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
icon
搜索文档
双节假期日均3亿人次出行,中央到地方打出促消费组合拳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09 20:15
国庆中秋假期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国庆中秋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增加1081.89亿元 [1] -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24.32亿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日均3.04亿人次同比增长6.2% [2] - 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7%,重点监测的78个步行街(商圈)客流量、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8.8%和6.0% [2] 文旅消费亮点 - 全国举办超2.9万场文旅活动,发放超4.8亿元消费补贴 [1][7] - 文旅融合创新场景体验,非遗体验、科技赋能(如机器人主题街区、水幕电影)广受欢迎 [3] - 小城游持续火热,飞猪平台数据显示乡村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超40% [4] 细分消费类别表现 - 绿色有机食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7.9%,智能家居产品同比增长14.3%,国潮服装同比增长14.1% [2] - 2025年国庆档电影总票房为18.35亿元,观影人次5007万,国产影片票房占比98.93% [3] - 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在国庆档期间达437.89亿元,同比增长18.98%,累计观影人次突破10亿 [3] 政策支持与以旧换新成效 - 2025年第4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在假期前下达 [7] - 截至10月7日,汽车以旧换新平台收到补贴申请超127万份,带动新车销售额超1600亿元,823.8万名消费者购买八大类家电1178万台,带动销售额超557亿元 [7] - 1~8月全国共有3.3亿人次申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过2万亿元 [7] 出入境旅游市场 - 国家移民管理局预测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旅客将突破200万人次,入境免签、退税扩围等政策优化使"中国游""中国购"成为新时尚 [5] - 出境游热度不减,去哪儿平台用户预订境外超4500个城市酒店,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出境长线跟团游同比增长近1倍 [6] 消费市场展望与政策导向 - 财政部会同商务部联合印发通知,遴选50个左右城市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 [8] - 下阶段将实施消费提升专项行动,稳就业促增收,完善消费环境,增加优质供给以释放消费潜力 [1]
威海再度跻身多个热门旅游目的地TOP10榜单
齐鲁晚报网· 2025-10-09 20:1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 这个国庆长假,威海再度成为全国文旅市场的 "流量黑马"——跻身多个热门旅游目的地TOP10榜单。 10月8日,抖音生活服务发布的国庆消费数据显示,威海入选"小城游"十大热门目的地。同日,去哪儿 旅行平台的假期总结也显示,威海登上"外国游客机票预订增幅TOP10城市"榜单。 在那香海景区沉浸于海岛文化节的热闹晚会,于多福山景区欣赏"西游小妖"的巡游演绎,再去羊亭河公 园体验一场"星空露营节"……假日期间,威海近200场特色活动,拉满假日"氛围感",以"全域联动、全 民共享"为主线,统筹布局近200场特色文旅活动,覆盖城区、景区、乡村、商圈等各类空间,持续点燃 市民游客的参与热情。 数据显示:10月4日,刘公岛景区单日接待接近最大承载量,景区启动限流措施;韩乐坊在10月2日当天 游客同比增长50%以上;国际海水浴场、火炬八街国庆假期日均游客量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抖音平台 消费数据也显示,10月1日至7日,威海地区住宿类团购订单同比增长139%,游客住宿需求大幅增加。 威海各景区和商圈深度融合"山、海、城"资源,推出多类型跨界文旅产品,精准对接不同客群的消费需 求。例如,成山头风景区推出 ...
成都文旅消费全国第二:“文商旅体融合” 激活 2862 万游客的立体消费体验
经济观察报· 2025-10-09 20:02
核心观点 - 成都文旅市场在国庆中秋“超级黄金周”期间实现量质齐升,游客数量达2862.3万人次,旅游总花费达293.5亿元,消费增速13.4%远超游客数量增幅5.3% [1] - 成功模式在于“文商旅体融合”,通过场景创新与服务保障,将流量转化为留量,诠释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吸引力 [1][3] 市场表现与排名 - 在多个平台榜单中位列前茅:美团文旅消费Top10目的地城市第二,携程、去哪儿国内热门长途游目的地第二,高德“长假美食吸引力城市榜”登顶榜首 [1] - 重点监测的215条特色商街客流和营业额分别增长5.0%和5.4% [4] - 假期入境游客同比增长32%,在“最受外国朋友欢迎国内城市”榜单中位列第四 [2] 游客结构与消费特征 - 游客结构变化显著,外地游客占比达37.3%,规模为1067.6万人次,同比增长6.4% [2] - 消费模式从“打卡”转向“深度体验”,人均旅游消费1025.3元,同比增长7.7% [2] - 线上线下消费合计767.5亿元,同比增长11%,跑赢全国平均水平 [2] 核心景区与活动热度 - 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416.9万人次,同比增长8.1% [2] - 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假期多数日子每日8万张门票售罄,武侯祠博物馆累计接待82.4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突破14.3万创历史新高 [2] - 都江堰青城山因“蓝眼泪”奇观多次发布客流预警 [2] 场景创新与活动策划 - 假期前策划推出300余项文旅活动,形成“传统+潮流”“线下+线上”的立体供给体系 [3] - 全国首个“数字文创黄金周”联动28个本土IP,在交子大道打造潮玩大街累计接待164.77万人次 [3] - 电子消费福袋串联450家餐饮、13家景区和60家酒店,带动线下消费超1.19亿元 [3] 新兴业态与增长极 - 数字文创成为吸引年轻群体的新引擎,王者荣耀鲁班7号全球首展吸引12.6万人打卡,西博城世界动漫展首日入场人数突破4万 [3] - 乡村旅游市场被激活,2025年秋季“村糖会”在多个区县同步开展 [4] - 赛事与演艺跨界融合,郭富城演唱会拉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增长超30% [4] 服务保障与国际化 - 重点商圈外语服务标识覆盖率100%,智能支付终端支持14种语言 [6] - 天府国际机场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可办理40多种外币兑换,实现“跨境消费无障碍” [6] - AI多语言智能翻译屏等便利化服务提升国际游客体验 [2][6] 长期发展战略 - 以文化为内核,构建“全龄段、全时段、全场景”的消费生态 [5] - 通过“公园城市”建设拓展文旅空间,5188公里天府绿道、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成为新打卡地 [6] - 持续挖掘熊猫、三国等文化IP的现代价值,加快数字文创、乡村旅游等新场景迭代 [7]
权威数读丨这组数据,描绘出国庆中秋“火热奔腾”图景
新华网· 2025-10-09 19:24
跨区域人员流动 -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24.33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比2024年同期日均增长6.3%,创历史新高 [3] - 全国边检机关保障1634.3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日均204.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1.5%,单日出入境通关最高峰出现在10月4日达235.3万人次 [7] 国内旅游市场 - 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增加1081.89亿元 [11] - 北京市累计接待游客2509.4万人次,旅游总花费31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和4.7% [14] - 天津市接待游客2219.59万人次,游客花费215.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7%和13.2% [14] - 上海市接待游客2548.5万人次,同比增长19.74% [14] 旅游消费趋势 - 20-30岁人群在机票、火车票订单中占比超过50%,成为假期旅游出行消费新主力 [18] - 大城市周边县域目的地预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1% [18] - “夜游”搜索热度环比增幅超200%,上海浦东美术馆、南京博物院等场馆夜间热度同比涨超5倍 [22] 整体消费市场 - 全国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其中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同比分别增长3.9%和7.6% [25] - 数码产品、汽车消费增长较快,旅游、文化艺术体育服务需求强劲 [25] - 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7% [29] - 商务部重点监测的78个步行街(商圈)客流量、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8.8%和6.0% [29] 电影市场 - 2025年国庆档电影票房为18.35亿元,观影人次为5007万 [33]
东方七日谈 | 感受上海的消费活力
搜狐财经· 2025-10-09 19:12
消费热度与市场表现 - 上海长假前四天接待游客1511.75万人次,同比增幅达23.74% [3] - 宾馆旅馆平均客房出租率为64.7% [3] - 乐高乐园度假区多个品类门票售罄,海昌海洋公园实现客流与营收双丰收 [3] 产品与营销创新 - 杏花楼推出烧汁火腿、红茶拿铁等8种新品的海派国潮礼盒以吸引年轻消费者 [3] - 漕河泾元宇宙街区元界的奶茶店与热门游戏人物进行破次元互动巡游,长假前3天日均客流量突破10000人 [3] - 静安大悦城举办超过15个IP的快闪活动,并推出全场五折起及多种促销满赠活动 [4] 多元化供给与活动 - 2025"乐品上海"餐饮消费券于10月1日启动新一轮核销 [4] - 上海国际光影节、外滩国际艺术节、上海网球大师赛及多个主题节庆活动同时举行 [4] - 张园作为海派时尚地标在节日期间举办多场品牌展览活动,部分商场与地铁线路延长运营时间以满足需求 [4]
长春加速“以文塑旅” 探索城市经济转型新路径
中国新闻网· 2025-10-09 18:57
长春加速"以文塑旅" 探索城市经济转型新路径 记者获悉,新雪季将成为检验这一战略的"首战"。当地正筹备建设"粉雪嘉年华",并以"学滑雪,到长 春"为主题塑造品牌,吸引国内外冰雪运动爱好者。文旅部门还计划通过社交媒体推广、定向营销等方 式,拓展南方及海外市场。(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万可义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过去两年,长春文旅热度持续攀升。数据显示,2024年该市接待游客1.72亿人次,游客出游总花费3026 亿元;今年前9个月,游客量同比增长28%,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3.3%。在中国消费热潮引领之下,长春 通过城市更新、品牌塑造和活动营销,使文旅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引擎。 这座以汽车和电影工业闻名的老工业基地城市,正通过文化创新重新定义自身。焕新的新民大街让历史 建筑揭开神秘的面纱,使历史文化走近民众生活;春京西历史文化街区融合非遗与潮流业态,成为年轻 人聚集地;伊通河沿线改造后的城市滨水空间,让生态景观与消费场景并存。 9月19日,2025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在长春国际航空博览城举行。图为歼-20(左二)首次静态 展示,吸引众多民众前来参观。(资料图) 张瑶 摄 与此同时,航空展、电影 ...
双节消费多点开花文旅市场新意盎然
搜狐财经· 2025-10-09 18:55
来源:环球Tech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假期前八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预计超24.32亿人次,创下历史同期新高,日均 3.04亿人次,同比增长6.2%。庞大的客流主要集中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核心城市群,展现 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力。 文旅消费无疑是本次假期最耀眼的亮点。从北京前门步行街的游人如织,到上海外滩的灯火璀璨;从横店影视城 沉浸式项目前的长龙,到广西街头餐馆外的排队盛景,处处都是热闹非凡的景象。 值得注意的是,假日消费的人群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以95后为代表的年轻一代正迅速崛起,成为旅游消费的 绝对主力。飞猪数据显示,假期出行客单价同比提升14.6%,其中95后游客的预订人次占比最高。 年轻人正以其独特的消费偏好,重塑着假日经济的格局。美团数据显示,"味蕾游"(为美食而旅行)、"赛事 游"等新业态持续激活消费潜力。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大城市景点人满为患时,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奔县",将目 光投向风景独特、文化底蕴深厚的县城与小镇。山西应县木塔、贵州镇远古城等地,凭借其独特的魅力,成为社 交媒体上的新晋"网红"打卡地,为县域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环球网消费综合报道】今年十 ...
陈爱林专题分析国庆假期消费情况 研究促消费扩内需工作
搜狐财经· 2025-10-09 18:55
10月9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陈爱林专题分析国庆假期消费情况,研究促消费扩内需工作。市领导刘厚、肖扬、周云玲,市政府秘书长齐爱社参加。 抓经济工作就是抓关键节点,节假日重点要抓消费。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要趁热打铁,加强对假日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促消 费、扩内需的各项举措。要抢抓"湘超"机遇,加大促消费的力度,形成全市服务"湘超"永州赛区、融入"湘超"的浓厚氛围。要完善组织机制、动员机制、 保障机制,充分利用"湘超"永州赛区的热度,大力宣传推介永州,通过"体育搭台"凝聚奋进力量。要大力提升城市服务水平,持续保持文旅旺、消费旺的 良好态势。 全媒体记者:谢档 雷婧 编辑:杨力为 二审:朱文秀三审:张华兵 终审:唐新华 陈爱林强调 会上,万达广场、中邦广场、步步高舜德店等商圈商超和华天大酒店负责人先后作了发言,市直相关部门汇报了假日期间消费和车流、人流进出以及重点 景区客流等情况。陈爱林对假日期间消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市县两级和相关部门加强值班值守,协助相关企业和市场主体积极开展各类促消费 活动,假日期间全市车流量大幅增加,景区旅游持续火爆,消费较快增长,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
宝安“双节”商圈消费热力全开,三大湾区文旅新地标成假期“顶流”
搜狐财经· 2025-10-09 17:35
核心观点 - 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宝安区消费市场全面升温 线下消费金额约29.87亿元 同比增长17.08% [1] 线上消费热度亦持续攀升 [7] 线下消费表现 - 全区9大重点商圈累计客流561.75万人次 同比增长38.33% 总销售额5.83亿元 同比增长20.3% [16] - 前海壹方城和海雅缤纷城销售额均超亿元 新开业的大悦城客流突破百万人次 [16] - 各大商圈通过举办主题活动有效引流 如前海壹方城的"大湾区潮流生活节"和海雅缤纷城的非遗文化季 [21] 新文旅地标表现 - 三大新文旅地标成为假期最热目的地 包括前海冰雪世界、湾区书城和欢乐剧场 [3][8] - 前海冰雪世界假期接待游客约20万人次 其中港客占比约两成 [10] - 作为全球最大实体书城的"湾区之眼"书城通过七大主题活动吸引客流 [12] 欢乐剧场通过明星音乐会为假期预热 [13] 线上与数字消费 - "宝安城市种草计划"话题在抖音平台总阅读量突破5600万 小红书平台阅读量超过400万 [7] - 美团数据显示宝安区交易规模同比增速为10.5% 在全国非县域地区排名第3 餐饮品类交易规模在深圳市和广东省均居首 [23] 文体活动带动消费 - 清平古墟"国潮文化周"和国际篮联三人篮球深圳大师赛等文体活动成功举办 成为体育消费焦点 [26] - 丰富的"文体商旅"供给为消费市场注入活力 [28]
陕西西安冲出一个文旅IPO,依靠《长恨歌》及华山资源,年入超12亿!
格隆汇APP· 2025-10-09 17:26
公司业务与运营 - 公司核心业务为旅游演艺和索道客运两大板块 [1] - 公司运营的《长恨歌》演出是标志性文旅项目 [1] - 公司依托华山景区资源开展业务 [1] - 公司年收入超过12亿元人民币 [1]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年收入规模超过12亿元人民币 [1] 行业与市场定位 - 公司位于陕西省西安市 [1] - 公司正计划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