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促消费扩内需
icon
搜索文档
今年社零总额有望超50万亿元,“十五五”如何促消费扩内需
第一财经· 2025-07-18 13:38
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十四五"期间社零总额从2020年39.1万亿元增至2024年48.3万亿元,年均增长5.5%,2024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 [1] - 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地位稳固,网上零售、汽车销量、家电销量等细分领域规模保持全球第一 [1] - 批发零售业增加值2024年达13.8万亿元,规模仅次于制造业,较"十三五"末增长40%,占GDP比重超10% [3] 消费结构升级 - 品质消费普及,智能消费和绿色消费通过"以旧换新"等政策推动提升 [1] - 新型消费业态快速发展,包括数字消费、品质电商、首发经济、"人工智能+消费"、"IP+消费"等新增长点 [2] - 2021-2024年累计进口消费品7.4万亿元,国内外市场联动互促效应显著 [2] 商贸流通体系优化 - 城乡商贸流通体系改善,线上线下购物便利性提升 [2] - 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从五年前14.7%降至14.1%,重点企业综合物流成本降低10% [3] - 批发零售业2024年上半年增加值同比增长5.9%,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3] 未来发展方向 - "十五五"期间将建设规模更大、质量更优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 [3] - 延续有效政策并推出新措施,激发商品消费动能、释放服务消费潜力、放大新型消费带动效应 [3] - 消费市场潜力大、韧性强、活力足的特点将持续,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 [3]
工行北京分行联合京东推出“618”购物消费补贴 助力消费升级
贝壳财经· 2025-05-31 12:53
合作模式 - 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与京东平台达成合作,推出"政府补贴+平台让利+金融助力"三重优惠叠加机制 [1] - 活动期间消费者通过工行分期在京东平台消费可同步享受国家补贴、平台限时折扣与工行信用卡分期优惠 [2] - 合作通过整合政府政策、电商场景和金融服务资源,实现优惠核销一体化操作 [4] 优惠措施 - 分期方面最高可享受24期免息、单笔消费立减等优惠政策 [2] - 首次绑定工行信用卡的消费者可获得专属礼遇,已绑卡消费者可享受满1000元减30元支付立减 [3] - 活动还提供满3000元减50元优惠、618红包雨、银行品类日、天天享免息等主题活动 [3] 覆盖范围 - 活动覆盖3C数码、家居家电、美妆母婴等京东平台全品类产品 [2] - 活动将持续至6月30日,惠及多层面消费者 [5] - 今年以来双方已多次围绕消费热点、重要节日推出促消费优惠活动 [5] 服务创新 - 通过后台数据集成简化线上支付环节,实现优惠核销一体化操作 [4] - 消费者在京东平台分期达标即可自动享受优惠减免 [4] - 合作旨在降低市民消费成本,助力"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落地 [4]
汇率压力降低放行货币政策,结构性投资机会将再次展开
中邮证券· 2025-05-09 13:25
政策会议 - 5月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情况,5月17日央行等三部门发布会贯彻“425”会议精神并传递稳市场政策[1][9][10] 市场信心 - 政策根据外部环境因时而动,以制度韧性应对不确定性,提振市场信心,二季度是存量政策落地期,效果不佳则三季度打开增量政策窗口[10][11] 货币政策 - 人民币贬值压力最大阶段或已过,“五一”假期离岸人民币汇率升值0.84%,上半年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有望落地,降息10bp[13] - 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5月15日实施,预计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配合积极财政政策[14] 促消费 - 若居民消费倾向无明显提升,全年消费增速上限5.5%-6%,未来社零增速6.1%-6.8%,消费修复力度不足[2][16] - 降息节省居民贷款利息支出超400亿元,预计拉动消费增长0.16%[17]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拓展消费修复空间[18] - 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阶段性调降两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至0%,助力“两新”政策[20] 资本市场 - A股市场有韧性,上证指数完成前期冲击回补,有望“慢牛”,关注低空经济等领域投资机会[21] - 央行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工具,合并额度8000亿元,证监会强调市场“稳”与“进”[23] 风险提示 - 全球贸易摩擦超预期、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3][25]
以优质供给创造新需求
经济日报· 2025-04-21 06:37
消费潜力释放与供给升级 - 多地多部门推出促消费扩内需举措,引导企业差异化发展,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提高竞争力,以优质供给创造新需求 [1] - 供给和需求是一体两面,新需求催生新供给,新供给创造新需求,高质量发展需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日益升级的需求 [1] - 优质供给指契合绿色、智能、健康发展趋势,能提升消费者生活品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1] 消费结构问题与供给短板 - 消费不振与供给难以适应需求有关,供给体系存在低端供给过剩、优质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 [2] - 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严重,难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居民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和品质型升级步伐加快 [2] - 企业需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提高竞争力,精准掌握消费者心理,前瞻性把握需求,优化用户体验 [2] 服务消费发展趋势 - 从中等收入迈向中高收入国家过程中,消费结构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5.4%,占比43.4% [3] - 服务消费是消费结构升级主要方向,需扩大服务业开放,丰富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供给 [3] - 需完善服务消费权益保障制度,现有制度更注重商品消费 [3] 内需体系培育与消费升级 - 消费领域需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提升传统消费同时培育新型消费,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 [3] - 推动消费升级需提高供给质量水平,聚焦产品、服务短板与新型消费领域关键问题 [3] - 通过精准施策优化供给体系,实现供给升级与消费升级良性互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