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
搜索文档
体育概念局部异动 天府文旅、舒华体育双双涨停
快讯· 2025-07-28 09:41
体育概念股异动 - 早盘体育概念股局部异动 天府文旅和舒华体育双双涨停 [1] - 元隆雅图 国恩股份 金陵体育 曲江文旅等个股跟涨 [1] 事件驱动因素 - 2025年世界运动会将于8月7日至8月17日在成都举行 [1] - 竞赛项目以非奥运会项目为主 [1]
【媒体解读】广州发布体育强市建设规划 全力建设三大国际中心
广州日报· 2025-07-25 10:10
粤港澳联合申办世界杯 - 广州提出推进粤港澳联合申办世界杯等高水平国际赛事 [2] - 充分发挥粤港澳三地办赛经验与国际资源谋划共同引进足球、篮球、网球等高水平国际赛事 [8] 体育强市建设目标 - 到203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4平方米 [2] -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5%以上 [2][11] - 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4% [2] - 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体育头部企业和体育产业集群 [2] 体育设施建设 - 补齐区级"两场一馆一池一中心"配套短板 [3] - 利用老旧厂房、桥下空间等增加公共活动场地 [3] - 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免费开放体育场地设施 [3] 青少年体育发展 - 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3] -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1节体育课 [3] - 帮助学生掌握1-3项运动技能 [3] 竞技体育发展 - 做大做强田径、游泳两个基础大项 [4] - 发展羽毛球、跳水、体操等优势项目 [4] - 推广冰雪项目和电子竞技等新兴项目 [4] - 打造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俱乐部 [5] 体育消费与赛事经济 - 发展电子竞技、冰雪、马术等新兴运动业态 [6] - 打造"体育+商业+旅游+文化+娱乐+会展"消费场景 [6] - 培育"体育消费季"、体育嘉年华等主题活动 [6] - 推动体育赛事与夜间消费联动发展 [6] 体育产业发展 - 提升运动服装、球类运动装备等制造领域优势 [6] - 鼓励开发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产品 [6] - 引进国际级帆船赛事培育热点赛事活动 [7] - 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的体育龙头企业 [7] 国际体育赛事中心建设 - 高水平办好广州马拉松赛等国际赛事 [10] - 争取申办10项以上国际A类赛事 [10] - 培育黄埔马拉松赛等自主品牌赛事 [10] 穗港澳体育合作 - 建立穗港澳体育交流合作机制 [8] - 推动三地在体育产业、场馆、赛事等领域资源共享 [8] - 谋划建设大湾区奥林匹克学院 [8]
城市24小时 | 汽车产量强省格局生变,谁在进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5 00:31
汽车产业格局变化 - 安徽2025年上半年汽车产量149.95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73.09万辆,均居全国第一,实现历史性突破 [1] - 全国上半年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首次同期双超1500万辆 [1] - 广东汽车产量131.34万辆(全国第二),新能源汽车产量43.10万辆(全国第九),被安徽超越 [3] - 安徽产业布局红利显著,集聚奇瑞、蔚来、大众安徽等7家整车企业,形成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 [4] 中部省份汽车产业崛起 - 湖南汽车产量74.76万辆(全国第九),新能源汽车产量47.91万辆(全国第六),新能源整车制造增长167.7% [5] - 河南汽车产量67.94万辆(全国第十二),新能源汽车产量33.31万辆(全国前十),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4.5% [5] 区域经济与产业规划 - 华东(含长三角)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成立,覆盖7个民航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和多所知名院校 [6] - 上海浦东计划到2027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工业产值超1000亿元,创新药械占比35%-40% [7] - 广州计划到2030年培育1-2个千亿级体育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智能体育和数字体育产业 [9] - 南京目标2030年成为全国脑机接口产业高地,预计2040年市场规模超1200亿元 [10] 消费与黄金市场 - 五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离境退税销售额占全国70% [11] - 上半年国内黄金消费量505.205吨(同比降3.54%),其中黄金首饰消费199.826吨(同比降26.00%),金条及金币消费264.242吨(同比增23.69%) [12] 企业合作与投资 - 成都与蚂蚁集团合作设立人工智能企业服务总部和西部研发中心,聚焦AI场景应用和金融科技 [8]
广州:积极发展电子竞技、低空运动、新能源赛车等新兴潮流运动业态
快讯· 2025-07-23 17:35
体育产业融合发展 - 推进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高度融合发展 推动体育事业与产业循环互补 [1] - 建立商业性体育资源面向全民健身、青少年体育、竞技体育的反哺机制 动态平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1] 体育市场化运作 - 积极推进体育场地与公共体育场馆建设运营、赛事活动举办、体育运动员培养等领域的市场化、产业化运作 提升体育事业造血能力 [1] 新兴运动业态发展 - 积极发展电子竞技、冰雪、马术、水上运动、低空运动、新能源赛车等新兴潮流运动业态 [1] 体育消费场景打造 - 融合精品赛事、全民健身活动和传统商圈功能 打造"体育+商业+旅游+文化+娱乐+会展"消费场景 [1] - 打造若干主题鲜明、示范性强的体育产业功能区 做大做强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 [1]
广州:到2030年培育形成1—2个千亿级体育产业集群
快讯· 2025-07-23 17:26
广州市体育强市建设规划核心目标 - 到2030年体育强市建设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市民体育参与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体育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1] - 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经常锻炼人数比例达40%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9平方米 [1] - 竞技体育竞争力保持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国际国内大赛成绩领先 [1] 体育产业发展目标 - 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2.2% [1] - 培育形成1-2个千亿级体育产业集群 [1] 社会文化融合目标 - 体教融合发展格局持续优化 [1] - 体育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广州城市精神的重要名片 [1]
小众运动项目火“出圈” 激活体育消费大有可为
证券时报· 2025-07-20 22:05
小众运动崛起 - 匹克球热度持续攀升,某社交平台匹克球话题浏览量达1.4亿,短视频平台播放量突破3.8亿次 [2] - 天猫平台"6·18"期间匹克球装备销售涨幅超过1100% [2] - 匹克球融合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特性,场地更小、器材轻便,上手门槛低 [2] - 攀岩、飞盘高尔夫等小众运动在社交平台保持高热度与讨论度 [3] 小众运动与大众运动的角色差异 - 小众运动反映年轻消费者对精细化需求和个性化体验的偏好,代表垂直赛道 [3][4] - 大众运动市场规模更大,国际化推广基础强,如英超、西甲等赛事拥有广泛球迷基础 [4] - 小众运动客单价高,针对高净值人群,关联消费带动作用显著 [6] - 大众运动因参与人数多,在体育教培领域规模优势明显,如足球、篮球、游泳等 [7] 体育消费拉动因素 - 社交媒体裂变传播增强小众运动社交属性,推动赛事直播+带货、短视频+电商等商业模式 [6] - 体育消费中服务消费占比逐步上升,商品与服务消费占比约为60%和40%,上海、成都等城市服务消费占比更高 [8] - 群众体育赛事与当地消费场景融合效果好,投入产出比优于国际化顶尖赛事 [9] 政策与市场环境 - 国家发布多份政策文件,如《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等,挖掘体育消费潜力 [8] - 落实休假制度对激活体育消费至关重要,"有闲"比"有钱"更影响参与频率 [10][11] - 政府需通过功能性产业政策弥补市场不足,推动体育消费新场景、新产品、新模式 [11]
小众运动项目火“出圈”,激活体育消费大有可为
证券时报· 2025-07-20 21:58
匹克球热度与体育消费趋势 - 匹克球融合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特性,因场地小、器材轻便、上手门槛低,具备"大爆"潜质,社交平台讨论热度高[1][4] - 某社交平台匹克球话题浏览量达1.4亿,短视频平台播放量突破3.8亿次,天猫"6·18"期间匹克球装备销售涨幅超1100%[4] - 热度部分承接网球外溢需求,但从业者对其可持续性存疑,认为塑料球体验感较弱[4] 小众运动与大众运动的差异化角色 - 小众运动(如匹克球、攀岩)反映年轻群体精细化需求和个性化体验趋势,代表体育产业垂直赛道[4][5][6] - 大众运动(如足球、篮球)市场规模大且国际化基础强,体育教培领域规模优势明显,客单价低于小众项目[6][9] - 小众运动客单价高且带动关联消费显著,大众运动依赖参与人数形成规模效应[9] 社交媒体与体育消费新场景 - 社交媒体通过"出片""装备"等元素放大匹克球等小众项目热度,裂变传播助力商业模式创新(如直播带货)[8] - 小众运动社交属性强,参与动机与分享行为形成正向循环,入奥项目(如滑板、攀岩)发展潜力更大[8] 政策与赛事对消费的拉动作用 - 2023年多份政策文件聚焦体育消费,成熟地区体育服务消费占比达40%(上海、成都更高),教育培训和体育旅游支出上升[11] - 群众赛事比国际顶尖赛事更易与本地消费场景融合,投入产出比更优[12] 体育消费的核心驱动因素 - "有闲"比"有钱"更关键,落实休假制度可提升参与频次(如广场舞年人均消费500元但体量大、黏性高)[14] - 需通过全民健身政策、消费补贴及供给侧创新(新场景/产品)维持增长[14]
【深度】从赛事到商机——科尔尼诠释体育产业价值路径
科尔尼管理咨询· 2025-07-16 09:16
全球体育市场概况 - 2025年全球体育市场价值预计达4170亿美元 2030年有望增长至6020亿美元 2020-2025年均增长率5% 2025-2030年预计提升至8% [6] - 收入结构显著变化:体育游戏与博彩业务超越赛事IP成为最大收入板块 过去十年占比增长近50% 主要受美国政策解禁及亚洲市场需求推动 [6] - 年轻粉丝行为转变是关键驱动力 更倾向通过互动媒介而非传统观赛方式参与体育 [6] 三大核心价值池分析 赛事IP与比赛日商业化 - 2025年预计收入1540亿美元 年增长率8% 媒体版权(610亿美元)占最大份额 顶级赛事版权价值十年间从12亿飙升至30亿美元 [11][12] - 赞助与场馆广告规模达520亿美元 数据驱动转型提升ROI F1赞助收入29亿美元 虚拟广告技术拓展地理定位投放 [13][14] - 比赛日收入340亿美元 场馆向综合娱乐目的地转型 周边商品70亿美元 年增6-8% 受益电商全球化 [15][16] 转播与流媒体 - 2025年规模860亿美元 流媒体(240亿美元)占比30% 2030年将达340亿美元 YouTube以140亿美元获NFL Sunday Ticket版权 [17][18] - 付费电视订阅仍占70%(490亿美元) 但线性广告收入年降2% 流媒体平台采用AVOD模式 广告收入120亿美元 [17][18] 游戏与博彩 - 2025年规模1770亿美元 体育博彩1330亿美元 美国合法化州从1个激增至36个 占全球25%份额 [19][20] - 梦幻体育270亿美元 DraftKings等平台构建数十亿业务 体育视频游戏170亿美元 移动端仅占5%存在增长空间 [20][21] - 电竞产业2024年收入15亿美元(增10%) 17支NBA球队加入电竞联盟 成为连接年轻用户纽带 [22] 三大横向增长趋势 女子体育 - 2025年商业收入23.5亿美元 较2022年增长240% 女足世界杯观众翻倍至20亿 WNBA收视率同比增170% [31] - 观众构成更均衡(女足38%女性观众vs男足20%) 社交媒体积极度高出33-40% 形成高价值粉丝细分群体 [31][32] 新兴赛事形式 - Kings League吸引85% 34岁以下观众 65%收入来自阿迪达斯等赞助商 The Hundred板球赛事获1.89亿美元投资 [35][36] - 国际足联推出32队世俱杯(奖金10亿美元) 板式网球玩家超2500万 匹克球成美国增长最快运动 [37][38] 中东崛起 - 沙特"2030愿景"投资数百亿美元 包括LIV高尔夫、电竞中心(380亿美元) 2034年世界杯主办权 [41] - 从观赏场景转型商业市场 PIF投资DAZN 形成数字优先的体育生态系统 [42][43] 投资模式与价值杠杆 六大投资策略 - 机会型IP投资/多俱乐部所有权/商业整合/综合体育平台/市场拓展/媒体科技专注型 [52][53] - 美国体育资产回报显著 2012-2022年NBA球队回报率954% MLS达1465% 欧洲私募收购从2021年19起增至2023年31起 [47][49] 五大价值杠杆 - 商业卓越化(AC米兰赞助收入从1500万增至6200万美元)/粉丝互动与洞察/平台扩展/技术驱动创新/运营专业化 [57][62] - AC米兰案例:重组管理团队 年轻化阵容 建立媒体工作室 4.69亿收购后以13亿售出 [61][62][65]
陆挺博士亲历“苏超”现场:“苏超”创造了新的消费场景,为提振内需提供新思路
野村集团· 2025-07-11 19:22
苏超联赛的火爆现象 - 比赛现场组织有序 球员全程保持高度专注 即使比分悬殊也未有松懈 [1][7] - 海门球场因需求火爆临时加座1万个 仍出现0.1秒抢光2.1万张票的盛况 [4] - 南通单场比赛带动73万人次游客接待量 开启"第二现场"观赛模式结合餐饮消费 [4][6][11] 苏超成功的经济逻辑 - 江苏13个地级市经济均衡发展 各具特色产业和文化传承 形成"十三太保"竞争格局 [8] - 赛事通过"没有假球 只有世仇"等造梗营销 成功营造松弛感与地域归属感 [8][15] - 以供给创造需求 体育赛事成为新消费场景 符合人均GDP超1.2万美元阶段的娱乐需求 [1][9] 产业带动与模式创新 - 南通"免费青训+职业输出"足球模式具备可复制性 推动全省足球水平提升 [12] - 赛事带动体育基础设施升级 南通作为"建筑之乡"有望快速补齐场馆短板 [12] - 文旅产业深度整合 政府主导与民间创新结合形成示范效应 [15][16] 区域发展经验启示 - 省级政府统筹下放管理权 地市层面获得充分创新空间 [15][16] - 赛事验证改革经验:中央与地方分权 区域间效仿竞争形成发展动力 [16] - 其他地区需结合本地特色 不局限于足球形式 避免简单复制 [17] 长期发展展望 - 赛事可持续性强 有望持续刺激消费与投资 [2] - 推动体育成为新质生产力组成部分 促进服务业结构升级 [15] - 半决赛/决赛阶段预计将引发新一轮观赛与文旅消费热潮 [18]
中体产业: 中体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亏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1 16:17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900万元到-2,200万元,同比减少197%到228% [1] - 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200万元到-2,500万元,同比减少幅度与归母净利润相近 [1] - 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271.54万元,扣非净利润为2,322.35万元,每股收益0.0237元 [1] 业绩变动原因 - 公司业务具有周期性,核心业务集中在下半年交付,导致上半年业绩波动 [2] - 2024年上半年因部分地产项目交房确认收入实现盈利,但本期亏损较2022年及2023年同期已有较大幅度收窄 [2] 其他说明 - 本期业绩预告数据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 [1] - 预告数据为初步核算结果,最终财务数据以公司正式披露为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