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电
icon
搜索文档
底仓再审视(二):如何做到攻守兼备配底仓
国信证券· 2025-08-26 22: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布局底仓与灵活进攻一样重要,一篮子“高分红 × 低波动”的红利资产能在收益与回撤间保持优势,为组合提供“减震垫”,用稳定现金流和低 β 压住波动,再用剩余仓位捕捉景气错配 [3] - 在红利池里放大收益,需叠加低波、盈利质量或机构持仓等第二道过滤,剔除隐患,放大泛红利资产收益 [3] - 在红利底仓之上,把握产业周期从左侧到右侧带来的系统性超额机遇,优先关注“利润受压但现金流仍稳”的企业,结合供需两端筛选赛道,初期建观察仓,盈利拐点确认后加仓,以盈利走弱或毛利倒挂作退出信号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底仓配置必要性:“纯左侧”与“纯右侧”不可取 - 极端左侧抄底或右侧追涨长期收益低且回撤深,红利组合能稳定提供两位数年化收益,回撤可控,应增加“高分红 + 低 β”敞口作底仓,待机遇时加仓景气行业 [7] - 红利指数跌幅浅,充当止损垫,Sharpe 曲线稳,以更低尾部风险守住本金,提供持续 β,是优质底仓选择 [10] - 红利资产自带“低买高卖”自我纠偏,能控制回撤,保持正的风险 - 收益效率,无需择时 [12] - 红利资产在不同持有窗口取得正收益概率高,叠加低波筛选优势放大,以红利低波或质量低波作底仓,辅以适度股息率单因子筛选的红利 ETF,可实现胜率、收益和回撤控制 [21] 股息率单因子陷阱 - 纯股息因子不完全可取,只按“高股息”挑股票收益抬不动、回撤大,需叠加低波或盈利质量筛选,规避伪高息等雷区 [29] - 列举工业公司、金融机构、交运公司和材料公司四个案例,说明“高股息”可能是假象,需满足相关条件避免陷阱 [37][40][44][50] 高股息 Smart - Beta 的失真风险 - 以“红利质量”与“红利潜力”为代表的改良指数防御失效,波动更大、回撤更深,原因是风格漂移与风险敞口失控 [60] - 三大红利指数选股与权重规则不同,红利质量与潜力指数因估值、集中度高,β 偏高且频繁换仓追高,回撤高于中证红利 [64] - 中证红利、红利质量和红利潜力指数行业暴露与漂移明显,不设行业上限与低波约束,难以担当稳健底仓 [67][71][75] 红利低波增强的潜在打开方式 - 红利 + 定价权思路,对全 A 上市公司打分排序,选取综合得分前二十股票等权纳入组合,十年回测显示该组合收益领先、回撤小 [83][84] - 考虑机构参与率,机构深度参与的标的风险 - 收益曲线更顺,应叠加机构参与率视角构建红利组合 [89] 底仓不止红利:质量低波与现金奶牛 - 质量低波攻守兼备,用 ROE 等指标筛选,波动率倒数加权,五年滚动净值约翻 1.6 倍,年化回报稳在低两位数,波动与回撤削减近三成 [94] - 红利资产长期收益主要来自稳健派息和利润,非估值抬升 [98] - 现金奶牛增强框架从六大维度对高股息组合暗雷体检,针对缺陷给出增强手段,实现“先排雷、再增效” [108] 产业周期反转:从左侧到右侧 - 产业周期存在一致性规律,产业拐点时多维指标同向拐点,行业维度和细分行业与公司维度均有一致性监测思路 [111][112][114] - 产业周期反转与底仓轮动思路,以“三盏灯”判定产业拐点,三灯同亮可大举进攻,否则持有红利底仓 [115]
电气风电披露半年报:风电行业景气度持续向好,多维布局锚定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22:3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64亿元,同比增长118.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9亿元,同比减亏1.08亿元 [1] 行业背景与趋势 - 全国风电装机容量达5.7亿千瓦,同比增长22.7% [1] - 风电行业处于"需求释放、竞争延续"的关键转型期 [1] - 2025年上半年11家主流整机商中标规模达94GW,同比增长32.7% [6] - 国内整机商海外中标量超10GW [6] - 预计"十五五"期间风电年均新增装机超130GW [6] 订单与市场拓展 - 新增订单5386.95MW,同比上升68.5% [2] - 累计在手订单20126.25MW,同比上升74.8% [2] - 海外市场成为收入增长重要补充,深耕欧亚、东南亚、韩国等传统市场并开拓中东新兴市场 [3] - 越南海英40MW项目完成吊装调试,成为当地2025年首个获电价批复且完工的陆上风电项目 [3] - 中东欧市场中标波黑119.9MW风电项目,实现欧洲市场突破 [3] - 与阿曼Mawarid集团达成一揽子合作 [3] 技术与服务质量 - 坚持"技术领先下的可靠性领先、成本领先"竞争策略 [4] - 建立全周期服务,加强服务标准化管理,目标实现新建风场"0故障、0投诉、0损失"通过240小时连续无故障试验运行 [4] - 2024年优胜风场数量同比提升19%达38个(含9个AAAAA级),覆盖海上、山地、沙戈荒等复杂环境 [5] - 风机在全国六大区域均获评"可利用率最优主机厂",自2020年起连续6年稳居海上区域第一 [5] 战略布局与发展前景 - 聚焦市场拓展深化、产品品质升级、服务流程优化等核心方向 [1] - 国内紧密贴合沙戈荒大基地、深远海风电等核心发展场景,完善"大客户协同+区域联动"市场拓展体系 [2] - 海外秉持"高端化、差异化"发展路线,优化产品开发、项目履约、本地化运营等核心能力 [3] - 系统总结海外标杆项目经验,制定全方位拓展规划,推动国际化运营能力升级 [3] - 行业将进入"质量+效率"双轮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7]
电气风电:上半年亏损2.79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21:40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26.64亿元 同比增长118.61%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2.79亿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0.21元 [1] 收入增长原因 - 风机销售收入大幅增长 [1] - 增长主要源于上年度新增风机产品销售订单量同比大幅提升 [1]
抢抓风电产品订单与交付 通裕重工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9.70%
全景网· 2025-08-26 21:27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9.43亿元 同比增长7.59% [1] - 归母净利润6073.89万元 同比增长49.70%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8亿元 同比增长35.37% [1] - 基本每股收益0.02元/股 同比增长100% [1]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06元(含税) [1] 业务板块表现 - 风电主轴板块营收3.95亿元 同比增长16.96% [2] - 铸件板块营收5.14亿元 同比增长45.94% [2] - 结构件及成套设备营收1.72亿元 同比增长75.99% [2] - 风电装备模块化业务营收5.05亿元 [2] - 其他锻件营收6.94亿元 [2] - 锻材板块营收1.60亿元 [2] - 粉末冶金产品营收2.11亿元 [2] 战略定位与行业背景 - 公司定位为世界一流高端装备及新能源供应商 [1] - 实施"1122"战略布局:航空、高端装备、海外、海工、新能源、新材料 [1] - 服务能源电力、石化、船舶、海工装备、冶金、航空航天等多元行业 [1] - 上半年风电和太阳能新增装机规模同比翻一番 [1] - 风电行业强劲发展带动产品需求增长和价格回升 [1] 技术突破与产品进展 - 风电转子房产品实现小批量生产 [2] - 完成首套超大型核电高压外缸铸钢件浇注 净重120吨 浇注重量250吨 [2] - 交付首套6G80ME型船用低速柴油机半组合式曲轴毛坯粗加工锻件 [2] - 通过改善创新和精益管理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 [2] - 强化成本控制并拓展延伸产业链条 [2]
电气风电: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21:1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实现大幅增长,同比上升118.61%,主要得益于风机销售订单量提升及销售收入增加[2][3] - 公司净利润虽仍为亏损,但较上年同期减亏2.01亿元,主要因收入增长带动毛利增加、费用控制强化及投资收益大幅提升[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由负转正,同比改善27.47亿元,反映销售回款能力增强及订单执行效率提升[2][3]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6.64亿元,同比增长118.61%,主要因风机订单量提升推动销售增长[2][3] - 营业成本22.73亿元,同比增长122.43%,与收入增长同步[31] - 研发投入2.3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8.98%,同比下降7.49个百分点[2][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17亿元,同比改善27.47亿元,主要因销售商品收款增加[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9亿元,较上年同期-3.87亿元减亏1.08亿元[2] 订单与市场 - 新增订单5386.95MW,同比增长68.50%,其中已中标未签订合同2952.85MW[9] - 累计在手订单20126.25MW,同比增长74.80%[9] - 海外市场订单显著增长,上半年国内整机商中标海外项目10286MW,同比增长65.3%[7] - 服务业务新增订单金额1.6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56亿元[9] 产品与技术 - 海上产品覆盖14MW至18MW级别,其中14MW机型已获订单,18MW机型完成样机并网[14][20] - 陆上产品推出11MW沙戈荒机型及6-7MW超低风速机型,适配多元化场景需求[11][21] - 全球最大40MW+滨海试验台投入运营,支撑大容量机组技术迭代[14] - 自主研发13MW发电机完成认证,14MW和16MW发电机进入样机测试阶段[16][22] 行业动态 - 2025年上半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5139万千瓦,同比增长2555万千瓦[5][7] - 国内中标项目规模8157万千瓦,其中陆风7523万千瓦,海风634万千瓦[7] - 政策推动新能源全面市场化交易,取消强制配储要求,强化绿电消纳责任[3][4] - 海上风电用海管理规范化,优先保障国家重点项目用海需求[3] 研发与创新 - 新增发明专利34项,累计申请872项,获得408项[24] - 开发基于激光雷达的载荷控制算法,降低塔架疲劳载荷[16][23] - 推进叶片除冰技术、变桨系统能量回收技术等前沿应用[22][23] - 深化智能运维系统建设,实现故障预判与预防性维护闭环管理[16][23] 产能与交付 - 自持风场建成装机容量109.4MW,在建容量416.8MW[10][11] - 优化交付体系,建立"保交付"敏捷小组,强化供应链协同[12] - 预付款项同比增长122.36%,存货同比增长143.26%,为订单交付备货[33] 海外拓展 - 深耕欧亚、东南亚及中东市场,推行本地化生产与技术服务[9][17] - 多款机型通过国际型式认证,适配极寒、高风速等差异化环境[21][22] - 海外项目执行受地缘政治及汇率波动影响,公司加强风险对冲机制[30]
电气风电: 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26 21:14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为26.6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8.61%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89亿元人民币,亏损同比收窄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67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25.300亿元人民币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61%,同比增加1.21个百分点 [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1元/股,上年同期为-0.29元/股 [2] 资产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322.7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1%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8.41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28% [2] - 资产负债率为84.98%,上年末为82.46% [5]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98%,同比下降7.49个百分点 [2] 股东结构 - 截至报告期末股东总数为29,871户 [4]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61.40%,为控股股东 [4]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0.91%,为第三大股东 [4] 债券情况 - 存续债券"22沪风电MTN001(绿色)"利率为3.18%,2025年4月到期 [4] - 存续债券"25沪风电SCP001(科创债)"余额12亿元人民币,利率1.76%,2025年12月到期 [4] - EBITDA利息保障倍数为0.96,上年同期为-2.02 [5]
电气风电: 股东会2025年第一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21:13
会议基本情况 -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5年8月26日在上海市徐汇区漕宝路115号公司会议室召开 [1] - 会议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记名表决方式 [1] - 出席会议的普通股股东人数为547人,代表表决权股份数835,481,861股,占公司总表决权数量的62.6611% [1] - 会议由董事长乔银平主持,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 [1] 议案表决结果 - 非累积投票议案获得高票通过,其中第一项议案同意票827,968,925股,占比99.1008%,反对票7,380,129股,占比0.8833%,弃权票132,807股,占比0.0159% [1] - 第二项非累积投票议案同意票827,816,698股,占比99.0825%,反对票7,484,651股,占比0.8958%,弃权票180,512股,占比0.0217% [1] - 议案1(修订公司章程)为特别决议议案,获得有效表决权股份总数的2/3以上通过 [2] 董事会选举结果 - 选举乔银平为第三届董事会董事 [2] - 选举陈术宇为第三届董事会董事 [2] - 选举王勇为第三届董事会董事 [2] - 选举吴改为第三届董事会董事 [2] - 选举洪彬为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 [2] - 选举蒋琰为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 [2] - 选举蔡旭为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 [2] 法律合规情况 - 本次会议召集、召开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 [3] - 出席会议人员资格及召集人资格合法有效 [3] - 会议表决程序及表决结果合法有效 [3] - 由律师王浩、杜佳盈进行见证 [3]
电气风电: 关于参加2025年半年度科创板新能源行业集体业绩说明会暨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21:13
业绩说明会安排 - 会议将于2025年09月03日15:00-17:00通过上证路演中心网络文字互动方式召开 [1][2] - 投资者可在2025年08月27日至09月02日16:00前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提问预征集"栏目或公司邮箱sewc_ir@shanghai-electric.com提前提交问题 [1][2] - 公司将于说明会上对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集中回答 [1][2] 参会人员组成 - 董事长乔银平先生、总裁王勇先生将出席说明会 [2] - 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石夏娟女士、独立董事蒋琰女士和洪彬先生共同参与 [2] - 参会人员可能存在特殊情况调整 [2] 投资者参与方式 - 投资者可于会议期间登录上证路演中心网站实时参与互动交流 [2] - 说明会结束后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会议记录及主要内容 [3] - 公司提供联系电话021-54961895及证券事务部邮箱sewc_ir@shanghai-electric.com作为咨询渠道 [3] 会议内容重点 - 将针对2025年半年度经营成果及财务指标具体情况与投资者进行互动交流 [1] - 说明会基于2025年08月27日已发布的半年度报告进行解读 [1] - 公司将在信息披露允许范围内回应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1]
电气风电: 2025年上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21:13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1年5月13日完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发行5.33亿股A股 每股发行价5.44元 募集资金总额29.01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27.99亿元[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累计投入募投项目的募集资金金额为24.96亿元 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3.48亿元 其中包含银行利息扣除手续费后的净额4565.84万元[1]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制定了《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并于2024年度根据最新公司章程进行了修订 对募集资金的存储、使用和监管作出明确规定[1] - 公司在6家商业银行开设募集资金专户 并与保荐机构中信证券及银行签订三方或四方监管协议 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募集资金专户余额分布为:招商银行783.55万元 中信银行598.05元 中国银行67.3元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95.95万元 建设银行29976.93万元[1][2] 2025年上半年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0.40亿元 不存在募投项目未达到计划进度、无法单独核算效益或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情况[2] - 经核查 募投项目承诺投资总额无重大变化 实际投资进度与计划不存在重大差异 不存在用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的情况[2] 募投项目变更情况 - 2021年10月将"后市场能力提升项目"变更为"投资定制深远海运维母船项目" 拟使用募集资金金额2.88亿元[2] - 2023年12月调减"江苏滨海测试基地项目"投资金额8976.36万元 取消两个子项目 变更后该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金额调整为4.49亿元[2] - 2025年上半年不存在变更募投项目或置换募投项目的情况[2] 募投项目具体实施进度 - 新产品和技术开发项目累计投入10.11亿元 投资进度101.47% 已于2023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3] - 江苏滨海测试基地项目累计投入2.53亿元 投资进度56.46% 预计2025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3] - 投资定制深远海运维母船项目累计投入2.93亿元 投资进度101.78% 已于2024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3] - 海上风电机组柔性化生产技改项目累计投入0.21亿元 投资进度45.24% 陆上风电机组柔性化生产技改项目累计投入0.14亿元 投资进度49.59% 两个项目均已于2024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3]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累计投入8.86亿元 投资进度100.17%[3]
电气风电: 关于董事会完成换届选举暨选举公司董事长、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召集人、委员以及聘任高级管理人员和证券事务代表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21:13
董事会换届选举结果 - 选举王勇 乔银平 陈术宇 吴改 董春英为第三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 [1] - 选举洪彬 蒋琰 蔡旭为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 [1] - 职工代表大会选举王红春为职工代表董事 共9名董事组成第三届董事会 [1] 董事长选举情况 - 乔银平当选第三届董事会董事长 [2] 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构成 - 审计委员会由蒋琰(召集人) 洪彬 陈术宇组成 [2] - 提名委员会由蔡旭(召集人) 蒋琰 乔银平组成 [2]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由洪彬(召集人) 蒋琰 陈术宇组成 [2] - 战略委员会由乔银平(召集人) 洪彬 蔡旭组成 [2] 高级管理人员聘任 - 续聘王勇担任公司总裁 [2] - 聘任吴改 刘向楠 蒋勇担任公司副总裁 [2] - 聘任石夏娟担任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 [2] - 所有高级管理人员任期至第三届董事会届满 [2] 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情况 - 除表格列示持股人员外 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均未持有公司股票 [3] 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 - 除王勇在控股股东子公司兼职外 其他高管与公司关联方无关联关系 [3] - 所有高管均符合任职资格要求 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符合岗位要求 [3] 证券事务代表任命 - 续聘秦蕾担任证券事务代表 [4] 核心管理团队专业背景 - 总裁王勇拥有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士和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硕士学位 [4] - 副总裁吴改持有中南大学建筑与环境工程学士和浙江大学能源环境工程硕士学位 [4] - 副总裁刘向楠为天津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士 中级工程师 [5] - 副总裁蒋勇拥有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士和清华大学动力工程领域工程硕士 高级工程师 [6] - 财务总监石夏娟为同济大学会计电算化专业学士 持有中级会计师 SIFM和CMA认证 [6][7] - 证券事务代表秦蕾为上海大学英语专业学士 中级经济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