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5
搜索文档
赛力斯丨2025Q3:业绩稳健向上 发力具身智能【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11-03 09:08
0 1 事 件 概 述 公司发布 2025Q3业绩报告:2025M1-9营业总收入为1,105.3亿元,同比+3.7%,其中,2025Q3营业总收入为481.3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15.8%/+11.3%。2025M1-9归母净利润 为53.1亿元,同比+31.6%,其中2025Q3归母净利润为23.7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1.7%/+8.1%;2025M1-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7.7亿元,同比+26.7%,其中,2025Q3扣非归母净 利润为22.9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1.4%/+10.2%。 0 2 分 析 判 断 ► 单车ASP突破 利润同比高增 1)收入端: 2025M1-9营业总收入为1,105.3亿元,同比+3.7%,其中,2025Q3营业总收入为481.3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15.8%/+11.3%。据我们测算,2025Q3 单车ASP为33.9万元,同比/环比分别+2.8/+0.7万元。单车ASP跃升主要由于高端新车型集中交付下产品结构进一步向高端倾斜,问界M9和M8占据2025Q3交付总量 的77.0%。 2 )利润端: 2025M1-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7.7亿元,同比+26 ...
赛力斯启动全球发售:折价或高达27%及基石阵容失衡背后 估值与业绩匹配失衡及独立性挑战凸显
新浪证券· 2025-10-30 10:15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喜乐 赛力斯于10月27日启动全球发售,预计于11月3日定价,并于11月5日在港交所挂牌交易。本次发行最高价不超过131.50港元/股,基 础发行股数约1亿股,对应发行规模约131.8亿港元,若项目全额行使发售量调整权及超额配股权,则发行规模将达到174.3亿港元。 本项目有可能成为今年第三大港股IPO,也同时是2022年至今港股市场最大的整车厂IPO项目。然而超26%的罕见高折价,以及基石 投资者中外资长线基金集体缺席、依赖政府与产业资本"托底"的结构失衡。这些异常信号的背后,是其估值与业绩的严重背离、对 华为的深度依赖等深层风险,值得市场高度警惕。 港股发行价较A股折价或高达26.9% 远超过往大型A to H项目的"异常让利" 赛力斯本次发行的定价策略,与今年同类大型A to H项目形成鲜明反差。按照当前最高发售价131.50港元/股,较A股10月29日收盘价 163.99元/股折扣已达到了26.9%,远超可比项目水平。梳理2025年发行规模100亿港元以上的A to H项目可见,除恒瑞医药因符 ...
赛力斯港股招股 预计募资净额129.249亿港元
财经网· 2025-10-30 09:33
港股上市概况 - 赛力斯正式开启港股招股,招股期持续至10月31日,计划于11月5日以股票代码"9927"在港交所主板挂牌,届时将成为"A+H"两地上市的新能源车企 [1] - 若上市成功,公司将打破奇瑞汽车创下的纪录,成为2025年港股规模最大的车企IPO [1][6] IPO发行细节与募资用途 - 本次IPO基础发行规模为1.002亿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002万股,国际发售约9018万股 [3] - 按最高发售价每股131.50港元计算,假设未行使超额配售权,预计募资净额约为129.249亿港元 [3] - 发行吸引了22家基石投资者,包括重庆产业母基金、林园基金、广发基金、施罗德、中邮理财、星宇香港等 [3] - 募资所得款项约70%将用于研发投入,约20%用于多元化新营销渠道、海外销售及充电网络服务以提升全球品牌知名度,10%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3] - 公司计划2026年前在欧洲、中东等地设立100家体验中心,并与华为共建超充网络,目标覆盖主要国际市场80%的高速公路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623.59亿元,2024年全年营收为1451.14亿元 [7][10]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165.31亿元,毛利率为26.5%,较2024年全年的23.8%有所提升 [10]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从340.56亿元增长至1451.14亿元,毛利从27.28亿元增长至345.51亿元 [10] 产品与市场表现 - 公司已推出问界M5、问界M7、问界M8和问界M9四款车型 [7] - 2024年问界品牌全年总交付量达38.71万辆,同比增长268% [7] - 2025年上半年问界品牌交付量为151,977辆 [16] 与华为的合作关系 - 公司与华为合作推出的问界品牌是公司品牌形象与市场表现显著转折的关键 [12] - 在此合作模式中,华为承担主导角色,全面负责产品设计、定位与渠道销售等重要环节 [12]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问界品牌销售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从60.3%一路攀升至90.3% [14][16] 行业竞争环境 - 随着华为鸿蒙智行"朋友圈"扩张,先后与奇瑞、北汽、江淮、上汽等车企合作推出智界、享界、尚界等多个品牌,问界品牌不再是独享华为技术光环的唯一品牌 [17] - 华为与传统大厂在智驾领域加紧合作,问界品牌的独特优势正在减弱,并与更多华为生态中的品牌产生竞争关系 [17] 业务与资本动态 - 公司子公司与火山引擎达成具身智能合作,正研发将豆包大模型接入车机 [17] - 公司于今年6月通过增资引入50亿元战略投资,9月完成对华为旗下引望智能10%股权的收购,已支付115亿元款项 [17]
赛力斯开启港股招股 预计募资净额129.249亿港元
财经网· 2025-10-30 07:09
日前,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力斯")正式开启港股招股,招股期将持续至10月31日,计划于11月5日正式以"9927"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 板挂牌。届时,赛力斯将成为"A+H"两地上市的新能源车企。 据招股文件显示,赛力斯计划本次IPO基础发行规模1.002亿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002万股H股,国际发售约9018万股H股(以上可予重新分配、视乎 发售量调整权及超额配股权行使与否而定)。 按最高发售价每股131.50港元计算,假设发售量调整权及超额配售权未获行使,预计募资净额129.249亿港元。 据招股文件披露,赛力斯本次发行吸引了22家基石投资者,其中包括重庆产业母基金、林园基金、广发基金、施罗德、中邮理财、星宇香港等。 对于赛力斯募资所得款项,约70%将用于研发投入;约20%将用于多元化新营销渠道投入、海外销售及充电网络服务,以提升赛力斯的全球品牌知名度; 10%将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具体来看,赛力斯计划2026年前在欧洲、中东等地设立100家体验中心,并与华为共建超充网络,目标覆盖主要国际市场80%的高速公路。 若上市成功,赛力斯也将打破此前由奇瑞汽车创下的纪录,成为2025 ...
赛力斯开启招股,预计11月5日香港主板挂牌上市,22家基石投资者加持
搜狐财经· 2025-10-29 15:21
港股上市概况 - 公司计划于2025年11月5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 股票代码为9927 将成为首家A+H两地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 [1] - 本次港股IPO是2025年港股规模最大的车企IPO 也是2025年亚洲科技板块最大IPO之一 [1][6] - 基础发行规模为1.002亿股H股 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002万股 国际发售约9018万股 [4] 募资与投资者 - 按最高发售价每股131.50港元计算 假设未行使相关权利 预计募资净额为129.249亿港元 [4] - 本次发行吸引了22家基石投资者 包括重庆产业母基金 林园基金 广发基金 施罗德 中邮理财 星宇香港等 [5] - 募资计划用于研发投入 多元化新营销渠道投入 海外销售及充电网络服务 以及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1451.14亿元 同比增长305.4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9.46亿元 [6] - 2024年新能源汽车毛利率提升至23.8% 公司成为全球第四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6]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623.59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41亿元 同比增长81.03% [6] 市场地位与产品 - 按2024年销量计 问界品牌在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排名第五 市场份额为3.7% [5] - 按2024年销量计 问界在中国高端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排名第三 [5] - 问界M9在2024年中国售价50万元级乘用车车型中排名第一 公司已形成问界M9 M8 M7 M5四款车型的产品矩阵 [5] 业务布局与战略 - 公司绝大部分产品在中国内地销售 但已进入欧洲 中东 美洲和非洲的多个国家 欧洲市场已扩展至挪威 德国 英国 瑞士等 [5] - 公司定位为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业务的技术科技型企业 锚定高端智能电动汽车主航道 [5] - 自2021年与华为跨界合作推出问界品牌以来 通过差异化定位和精准价格梯度全面抢占高端用户市场 [5]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29日收盘 公司A股报163.99元/股 市值为2678.56亿元 [6]
赛力斯H股发行价最高每股131.5港元 新能源车销量高增不再前9月降3.82%
长江商报· 2025-10-29 07:48
港股上市进展 - 公司H股香港公开发售于10月27日开始,预计于10月31日结束,并预计于11月3日前公布发行价格 [2] - 本次H股发行的价格最高不超过每股131.50港元 [2][4] - H股预计于2025年11月5日在香港联交所挂牌并开始上市交易,从发布赴港IPO消息到正式上市仅用了7个月时间 [5][6] 全球发售详情 - 本次全球发售H股基础发行股数为1.002亿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002万股约占10%,国际发售9018万股约占90% [3] - 在发售量调整权及超额配售权悉数行使的情况下,公司本次全球发售H股的最大发行股数为1.325亿股 [4] 2025年前9月销量表现 - 2025年前9月,公司销量为34.07万辆,同比下降7.79% [2][15] -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0.46万辆,同比下降3.82%,高增长势头不再 [2][16] - 前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已完成全年考核目标37.95万辆的约80%,按照当前月销量超4万辆的水平,达标问题不大 [15] 2024年业绩与目标完成情况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完成度约为202.52% [12][13]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2.69万辆,同比增长182.84%,完成度约为141% [10][11] - 2024年净利润59.46亿元,同比增长342.72% [12] 2025年业绩目标与当前进展 - 2025年公司目标为营业收入达896.05亿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7.95万辆 [14][1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4.02亿元,虽然同比下降4.06%,但全年完成考核目标难度不大 [17]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达29.41亿元,同比增长81.03% [17] 行业挑战与竞争格局 - 30万至50万元价格区间的新能源车市场增速相对放缓甚至出现下滑,公司主要产品集中在该价格区间,因此受到较大影响 [2][16] - 公司问界系列凭借华为技术受到关注,但未能在技术上建立明显优势 [2][16]
赛力斯于港交所招股,拟于11月初上市
搜狐财经· 2025-10-28 09:13
IPO基本信息 - 公司于10月27日在香港交易所启动招股,招股期持续至10月31日,计划于11月5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9927" [1] - 本次IPO基础发行规模为1.002亿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002万股H股,国际发售约9018万股H股 [1] - 按最高发售价每股131.50港元计算,假设相关权利未获行使,预计募资净额为129.24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18.25亿元) [1] - 若IPO成功,公司将打破奇瑞汽车的纪录,成为2024年港股规模最大的车企IPO [4] 投资者与资金用途 - 本次发行吸引了22家基石投资者,包括重庆产业母基金、林园基金、广发基金、施罗德、中邮理财、星宇香港等 [3] - 募得资金将用于公司的研发投入、多元化新营销渠道投入、海外销售及充电网络服务,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3] - 于2024年6月,公司宣布已完成战略投资者引入,合计达50亿元 [5] 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4年公司总营收为1451.14亿元,同比增长305.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9.46亿元 [4] - 2024年新能源汽车毛利率为23.8%,是全球继特斯拉、比亚迪、理想汽车之后,第四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营收623.5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29.41亿元,同比增长81.03% [4] - 截至10月27日A股收盘,公司股价报收159.03元,总市值为2598亿元 [6] 销售与产品信息 - 自2021年与华为合作推出鸿蒙智行首个品牌问界以来,公司已先后推出问界M5、问界M7、问界M9和问界M8四款新能源车型 [4] - 2024年公司累计销量达42.69万辆,同比增长182.84% [4]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销量为30.46万辆,同比下滑3.82% [4]
每股131.5港元!赛力斯香港上市确认
新浪财经· 2025-10-28 01:08
港股上市计划 - 公司计划于11月5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股票代码为"9927",将成为首家"A+H"两地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 [1] - 港股IPO基础发行规模为1.002亿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002万股,国际发售约9018万股 [3] - 按最高发售价每股131.50港元计算,假设未行使超额配售权,预计募资净额约为129.249亿港元 [3] 募资用途 - 募集资金将用于公司的研发投入、多元化新营销渠道投入、海外销售及充电网络服务,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3] 产品与销量表现 - 公司与华为合作推出问界品牌,已推出M5、M7、M8、M9四款车型,所有产品均提供增程和纯电版本 [3][5]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汽车累计销量为27.62万辆,同比下滑5.72%,其中9月销量4.12万辆,同比增长15.14% [5] - 2025年前三季度问界品牌总销量为26.91万辆,其中M8销量为99529辆,M9销量为93102辆,M7销量为47722辆,M5销量为28731辆 [5] 行业背景与上市影响 - 公司选择在销量与营收数据亮眼的时机赴港上市,有利于增强资金实力、缓解资金压力,并提升全球品牌知名度,助力国际化 [7] - 行业内有先例,奇瑞汽车于9月在香港上市,募资91.4亿港元,截至公告日股价为32.74港元/股,总市值达1900.70亿港元 [7]
七成募资用于研发 赛力斯冲刺港股
北京商报· 2025-10-28 01:02
港股IPO详情 - 公司计划发行1.002亿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002万股,国际发售约9018万股[1] - 按最高发售价每股131.5港元计算,预计募资净额为129.249亿港元[1] - 招股期为10月27日至10月31日,计划于11月5日以代码"9927"在港交所主板挂牌,成为首家"A+H"上市豪华新能源车企[1] 募资用途 - 约70%募资净额用于研发投入,其中40%用于提升核心技术能力与创新能力,包括魔方技术平台升级、智能座舱及辅助驾驶技术提升、关键动力系统技术研发[4] - 约20%募资净额用于多元化新营销渠道投入、海外销售及充电网络服务等[1] - 部分资金将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2] 财务表现与业务依赖 - 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05.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9.46亿元,近五年来首次扭亏为盈[3] - 2024年问界品牌销量同比增长268%[3] - 2022至2024年,问界品牌汽车的销售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60.3%、67.9%、90.9%[3] 市场竞争与挑战 - 随着华为鸿蒙智行"朋友圈"持续扩大,相继孵化智界、享界、尊界、尚界品牌,问界不再独享"华为智驾"优势[3] - 华为与传统大厂在智驾领域合作加强,问界的独特优势正在减弱,并与华为生态内其他品牌产生竞争关系[3][4] - 汽车市场技术迭代、平台升级不断提速,公司需在盈利后保持差异化竞争优势[1] 公司背景与上市进程 - 公司前身为小康股份,成立于1986年,2016年登陆上交所[2] - 今年3月董事会审议通过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上市的议案,4月提交上市申请书,10月初通过港交所聆讯[2] - 本次IPO吸引22家基石投资者,包括重庆产业母基金、林园基金、广发基金、施罗德、中邮理财、星宇香港等[2] 产品与技术发展 - 自2021年与华为合作推出问界以来,已形成问界M9、M8、M7和M5四款车型的产品矩阵[3] - 问界M7成为30万元区间畅销车型[3] - 公司计划在未来两年加大AI技术投入,新动力总成将于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上半年装配至新车型[4]
急补“技术课”,赛力斯港股募资额七成投研发
北京商报· 2025-10-27 22:32
港股上市计划 - 公司计划于11月5日以股票代码"9927"在港交所主板挂牌,成为首家"A+H"两地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 [4] - 本次IPO基础发行规模为1.002亿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002万股,国际发售约9018万股,按最高发售价每股131.5港元计算,预计募资净额129.249亿港元 [1][4] - 招股期持续至10月31日,发行吸引22家基石投资者,包括重庆产业母基金、林园基金、广发基金等 [4] 募资用途 - 约70%的募资净额将用于研发投入,其中40%用于提升核心技术能力与创新能力,10%用于海外车型研发适配 [1][9][11] - 约20%的募资净额将用于多元化新营销渠道投入、海外销售及充电网络服务等,其中5%的资金将专门用于海外市场扩张 [1][4][11] - 公司计划在2026年上半年推出新车型,并计划在2026年将研发人员总数增加至9200人 [9][10] 财务表现与华为依赖 - 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05.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9.46亿元,近五年来首次扭亏为盈 [6] - 2024年问界品牌销量同比增长268%,2022至2024年,问界品牌汽车的销售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0.3%、67.9%、90.9% [6] - 公司业绩高度依赖与华为的合作及问界品牌,若合作中断或问界品牌表现恶化,可能对业务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6] 市场竞争与技术投入 - 随着华为鸿蒙智行"朋友圈"扩大,问界品牌面临的同质化竞争加剧,其独特优势正在减弱 [6][7] -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集团销量同比下滑3.82%,其中赛力斯汽车销量同比下滑5.72% [7] - 汽车行业竞争焦点转向技术、研发和智能化,公司需提升核心技术研发实力以保持差异化竞争优势 [8][9] 海外市场与业务多元化 - 公司已在欧洲、中东、美洲和非洲的多个国家进行业务布局,2022至2024年海外市场收入分别为39.219亿元、49.759亿元、42.107亿元 [11] - 公司将通过自建、反向合资、战略合作等多种方式探索海外网络建设,实现本地化制造及运营 [11] - 公司业务向多元化领域延伸,与火山引擎签署具身智能合作协议,共同研发智能机器人决策与控制技术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