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服务
搜索文档
高频:地产销售继续探底,关注新房解除限售影响
财通证券· 2025-11-15 16: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地产销售依旧偏弱 新房市场价稳量跌 二手房市场以价换量 明年或面临“5年限售政策”带来的次新房集中抛售 投资收益有限 [2] - 投资生产方面 商品价格大多下行 工业生产开工率大多下行 [2] - 消费方面 出行动能偏强 通胀方面 猪肉和蔬菜价格下行 油价上行 出口方面 SCFI和BDI下行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地产销售 - 本周(11月7日至11月13日)新房成交环比上升 同比降幅收窄 Wind20城新房成交面积环比6.54%、同比-33.11% 各线城市新房成交均不同程度强于上期 但仍大幅弱于去年同期 [2][7] - 重点城市中 新房成交环比大多下降 除上海(39.92%)外 其余均弱于上期 苏州(-50.94%)降幅显著 同比除上海(16.54%)、杭州(9.40%)外 其余降幅走阔 [7] - 本周二手房成交环比上升 同比大幅下滑 重点城市中 环比各城市成交面积均明显强于上期 杭州(11.30%)增幅显著 同比除北京(-14.92%)、杭州(-43.82%)降幅收窄外 其余降幅走阔 [7] 投资 - 本周商品价格大多下行 螺纹钢价格小幅上升 玻璃期货、水泥、沥青价格下降 螺纹钢表观消费量下降 库存减少 [2][36][6] 生产 - 本周开工率大多下行 石油沥青、钢厂高炉、焦化企业、汽车轮胎、PTA开工率下降 涤纶长丝开工率小幅上行 [2][44] 消费 - 消费方面 地铁出行、国内执行航班、电影票房高于季节性 汽车消费低于季节性 [2][53] 出口 - 本周SCFI指数下行 BDI指数下行 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下行 CRB现货指数小幅下行 [2][60] 物价 - 物价方面 猪肉和蔬菜价格下行 油价和螺纹钢价格小幅上行 [2][65]
官宣!钱江三桥11月22日全封闭断流
杭州日报· 2025-11-10 11:16
工程与交通管理措施 - 钱江三桥将于2025年11月22日零时起实施全封闭断流施工 [3] - 断流施工将导致钱江三桥、清泰立交桥、清泰拼宽桥、机场城市大道滨盛路至闻涛路段等关键路段禁止车辆和行人通行 [5] - 西兴互通、望秋立交部分转向匝道将采取全天禁止机动车通行措施,机场公路民和路上匝道等将采取时段性禁止通行措施 [5] 交通影响分析 - 断流后将产生9处交通断点,对机场公路、风情快速路、秋石高架等连接节点造成蔓延性影响,极易产生拥堵 [7] - 钱江三桥每日通行机动车高达16.3万辆,其中每日通勤车辆约8.4万辆,往返机场车辆超过8000辆 [7] - 周边复兴大桥、望江隧道、博奥隧道、庆春隧道等过江通道已趋于饱和,转移的流量将加剧“一桥三隧”及外围道路拥堵 [7] 绕行路径规划 - 公安交管部门针对不同出行需求推荐了14条绕行路径 [8] - 近距离过江出行可通过复兴大桥下层、望江隧道、庆春隧道或博奥隧道通行 [9] - 远距离过江及往返机场出行,城西可通过紫之隧道、之江大桥通行,城中、城北可通过彭埠大桥或九堡大桥通行 [9] 公共交通优化调整 - 受影响公交线路主要为途经钱江三桥的96、300路及途经清江路的15条公交线路,其中96路与537路优化整合绕行博奥隧道,300路与201路、315路整合改走复兴大桥 [12] - 在25个重点地铁站周边新增优化了一批公交接驳线路,线路长度控制在3公里左右,停靠站点数量控制在3~5个 [13] - 针对产业园区出行需求,已开通20条地铁接驳线和21条企业定制公交线 [16] 特定场景出行指南 - 往返萧山机场出行,城西推荐紫之隧道-之江大桥-彩虹快速路路线,城中推荐环城北路-空港高架路路线,城东城北推荐东湖高架路-九堡大桥路线 [18] - 往返市民中心区域可乘坐地铁公交或通过望江隧道、博奥隧道、庆春隧道驾车通行 [19] - 非机动车及行人禁止进入望江隧道、庆春隧道、博奥隧道等隧道通行 [23]
全运会开幕式当天,广州这些地铁站将停止对外服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9 20:20
赛事交通保障措施 - 为保障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地铁4号线黄村站、21号线天河公园至苏元站区段将于11月1日演练当天12时至运营结束及11月9日开幕式全天停止对外服务,开幕式当天4号线车陂站22时前也停止对外服务 [3] - 在地铁部分区段停运期间,将开行2条地铁接驳专线,并加密天河区、黄埔区科学城区域常规公交发班班次以保障市民出行 [3] - 赛事期间地铁线路行车间隔缩短至约2-5分钟,并视客流情况增加备用车;在限行区域增加约15%的公交发班班次,大客流线路预留20%后备应急运力 [5] 交通基础设施升级 - 白云机场T3航站楼于10月30日启用,年旅客吞吐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5] - 东方航空、上海航空、中国联合航空、吉祥航空、奥凯航空将首批入驻T3航站楼,并公布了首批20余条具体运营航班信息 [7] - 海珠湾隧道计划在全运会开幕式前试运营,从中心城区前往广州南站最短车程约15分钟;机场第二高速公路通车在即,增天高速有望年底开通 [7] - 已完成59个道路改造项目和1085块交通标志牌优化,并对东风路、白云大道等市政道路及人民路高架等桥梁隧道实施养护涂装和景观改造 [8] 配套服务与信息指引 - 在“全运广州”、“广州泊车”小程序及导航软件中接入赛事场馆周边停车场信息,为市民和观众提供停车场导航指引服务 [5]
陕西:人文魅力与经济活力相辉映 暖心服务与有力保障共护航
陕西日报· 2025-10-10 06:41
旅游市场整体表现 - 国庆中秋假期西安市共接待游客2007.7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9.59亿元 [2] - 全市构建了以46项市级活动和395项区县级活动为支撑的特色文旅活动格局 [2] - 陕西省文博单位在假期共接待观众748.06万人次 [4] 重点文旅业态与消费 - 重点监测的5个旅游休闲街区接待游客402.61万人次,实现营收3.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1%和38.7% [3] - 大唐不夜城接待游客288.2万人次,实现营收2.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2%和64.66% [3] - 21台重点旅游演艺共演出1188场,吸引游客95.2万人次,同比增长7% [2] - 10个文商旅融合消费聚集区累计接待市民游客535.8万人次,同比增长9.46%,实现营收4.53亿元,同比增长11.1% [3] - 西安市旅行社接待国内团队游客42.5万人次,同比增长9.3%,接待入境团队游客8258人次,同比增长55.1% [2] 交通物流与出行保障 -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假期起降航班8053架次,运送旅客122.3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2%和2.4% [6] - 10月1日机场单日运送旅客16.1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6] - 9月30日至10月8日,西安地铁线网累计运送乘客3869.9万人次,日均430万人次 [7] - 假期陕西电动汽车高速路日均出行达50万辆次 [13] 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保障 - 西安地铁假期共开行列车43327列次,临时加开列车36列次,线网运行图兑现率和列车正点率均为100% [7] - 陕西电网全网最大负荷达2923万千瓦,同比增长3.5% [12] - 国网陕西电力累计安排生产值班人员1.74万人次、抢修人员5907人次,配备抢修车辆1785台 [12] - 国网陕西电力在重点充电站安排值守工作人员240人次,为重要客户配备专属客户经理,开展驻点服务865人次 [12][13]
瑞银:料港铁(0066.HK)中期盈利达到89亿港元 维持中性评级
格隆汇· 2025-10-02 18:47
业绩预测 - 预计中期盈利为89亿港元,主要受房地产开发利润推动 [1] - 经常性业务利润预期受2月至4月疫情影响 [1] - 上半年本地铁路服务客流量预计按年下降约12% [1] 房地产开发 - 日出康城10期"LP10"及黄竹坑站"晋环"项目期内取得入伙纸,预计净利润共达87亿港元 [1] - 上述项目利润将于期内入账 [1] 业务运营 - 自去年6月屯马线第二期开通后,营运开支预计按年略有提升 [1] - 投资物业租金收入预计按年下降3%,部分被康城商场The Lohas开幕所抵消 [1] - 车站商业业务租金收入预计下降5% [1] 股息政策与目标价 - 公司计划将股息组合更改为中期派发三分之一、末期派发三分之二,并维持累进股息政策 [1] - 基于每股资产净值折让,目标价由43.1港元降至42.3港元,相当于每股资产净值52.9港元折让20% [1] - 维持"中性"评级 [1]
深圳停运具体安排来了!全市公交、出租车、客运站等自20时起停止运营服务
中国基金报· 2025-09-23 13:05
深圳市公共交通停运安排 - 根据深圳市防台风防汛紧急动员令,2025年9月23日下午全市实行"五停",其中自9月23日20时起停运 [1] - 地铁全线网于9月23日提前结束运营,各线路末班车于18:00从首末站点发出,车站随后只出不进 [1] - 深圳地铁于23日12:00起投入高峰运力,港铁深圳4号线、13号线于11:00起投入高峰运力 [1] - 深圳有轨电车末班车于18:00发出,并于23日12:00起投入高峰运力 [1] - 全市常规公交车自9月23日20时起停止运营服务 [3] - 全市范围内出租汽车(含巡游车、网约车)自9月23日20时起停止运营服务 [3] 铁路运输调整 - 广东省内高铁及普速列车自9月23日12时起开始逐步停运 [6] - 9月24日全天,广东省内所有高铁、普速列车停运 [6] - 计划自9月25日凌晨起,根据台风影响减弱情况逐步恢复列车开行 [6] 航空及水路运输暂停 - 深圳机场自9月23日20时起暂停航班运行,恢复时间待定 [7] - 各港口均已暂停运营 [8] 其他交通服务暂停 - 全市汽车客运站(含道路客运招呼站、停靠点)自9月23日20时起停业 [5] - 道路客运车辆自9月23日20时起停止运营服务 [5] - 除抢险救援交通外,其余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均停止运营 [9]
武汉新增3条“敬老爱老公交线”
长江日报· 2025-09-23 08:45
绿色出行推广活动 - 2025年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在武汉东湖绿道启动 [1] 敬老爱老公交服务 - 武汉公交533路推行“红丝带”服务,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特别关注,并配备可填写家属信息的特制老年证卡套 [3] - 533路采用低噪音、起步稳的新能源车型,配备敬老专座、防滑扶手、应急按铃和爱心医药箱等适老设施 [3] - 针对老年乘客习惯,533路在停靠医院、老年活动中心等站点时延长停站时间,并进行口头报站提醒 [3] - 每台公交车配备“老年乘客需求本”,用于记录老人乘车习惯和特殊需求以实现精准服务 [3][6] - 2025年以来,533路已服务老年乘客超过4万人次,累计收到表扬信(电话)24件 [3] - 武汉新增215路区间、533路、650路为“敬老爱老公交线”,使全市此类线路总数达到10条 [4] 地铁无障碍服务 - 武汉地铁4/7号线武昌火车站、6号线五环体育中心站被评为“地铁无障碍服务精品站” [5] - 武昌火车站作为重要交通枢纽,与国铁、客运站构建“一站式无障碍帮扶体系”,实现换乘“最后1米”的无障碍引导 [7] - 五环体育中心站设置无障碍电梯与坡道,实现路面至站台“零高差通行”,并设有清晰的无障碍指引标志 [7] - 站内配备有无障碍卫生间、救助呼叫装置、轮椅及无障碍渡板等设备,确保应急需求“零时差响应” [9] 武汉市公共交通体系现状 - 武汉市已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基础、慢行交通为补充的公共交通体系 [10] - 全市轨道交通线路达15条,运营总里程567公里,日均客流量近400万人次 [10] - 常规公交拥有779条线路,日均运送乘客170万人次 [12] - 已开通600余条定制公交线路,满足通学、通勤、就医等多元出行需求 [12] - 目前武汉市绿色出行比例已达到80%以上 [12]
罕见一幕,深圳地铁客流量反超广州
36氪· 2025-09-12 10:17
地铁客流量排名变化 - 2025年前8个月深圳地铁客流量和进站量均超过广州 成为全国第三 上海和北京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 [2][3] - 深圳地铁进站量达16948万人次 客流量达30013万人次 广州地铁进站量15443万人次 客流量28899万人次 [3] - 成都地铁进站量10343万人次 客流量18404万人次 位居第五 [3] 地铁运营数据对比 - 深圳地铁运营里程595公里 排在北京(879公里)、上海(872公里)、广州(744公里)和成都(634公里)之后 [4] - 深圳地铁客流强度达1.63万人次/公里日 位居全国第一 广州1.25万人次/公里日 上海1.2万人次/公里日 [4][5] - 深圳地铁地均密度全国最高 因城市面积仅1997平方公里 约为上海1/3和广州1/4 [4] 月度进站量变化趋势 - 2025年8月深圳地铁进站量同比增加904万人次 日均增加30万人次 广州同比增加189万人次 [6][7] - 北京和上海地铁进站量同比分别减少955万人次和105万人次 成都减少319万人次 [6][7] - 2025年3-8月深圳地铁进站量持续正增长 而北京、上海和成都总体呈下降趋势 [6] 深圳客流增长驱动因素 - 2024年深圳常住人口增加19.94万人 增量在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一 [7] - 2024年末深圳社区登记总人口达2237.88万人 同比增加74.11万人 日均实时人口超2300万 [8] - 2025年上半年深圳GDP增速5.1% 名义增速5.9% 新设企业17万户同比增长13.7% 其中外资企业增长51.5% [8][9] 广州城市活跃度指标 - 2025年1-7月广州快递处理量130.3亿件 稳居全国第一 相当于深圳1.8倍和上海2倍 [10] - 广州经营主体总量突破400万户 跃居全国第三 其中企业数量超260万户占比65% [11] - 2025年1-7月广州新登记市场主体54.84万户 同比增长57.3% [11] 广州地铁分流原因 - 截至2024年底广州电动自行车上牌总量576万辆 同比增长28% 日均骑行量903万人次同比增长8.9% [14] - 广州电动自行车日均骑行量(903万人次)已超过地铁日均客运量(888万人次) [14] - 电动自行车分流是广州地铁客流量被反超的主要原因 而非城市经济活跃度下降 [13][14]
中国,又一个“千万地铁城市”来了
虎嗅APP· 2025-09-11 21:41
地铁客流与城市发展关系分析 - 日均客流量破千万是城市人气、消费引力及发展活力的核心体现 标志着城市进入地铁客流全国第一梯队[4][6] - 地铁客流量超过百万人次的全国仅有21个城市 超过500万人次的仅有5个城市 显示高客流城市稀缺性[6] - 北上广深构成绝对第一梯队 京沪稳居千万级日均客流 广深站稳900万大关 月客流量达30亿人次级别[11] 各城市地铁客流梯队分布 - 第二梯队中成都以610.1万人次居首 500万区间出现明显断档[15][8] - 西安(420万人次)、杭州(422.7万人次)属400万级别 重庆(388.7万人次)、武汉(367.9万人次)、南京(312.2万人次)属300万级别[8][15] - 长沙(288.9万人次)、沈阳(210.3万人次)、郑州(209.8万人次)属200万级别 苏州等万亿级城市客流不足200万[8][16] - 过半城市日均客流低于百万 包括济南、福州等省会城市 深圳客流相当于成都1.5倍、杭州2.2倍、武汉2.5倍[16] 客流差异核心影响因素 - 城区人口规模是决定性因素 北上广深城区人口占比超80% 部分二线城市仅50%[23] - 地铁网络需与人口空间布局匹配 深圳面积不足2000平方公里 线网密度全国第一 "1公里地铁率"达90%[26][27] - 产业经济活力与都市圈协同效应显著 广州受益于商贸中心及跨城通勤 深圳依托全国最多市场主体及港人北上消费[31] 地铁运营效率与城市竞争力 - 深圳以1.63客流强度居全国首位 远超成都(0.94)、杭州(0.81)及苏州(0.53)[35] - 过去5年深圳新增地铁里程超300公里 总里程近600公里 2030年有望突破800公里[36][37] - 大湾区地铁网络通过东莞连接广深 延伸至香港惠州 形成全国最大地铁网络体系[38][39] - 深圳实时人口达2200-2400万 年港人入境超8100万人次 带来551亿港元消费增量[40][41] 地铁基建可持续性挑战 - 高客流城市地铁仍需财政补贴 一般城市缺乏客流与财力支撑[43] - 大基建收紧背景下 无客流支撑的地铁扩张可能性极低[44]
高频数据跟踪:生产热度整体回落,原油有色价格回升
中邮证券· 2025-08-25 14: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高频经济数据关注点为生产端热度整体回落、房地产市场边际走弱、物价走势分化、航运指数持续下行 短期重点关注新一轮稳增长刺激政策落地、房地产市场恢复情况及国际地缘政治变动影响 [2][3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生产 - 钢铁方面,焦炉产能利用率升高0.04 pct至74.17%,高炉开工率下降0.23 pct至83.36%,螺纹钢产量下降5.8万吨至214.65万吨,库存升高2.27万吨至174.53万吨 [8] - 石油沥青开工率下降2.2 pct至30.7% [8] - 化工方面,PX开工率与前一周持平为84.63%,PTA下降7.52 pct至71.25% [8] - 汽车轮胎方面,全钢胎开工率升高1.67 pct至64.76%,半钢胎开工率升高1.06 pct至73.13% [9] 需求 - 房地产方面,8月17日当周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减少1.71万平方米至127.73万平方米,10大城市商品房存销比升高2.47至121.48,100大中城市供应土地占地面积增加362.25万平方米至1530.78万平方米,住宅类用地成交溢价率升高9.62 pct至11.72% [14] - 电影票房8月17日当周较前一周下降3.99亿元至13.51亿元 [14] - 汽车方面,8月17日当周厂家日均零售增加1.38万辆至5.91万辆,日均批发增加2.24万辆至6.27万辆 [17] - 航运指数方面,8月22日当周SCFI下降3.07%至1415.36点,CCFI下降1.55%至1174.87点,BDI下降4.89%至1944点 [20] 物价 - 能源方面,8月22日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2.85%至67.73美元/桶,焦煤期货价格下跌6.7%至1141.5元/吨 [3][22] - 金属方面,8月22日LME铜、铝、锌期货价格变动分别为+0.37%、+0.73%、+0.32%,国内螺纹钢期货价格下降2.1% [3][23] - 农产品方面,价格延续季节性上行趋势,8月22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上涨0.57%至115.53,猪肉、鸡蛋、蔬菜、水果价格较前一周变动分别为+0.25%、+1.05%、+1.89%、-1.30% [3][25] 物流 - 地铁客运量方面,8月22日北京减少29.87万人次至1022.2万人次,上海增加8.86万人次至1077.43万人次 [28] - 执行航班量方面,8月22日国内微增,国际减少 国内(不含港澳台)增加14.57架次至14833.71架次,国内(港澳台)增加10.43架次至388架次,国际减少29.86架次至1865.71架次 [29] - 城市交通方面,8月22日一线城市高峰拥堵指数持续回升 近七天移动均值增加0.06至1.73,周变动幅度为3.91% [29] 总结 - 高频经济数据关注点为生产端热度整体回落、房地产市场边际走弱、物价走势分化、航运指数持续下行 短期重点关注新一轮稳增长刺激政策落地、房地产市场恢复情况及国际地缘政治变动影响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