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设备

搜索文档
港迪技术收盘上涨1.24%,滚动市盈率43.53倍,总市值39.05亿元
金融界· 2025-06-23 18:41
公司表现 - 6月23日收盘价为70.14元,上涨1.24%,滚动市盈率PE为43.53倍,总市值39.05亿元 [1] - 2025年一季报显示营业收入6077.97万元,同比下降5.50%,净利润亏损5191864.98元,同比下降878.31%,销售毛利率35.45% [1] - 主力资金6月23日净流入78.14万元,但近5日总体净流出647.46万元 [1] 行业对比 - 公司所处通用设备行业平均市盈率73.86倍,行业中值38.88倍,公司排名第131位 [1] - 公司PE(TTM)43.53高于行业中值38.88但低于行业平均73.86,市净率4.24高于行业中值3.09但低于行业平均4.41 [1][2] - 总市值39.05亿元低于行业平均58.78亿元和行业中值44.29亿元 [1][2] 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工业自动化领域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变频器、行业专机、集装箱智能操控系统等 [1] - 获得多项荣誉包括"中国水泥行业智能信息化企业10强"、"中国创新建材企业100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 [1] 同业数据 - 同业公司PE(TTM)从鲍斯股份5.98到冰轮环境14.30不等,多数低于公司43.53的水平 [2] - 同业公司总市值从力聚热能34.90亿元到中集集团423.31亿元不等 [2]
汉钟精机(002158) - 2025年6月17日-6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3 16:06
公司财务情况 - 2024 年营业收入 36.74 亿元,同比下降 4.62%,归母净利润 8.63 亿元,同比下降 0.28%,基本每股收益 1.61 元,同比下降 0.2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21.80%,同比下降 4.01% [2]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 6.06 亿,同比下降 19.09%,归母净利润 1.18 亿,同比下降 19.58%,每股收益 0.22 元,同比下降 19.5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2.75%,同比下降 1.12% [2] - 预计 2025 年度营收 33.01 亿元,归母净利润 6.92 亿元 [3] 公司产品情况 制冷产品 - 涵盖商用中央空调用压缩机、冷冻冷藏压缩机以及热泵压缩机,应用于商业建筑空调、食品冷链、热泵供暖等领域 [2] - 螺杆压缩机及离心压缩机可用于数据中心 [3] 空压产品 - 空气压缩机融入工程机械等众多下游领域,保障生产流程高效运行 [3] - 巩固传统有油空压机市场份额,积极布局无油空压机应用市场,无油空压机在食品等行业有广阔替代空间 [3] 真空产品 - 主要应用于光伏和半导体行业,逐步拓展至锂电等领域 [3] - 受光伏行业景气度影响,光伏拉晶和电池片环节对真空泵需求承压 [3] - 在半导体行业与多家头部国产设备商配套合作,但使用量少,对整体业绩影响有限 [3] 投资者关系活动情况 - 活动类别为现场参观、策略会、线上 [2]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6 月 17 日 - 6 月 20 日,地点在策略会现场、公司、线上 [2] - 参与人员有华福证券等多家机构,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秘等 [2] - 活动期间未透露未公开重大信息,无相关附件 [3]
股价提前“抢跑”?年内翻倍大牛股拟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今起停牌
格隆汇· 2025-06-23 14:59
重大资产重组计划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重庆新承航锐科技全部或部分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 - 股票自公告日起停牌,预计10个交易日内(最晚7月7日)披露交易方案,若逾期未披露将复牌并终止筹划,且1个月内不再筹划重组 [3] 标的资产新承航锐概况 - 标的公司成立于2004年,员工500余人(含70余人专业技术团队),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5] - 拥有重庆和遵义两大生产基地,具备自由锻、模锻、精密铸造等生产能力,产品覆盖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高端锻件,材料涉及不锈钢、高温合金等 [5] - 曾于2023年底启动IPO辅导,拟申请上市 [5] 公司经营与股价表现 - 公司主营液压柱塞泵、液压系统等产品,提供液压传动整体解决方案 [7] - 近四年业绩持续下滑:2023年净利润657.84万元(同比-86.88%),2024年净利润639.66万元(同比-2.76%) [8] - 2024年一季度营收6108.38万元(同比+3.31%),归母净利润81.13万元(同比-49.45%) [9] - 停牌前股价31.9元/股,总市值34.88亿元,年内股价从低点13.38元/股最高涨至38.78元/股(涨幅2.89倍),后因关税冲击回撤43%,最新价较历史高点低11.7% [12][13] - 公告前一个交易日股价尾盘涨停,存在"抢跑"迹象 [11] 战略意图 - 公司通过收购标的资产寻求新盈利增长点,以扭转业绩下滑趋势 [15]
发电量为什么和工业增加值“脱节”?
2025-06-23 10:09
纪要涉及的行业 电气机械、化工、非金属矿、通用设备、通讯设备、服务业(公共服务类、批发零售类和餐饮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发电量与工业增加值背离原因**:统计口径差异,规上企业发电量数据未反映规下企业(新能源、分布式光伏)快速增长;服务业用电量下降拖累整体用电量或发电量增长;大中小企业发展分化,大企业表现好、中小企业疲软 [1][3][4] - **大中小企业发展分化体现**:工业用电量增速约 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约 6%;大型企业 PMI 长期处于高位且常超荣枯线,中小型企业很少超 50%荣枯线 [1][4] - **国内经济增速目标情况**:国内经济增速 5%目标大概率可实现,但存在尾部风险,涉及收入偏低居民、规模较小企业、债务压力重的贫困地区地方政府 [1][5] - **行业增加值增速与用电量背离行业**:电气机械、化工、非金属矿和通用设备等四大行业增加值增速与用电量背离显著,产能利用率处于历史低位,行业内部企业分化加剧 [1][6] - **行业风险警示情况**:2025 年电气机械、化工、非金属矿和通讯设备等行业风险警示高于去年,表明供给端变化显著,需求端改善不明显,市场竞争加剧 [1][7] - **行业背离现象趋势及对策**:行业背离现象预计延续,解决方案是加强供给出清力度、提高产能利用率;下半年关注供给端变化对资本市场风格影响,投资策略沿供给出清逻辑布局,尤其在中游行业 [1][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前五个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约 6.3%,超出 GDP 整体增速,同期发电量增速仅约 0.3% [3] - 规下企业发电量在整体用电中占比仍不到 10% [3]
雷迪克20250620
2025-06-23 10:09
雷迪克与北方机械选择合作的核心原因是什么?未来的合作战略和愿景如何? 雷迪克与北方机械经过近一年的充分交流和沟通,最终决定合作。北方机械在 技术和团队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尤其是在四缸发动机制作方面有几十年的经验。 雷迪克希望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发展,因此选择与北方机械合作。双方将继 续拓展原有市场,并重点拓展人形机器人相关试制的合作。双方都非常看好机 器人发展的方向,利用北方沉淀了几十年的丝杠工艺、技术、经验,加上雷迪 克的资金和资源赋能,相信能够在未来更深层次的合作中,把人形机器人上的 雷迪克积极布局汽车丝杠业务,认为电动车发展对零部件功能提出新要 求,电控刹车和转向系统市场潜力巨大。公司已采购设备并组建团队, 与主机厂合作,预计新增转向和自动化需求将带来百亿级市场。 北方机械丝杠业务月产能为 7-8 万支,人形机器人备产 1 万支套,计划 明年将机器人丝杠月产量增至 5 万根。公司关注以车代磨工艺路线,致 力于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效率并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公司已完成车洗磨复合专机改造,所有工序均自行完成。尽管进口设备 性能优良,但性价比不高,因此主要采用国产设备并进行技术改进,以 满足机器人大批量生 ...
易加三维拟科创板IPO:李健浩、李诚父子控股23.45%,辅导机构中信证券位列股东
搜狐财经· 2025-06-23 09:41
公司上市进展 - 杭州易加三维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上市辅导工作,拟科创板上市,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2] - 中信证券于2023年12月15日与公司签署辅导协议,历经5期辅导后完成IPO辅导备案 [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5年11月18日,注册资本7,243.4243万元,注册地址为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3] - 法定代表人为李健浩,控股股东为杭州永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7.0835% [3][4] - 公司属于通用设备制造业(行业分类C34),专注于工业级3D打印装备制造与应用解决方案 [3]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以MPBF™金属3D打印技术为核心,为航空航天、高性能工业制造、模具制造、精准医疗等领域提供增材制造应用解决方案 [3] 股权结构与实际控制人 - 李健浩、李诚父子合计最终受益股份为23.45%,李诚任公司董事,李健浩任董事长 [4] - 辅导机构中信证券直接持股1.34% [4] 高管背景 - 李健浩1991年出生,本科学历,2017年至今任杭州永盛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 [5] - 李诚1962年出生,现任杭州永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及浙江宏扬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 [5]
方盛股份:东吴证券、山西证券等多家机构于6月18日调研我司
证券之星· 2025-06-23 09:40
风电行业竞争与毛利率保障措施 - 风电行业2025年预计呈现明显增长但价格竞争激烈降本压力持续[2] - 公司采取五大措施保障毛利率:筛选优质客户淘汰欠款高订单、推进换热器技术优化与成套方案降本、协同供应链与工艺改进、开拓空压机/工程机械/氢能/数据中心等高毛利领域、加强外销市场客户维护与开发[2] 上游供应链整合与成本控制 - 铝材(槽铝/封条等)占原材料成本比重高与复合板/铝箔共同构成主体材料[3] - 收购钜丰铝业实现供应链稳定与成本控制:建立直接可控供应渠道、实现批量生产成本优势、加工费更具灵活性、原材料定价与有色金属网实时价格挂钩避免中间溢价[3] 生产基地布局与产能规划 - 当前拥有三个厂区:一厂区(租赁)负责金工及型材前道工序、二厂区为主生产厂区、三厂区(募投项目)专注换热器系统与新产品线预计2025年底完工[4] - 募投项目建成后年产能达20万台(套)节能高效换热系统及换热器产值约4.6亿元较现有产能翻倍[6]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7445.81万元同比上升21.02%归母净利润701.47万元同比下降16.03%扣非净利润597.21万元同比上升2.78%毛利率22.24%[7] - 募投项目2024年新增折旧成本300万元预计全面完工后每年新增折旧/摊销成本约600万元[5]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36.82万融券净流入0.0[8]
邵阳液压拟收购新承航锐股权 标的公司为金属锻件生产商,曾接受上市辅导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2 22:35
邵阳液压重大资产重组计划 - 公司正在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 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构成重组上市 股票自2025年6月23日起停牌 [1] - 拟购买标的为重庆新承航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部或部分股份 预计在不超过10个交易日内披露交易方案 [1] - 交易对方范围尚未最终确定 初步确定为标的公司主要股东凌俊、邓红新 已签署《资产购买意向协议》但具体交易细节仍需进一步磋商 [1] 标的公司新承航锐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4年 现有员工500余人 专业技术团队70余人 是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 拥有重庆和遵义两大生产基地 具备自由锻、模锻、精密铸造、热处理等生产能力 专注于航空、航天、船舶、能源等领域高端锻件零部件制造 [2] - 2023年底曾与华泰联合证券签订IPO辅导协议 拟申请境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邓红新及其配偶凌俊 [2] 交易进展与不确定性 - 交易目前处于筹划阶段 交易各方尚未签署正式协议 具体方案仍在商讨论证中 [2] - 交易需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并经监管机构批准 能否通过审批存在不确定性 [2]
停牌前,突然大涨!301079,重大资产重组
中国基金报· 2025-06-22 18:45
邵阳液压重大资产重组计划 - 公司正在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重庆新承航锐科技全部或部分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 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2] - 计划自6月23日起停牌 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5] - 交易对方包含凌俊、邓红新等新承航锐主要股东 两人直接持股比例分别为14.1484%和12.2569% [9][13] 新承航锐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04年6月24日 注册资本3782.77万元 法定代表人为邓红新 [13] - 主营业务为航空、航天、船舶、能源等领域高端锻件零部件制造 具备模锻、精密铸造等全流程生产能力 [13] - 已完成三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海尔资本、湖南航空航天产业投资基金等 [11] - 2023年12月向重庆证监局申请IPO辅导备案 [14] 邵阳液压近期资本运作 - 6月20日收盘股价报31.90元/股 单日涨幅达10.19% 总市值34.88亿元 [5] - 终止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 原计划募资1.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6]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6108.38万元 同比增长3.31% 归母净利润81.13万元 同比下降49.45% [17] 新承航锐市场定位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3] - 主要服务于航空航天、船舶、能源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 [13]
腾亚精工: 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2025年6月)
证券之星· 2025-06-22 16:41
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总则 - 制度旨在提高公司年报信息披露质量,确保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依据《公司法》《证券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制定 [2] - 适用范围包括控股股东、董事、高管、部门负责人及其他年报信息披露相关人员 [2] - 责任追究针对因履职不当或个人原因导致公司重大经济损失或社会不良影响的情形 [2] 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认定标准 - 财务报告重大会计差错标准:收入或利润差错金额占最近年度审计值10%以上、直接影响盈亏性质、资产总额差错10%以上或监管部门责令改正 [5][7] - 其他重大差错标准:涉及净资产10%以上的重大合同/对外投资/诉讼/担保,或足以影响投资者判断的重大事项 [5][7] - 信息披露重大遗漏或错误需及时补充更正公告 [5] 责任类别与处罚措施 - 责任分为直接责任(资料提供者)和领导责任(审核者) [6][12] - 处罚形式包括责令改正、通报批评、调岗/降职、赔偿损失、解除劳动合同等,可叠加经济处罚 [6][8][13] - 董事会对处罚金额及形式拥有最终决定权 [6][14] 重大差错认定及追究程序 - 董事会指定机构负责收集证据、提出处理方案,经董事会审议后形成决议 [9][15] - 责任人享有申辩权利,更正后的年报需由符合《证券法》要求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9][16][17] - 更正的财务信息披露需遵守《上市规则》及创业板规范运作指引,董事会决议需以临时公告披露 [9][18][19] 附则与适用范围 - 季度/半年度报告差错追究参照本制度执行 [10] - 制度由董事会解释修订,与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后者为准 [10][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