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产业

搜索文档
传承延续历史文脉充分激发消费活力 加快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西安日报· 2025-05-08 10:34
5月7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方红卫到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调研城墙文旅商圈建设运营情况。 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实施文化兴市战略,坚持文 物保护优先,传承延续历史文脉,以改革之力加快资源盘活整合,增加优质服务供给,促进文商旅深度 融合,充分激发消费活力,加快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原文链接:方红卫在调研城墙文旅商圈建设运营情况时强调 传承延续历史文脉充分激发消费活力 加快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方红卫先后深入悦新居民宿、老菜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永兴坊陕西非遗文化特色街区,察看街区 业态布局、日常运营、管理服务等情况,强调要提升服务、优化环境,持续丰富街区业态、提升街区品 质,坚持差异化展示、特色化发展,不断扩大品牌效应,打造更多契合市民游客需求的文旅产品,推动 西安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市领导和文全、肖琦参加。 方红卫首先来到西安市护城河及环城公园综合改造工程(二期)火车站段项目,听取项目规划、建 设进度等情况汇报,要求统筹抓好水体监测、文物保护、环境提升等工作,完善配套设施,加快工程进 度,努力打造精品工程、示范工程。 在西北城角文博非遗体验街区 ...
2025 运河牡丹文化周——牡丹产业创新交流研讨会成功举办,共探牡丹产业发展新路径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08 08:16
科技赋能牡丹产业 - 北京林业大学牡丹国际研究院院长成仿云指出漷县镇以运河串联北京、洛阳、菏泽的文化脉络,具备独特优势,建议借助科技力量推动牡丹在化妆品、康养、药用等领域的开发[2]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舒庆艳提出将科研知识转化为科普内容,深入挖掘牡丹中药文化,并利用技术实现牡丹四季开放,建议通过废料深加工降低成本[2]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徐文忠指出芍药在中药材、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阔前景,其杂交技术可拓展牡丹产品多样性,提升产业链附加值[2] 文旅融合与IP打造 -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刘继国建议打造林下康养牡丹示范地,深度挖掘北京本地及南北运河文化,与菏泽黄河牡丹文化形成呼应,开发系列文创产品[3] -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杨剑飞指出需强化"水木共生"叙事,通过数字文创、影视联名等形式塑造年轻化、国际化文化符号[4] - 北京物资学院大运河研究院专家朱群芳教授提出融合大运河文化、牡丹文化与康养文化,打造集科普研学、康养生活、林下经济于一体的文旅融合示范区[4] 企业实践与多元发展 - 陕西村上文旅集团董事长郭强提出"文旅+产业+合作社"模式,打造集研学、康养、消费于一体的"乡村生活综合体"[5] - 华蓝瑞兆文旅执行董事赵峥建议开发牡丹音乐节、元宇宙体验等新业态,注重经济测算与融资创新[5] - 菏泽诚美牡丹产业园李洪勇指出丰富牡丹花期品种、延长观赏期的重要性[5] 产学研协同与产业落地 - 漷县镇人民政府与华顺德国际文旅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运河牡丹产业集群建设[6] - "运河牡丹核心文化体验区共创计划"由五家单位共同发起,旨在整合多方资源,推动运河文化与牡丹产业深度融合[7] - 华顺德集团总裁纪培斌表示将推动牡丹与健康、非遗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运河牡丹历史文化遗产体验区"[7]
旧瓷器厂“塑身”变作游客打卡地(在现场)
人民日报· 2025-05-07 06:12
文旅产业园运营情况 - 红旗坊·文旅产业园(一期)占地260亩,经过5年修缮改造后于"五一"假期正式投入运营 [2] - 园区保留老瓷厂工业遗存美学,包括四根大烟囱、红砖老厂房及70年前的窑砖阶梯等历史元素 [2][4] - 日均客流量超过2万人次,文创店面如"又见南山"出现供不应求现象 [2][4] 陶瓷文化特色与设计 - 园区融入瓷文化设计细节,如匣钵堆砌的观景台和景观墙、龙窑形制拱门及老瓷器展陈 [3][4] - "瓷观·观止"中国白·德化瓷艺术展、"德化好礼"红旗坊好物展等文旅活动同步举行 [4] - 定制瓷器店推出"五一"特别款产品,如寓意"福禄"的瓷葫芦 [2] 历史背景与产业转型 - 园区前身为上世纪50年代建立的德化县红旗瓷厂,曾恢复失传百年的建白瓷工艺 [2] - 原瓷厂员工重返园区"再进修",反映其兼具历史回忆与创意集聚功能 [4] - 修缮原则为"原汁原味、修旧如旧",保留朴树等原有植被并改造为游客休息区 [2] 游客反馈与商业表现 - 工业设计从业者专程驱车两小时参观,计划延长停留时间深度体验 [2][4] - 文创店面负责人表示存货接近售罄,显示商业转化效果显著 [2] - 游客对工业遗存与陶瓷文化的融合设计表现出高度兴趣 [3][4]
真诚是文旅推介永远的“必杀技”
证券时报· 2025-05-07 02:01
文旅行业趋势变化 - 城市走红方式从依赖自然奇观转向人文风物 如赛事 游戏 美食等 带动旅行热潮 [1] - "五一"假期西部小城荣昌成为现象级网红城市 与淄博 天水 哈尔滨 隰县等并列 [1] - 人为创造的文旅亮点成为吸引游客的第一步 但需结合优质服务才能持续转化消费 [1] 地方政府文旅策略 - 荣昌通过网红个人IP带动流量 政府快速响应 开放机关食堂 免费停车等提升接待能力 [2] - 政府部门主动征集网络大V 投资机构等一线从业者建议 优化文旅服务供给 [2] - 文旅消费扩张核心在于提升体验 需从消费者视角提供精准服务 [2] 文旅产业成功要素 - 自然资源禀赋不足的城市需通过"生造"亮点吸引游客 但后续服务是关键 [1] - 文旅推介需结合风土人情展示 并持续优化游客体验 形成可复制推广模式 [1] - 真诚服务与用心规划是城市走红的共性经验 未来将成为行业标配 [2]
广西象州以 “数智+文旅”构建全域消费新生态
搜狐财经· 2025-05-07 01:44
数智消费产业发展 - 象州数智消费产业发展大会启幕,100多位数智领域专家参与,宣布成立"象州数字游民社区"并发布2.0版规划方案,提供创业孵化基金、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 [1] - 中国首个城市数字经济实景化运营项目梦幻城AIPLAY首发,体验馆内配备AI智能售卖机、裸眼3D全息投影、动感龙舟竞技等项目 [1] 文化+旅游+体育融合活动 - 2025年广西匹克球公开赛开幕,设置六大项目,吸引专业运动员及国际爱好者参与,羽毛球世界冠军赵剑华等体坛名人推动运动普及 [3] - "万象星彩大巡游"以夜色为舞台,包含巨型烟花龙、50台哈雷机车、8辆梦幻花车等创意方阵,融合赛博星球、芦笙踩堂、堂吉诃德剧目等元素,吸引数万名群众 [3] - "星梦象州音乐秀"采用全球顶级3D全息投影技术,舞台幻化为浩瀚星河,张靓颖领衔演出 [5] - "民族团结宴"结合壮族特色美食与高山流水互动仪式,融合民族歌舞与DJ混搭表演 [5] - "象州梦幻夜"推出实景剧本杀、御剑表演、机甲巡游等13处主题舞台,夜间AR寻宝与电音派对联动 [7] 消费数据表现 - "五一"假期象州县接待游客54.31万人次,同比增长35.7% [7] - 实现旅游消费35359.21万元,同比增长52.56%,特色餐饮、智慧民宿等业态持续火爆 [7]
奥雅股份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减亏
证券日报网· 2025-05-06 18:4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4 13亿元 归母净利润亏损2 82亿元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8892 08万元 归母净利润亏损932 57万元 同比减亏 较2024年第四季度亏损额收窄94 77% [1]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376 83万元 同比转正 [1] 业务转型与战略 - 公司经历转型阵痛期 部分项目出现延期或取消 预算削减或进度延迟 [1] - 核心业务为"创意设计+亲子文旅" 借助"AI+IP"双引擎发展 2024年为"奥雅4 0-AIPO时代"元年 [2] - 城市更新与亲子文旅"双主业"协同贡献超70%营收 [2] - 未来三年目标将城市更新 洛嘉儿童等战略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85% [2] 项目投资与业务进展 - 2024年斥资逾亿元打造多个自主品牌项目 包括电建 洛嘉重庆能量乐园 常州舜山猪猪乐园等 [2] - "儿童友好"文旅综合业务收入占比上升至40 37% [2] - 洛嘉儿童品牌覆盖全国50座城市 累计250多个项目 服务超百万家庭 [2] - 城市更新项目保留历史建筑超300栋 国家级非遗活化十余项 [2]
祥源文旅:“五一”假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47%
快讯· 2025-05-06 15:43
祥源文旅2025年"五一"假期业绩表现 - 2025年"五一"假期(5月1日至5月5日)景区接待游客62.36万人次,同比增长51.79% [1] - 实现营业收入4040.41万元,同比增长50.47% [1]
悦来通辽 乐享“五一”
内蒙古日报· 2025-05-05 08:12
文旅活动与演出 - 通辽市悦来河文旅休闲街区在"五一"假期举办融合电声乐与民乐的特色演出,吸引大量游客 [1] - 演出曲目包括《口是心非》《红日》《乌兰巴托之夜》等经典歌曲,民族特色与现代音乐元素巧妙融合 [1] - 街区引入非遗制作、文创潮品、特色美食等多元业态,提升游客体验 [1] - 科尔沁区乌兰牧骑在北京上演现代舞剧《白云·净生》和原生态民族艺术分享会,展示北疆文化传统与当下 [2] - 演出包含《额尔敦扎萨克的骏马》《万马奔腾》等节目,现场互动环节增强观众参与感 [2] 文旅产业发展战略 - 通辽市以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为牵引,培塑"悦来通辽"文旅品牌 [1] - 构建"一轴三区"发展格局,重点建设西辽河文明研学、科尔沁文化展示、城郊型乡村旅游等基地 [1] - 2025年实施市场主体培育、旅游业态升级、服务质量提升三大行动 [3] - 重点推进20个千万元以上文旅项目,拓展"旅游+""+旅游"多业态融合发展 [3] - 计划举办西辽河文化节等500余项文旅活动,开发四季旅游产品 [3] 文旅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通辽市接待国内游客631.08万人次,同比增长17.40% [3] - 国内游客总花费77.61亿元,同比增长6.77% [3] - 通过文旅融合推动全市旅游提质增效 [3] 品牌建设与产品开发 - 打造"歌游内蒙古·悦享西辽河"区域品牌 [3] - 开发自驾游、露营游、康养游、度假游精品景区和线路 [3] - 推出定制化旅游产品,助力"引客入通",激发文旅消费潜力 [3]
深圳:文旅多点开花 消费丁旺财旺
搜狐财经· 2025-05-03 15:41
消费券发放 - 南山区商务局启动“周二享礼”餐饮消费券发放活动,2400万餐饮和零售消费券分5轮发放,活动时间为4月29日至6月2日,每周二16:00开始 [13][14] - 市民可通过“南山通”或“Ai南山”小程序进入活动页面领取消费券,餐饮消费券有5种面额,零售消费券面额由商家设定,使用规则明确 [14] 轨道交通 - “五一”假期4月30日、5月1日深圳轨道交通线网客流量连续两天突破千万人次,分别为1076.53万人次、1017.2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上升23% [6][9] - 今年以来深圳轨道交通线网出行热度持续走高,全网客运量同比上升8.41%,地铁11号线、14号线运能提升,11号线上线列车增加 [9] 文旅热点 - “五一”假期首日深圳文化新地标K11 ECOAST海滨文化艺术区迎来客流高峰,4天日均客流量突破15万人次,假期首日超30万人次涌入 [10][12] - K11 ECOAST深度融合海岸线资源,业态布局多元,假期有精彩活动,后续还有文化盛宴开展 [12] 汽车促销 - “五一”假期龙岗区园山街道组织辖区车企开展“园山有商机”之“汽车大集结 五月尊享惠”促销活动 [15] - 众多园区和车企提供购车优惠,如信义汽车城、中联展新能源汽车城等不同品牌车型有不同幅度优惠 [15] 光明区活动 - “五一”假期深圳科学技术馆开馆,200余场高能展教活动和科技大讲堂系列讲座上演 [16] - 光明农场大观园举办“去追风,趣逐兔”兔子狂欢节,光明欢乐田园金葵花绽放并推出特色打卡装置 [16][17] - 迳口村以麒麟文化IP等展现乡土魅力,各商圈开展特色活动,如万达广场、光明蓝鲸世界等 [18] 反诈指南 - 深圳反诈中心发布“五一”反诈指南,包含出行防诈、购物消费防诈、居家防诈等内容,提醒市民防范各类骗局 [19] - 发布防诈应知应会知识,如不轻信境外来电、不泄露短信验证码等 [20]
“五一”假期江苏文化消费市场掀起热潮
新华日报· 2025-05-03 07:20
文章核心观点 “五一”假期文化消费市场掀起热潮,创意活动丰富文化消费内容与形式,精准对接游客需求,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动力 [1] 博物馆+市集 - 博物馆举办的市集给游客带来新奇体验,如六朝博物馆的“六朝有好‘市’”和镇江博物馆的“镇有诗意·生活市集” [2] - “竹林七贤”大漆珠串融合六朝文化精髓,销售火爆 [2] - 镇江特色文创产品受年轻游客喜爱,5月1日吸引约万名游客,博物馆与市集联姻满足游客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3] 文旅深度融合 -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让风景成为文化传承的课堂,如淮安西游乐园和南京市浦口区响堂村 [4] - 5月1日,淮安西游乐园客流量突破3万人次,外地游客占比超七成,创历年新高,其特色活动打造游园新体验 [4] - 南京市浦口区响堂村的艺术展5月1日引流300多人,带动整村销售上万元,当日旅游收入约20万元,村内品牌民宿入住率达100% [4] 演出形式多元 - “五一”假期大型演出剧场与特色小剧场迎来热潮,话剧、喜剧等演出百花齐放 [5] - 南京保利大剧院、江苏大剧院等部分演出门票全部售罄或基本售罄 [5] - 5月1日,南京老门东开心麻花沉浸剧场观众人数和销售额均同比增长100%,5月3日、4日场次门票接近售罄,核心受众集中于18 - 38岁 [6] - 行浸式多维空间剧《只此周庄》焕新重启,加强3D视觉效果等,期望探索文旅融合创新路径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