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

搜索文档
万邦医药(301520) - 301520万邦医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6
2025-05-16 16:36
公司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2] - 参与人员为线上参与万邦医药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全体投资者 [2] - 时间为2025年05月16日15:00 - 16:00 [2] - 地点为价值在线网络互动 [2] - 接待人员有董事长陶春蕾、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刘妹、独立董事尹宗成 [2] 业务合作情况 - 公司与仅三生物在麦角硫因方面有临床项目合作,为其研发产品提供功效性验证临床服务 [2] 业绩情况及原因 - 2024年公司净利润较2023年下降20.87%,主要原因是传统业务市场竞争激烈,毛利下降且加大研发投入 [3] - 公司一季度营收下降两位数,净利润大幅下降,主因是传统业务市场竞争激烈,毛利下降 [2] 发展战略 - 总体思路是从“医药CRO”向“医疗健康CRO”转型,拓宽业务范围,形成“国际化、数智化、平台化”的医疗健康CRO [2][3][4][5] - 具体战略点包括瞄准国际市场,调研欧美及东南亚等市场,探索海外业务落脚点及搭建模式;积极探索数智化创新模式,为CRO业务赋能;探索大健康产业生态链,聚焦抗衰老、功能保健食品等板块,加大创新项目投入,强化孵化,培育第二增长曲线,通过投资并购整合上下游资源 [3][4][5] 研发情况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75.78% [4] - 正在进行的有望转化为实际产品或服务的研发项目有22FN24、22BL5、24Z - HSY - 01等 [5] - 多个研发项目如22FN24、22BL5等若取得药品注册证书,预计带来新增收益 [3][4][5] 市场竞争力 - 公司在临床研究服务领域竞争力体现在涵盖临床试验各阶段,能减少沟通成本,制定科学方案,提供优质服务;拥有丰富项目经验,客户认可度高;有齐全实验设备及核心技术平台;拥有稳定且高素质团队,人才储备充足 [4] 国际化与大健康产业探索 - 公司未来会瞄准国际市场,暂未与国外客户建立合作关系 [5] - 公司正积极探索大健康产业生态链,已有相关业务合作,计划通过投资并购整合上下游资源 [5]
CRO行业一季度业绩集体回暖,港股创新药ETF(159567)涨超1%,机构:看好国产创新药的出海前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6 10:18
港股医药生物板块表现 - 5月14日港股医药生物板块逆市走强,港股创新药ETF(159567)盘中涨1.01%,换手率超7%,成交额突破1亿元 [1] - 成分股中三生制药涨超4%,康希诺生物、凯莱英涨超3%,晶泰控股、再鼎医药等多股跟涨 [1] - 港股创新药ETF跟踪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87018),反映港股通生物科技产业上市公司特征 [1] CRO行业复苏态势 - 2024年一季度国内头部CRO企业如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凯莱英营收与净利润重回两位数增速 [1] - 行业回暖因订单规模增长、海外业务提升,外包服务在提升研发效率和节约成本方面优势明显 [1] - 海外业务增长明显,国内新药临床试验数量维持高位,券商看好行业今年表现 [1] 机构观点 - 中邮证券认为CXO行业拐点已过,收入端恢复良好增长,利润端改善趋势显著,基本面向上 [2] - 中国创新药进入收获期,政策友好性和市场流动性提升,重点关注肿瘤、自免、减重等领域 [2] - 甬兴证券看好国产创新药出海前景,百济神州、恒瑞医药等公司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 [2]
万亿险资等待入场,银行、房地产、电力设备、通信、公用事业等板块有望迎来活水
格隆汇· 2025-05-16 09:58
昨天,重磅再添新成员。财政部发布通知,明确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实施三年长周期考 核。延长考核周期后,大大增加了保险资金的操作空间和使用率。而根据保险资金的历史持仓情况来 看,银行、房地产、电力设备、通信、公用事业等板块有望迎来活水。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考核周期延 长后,可操作空间也随之发生变化,那投资品种必然也会有所改变。 对于板块或者说个股的大幅波动,也符合预期,政策底到市场底,期间存在一个调仓换股的过程,但更 多的还是跷跷板,不可能会出现某个板块连续的大幅跳水。操作上还需保持理性,不盲从不跟风,选择 自己了解的产品进行合理的布局。 上证指数收复3000点后,短期市场可能会再度进入一个窄幅博弈间段,但综合而言,政策底基本已经形 成,短期的博弈只是机构为了吸纳筹码的一个过程,出现大幅回撤的概率微乎其微,操作上可以相对乐 观,择机布局。 昨天A股延续强势,盘中虽有分化,但最终结还是好的,截止全天收盘,三大指数集体收涨,其中沪市 收涨0.12%、深市收涨1.61%、创业板指大涨2.48%。时隔两个月,成交额再度突破万亿关口。盘面上, 半导体、芯片股高开高走全天强势,医药股集体走强,CRO、创新药、减肥药等 ...
Lakeside Announces Fiscal 2025 Third Quarter and Nine-Month Results
Globenewswire· 2025-05-16 03:52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5财年第三季度和前九个月跨境货运业务受全球航运需求和价格压力影响收入下降,但新收购的医药分销业务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公司将继续拓展中国医药分销市场并优化跨境物流服务,以实现长期股东价值创造 [1][2][3][4] 管理层评论 - 2025财年第三季度和前九个月公司面临动态环境,跨境货运解决方案收入同比下降,主要因全球航运需求变化和价格压力 [2] - 公司战略目标明确,拓展中国医药分销市场并优化跨境物流服务,积极整合胡盘医药以发挥业务协同效应 [3] - 尽管货运行业市场条件具有挑战性,公司仍致力于多元化收入来源并投资高增长领域,战略聚焦亚太市场及拓展医药领域将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4] 财务结果 2025年3月31日结束的三个月 - 第三季度总收入380万美元,低于上一财年同期的446万美元,其中第三方跨境货运解决方案收入286万美元(去年同期382万美元),关联方跨境货运解决方案收入45万美元(去年同期64万美元),第三方药品分销收入50万美元(去年同期无此项收入) [5] - 第三季度总收入成本309万美元,低于2024财年第三季度的349万美元,毛利润72万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98万美元 [6] - 第三季度运营费用总计179万美元,高于上一年第三季度的94万美元,运营亏损110万美元,而2024财年第三季度运营收入为4万美元 [8] - 第三季度净亏损107万美元,即每股基本和摊薄亏损0.14美元,而2024财年第三季度净收入为1万美元,即每股0美元 [9] 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九个月 - 前九个月总收入1148万美元,低于2024财年同期的1353万美元,其中第三方跨境货运解决方案收入956万美元(去年同期1246万美元),关联方跨境货运解决方案收入121万美元(去年同期107万美元),第三方药品分销收入72万美元(去年同期无此项收入) [10] - 九个月总收入成本1028万美元,低于上一年同期的1084万美元,毛利润120万美元,低于2024财年同期的269万美元 [11] - 九个月运营费用增至560万美元(去年同期290万美元),运营亏损440万美元,而2024财年同期运营亏损为21万美元 [12] - 前九个月净亏损435万美元,即每股基本和摊薄亏损0.58美元,而2024财年同期净亏损为23万美元,即每股亏损0.04美元 [13] 按客户地理位置划分的收入 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三个月 - 来自亚洲客户的收入为330万美元,低于上一年同期的380万美元;来自美国客户的收入为50万美元,低于2024财年第三季度的60万美元 [14] 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九个月 - 来自亚洲客户的总收入为910万美元,高于2024财年同期的810万美元;来自美国客户的收入为240万美元,低于上一年同期的540万美元 [16] 近期发展 - 2024年7月1日公司成功完成150万股普通股的首次公开募股,每股4.50美元,筹集约675万美元总收益(扣除承销折扣、佣金和其他发行费用后净收益约540万美元) [7] - 2024年11月21日公司完成对胡盘医药(湖北)有限公司的收购,进入中国医疗物流和药品分销领域,该公司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九个月贡献了715362美元的收入 [7] - 2025年3月5日公司宣布达成一项最高450万美元的可转换债务融资协议,用于支持药品分销业务增长和一般公司用途 [7] - 收购后公司积极整合胡盘医药,探索中国医药市场新业务机会,如争取与科伦药业等主要制药商达成分销协议 [7] - 公司货运代理部门美国熊物流在充满挑战的全球航运环境中,继续提供定制化跨境海运和空运解决方案,专注服务亚太至美国核心贸易航线 [7] 会议安排 - 公司管理团队将于5月22日下午4:30(东部时间)举行收益电话会议,讨论公司财务结果并概述公司运营情况 [18] - 电话接入方式:拨打1 - 877 - 407 - 9716(国际拨打1 - 201 - 493 - 6779),需提供会议ID:13753971或LAKESIDE [19] - 在线直播链接:https://viavid.webcasts.com/starthere.jsp?ei = 1708554&tp_key = b4f1b10725 [19] 公司概况 - 湖畔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美国跨境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亚太市场,通过美国熊物流和胡盘医药(湖北)有限公司两个子公司运营 [1][19] - 美国熊物流在芝加哥、达拉斯、洛杉矶和纽约设有战略枢纽,提供定制化跨境海运和空运解决方案,连接亚太物流服务公司和电子商务平台与美国市场 [20] - 公司近期收购胡盘医药,拓展服务范围并增强在中国的医药物流和分销能力 [21]
摩根大通:中国医疗保健行业-关于特朗普美国药品定价改革提案对中国制药行业潜在影响的初步思考
摩根· 2025-05-15 23: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特朗普政府美国药品定价具体计划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对中国药品行业实际影响不明,如不确定医保药品定价是否受影响、是否开展政策研究或试点项目、政策变化是否需立法等,且类似提案曾被美国法院阻止,实施会面临大量反对 [5] - 美国药品定价变化对中国药品行业有正负两方面影响,一方面美国创新药降价或阻碍中国药品行业国际扩张,另一方面因跨国公司和小公司研发费用压力,中国创新药可能因研发成本和速度优势更易授权出去 [5] - 美国药品定价变化对中国CRO/CDMO公司也有正负两方面影响,一方面客户可能减少研发费用,对其有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外包可节省研发和制造成本,可能增加外包需求,虽美国药品关税使中国CDMO长期需求估计复杂,但已相应调整覆盖的药明系公司模型,亚太医疗团队将举行专家电话会议讨论美国药品关税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背景 - 特朗普预计签署行政命令,按“最惠国”定价模式降低美国药品价格30 - 80% [1] 分析师覆盖范围 - 分析师杨黄覆盖的公司有Akeso(9926.HK)、Ascentage Pharma - H(6855.HK)等多家公司 [10] 评级分布 - 截至2025年4月5日,摩根大通全球股票研究覆盖中,增持、中性、减持比例分别为50%、37%、13%;投资银行客户中,这三类比例分别为51%、49%、37%;摩根大通证券股票研究覆盖中,比例分别为47%、40%、13%;投资银行客户中,比例分别为74%、69%、52% [11]
FMC (FMC)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5-15 22:30
纪要涉及的公司 FMC,一家专注于作物保护化学品的生产商 [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重置进展 - 公司处于重置阶段,目前进展符合或略超预期,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按计划进行,除印度外库存处于理想水平,预计第三季度初可部署下半年增长战略 [3][4] 增长策略 - **新技术推动增长**:依靠去年推出的杀菌剂Fluentapir和除草剂Isoflex推动二、三、四季度增长,目前新技术增长与预期相符,需求强于预期,公司正加速提升产能 [7][8] - **开拓巴西市场**:针对巴西大型农场市场,组建了销售团队,拥有新产品线,包括一种新杀菌剂、三种新除草剂和一种杀虫剂,预计第三季度开始行动,有望推动下半年业绩增长 [9][10][12] Rynaxypyr策略 - **降低制造成本**:大幅降低Rynaxypyr的制造成本,预计到2026年初与高质量仿制药持平,以捍卫单一分子市场地位并拓展其他杀虫剂市场 [13][14] - **推出新产品**:目前有三款产品上市,还有三款待注册,到明年共推出六款产品 [15] 巴西市场情况 - **销售团队组建**:因农业行业多数公司进行重组,有大量人员可供招聘,且公司的新业务具有吸引力,所以在三到四个月内组建了销售团队,实际从2024年11、12月开始筹备 [17][18] - **销售策略**:销售人员的销售卖点是新技术,以Fluentapir为开场,随后介绍三款新除草剂和其他产品组合,公司可作为全产品线供应商 [20][21] - **市场细分**:公司将继续向大型农场(10万公顷以上)、合作社和零售商销售产品,同时凭借新技术进入1 - 10万公顷的大型农场市场 [23][24][25] - **仿制药压力**:巴西市场存在价格压力,但与过去相比没有显著差异,预计下半年为低个位数增长,Rynaxypyr在2026年专利到期后需新策略应对 [28][29][30] 应收账款和营运资金 - 应收账款高于历史水平,原因一是2022年销售高峰后减速的遗留影响,二是国家组合因素,上半年在短期条款国家调整渠道库存,下半年增长集中在长期条款国家如巴西 [32][33] - 随着2026 - 2027年业务恢复正常节奏,应收账款将趋于正常,公司增长时会使用营运资金,但之后会恢复正常平衡 [34][35] 下半年风险 - **关税影响**:关税已纳入预测,最坏情况下预计有1500万美元的不利影响,但不会影响下半年计划,因公司美国制造的产品很多需从中国进口,有很多豁免情况 [37][38] - **价格压力**:预计价格为低个位数增长,与行业和客户预期一致,下半年1.5亿美元的销售增长中,1.1亿美元来自新技术产品,无价格压力,实现下半年预测的信心较高 [38][41] 2026年Rynaxypyr策略 - **应对专利到期**:2026年1月1日,Rynaxypyr专利到期,公司目标是在成本上与高质量仿制药持平,采用双管齐下策略 [43][44][45] - **单一分子策略**:通过价格与仿制药相当并加品牌溢价,保护现有市场并拓展其他市场,以低价增加销量 [46] - **新技术策略**:开发能收取溢价的新技术产品,如混合配方扩大光谱、高浓度产品、用于水稻的泡腾片等,目前已有一款产品销售,还有三款待2026年注册 [47][48][49] 公司业绩目标 - Rynaxypyr今年销售额约8亿美元,预计未来以中高个位数复合增长率增长,目标是几年后恢复到1亿美元销售额,且利润与2025年持平 [50][52][53] - 公司2027年销售目标为52亿美元,EBITDA目标为12亿美元,假设Rynaxypyr利润无增长,增长主要来自其他产品组合 [55] 新产品机会 - **Fluentapir和Isoflex**:今年销售额目标为2.5亿美元,是去年的两倍,需求超预期,公司正加速产能提升,Fluentapir光谱广,Isoflex在欧洲市场潜力大 [70][71][72] - **Dodilx和rimisoxafen**:Dodilx明年下半年推出,最初为水稻除草剂,有新作用模式;rimisoxafen是具有双重新作用模式的除草剂,这四款新产品峰值销售潜力大,总和超二酰胺类产品峰值 [73][76][77] - **合作机会**:已与拜耳就Isoflex达成合作,预计未来会为Fluentapir等产品签署更多合作协议,合作对象包括认可产品价值的公司和种子公司 [78][79][80] 信息素和生物制剂业务 - **生物制剂**:生物制剂业务以超过20%的两位数速度增长,有多种产品和技术,与化学品结合使用,是公司植物健康业务的一部分 [81] - **信息素**:今年第三季度在巴西首次销售信息素,第四季度应用,需全面应用验证技术有效性,目前在三年计划中未计入相关收入,预计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时能有明确评估 [82][84][8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CEO Pierre去年决定回归公司,最初考虑软着陆方式,但后来发现情况复杂,决定全面重置公司,预计在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展示下半年计划,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聚焦增长平台和巴西新市场路线,为投资者提供信心 [90][91][92]
机械化收割、“一喷三防”全覆盖 为夏粮丰收保驾护航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15 08:46
夏季粮油生产形势 - 夏季粮油生产形势总体较好 距离大面积收获还有半个月左右时间 [1] - 我国夏粮以小麦为主 另有部分夏季油料作物 [1] 油菜收割进展 - 四川绵阳梓潼县组织1200多台收割机 油菜机械化率超80% 节约成本超30% 预计5月底前完成收割 [1] - 湖北荆门市推广油菜两段收割技术 油菜单产提高 每亩损耗率从30%降至8%以内 已收75.8万亩(占232万亩的32.7%) 预计小满节气前完成 [3] - 江西抚州临川区油菜收割进入收尾阶段 收割面积超10万亩 机械收割率达90%以上 涉及2800多户种田大户 [5] 小麦种植管理 - 山西运城平陆县25万亩冬小麦进入灌浆期 山区地块分散 采用植保无人机推进"一喷三防" 日作业进度3万余亩 [5] - 平陆县采取"三统一"模式解决零散地块难题 已完成17万亩喷防 预计3-5天内实现25万亩全覆盖 [7][9] - 单台植保无人机日作业面积约500亩 [7]
Corteva, Inc. (CTVA) BMO Global Farm to Market Conference (Transcript)
Seeking Alpha· 2025-05-15 03:05
公司业绩 - 第一季度EBITDA同比增长15% 达到12亿美元 [2] - 种子业务价格小幅上涨 作物保护业务价格小幅下降(个位数百分比) [2] - 作物保护新产品和生物制剂销量实现两位数增长 [3] -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略有上升 [3] 业务亮点 - 新产品和生物制剂成为作物保护业务的主要增长动力 [3] - 公司表示业绩表现符合预期 [2][3] 行业地位 - 公司被描述为种子和作物保护领域的领先企业 [1]
Corteva (CTVA)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5-14 21:45
纪要涉及的公司 Corteva(CTVA),一家领先的种子和作物保护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一季度业绩表现** - EBITDA同比增长15%,达到12亿美元,主要得益于产品销量增长、新业务和生物产品两位数增长以及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小幅增加[3] - 成本改善显著,全年预计达4亿美元,一季度已实现2亿美元的同比改善,但受外汇影响,一季度损失约9亿美元[5] 2. **全年业绩指引** - 预计EBITDA增长10%,达到37亿美元,增长主要来自成本改善,但作物保护产品下半年定价可能出现低个位数下降,不过产品销量增长可抵消这一影响[9] - 外汇方面,预计全年损失2.75亿美元,不同时间段受不同货币影响,目前虽有潜在上行空间,但不足以改变指引[11] 3. **与竞争对手对比优势** - 一季度作物保护业务表现优于FMC和拜耳,主要原因是种植面积增加、新产品和生物产品表现出色以及团队在生产力和成本控制方面的工作成果[14][15] 4. **关税影响及应对措施** - 关税可能影响约5000万美元,但公司供应链受影响较小,从中国进口占COGS的2%,其中70%为多源采购,两大核心业务为美国制造[18][19] - 公司将通过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和调整价格等方式减轻关税影响,目前该影响已降至2500 - 3000万美元[20][22] 5. **种植者情绪和市场情况** - 种植者情绪总体积极,玉米种植面积接近美国农业部预期的9500万英亩,大豆部分地区可能需要补种,但种植结构未发生变化[24][25][26] - 南美市场有望实现面积反弹,公司预计下半年种子价格和销量将有所提升,主要受去年降价清库存和巴西乙醇市场强劲的影响[29][30][31] 6. **自由现金流和资本配置** - 一季度自由现金流比去年同期多5亿美元,公司在营运资金和资本支出方面表现良好,预计全年现金流强劲[32] - 公司致力于今年1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并将花费4 - 5亿美元用于股息分配[33] 7. **市场份额和竞争** - 因拜耳在Dicamba登记标签方面的问题,公司在南方市场大豆业务订单增加,市场份额可能提升2 - 3个百分点,但对整体业务影响不大[35] - 若拜耳问题无法解决,公司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的空间有限,因为农民有其他选择[36][38] 8. **成本通缩和盈利增长** - 公司在投资者日展示了三年增加10亿美元EBITDA的计划,其中约7亿美元来自种子和作物保护业务的成本改善,目前进展符合预期[39] - 种子成本通缩主要受商品成本下降影响,但仅占总成本的50%,且欧洲商品成本未下降,成本通缩主要集中在北美[40][41] 9. **长期计划和技术发展** - **遗传增益**:玉米产量历史上每年增长1 - 1.5%,主要通过增加种植密度实现,目前未看到增长极限,矮杆玉米有望进一步提高种植密度和产量[43][44][45] - **基因编辑**:欧洲、中国和印度在基因编辑政策方面有积极进展,基因编辑是植物育种的下一个浪潮,公司正在投资相关平台,有望加速遗传增益[49][50][51] - **产品管线**:未来五年,AVESA杀菌剂和Can raise杀虫剂将是重要产品;杂交小麦计划2027年推出,预计可实现10 - 12%的产量增长,有望成为十亿美元级产品;从长期来看,基因编辑影响巨大[58][59][61] - **冬季油菜项目**:与邦吉合作的冬季油菜项目已在田纳西州和肯塔基州开展,种植面积达3.5万英亩,每英亩产量50 - 60蒲式耳,可作为现金作物和生物燃料原料,农民收益可观[65][66] - **生物产品整合**:收购的Stoller和Symborg公司整合进展顺利,通过结合双方优势,提高了产品性能和市场接受度,在巴西玉米和大豆种植中取得了4 - 6蒲式耳的产量优势[72][73] - **研发和销售管理费用**:公司研发支出占销售额的8%,销售和管理费用占22%,总体稳定且低于销售增长,通过使用人工智能等工具提高了研发效率[76] - **特许权使用费**:公司目标是到2028年实现特许权使用费收支平衡,目前已将净支出从7亿美元降至2亿美元,未来将通过授权自有技术获得收入,这是一个数十亿美元的机会[80][81][84] - **零售品牌**:公司推出的Brevant品牌在零售市场表现良好,零售商反馈积极,未来有增长潜力[88][9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CFO认为Corteva是一家科技公司,但投资者可能未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公司拥有多个十亿美元级的增长机会,且运营良好[93][96]
IQVIA (IQV)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5-14 06:2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生命科学工具与诊断、制药、生物制药 [1] - 公司:IQVIA (IQV)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一季度业绩情况 - 业绩表现强劲,营收超指引高端,EBITDA超指引中点,EPS达指引高端;TAS业务增长超7.6%(恒定货币),现金流同比增长13%,占调整后净收入的89%,上调营收指引2.75亿美元,但因外汇因素利润指引不变 [3][4] - 一季度预订量疲软,预订出货比为1.02,主要因部分客户决策延迟、RFP到授标时间延长约10%,以及部分EBP生物技术合同因无资金未计入订单或积压订单;不过RFP流量增长6%,合格管道有个位数增长,积压订单同比增长超4% [5][6][7] 新兴生物制药和大型制药情况 - 新兴生物制药资金水平放缓,影响订单积压和决策制定;大型制药主要是开展试验的决策速度比往常慢 [8][9] - 大型制药面临的政策压力主要来自机构变革、关税和定价行动,但机构方面对公司影响不大,关税方面公司自身不受直接影响,客户可能受影响,定价方面新行政命令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制药行业对美国经济重要,问题会得到解决 [13][15][17] TAS业务情况 - TAS业务一季度表现好于预期,有中到高个位数的恒定货币增长,预计后续增长不会放缓,各项指标显示积极;业务可见性因部分而异,信息业务和部分合同业务可见性好,部分实时世界、分析和咨询业务为短周期,变化快 [22][25][27] - 实时世界证据业务增长的驱动因素与新药引入和支持药物商业化有关,且该领域结构上会持续增长;新药物并非本身更需要实时世界证据,而是支付方审查更严格,FDA也更重视,这将成为该业务的顺风因素 [29][32] - RWA利润率平均低于TAS其他部分,但在改善,该部分业务增长较快会有一定拖累,但不明显 [34] R&D业务情况 - 季度预订出货比指标存在问题,它是长周期业务的单季度指标,各公司预订政策不同,且受营收高低影响,不能过度依赖该指标预测营收增长 [35][36][37] 竞争动态和定价环境 - 市场收紧时定价会更激烈,FSP业务更明显,公司会通过降低成本抵消定价压力,长期来看毛利率波动不大 [40][41] - 小型竞争对手可能更急于争取业务,价格上会更有竞争力 [42] 利润率情况 - 预计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今年增长20个基点变为收缩20个基点,主要是外汇因素,还有业务组合压力和少量遗留成本,但公司会通过成本削减抵消压力 [45][46][47] - 长期利润率算法无变化,预计每年适度提高利润率,利润增长主要来自营收增长,预计未来恒定货币营收增长6 - 9%,增长来源包括制药支出增长、市场份额扩张、外包扩张和并购增长 [49][50] 资本部署情况 - 资本部署主要关注并购和股票回购,对债务偿还不太关注,净杠杆率在3.3 - 3.5范围较舒适;会根据机会的吸引力分配20亿美元自由现金流,目前股票估值有吸引力,会更倾向回购股票,对并购交易审查更严格 [51][52][53] - 并购方面,TAS和R&D领域机会更多,R&D可能在实验室或临床试验人员配置等方面,TAS会关注患者参与、数字营销、医学和科学传播以及实时世界证据等增长领域 [5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IQVIA并非纯粹的CRO公司,TAS业务占比40%,该业务表现良好,公司在研发和商业化方面为制药行业提供服务,业务广度易被低估 [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