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CDMO
搜索文档
医药生物行业11月月报暨2025三季报总结:Q3总结:环比改善延续,创新药行情有望重燃-20251103
中泰证券· 2025-11-03 21:19
行业投资评级 - 对医药生物行业维持“增持”评级 [1] 核心观点 - 医药行业三季度环比改善延续,创新药行情有望重燃 [1] - 2025年10月医药板块表现疲软,但10月最后一天在辉瑞宣布注册双抗全球三期临床试验等催化下,创新药迎来强势反弹,预计反弹有望持续 [3] - 随着三季报披露完毕、市场风格切换,医药板块有望迎来新一轮上涨,建议持续关注创新主线及基本面改善板块 [3] - 当前医药板块仍处于相对底部区间,具备较强的安全边际和上升潜力 [3] 三季报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医药上市公司累计收入同比下降2.0%,利润总额下降4.4%,扣非净利润下降12.8% [3]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收入上升0.6%,利润总额上升1.6%,扣非净利润下降3.0% [3] - 收入增速自2024年第二季度以来首次转正,扣非净利润环比减亏8.5个百分点,呈现环比持续改善趋势 [3][16] - 板块盈利能力基本稳定,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1.58%(同比下降0.67个百分点),第三季度毛利率为31.52%(同比下降0.03个百分点) [3] - 销售费用率持续下降,第三季度为9.03%(同比下降3.75个百分点),降本增效不断深化 [3] - 细分行业中,CRO/CDMO、医疗设备、药店展现良好单季度业绩,其余多数子板块环比保持改善 [3] 细分板块表现 - **医疗服务(含CRO/CDMO)**: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0%,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0.4%,其中CRO/CDMO细分板块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1.5%,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0.4%,延续改善趋势 [26] - **化学制剂**: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0.9%,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4.8%,创新药放量表现突出 [3][26] - **医疗器械**: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2%,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3.7%,环比明显改善,其中医疗设备子板块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0.6%,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5.0% [26] - **医药商业**: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8%,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7.0%,其中药店子板块在去年低基数下呈现较好表现,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5.7% [26] - **中药**:第三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2%,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8.4%,改善幅度相对有限 [26] - **化学原料药**:第三季度收入同比下降8.6%,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26.0%,仍处于出清状态 [26] - **生物制品**:第三季度收入同比下降5.5%,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44.6%,血制品收入同环比改善,疫苗板块压力仍存 [26] 11月布局思路 - 伴随三季报披露完毕,市场进入业绩真空期,行情将更多围绕催化展开,风险偏好有望提升 [9] - 建议积极把握创新药调整后的机会,关注:从biotech向biopharma进化的公司(如康方生物、信达生物等);仿转创的大型药企(如三生制药、先声药业等);具备国内商业化能力的高弹性小市值仿转创公司 [9] - 积极布局2026年的经营改善,CRO/CDMO、生命科学上游等创新产业链趋势有望延续,前端拐点及弹性或更大,重点推荐药明康德、药明生物、泰格医药等;医疗器械关注设备及高耗材公司如联影医疗、南微医学等 [9] 市场表现与估值 - 2025年10月医药生物行业下跌1.83%,跑输沪深300指数约1.83个百分点,在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24位 [3][39] - 子板块涨跌不一,医药商业上涨2.81%,中药上涨1.32%,化学制药、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分别下跌1.34%、1.89%、3.59%、4.14% [3][39] - 以2025年盈利预测计算,医药板块估值26.5倍PE,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13.3% [44] - 以TTM估值法计算,医药板块估值30.5倍PE,低于历史平均水平(35.0倍PE) [44] 重点推荐公司 - 11月重点推荐公司包括:药明合联、三生制药、泰格医药、先声药业、贝达药业、南微医学、天宇股份、华纳药厂、海泰新光、美诺华 [10]
康龙化成(03759):新签订单进一步提速,上调全年收入指引
浦银国际· 2025-11-03 15:36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对康龙化成港股(3759HK)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上调至300港元,潜在升幅+15% [2][10] - 对康龙化成A股(300759CH)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上调至人民币396元,潜在升幅+18% [7][10] 第三季度财务业绩 - 3Q25实现收入人民币364亿元,同比增长134%,环比增长91%,符合预期 [2] - 3Q25 Non-IFRS经调整归母净利润为47亿元,同比增长129%,环比增长159%,大致符合预期 [2] - 3Q25毛利率为343%,同比保持平稳,环比提升06个百分点 [2] - 3Q25 Non-IFRS经调整净利率为129%,同比基本稳定,环比显著提升63个百分点 [2] 新签订单与收入指引 - 9M25整体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进一步提速至13%+,较上半年10%+的增速加快 [3] - 基于好于预期的实验室服务新签订单增长,公司将2025年全年收入增速指引从10%-15%上调至12%-16% [3] - 公司维持全年经调整净利润增速预计将慢于收入增速的指引 [3] 各业务板块表现 - 实验室服务板块3Q25收入同比增长143%,环比增长37%,9M25新签订单同比增长12%+,增速较上半年加快 [3][5] - 生物科学服务在9M25收入增长超过15%,占实验室服务板块收入比重提升至56% [5] - 化学服务在9M25保持了双位数以上收入增长,占实验室服务板块收入比重为44% [5] - CMC服务板块3Q25收入同比增长127%,环比增长296%,9M25新签订单增长稳定在约20% [3][9] - CMC业务3Q25毛利率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环比显著提升40个百分点 [9] 客户与战略进展 - 3Q25来自Top 20药企客户的收入同比增长222%,是现有客户中最强的收入增速 [4] - 公司收购佰翱得,其结构分析生物学业务与公司生物科学服务具有协同性,有望提升未来服务能力并吸引更多客户 [5][9] - 展望2026年,随着海外融资环境改善及中国资本市场表现强劲,公司预计中小客户可能实现更明显恢复,带动业务增速加快 [3] 盈利预测调整 - 基于更新的财务数据,报告将公司2025E/2026E/2027E经调整Non-IFRS净利润轻微调整至178亿元/218亿元/260亿元 [10] - 港股目标价基于19倍2026E市盈率得出,A股目标价在此基础上给予65%的溢价 [10]
港股生物医药股集体拉升 康方生物涨超7% 医药板块三季度业绩有望逐渐回稳
新浪财经· 2025-10-16 10:11
港股生物医药板块市场表现 - 生物医药股集体拉升,康方生物和复宏汉霖涨幅超过7% [1] - 君实生物、荣昌生物、诺诚建华涨幅超过4%,药明生物和药明康德涨幅超过3% [1] - 生物医药指数当日上涨51.241点,涨幅达3.70%,收于1435.868点 [2] - 板块成交额为17.95亿,成交量为2984.21万,总市值为1.36万亿 [2] 生物医药板块关键指标 - 板块市盈率为49.871,市净率为5.393,换手率为0.21% [2] - 板块52周最高价为1620.413点,52周最低价为630.804点 [2] - 当日板块内上涨公司数量为14家,无下跌公司 [2] 医药行业细分领域展望 - 创新药板块中部分优质龙头凭借产品管线优化与国际化进展预计维持快速增长 [2] - CRO/CDMO行业经历短期调整后,受益于全球订单恢复与运营效率提升,业绩有望逐步企稳 [2] - 器械板块整体表现稳健,影像设备等细分赛道已有回暖趋势 [2] - 体外诊断考虑DRG/DIP推广等外部因素或阶段性承压 [2] - 部分中药及医疗服务企业受政策与行业周期影响,仍面临短期增长压力 [2]
资金持续涌入!恒生医药ETF连续3日获得资金申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11:29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港股医药板块经历连续4日下跌后出现技术性反弹 [1] - 恒生医药ETF(159892)一度上涨超过2% [1] - 港股通医疗ETF(520510)一度上涨接近3% [1] - 在近期调整过程中,恒生医药ETF连续3日获得资金申购,累计申购金额超过2亿元 [1] 关税政策影响分析 - 关税政策对医药产业影响有限,资本市场对药品关税已有预期,股价反应充分 [1] - 国内CRO/CDMO行业长期仍将持续具备全球竞争力,国际化分工与全球医药供应链趋势难以因短期关税政策逆转 [1] - 美国深度依赖中国原料药供应,中短期无法脱钩 [1] - 医疗器械方面关税影响较小,看好内需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 [1]
创新药重磅会议ESMO倒计时2天!中国药企将公布重磅数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10:28
聚焦港股市场创新药的恒生医药ETF(159892)已连续5日调整,前期连续暴涨之后带来的估值泡沫担 忧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消化,随着ESMO会议临近,较多重磅数据及BD交易或将公布,有望为创新药行 业带来新的催化。 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定于10月17日至10月21日在德国柏林举行,作为全球肿瘤学领 域的顶级盛会,此次会议预计将汇集多项重磅临床研究成果。 本次ESMO的学术亮点集中在创新疗法和国际化展示,据官方披露的数据,中国药企的参与度显著提 升,多家公司携PD-1联合疗法、ADC(抗体药物偶联物)等前沿管线亮相,涉及非小细胞肺癌、胃癌 等高发癌种。 中金公司称,会议前后中国药企的BD合作进展值得重点关注,例如此前三生制药与辉瑞的大额交易已 验证国产创新药出海潜力,ESMO有望成为新一轮授权落地的窗口。 从创新药上游来看,国内的CRO/CDMO仍将持续具备全球竞争力,国际化分工与全球医药供应链的趋 势难以因短期关税政策逆转。创新药行业的景气度也有望传导到CXO,聚焦CXO+AI医疗的港股通医 疗ETF(520510)有望受益。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中泰证券:医药板块Q3业绩有望回稳 建议关注高确定性优质标的
智通财经网· 2025-10-15 07:41
市场整体表现与短期调整 - 国庆假期后市场延续节前行情,整体以科技行情为主,医药生物板块本周下跌1.20%,在31个一级子行业中排名第25位 [1] - 医药子板块涨跌分化,中药上涨1.51%,医药商业上涨0.64%,而医疗服务下跌3.37%,化学制药下跌2.23%,生物制品下跌0.55%,医疗器械下跌0.14% [1][4] - 短期调整源于前期部分获利资金的阶段性兑现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升温带动避险情绪,导致资金从风险偏好强、海外关联度高的细分板块暂时撤离 [1] 投资策略建议 - 建议逢低加配具有关键数据读出催化、潜在重磅BD交易预期、全球化潜力突出的优质标的 [1] - 在中美博弈长期复杂的预期下,建议结合第三季度业绩积极筛选估值水平低、筹码结构良好、基本面稳健修复的内需板块进行适当配置 [1] - 创新行情的主线逻辑未动摇,新靶点研发、临床数据落地、跨境BD等产业趋势持续 [1] 第三季度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医药板块整体业绩将持续分化,创新药板块中部分优质龙头凭借产品管线优化与国际化进展预计维持快速增长 [2] - CRO/CDMO行业经历短期调整后,受益于全球订单恢复与运营效率提升,业绩有望逐步企稳,器械板块整体表现稳健,细分赛道如影像设备已有回暖趋势 [2] - 体外诊断考虑DRG/DIP推广等外部因素或阶段性承压,部分中药及医疗服务企业受政策与行业周期影响仍面临短期增长压力 [2] 创新药研发前沿动态 - Anaptysbio公司Rosnilimab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2b期临床12周数据公布后,公司市值涨幅超140%,关注其年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2期临床数据读出 [3] - 国内长春高新的GS120进度最快,其差异化分子设计带来PD1激动与病理T细胞双重机制,已在4个适应症上开展临床入组,恒瑞医药已于9月公开其PD1激动剂专利 [3] - 关注长春高新、恒瑞医药、AnaptysBio等标的,PD1激动剂在自免赛道特异性杀伤病理T细胞有望呈现更好疗效与副作用平衡 [3] 估值与收益率分析 - 2025年初至今医药板块收益率达21.87%,跑赢同期沪深300收益率17.33%达4.54个百分点 [4] - 以2025年盈利预测估值计算,医药板块估值27.0倍PE,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16.0% [4] - 以TTM估值法计算,医药板块估值30.9倍PE,低于历史平均水平34.9倍PE,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24.4% [4]
药明康德:投资者日收获- 推动运营卓越与海外产能加速
2025-09-29 10:06
**公司及行业** 公司为药明康德(WuXi AppTec Co. 2359.HK/603259.SS) 行业为医药研发外包服务(CRO/CDMO)[1][10] **核心业务模式与市场地位** - 公司强调其CRDMO(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业务模式的优势 聚焦于获取新项目、增强客户黏性及捕捉新兴机会[1] - 在小分子药物领域保持稳定市场份额 D端(开发端)市占率为16% 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在40个获批小分子项目中捕获约20%份额[6] - 客户留存率高达98% 前300名客户贡献70%总业务[5] 使用发现与临床前平台的客户数量达1000家(2023年为900家) 全流程服务收入占比提升至74.4%(原73.2%)[5] **技术能力与新兴机会** - TIDES业务(包括多肽和寡核苷酸)增长显著 环肽进入大规模商业化生产 核酸产品处于PPQ(工艺验证)阶段 当前聚焦罕见病但具备扩展潜力[5] - 技术优势包括流动化学、光化学技术等 支持新模态药物开发[5] - 早期项目参与助力捕捉新靶点研发趋势 治疗领域扩展至抗感染、神经科学、代谢及免疫炎症等非肿瘤领域[5] **运营效率与数字化进展** - 生物学业务通过数字化运营、DMPK软件及生物分析平台提升效率 2025年上半年项目周转时间同比减少30% 分析时间减少35%[7] - 生产基地投产时间从2017年22.6个月大幅缩短至2024年2.4个月[7] - 数字化系统覆盖90%运营流程 API产能利用率提升至72%(去年68%) 小分子和肽生产自动化分别达90%和80%[7] - "鹰眼"系统降低错误率并提高成功率 FDA审计零缺陷[7] **海外产能扩张与战略布局** - D&M(开发与生产)产能投资占比升至85%(早期为28%)[8] - 药品生产(DP)成为新增长引擎 2025年上半年69个TIDES分子同时使用API和DP服务[8] - 泰兴基地:过去12个月投产4个新工厂 二期两车间建设周期仅11-12个月(对比常州基地一期/二期63个月)[8] - 新加坡:首个小分子工厂预计2027年1月投产 首座TIDES工厂预计2028年二季度投产[8] - 瑞士库韦站点:口服剂量包装产能翻倍 新建PSD-4喷雾干燥大楼预计2026年四季度完工[8] - 美国基地:预计2026年四季度运营 2027年底前上线无菌灌装产能 将成为公司最大海外设施[8] - 新加坡肽产能和美国OSD(口服固体制剂)产能有望捕捉肥胖治疗机遇[8] **财务预测与风险提示** - 高盛给予H股目标价96.9港元(当前107.6港元 下行空间9.9%) A股目标价93.3元(当前102.92元 下行空间9.3%) 基于17倍12个月前瞻市盈率[9][11] - 上行风险:若美国《生物安全法案》最终仅限制联邦资助项目或排除药明系公司[9][10] - 下行风险:1)法案极端情景导致美国或海外收入归零 2)国内外同行价格竞争 3)监管与融资风险 4)成功导向型业务模式不确定性 5)新业务增速不及预期[9][10] - 财务预测:2024-2027年收入预计为392.4亿/440.0亿/493.7亿/551.9亿元 每股收益为3.23/4.99/5.34/5.91元[11]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M&A评级为3(被收购概率0%-15%)[11][17] - 高盛持有药明康德A股和H股超过1%股权 并在过去12个月提供投资银行服务[21]
CXO行业深度解析
2025-09-24 17:35
CXO 行业深度解析 20250923 摘要 2025 年上半年 CDMO 行业的订单增长情况如何?未来趋势如何? 出海型 CDMO 公司业绩超预期,订单反转明显,2025 年一、二季度持 续交付超预期业绩并上调全年指引,显示行业景气度回升。 2025 年上半年 A 股 CRO 板块收入增速接近 13%,利润同比增长 62%,得益于海外市场改善、新分子需求旺盛及国内市场复苏,AI 布局 亦有效控制成本,提升利润。 地缘政治风险对 CRO 板块估值造成冲击,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不可 替代性使得海外业绩未受实质性影响,地缘风险逐步消除。 2025 年上半年 CRO 板块收入增速回升至双位数,利润端增长 62%, 预计下半年延续增长趋势,产能利用率提升、价格企稳及 AI 应用是关键 驱动因素。 2025 年上半年 CDMO 订单增速放缓,但预计下半年至 2026 年业绩将 保持高增长,国内市场边际向好拐点显现,一级市场融资加速提升。 美联储降息对全球早研复苏有强劲刺激作用,海外 CRO 公司逐季度上调 指引,以海外收入为主的龙头企业受益明显,地缘风险下降亦构成利好。 中国作为小分子 CDMO 领域龙头地位稳固,大 ...
维亚生物(01873):公司事件点评报告:受益行业回暖,AI持续赋能
华鑫证券· 2025-09-17 22:31
投资评级 - 买入(首次)评级 [1] 核心观点 - 受益于行业回暖和AI持续赋能 CRO业务增速恢复且国内市场增长强劲 朗华制药收入结构优化并期待新订单落地 AI赋能提升盈利潜力 [1][5][6][7][8][9][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人民币8.319亿元 同比减少15.27% 净利润为人民币1.486亿元 同比增长3.05% [5] - 预测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9.76亿元、22.14亿元、25.08亿元 EPS分别为0.11元、0.14元、0.17元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1.77倍、17.98倍、14.88倍 [9][10] - 2025年H1 CRO业务实现收入4.23亿元 同比增长9.6% [6] 业务亮点 - CRO业务增速恢复 主要归因于2024年全球生物医药投融资回暖和国内创新药BD交易火热 [6] - 上半年来自国内客户收入增长约46.6% 随着中国创新药出海趋势强化 竞争优势扩大 [6] - 在蛋白结构解释领域保持全球龙头地位 上半年新增交付8023例蛋白结构 新分子模式占收入比重呈提升趋势 [6] - 朗华制药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近31.4% 主要因车间升级改造影响仿制药收入 两个重要新商业化项目处于PPQ阶段 预计分别于2026年和2027年商业化上市 [7] - 现有860立方米产能可支撑未来两年新商业化品种落地 正新建400立方米产能 [7] - AI赋能的CRO业务占总收入的10% AIDD平台已累计参与175个项目开发 [8]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2.70港元 总市值57.5亿港元 总股本2128.4百万股 流通股本2128.4百万股 52周价格范围0.57-2.93港元 日均成交额13.0百万港元 [1]
专访睿智医药董事长胡瑞连:吸取战略摇摆、资源分散教训,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4 15:01
公司业绩与战略转型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34亿元 同比增长14.75% 归母净利润2538.21万元 同比增幅达140.35% 毛利率提升12.79个百分点至29.17% [1] - 公司曾连续4年累计亏损22亿元 核心症结在于战略定力缺失与组织架构失序 管理层不稳定导致战略摇摆和资源分散 [3][4] - 公司重新确立三大核心战略:聚焦ADC、小核酸、多肽等新模态药物领域 推广整包式一站式服务 推进全球化布局包括波士顿研发中心和马来西亚生物医药产业园 [4] 行业趋势与客户需求变化 - 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2024年突破4000亿元 行业从快速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药企向差异化创新和全球创新发力 [4] - 客户需求从快速跟进转向追求差异化创新和高质量数据 从片段化服务转向一体化端到端服务 对新技术平台要求愈发严苛 [5] - 新模态药物相关订单占比从8%大幅提升至17% 上半年新客户数量187家同比增长12% [6] 技术发展与全球化布局 - 新模态药物与AI融合成为主流 多肽CDMO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达149.71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约26% ADC订单增速远超传统业务 [7] - AI在药物研发中成为必选项 贯穿从靶点发现到临床申报全流程 公司引入生物大数据库模型优化研发流程 [7] - 地缘政治推动全球医药供应链重塑 公司采用全球+本地多区域运营策略 马来西亚园区依托清真认证覆盖东盟和中东市场 [7] - 波士顿研发中心提供全链条解决方案 覆盖早期发现至IND申报全周期 为北美客户提供本地化服务 [8] 中国CRO企业竞争力与机遇 - 中国CRO优势从成本红利转向技术红利 在ADC、小核酸等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 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甚至局部领跑的跨越 [8] - 中国生物医药公司创新研发走向全球 需要具备国际视野的本土合作伙伴 本土CRO具备文化沟通优势和生态赋能价值 [8] - 全球药企采用China+供应链策略 为中国CRO企业创造成为全球体系可靠一环的战略契机 [9] - 公司致力于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型 成为全球创新药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价值创造主体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