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

搜索文档
之心急聘!25年业务合伙人招聘,量大管饱~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6-27 17:34
业务合伙人招募 - 公司计划向国内外招募10名优秀合伙人负责自动驾驶相关业务开发[2] - 主要业务方向包括课程研发、论文辅导和硬件研发[2] 技术方向需求 - 重点关注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扩散模型、VLA等技术方向[3] - 涉及端到端、具身交互、联合预测等前沿领域[3] - 需要SLAM、3D目标检测、世界模型等专业人才[3] - 包含闭环仿真3DGS、大模型部署与量化感知推理等技术岗位[3] 岗位要求 - 要求应聘者来自QS200以内高校[4] - 硕士及以上学历优先[4] - 拥有顶会论文者将获得优先考虑[4] 待遇福利 - 提供自动驾驶行业资源共享[6] - 包含求职、读博、出国留学等推荐机会[6] - 提供丰厚现金激励[6] - 可获得创业项目合作与推荐机会[6] 联系方式 - 咨询需添加微信并备注"机构/公司+自动驾驶合作咨询"[7]
马斯克重磅宣布的,我们早就“上桌”了
金融时报· 2025-06-27 17:29
特斯拉Robotaxi业务进展 - 特斯拉在2024年10月"We Robot"发布会上展示无方向盘和踏板的CyberCab原型车,宣布无人驾驶出租车时代到来 [1] - 特斯拉Robotaxi服务已在美国奥斯汀正式落地,使用配备方向盘、踏板和人类安全员的Model Y车型而非CyberCab [1] - 行业人士指出全球仅三家半企业实现较大规模无人对外运营,特斯拉当前处于"主驾无人、副驾有人"的过渡阶段 [1] 小马智行发展现状 - 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首个在北上广深提供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企业,拥有250辆Robotaxi和190辆Robotruck [2] - 截至2024年累计自动驾驶路测里程超4500万公里(全无人驾驶800万公里),同年11月完成美股最大自动驾驶IPO [2] - 已在北上广深开通机场、高铁站等核心交通枢纽的自动驾驶服务,车辆具备精准路径规划和类"老司机"驾驶水平 [2][3] 南沙区自动驾驶产业生态 - 南沙区形成以小马智行为牵引的产业集群,吸引祺迹科技、星河智联等上下游企业,投放79辆Robotaxi开展商业化运营 [3] - 拓展多场景应用:5辆自动驾驶公交小巴示范运行,超10辆无人环卫清扫车试点,政策支持覆盖技术研发至商业化全链条 [3] - 政府通过L4级技术研发补贴、动态投资和人才引进政策推动产业发展,企业呼吁更大范围开放测试场景加速商业化 [3][6] 金融支持体系 - "南沙金融30条"专项政策提出创新票据贴现和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重点支持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科技企业 [6][7] - 区内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小马智行从初创融资到IPO全程获得金融支持 [7] - 政策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助力企业提升无人驾驶技术研发投入和复杂环境应对能力 [7]
商汤绝影世界模型负责人离职。。。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6-27 17:15
商汤绝影人事变动 - 商汤绝影世界模型研发负责人离职,该负责人曾负责云端技术体系建设和生成式智驾方案R-UniAD研发 [2] - 传闻该负责人离职后可能选择创业 [3] 中阶市场动态 - 商汤绝影已在广汽传祺量产交付基于J6M的中阶方案,但2025年中阶市场将迎来从高速NOA升级为全域NOA的迭代 [4] - 头部公司通过高阶方案蒸馏剪裁推出轻量版城区NOA,适配100 TOPS算力芯片,并已向主机厂推广演示 [4] - 算法方案每年迭代一次,未及时跟进的公司可能被市场淘汰 [4] 高阶市场战略 - 2025年高阶市场核心竞争点是一段式端到端方案,其性能表现惊艳,主机厂招标普遍倾向此类方案 [5] - 商汤绝影UniAD一段式端到端与东风汽车合作,目标2025年Q4量产交付 [5] - 商汤绝影过去两年高阶领域存在感较弱,需通过标杆项目证明能力以获取后续机会 [6] - 2025年是高阶项目大规模释放窗口期,自主与合资主机厂加速布局,后续机会将向10万价位车型下沉 [6] - 一段式端到端量产交付成果将决定商汤绝影能否在高阶市场站稳脚跟,并影响其融资前景 [7][8]
基于VLM的快慢双系统自动驾驶 - DriveVLM解析~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6-27 17:15
自动驾驶大模型应用 - 核心观点:清华与理想汽车合作开发的DriveVLM系统通过大模型的few-shot能力解决自动驾驶长尾问题,推动L2向L4迭代 [2] - 创新点1:采用Chain-of-Thought(CoT)方法实现场景描述、分析与分层规划 [4] - 创新点2:DriveVLM-Dual快慢双系统集成传统模块,提升实时规划与空间推理能力 [4] - 创新点3:构建SUP-AD数据集聚焦自动驾驶五大维度,优化Corner Case处理 [4] 多模态大模型课程框架 - 第一章:涵盖多模态大模型基础概念、结构训练范式及公开数据集 [21] - 第二章:详解模态编码器、Input/Output Projector及LLM Backbone等核心模块 [23] - 第三章:聚焦图文/视频理解、轻量化模型等5类通用算法 [25] - 第四章:覆盖Adapter、LoRA等6种微调技术及强化学习应用 [28] - 第五章:重点解析DriveVLM等5种自动驾驶端到端大模型算法 [30] - 第六章:提供行业就业方向、面试准备等求职实战指导 [32] 技术实现与课程价值 - 数据构建:DriveVLM通过结构化LLM评估与pipeline流程优化数据集质量 [9][12] - 课程目标:培养通用大模型理论、自动驾驶前沿算法及工程部署能力 [41] - 适用人群:高校研究者、企业技术骨干及转行人员 [40] - 讲师背景:一线大厂算法专家,主导座舱与端到端大模型量产项目 [35]
白犀牛携手机器人资产运营头部企业首程控股,开启Robovan新纪元
和讯网· 2025-06-27 12:56
行业动态 - 无人车行业迎来新突破,L4级自动驾驶企业白犀牛与机器人智慧运营企业首程控股开启战略合作,标志着无人配送产业迈入"技术+场景+运营"全链条整合新纪元 [1] - 这是业内首次实现RoboVan(无人配送车)企业与专业机器人运营企业的深度联手,为规模化商业落地注入强劲动能 [1] 公司优势 - 白犀牛作为L4级自动驾驶行业佼佼者,拥有全栈自研技术能力和规模化持续运营经验,无人车已在公开道路及复杂场景下安全稳定运行 [2] - 白犀牛业务覆盖快递物流、商超零售、生鲜配送等9大应用场景,已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全球100余个城市成功落地 [2] - 首程控股是中国智能基础设施资产服务商,专注于资产运营和资产融通,涵盖停车资产管理、产业空间管理、REITs投资和股权投资等四大业务板块 [2] - 首程控股管理多只产业基金,已投资布局多家机器人、新能源领域优质企业,并设立北京首程机器人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推动机器人应用落地 [2] 合作内容 - 双方将深度融合白犀牛的自动驾驶技术和无人车产品与首程控股的运营管理能力及场景资源,探索无人车在更广泛、更深层次场景中的高效渗透与应用 [3] - 合作旨在打造技术、场景与运营无缝衔接的创新模式,构建"技术+场景+运营"闭环 [3] - 首程控股的智慧基础设施运营场景将为白犀牛无人车技术提供规模化、可持续落地的"超级试验场"和"加速器" [3] 行业影响 - 此次合作是构建智慧城市运营新图景的关键一步,将快速跑通更多元商业化模型 [3] - 双方将共同定义无人配送在城市智慧服务中的新标准,为构建高效、绿色的未来城市物流网络奠定基础 [3]
特斯拉又一核心高管被曝离职!与马斯克关系密切
证券时报网· 2025-06-27 12:35
高管离职 - 特斯拉核心高管Omead Afshar已离职 该高管与马斯克关系密切 曾参与Model 3量产关键阶段并负责北美欧洲销售制造运营 [1][3] - Afshar 2017年加入公司 去年晋升副总裁 直接向马斯克汇报 管理北美销售服务副总裁及得州工厂制造总监 [3] - 近期Optimus人形机器人项目工程负责人Milan Kovac离职 2016年加入公司 曾主导机器人原型开发 职务由自动驾驶团队负责人接替 [4] 欧洲市场表现 - 特斯拉欧洲销量连续5个月下滑 5月销量同比下跌28%至13,863辆 [3] 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 - 特斯拉在得州奥斯汀推出Robotaxi服务 首批投放10辆焕新Model Y 车费固定4.20美元 服务时间6:00-24:00 [5] - 计划数月内将测试车辆扩展至千辆规模 后续推出无方向盘/制动踏板的Cybercab专用车型 [5] - 分析认为该服务标志着公司业务重心从电动车转向人工智能 [6]
市值增长超万亿,英伟达为何重回全球第一?
36氪· 2025-06-27 11:40
公司市值与股价表现 - 英伟达股价于6月26日大涨4.33%至154.31美元/股,总市值达3.77万亿美元,超越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上市公司 [1] - 6月27日股价继续上涨至155.02美元/股,总市值达3.78万亿美元,领先微软约800亿美元 [1] - 公司市值相当于6.28个腾讯控股、13.78个阿里巴巴、15.43个中国移动、15.17个贵州茅台 [2] - 公司TTM市盈率为49.27倍,高于腾讯(22.22倍)、阿里(15.44倍)、中国移动(17.56倍)、茅台(20.04倍) [2] - 股价自1月7日以来经历40%回调后,4月起三个月内涨幅达78.99%,大幅跑赢标普500及纳斯达克指数 [3] 财务业绩与增长预期 - 2026财年一季报营收441亿美元,同比增长69%,数据中心收入391.1亿美元占比88.77% [4] - 净利润187.8亿美元同比增长26.17%,受H20芯片出口管制影响计提45亿美元存货减值 [4] - 万得预期2026财年归母净利润增长48.56%至1083亿美元,2027财年增长29.66%至1404亿美元 [3] - 按2026财年盈利预期市盈率为34.78倍,2027财年降至26.82倍 [3] 业务发展与战略布局 - 黄仁勋预计机器人将成为继AI后最强劲增长引擎,涵盖自动驾驶汽车、人形机器人及代理AI [4][5] - 公司自动驾驶与机器人业务季度销售额5.67亿美元占比1%,但同比增长72% [6] - 黄仁勋提出全球将拥有数十亿台机器人、数亿辆自动驾驶汽车和数万座机器人工厂的愿景 [6] 行业动态与竞争格局 - 特斯拉在美国奥斯汀启动Robotaxi试点,首批10辆Model Y收费4.2美元/次 [7] - 百度萝卜快跑一季度服务量超140万次同比增长75%,在30城实现全无人运营 [7] - 文远知行计划2026年大规模商业化,小马智行2025年上线Uber平台 [7] - ARK预计2030年全球Robotaxi将达5000万辆 [7] 市场预期与机构观点 - 巴克莱将目标价上调至200美元/股,预计市值可能达4.9万亿美元 [8] - Loop Capital将目标价上调40%至250美元/股,预计市值可能达6万亿美元 [8] - 黄仁勋近期累计减持15.43万股套现约2285万美元 [8]
Uber布局自动驾驶关键棋局:拟收购小马智行美国子公司
华尔街见闻· 2025-06-27 10:44
Uber与小马智行潜在收购 - Uber正与联合创始人Travis Kalanick就资助收购小马智行美国子公司进行初步谈判 若交易完成 Kalanick将负责运营该子公司 [1] - 小马智行成立于2016年 在美国和中国拥有机器人出租车和卡车运营许可 去年在美上市融资2.6亿美元 目前市值约45亿美元 已为美国子公司出售或分拆做好准备 [1] - 该交易将使2017年离职的Kalanick重新参与Uber业务 同时帮助Uber应对Waymo等自动驾驶竞争对手的威胁 [1] 自动驾驶行业竞争格局 - Waymo机器人出租车服务发展强劲 本月特斯拉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推出有限机器人出租车服务 旧金山等城市自动驾驶车辆已普及且受欢迎 [2] - Uber与Waymo关系复杂 在凤凰城合作通过Uber应用订购Waymo汽车 在奥斯汀Waymo使用Uber标识 但Waymo扩张可能侵蚀Uber市场份额 [2] - Uber现任CEO已与约18家自动驾驶公司合作 包括Wayve May Mobility和WeRide 在欧洲 中东和亚洲推出无人驾驶试点项目 目标是在Uber网络部署更多自动驾驶汽车 [2] Travis Kalanick与Uber关系演变 - Kalanick离开Uber后经营虚拟餐厅初创公司CloudKitchens 过去一年对机器人技术产生兴趣 在部分门店引入机器人准备食物并试验自动化厨房 [3] - 过去一年Kalanick与Uber现任CEO频繁交流 讨论机器人技术 外卖配送 Uber Eats CloudKitchens增长及自动驾驶汽车兴起 两人关系有所缓和 [3]
Robotaxi占特斯拉估值的60%?那谷歌的Waymo被严重低估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6-27 09:31
特斯拉Robotaxi试点运营情况 - 特斯拉在奥斯汀推出小规模Robotaxi试点服务 仅使用不到24辆Model Y在限定区域运营 运营时间为早6点至午夜 [1][2] - 服务定价为4.2美元/次 远低于德克萨斯州7.25美元/小时的最低工资标准 难以覆盖安全监督员成本 [2] - 专用Cybercab车型预计2026年投产 当前服务仍处于早期测试阶段 [3] 特斯拉估值分析 - 公司当前市值1.1万亿美元 超过全球接下来20家汽车制造商总和 [1][2] - 尽管股价年内下跌19% 预期市盈率仍高达150倍 远高于传统车企7.6倍的平均水平 [1][2] - RBC Capital Markets分析师认为Robotaxi业务占特斯拉估值模型的60% [1][2] Waymo业务发展现状 - 已在五个城市部署超过1500辆自动驾驶汽车 本周新增亚特兰大市场 [1][4] - 实现真正无人驾驶运营 无需车内安全监督员 [4] - 计划2024年底前将车队规模扩大一倍以上 得益于亚利桑那州新建制造工厂 [4] Waymo估值争议 - 最新估值为450亿美元 但部分华尔街分析师认为合理估值应达1500亿美元 [1][4] - Raymond James预计未来五年总预订量年均增长129% [4] - 摩根士丹利预测2029年收入将达到17.9亿美元 [4]
10亿元以上项目30个 签约总金额近千亿元 一批科技领军企业将“大脑”“心脏”安放武汉
长江日报· 2025-06-27 08:48
投资签约概况 - 2025武汉投资促进大会共签约项目148个 签约总金额达984.9亿元 其中52个项目进行上台签约 金额300.9亿元 [1] - 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0个 签约金额581.6亿元 显示武汉对高端项目具备显著吸引力 [1] 行业分布特征 - 工业项目占比最高 达77个 签约金额542.9亿元 占总量55% [2] - 服务业项目70个 金额440.7亿元 农业项目仅1个 金额1.3亿元 [2] 科技企业总部回归趋势 - 中科慧拓将总部及研发中心迁入东湖高新区 计划五年投资20亿元 公司CEO陈龙为武汉大学校友 提及参赛经历推动其进入自动驾驶领域 [1] - 云从科技与武汉东西湖区、华为合作建设国产算力大模型项目 预计月底投用 将孵化10个行业垂类大模型 [1] 企业战略布局动因 - 云从科技选择武汉因其"965"现代产业体系与AI发展规划高度契合 符合公司场景驱动AI落地的理念 [2] - 中科慧拓CEO强调武汉的创业土壤优势 提出推动公司本地上市计划 形成技术反哺闭环 [1] 政府支持措施 - 武汉市投促局表态将强化要素保障 优化服务平台 加速项目落地投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