 京东2025年一季度营收3011亿元(同比增长15.8%),净利润109亿元(2024年同期为71亿元)[17] 产品与技术趋势 - 海尔空调推出"洗空气"空调,以健康科技引领618促销[11] - 海信空调发布新风空调健康睡眠解决方案,联合机构推出《新风空调助眠白皮书》[12] - TCL在618期间凭借Mini LED全矩阵新品夺得多个平台电视品类第一[14] 行业标准与政策 - 工信部发布10项家电行业新标准,涵盖便携式电烤箱、调奶器等细分领域,2025年11月实施[3][4] - 中美调整部分加征关税措施,暂停24%的"对等关税"90天,家电企业加速生产出货[5][6] 售后服务与质量 - 评选出105家家电售后服务领跑企业,海尔和美的表现突出[7] - 美的与百度启动"安心维保计划",提升维修服务透明度[7] - 苏宁智能生产的热水器因CO含量不合格被通报,2022年以来多次因质量问题被处罚[17] 家居行业动态 - 居然之家和红星美凯龙创始人相继被调查,2024年营收分别为129.66亿元(下降4.04%)和78.21亿元(下降32.08%)[9]
哈洽会粤龙两省合作项目意向合作总金额超5亿元
广州日报· 2025-05-18 23:23
哈洽会粤龙经贸合作成果 - 粤龙两省在哈洽会期间达成18个合作项目 涵盖消费电子 农产品采购 食品饮料 物流服务 进出口贸易等领域 意向合作总金额达5.064亿元 [1] - "粤贸全国"平台累计举办615场经贸活动 吸引广东超15万家企业参与 配套专项资金1.1亿元 撬动企业双向意向成交额超2100亿元 [1] 广东展区与品牌展示 - 广东经贸代表团打造195平方米特装展区 以"粤贸全国·佛山智造"为主题 集中展示佛山家居产业特色 [2] - 美的智能家居 万家乐 小熊电器 佛山照明 大自然家居等近20家佛山知名品牌参展 展出百余件智能家居产品 涵盖品质家居 建材卫浴 创新家电等品类 [2] 区域合作与产业互补 - 佛山市 韶关仁化县 哈尔滨深哈产业园及国瓷永丰源 琪发纺织等广东特色企业在交流会上进行推介 [2] - 粤龙两省经济合作互补性突出 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上具备合作共赢潜力 此次经贸代表团参会将深化对口合作并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
致欧科技2024A&2025Q1点评:品牌力及经营质量提升,短期扰动不改中长期价值
长江证券· 2025-05-18 23: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8][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至2025Q1美线表现更佳新渠道增势出色,内生优化进展显著增长质量持续提升,积极布局东南亚供应链应对关税影响,作为家居跨境出海先锋竞争力持续提升,预计2025 - 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4/5.5/6.6亿元,对应当前PE为17.3/13.8/11.5x [2][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经营数据 - 2024年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81.24/3.34/3.09亿元,同比+34%/-19%/-29%;2024Q4分别对应23.96/0.56/0.50亿元,同比+24%/-56%/-58%;2025Q1分别对应20.91/1.11/1.20亿元,同比+14%/+10%/+25% [2][5] 业务表现 - 分地区看,2024年北美/欧洲/日本/其他区域收入分别同增39%/31%/30%/69% [12] - 分品类看,2024年家具/家居/宠物/运动户外收入分别同增37%/36%/19%/20%,新品与次新品收入增速高达89%,占比升至37% [12] - 分渠道看,2024年亚马逊基本盘优势强化,新渠道增势强劲,OTTO同增40%,独立站同增58%,其他渠道同增100%,2025Q1美线以及Temu等渠道延续较快趋势 [12] 盈利情况 - 2024年毛利率同比-1.7pcts,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1.5/-0.3/-0.04/+1.1pcts,归母/扣非净利率同比-2.7/-3.3pcts;2025Q1毛利同比-0.6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0.1/+0.7/-0.1/-2.7pcts,归母/扣非净利率同比-0.2/+0.5pct [12] 内生优化 - 欧线配送更快,2024年德国/英国/法意西分别新增仓3/1/5个,法国/意西前置仓发货比例分别提升30/14pcts至38%/73%,年末较年初尾程自发比例提升5.5pcts至69.4% [12] - 美线尾程更省,全年完成美东、美西、美南、美北、美中覆盖,年末较年初尾程自发比例提升17.8pcts至27.8%,自发平均尾程价格下降4 - 5美元/单 [12] - 供应链标准化和归一化持续,2024年输出多项标准和规范,截至年底标准五金SKU数量下降率达70% [12] 供应链布局 - 目前东南亚对美线的发货占比约40%,87%的产品订单已落地东南亚,预计到今年Q3东南亚将成对美的主发货基地 [12] 品牌竞争力 - 截至2024年底,亚马逊德国/法国/美国站点细分类目卖入Top20 ASIN的438/392/160个,公司亚马逊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站点家居家具品类中排名第1 [12] 财务预测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8124|10142|12664|1523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34|439|550|661| |EPS(元)|0.83|1.09|1.37|1.65| |市盈率|23.04|17.32|13.83|11.50| [15]
瑞典上万家企业已扎根,新时代“哥德堡号”加码投资中国
第一财经· 2025-05-18 22:05
中瑞经贸合作历史与现状 - 瑞典超过1万家企业开展对华贸易,包括宜家、爱立信、沃尔沃等长期深耕中国市场的企业 [1] - 中瑞两国互为北欧地区和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国对瑞典投资同比增长70% [1] - 瑞典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280年前"哥德堡号"商船开启中瑞经贸合作 [1] 瑞典企业在华研发与制造布局 - 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团启用无锡压缩机技术园区,作为全球制造、研发和客户互动核心枢纽 [2] - 阿特拉斯在中国拥有4家工厂和1个高科技研发中心,坚持本地开发、本地采购、本地生产策略 [2] - 斯堪尼亚计划在中国新建重型卡车制造工厂,传拓集团中国研发中心将覆盖创新研发和车联网开发 [4] 新能源汽车与汽车产业转型 - 沃尔沃在中国拥有亚太区总部、研发中心和三大制造基地,员工约9000人 [5] -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沃尔沃认为中国在软件和AI领域已从追赶变为引领 [5] - 中国汽车厂商在全球扩张并迈向高端化,本土供应商进入欧洲市场 [7][8] 人才与成本优势 - 中国每年高校毕业生达1000万人,瑞典企业需在中国等市场寻找专业人才 [7] - 中国汽车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具有显著竞争力,相同质量下能大幅降低成本 [7] 消费品与轻工业领域 - 斯帝卡在中国一线乒乓球拍市场占比约40%,2010年起在中国保持自营模式 [11] - 希丁安床垫品牌在中国市场增速全球第一,高峰期拥有300多家自营门店 [11] - 瑞典向中国出口领域包括工业设备、船舶、机器人及消费品 [9] 瑞典企业入华历程 - 改革开放后瑞典企业快速进入中国,部分企业要求供应商同步在华建厂 [9] - 爱立信1894年就将产品卖到上海,但大量瑞典企业从上世纪50-60年代开始入华 [9]
致欧科技(301376):品牌力及经营质量提升,短期扰动不改中长期价值
长江证券· 2025-05-18 17: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至2025Q1美线表现更佳,新渠道增势出色,内生优化进展显著,增长质量持续提升,积极布局东南亚供应链应对关税影响,作为家居跨境出海先锋竞争力持续提升,预计2025 - 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4/5.5/6.6亿元,对应当前PE为17.3/13.8/11.5x [2][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经营数据 - 2024年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81.24/3.34/3.09亿元,同比+34%/-19%/-29%;2024Q4分别对应同比+24%/-56%/-58%;2025Q1分别对应同比+14%/+10%/+25% [2][6] 业务表现 - 分地区:2024年北美/欧洲/日本/其他区域收入分别同增39%/31%/30%/69% [12] - 分品类:2024年家具/家居/宠物/运动户外收入分别同增37%/36%/19%/20%,新品与次新品收入增速高达89%,占比升至37% [12] - 分渠道:2024年亚马逊基本盘优势强化,新渠道增势强劲,OTTO同增40%,独立站同增58%,其他渠道同增100%;2025Q1美线以及Temu等渠道延续较快趋势 [12] 盈利情况 - 2024年毛利率同比-1.7pcts,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1.5/-0.3/-0.04/+1.1pcts,归母/扣非净利率同比-2.7/-3.3pcts;2025Q1毛利同比-0.6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0.1/+0.7/-0.1/-2.7pcts,归母/扣非净利率同比-0.2/+0.5pct [12] 内生优化 - 欧线配送更快,2024年德国/英国/法意西分别新增仓3/1/5个,法国/意西前置仓发货比例分别提升30/14pcts至38%/73%,年末较年初尾程自发比例提升5.5pcts至69.4% [12] - 美线尾程更省,全年完成美东、美西、美南、美北、美中覆盖,年末较年初尾程自发比例提升17.8pcts至27.8%,自发平均尾程价格下降4 - 5美元/单 [12] - 供应链标准化和归一化持续,2024年输出多项标准和规范,截至年底标准五金SKU数量下降率达70% [12] 供应链布局 - 目前东南亚对美线的发货占比约40%,87%的产品订单已落地东南亚,预计到今年Q3东南亚将成对美的主发货基地 [12] 品牌竞争力 - 截至2024年底,亚马逊德国/法国/美国站点细分类目卖入Top20 ASIN的438/392/160个,亚马逊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站点家居家具品类中排名第1 [12] 财务预测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8124|10142|12664|1523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34|439|550|661| |EPS(元)|0.83|1.09|1.37|1.65| |市盈率|23.04|17.32|13.83|11.50| [16]
红星美凯龙创始人被留置,易主后两年亏掉50亿元,今年或收回租金优惠
华夏时报· 2025-05-16 20:35
核心事件 - 红星美凯龙董事兼总经理车建兴被云南省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措施[2][3] - 居然智家董事长汪林朋同样于4月18日被留置,一个月内两家家居巨头高管接连被查[2] 公司经营现状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6.15亿元(同比-23.49%),净利润-5.13亿元[7]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78.21亿元(同比-32.08%),净利润-29.83亿元,叠加2023年亏损22.16亿元,两年累计亏损超50亿元[7][9] - 自营商场平均出租率83.0%,委管商场出租率82.5%,特许经营项目覆盖全国202个城市,总经营面积2032.57万平方米[5] 业务模式与历史表现 - 主营业务以商场租金收入为主,2018年自营商场单位租金107.1元/平米/月,2024年降至63.63元/平米/月[7] - 2018年营收142.40亿元(+29.93%),净利润44.77亿元(+9.80%),股价曾达20元/股[6] - 2022年营收141.38亿元(-8.86%),净利润7.49亿元(-63.43%)[9] 股权变更与管理层调整 - 2023年建发股份以62.86亿元收购29.95%股权成为控股股东,厦门国资取得实际控制权[9] - 车建兴辞任董事长转任董事兼总经理,公司管理风格从民企转向国企规范化模式[9] 行业环境与政策影响 - 家居行业与房地产强关联,当前房地产环境未明显恢复制约业务复苏[10] - 国家"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出租率从2024年年中开始小幅回升[10] - 公司计划逐步收回疫情期间给予租户的租金补贴以改善营收[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