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

搜索文档
芯片主业承压! 英伟达入局无人驾驶出租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21:29
英伟达Robotaxi项目孵化 - 公司内部孵化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项目 但未对相关报道作出回应[1] - 公司此前已投资文远知行等Robotaxi企业 角色从芯片供应商向运营方深化[1] - 战略升级动机为构建技术闭环 通过实际运营获取极端场景数据反哺算法优化[1] Robotaxi行业市场前景 - 2030年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预计达4888亿元 全球市场达8349亿元[2] - 中美两国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已实现无安全员的小规模运营及商业化发展[2] - 行业呈现资本密集特征 文远知行2025年Q1营业费用4.64亿元(研发占3.26亿元) 小马智行研发投入3.45亿元(同比增59.8%)[4] - Waymo获母公司Alphabet 50亿美元投资 2024年底再完成超50亿美元融资[4] 英伟达汽车业务现状 - 2025财年汽车业务收入17亿美元 仅占公司总营收1305亿美元的1.31%[3] - 公司计划2026财年将汽车业务收入提升至50亿美元[3] - 智驾域控芯片Drive Orin-X 2024年装机量210万颗 市占率39.8%[2] - 下一代芯片DRIVE Thor延期至2025年8月量产 实际版本算力较宣传的2000 TOPS大幅缩水[6]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国产芯片实现局部突破:蔚来神玑芯片已量产上车 小鹏P7搭载自研图灵芯片(算力2250 TOPS)[7] - 芯擎科技芯片算力达15K 符合ASIL-D安全标准 并提供国产化组合方案替代英伟达+高通方案[7] - 英伟达在道路测试经验、数据积累及算法工程化方面落后特斯拉等全链路企业[3][8] 战略布局与行业影响 - 公司通过Robotaxi项目验证GPU芯片至AI大模型的全链路工程能力[2] - 具备AI训练集群和开发工具链优势 但缺乏实际运营经验和本地化适配能力[3][8] - 入局可能加速行业资源向头部集中 形成数据寡头格局[8] - 通过开放平台降低研发门槛要求共享数据 试图以新盈利模式重塑市场格局[8]
中国企业全球抢滩:Robotaxi订单纷至,商业化落地加速
新京报· 2025-09-19 11:33
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海外扩张 - 禾赛科技获得美国头部Robotaxi公司超过4000万美元激光雷达订单 [1] - 均胜电子新获两家头部主机厂汽车智能化项目 全生命周期订单总金额约150亿元 [1] - Momenta与Uber签约 计划2026年在德国慕尼黑开启L4级自动驾驶Robotaxi测试 [1] 头部企业跨国合作进展 - Momenta已与梅赛德斯-奔驰、宝马等20余家全球主流车企达成深度合作 [2] - 轻舟智航与高通达成深度合作 2026年实现智驾方案全球交付并在德国设立欧洲总部 [2] - 百度将在Uber平台投放"萝卜快跑"自动驾驶汽车 2025年晚些时候在亚洲和中东地区投放 [2] - 文远知行与Uber、迪拜道路交通管理局签约 2026年第一季度实现纯无人商业运营 [2] - 小马智行2023年5月在迪拜落地Robotaxi车队 2026年推进全无人商业化运营 [2] 资本策略转型 - 哈啰出行Robotaxi业务完成超过30亿元战略融资 核心投资方包括蚂蚁集团 [3] - 蚂蚁集团将在身份认证技术上解决乘客与Robotaxi的交互信任问题 [3] - 均胜电子表示将把中国领先的汽车智能化技术向海外市场拓展 [3] 技术优势形成原因 - 中国复杂道路环境训练出的算法具备优秀问题处理能力 [4] - Momenta的"数据飞轮"算法通过40多万辆量产车回收海量极端案例持续优化模型 [4] - 无图端到端方案相比高精地图具有全球化扩展优势 避免高昂采集制作维护成本 [4][5] - 国际车企开始转向无图或轻地图技术路线 中国公司在此领域走在前列 [5] 成本降低与商业化进展 - 2026年成为L4级自动驾驶规模化落地关键时间点 [6] - Robotaxi制造成本过去五年下降80% [6] - 禾赛科技AT512激光雷达通过规模化生产大幅降低成本 [6] - 小马智行第七代自动驾驶套件总成本较前代下降70% 其中车载计算单元成本降80% 激光雷达成本降68% [6] 资本市场态度转变 - 投资关注点从技术可行性转向商业化时间表与现金流预期 [7] - 行业可能迎来并购整合潮 仿真软件、传感器公司、高精度定位服务商成为资本关注对象 [7] - 科技公司与出行平台结合盈利速度可能快于传统车企 Uber等平台欠缺自动驾驶系统而科技公司需借助平台实现商业闭环 [7]
上海向全球辅助驾驶领先城市迈进
证券日报· 2025-09-19 00:25
本报记者 张文湘 在黄浦江两岸,一场辅助驾驶产业变革正全面展开。 伴随着"咔嗒"一声,无人出租车的车门自动解锁,《证券日报》记者进入汽车后排坐下,车内只有记者一人,在中控屏按 下"开始行程"图标后,汽车的转向灯随即亮起,方向盘缓缓转动,车辆平稳汇入上海浦东市区的车流中。 这一颇具科技感的场景,如今在上海街头越来越常见。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加速落地,是上海辅助驾驶产业蓬 勃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政策的持续加码和企业的相继布局,上海正加速向全球辅助驾驶领先城市迈进。近日,《证 券日报》记者实地走访上海地区多家企业,进一步探寻上海辅助驾驶产业现状、发展密码和未来趋势。 "政策+资本"驱动 辅助驾驶行业在上海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规划、路权开放、牌照发放、产业协同、技术验证、消费习惯培养等方方面 面的政策支持。 比如,2022年,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 模力争达到5000亿元。2023年,浦东新区首批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发放。2025年7月份,上海经济信息化委等 部门联合发布《上海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模速智行 ...
万亿美元赛道,阿里巴巴再出手!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溢价上攻3%,近20日狂揽27亿元
新浪基金· 2025-09-17 13:38
AI及互联网行业表现 - AI巨头涨势扩大 港股互联网ETF价格现涨超3% 日线9连涨 续刷历史新高 实时溢价率超0.2% [1] - 港股互联网ETF近20日累计获资金净流入27.66亿元 [3] - 港股互联网ETF最新规模突破110亿元 创历史新高 年内日均成交额近6亿元 [10] 个股表现 - 商汤-W现价2.500港元 涨0.220港元 涨幅9.65% [2] - 阿里巴巴-W现价161.000港元 涨7.500港元 涨幅4.89% [2] - 美团-W现价105.100港元 涨4.800港元 涨幅4.79% [2] - 快手-W现价77.950港元 涨2.400港元 涨幅3.18% [2] - 阿里巴巴-W市值重回3万亿港元 盘中一度大涨5.7% [4] - 美团-W涨超4% 快手-W涨超3% 哔哩哔哩-W和腾讯控股涨超2% 小米集团-W涨逾1% [4] 行业投资与战略合作 - 阿里巴巴战略投资哈啰旗下Robotaxi业务 双方将深化在智驾大模型、算力平台及Robotaxi等领域的全面合作 共同加速Robotaxi行业的商业化、规模化进程 [2] - 特斯拉CEO马斯克预判Robotaxi赛道是一个"万亿美元级的机会" 国内自动驾驶上市企业正在迈过技术验证和商业化试点运营阶段 [3] 指数与ETF表现 - 港股互联网ETF跟踪的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重仓港股科技和互联网龙头 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小米集团-W分别是前三大权重股 占比分别为15.61%、13.37%、12.53% 前十大持仓股合计占比近70% [6]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今年以来累计涨幅49.99% 最大涨幅65.88% 均较恒生科技指数超额逾15个百分点 [7][8]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市盈率PE为25.25倍 位于近10年27.05%分位点的历史低位水平 低于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历史分位32.46% [8] 市场环境与政策影响 - 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为96.1% 降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为3.9% [3] - 预防式降息期间 低利率估值扩张的成长板块和利率敏感型行业明显受益 港股弹性更大 [3]
刚刚阿里出手 布局万亿美元赛道!
中国基金报· 2025-09-17 12:41
战略投资与合作 - 哈啰旗下Robotaxi业务获得阿里巴巴战略投资 双方将深化在智驾大模型、算力平台及Robotaxi等领域的全面合作[1] - 阿里巴巴将发挥AI和云计算优势 与哈啰共同加速大模型和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应用[3] - 双方将在商业互利前提下共建视觉、语音、语言等基础大模型及智能座舱等垂直领域专用模型 并探索世界模型等前沿方向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创新应用[3] 技术研发与人才布局 - 哈啰Robotaxi业务研发团队规模已超200人 成员来自全球顶尖学府和科研机构的AI大模型及自动驾驶技术精英[5] - 阿里巴巴旗下阿里云将与哈啰联合进行技术研发 为算法迭代、用户体验优化和运营效率提升提供支持[3] - 哈啰目标成为全球领先的AI公司 未来将继续吸纳全球顶尖AI科技人才以实现自动驾驶技术规模化落地[5] 商业化与规模化进程 - 哈啰目标两年内实现Robotaxi业务规模化 目前正与各地政府深度合作并计划未来迈向国际市场[5] - 哈啰联手宁德时代、蚂蚁集团成立造父科技 专注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和安全应用 注册资本12.88亿元[1][5] - 行业正迈过技术验证和商业化试点运营阶段 Robotaxi赛道被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预判为"万亿美元级机会"[1]
刚刚,阿里出手,布局万亿美元赛道!
搜狐财经· 2025-09-17 12:41
战略投资与合作 - 阿里巴巴对哈啰旗下Robotaxi业务进行战略投资 双方将深化在智驾大模型、算力平台及Robotaxi等领域的全面合作[1] - 阿里巴巴将发挥AI和云计算优势 与哈啰共同加速大模型和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应用[3] - 双方将在商业互利前提下共建视觉、语音、语言等基础大模型 以及智能座舱等垂直领域专用模型[3] 业务布局与实体架构 - 哈啰联手宁德时代、蚂蚁集团成立上海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专注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安全应用和商业化落地[1] - 造父科技注册资本为12.88亿元 下设广州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一级全资子公司及株洲、溧阳两家二级全资子公司[5] - 造父科技成为哈啰Robotaxi业务商业化落地的重要载体[5] 技术研发与人才建设 - 哈啰Robotaxi研发团队规模已超200人 成员来自全球顶尖学府和科研机构的AI大模型及自动驾驶技术精英[5] - 阿里云将与哈啰联合进行技术研发 为算法迭代、用户体验优化和运营效率提升提供支持[3] - 公司将继续吸纳全球顶尖AI科技人才 致力于实现自动驾驶技术规模化落地[5] 商业化进程与市场规划 - 哈啰目标在两年内实现Robotaxi业务规模化 正与各地政府展开深度沟通与合作[5] - 公司计划未来逐步迈向国际市场 将中国自动驾驶产品和服务带向国外[5] - 行业正迈过技术验证和商业化试点运营阶段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预判Robotaxi为"万亿美元级机会"[1]
刚刚,阿里出手,布局万亿美元赛道!
中国基金报· 2025-09-17 12:36
阿里巴巴战略投资哈啰Robotaxi业务 - 哈啰旗下Robotaxi业务获得阿里巴巴战略投资 双方将深化在智驾大模型 算力平台及Robotaxi等领域的全面合作[2] - 阿里巴巴将发挥AI和云计算优势 与哈啰共同加速大模型和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应用[4] - 双方将在商业互利前提下共建视觉 语音 语言等基础大模型及智能座舱专用模型 探索世界模型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创新应用[5] 合作框架与技术协同 - 阿里云将与哈啰联合进行技术研发 为算法迭代 用户体验优化和运营效率提升注入动力[5] - 合作基于Robotaxi实际运营场景需求 致力于打造极致低成本 高安全 高可靠 高可用的智能驾驶技术[4] - 哈啰Robotaxi团队已招募200余名来自全球顶尖学府和科研机构的AI与自动驾驶技术精英[7] 商业化推进计划 - 哈啰目标在两年内实现Robotaxi业务规模化 正与各地政府深度沟通合作 未来计划拓展国际市场[7] - 公司联手宁德时代 蚂蚁集团成立造父科技 专注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与商业化落地[2] - 造父科技注册资本达12.88亿元 下设广州 株洲 溧阳等全资子公司作为业务载体[8] 行业前景与战略定位 -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预判Robotaxi为"万亿美元级机会"[2] - 国内自动驾驶企业正迈过技术验证和商业化试点运营阶段[2] - 哈啰立志成为全球领先的AI公司 将持续吸纳顶尖科技人才实现自动驾驶技术规模化落地[7]
Robotaxi在多哈开跑 小马智行与卡塔尔国家运输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18:18
公司合作与战略布局 - 小马智行与卡塔尔国家运输公司Mowasalat达成合作 共同推进自动驾驶技术和车辆在卡塔尔落地[1] - 双方已在多哈开展Robotaxi道路测试 公司针对当地复杂环境进行L4级自动驾驶技术本土化适配[1] - 公司正于中东、欧洲和亚洲等国际市场持续发力全球化布局 今年7月与迪拜道路交通管理局签署战略合作 计划2025年实现首批Robotaxi路测 2026年实现全无人商业化运营[1] 合作方背景与战略意义 - 卡塔尔国家运输公司直属于卡塔尔交通部 由卡塔尔投资局全资控股 管理该国最大规模出租车、巴士及豪华轿车服务网络[1] - 此次合作将助力卡塔尔实现"2030国家愿景规划" 推动其转型为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社会[1] - 合作被视为卡塔尔迈向"2030国家愿景"的重要里程碑 将顶尖自动驾驶技术融入现有运输网络[2]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 卡塔尔夏季气温常超过45°C 沙尘暴频发 高湿度强日照环境对传感器性能、导航精度和车辆冷却系统提出更高要求[2] - 公司Robotaxi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方案 整合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等量产传感器 实现360°全向全场景无盲区感知[3] - 自研传感器自清洁方案能有效应对恶劣天气 自动驾驶系统已通过沙漠环境和极端高温下车规级测试[3] 双方战略表态 - 卡塔尔运输公司CEO强调合作将提升服务效率与安全性 与国家提供创新技术的战略目标高度吻合[2] - 小马智行CEO表示合作是公司全球布局重要里程碑 目标是为本地提供可规模化的自动驾驶产品解决方案[2]
马斯克救不了特斯拉
虎嗅· 2025-08-26 07:28
财务表现 - 2025年H1营收418.3亿美元同比下降10.6% 其中整车销售收入下降17.9% [1] - 2025年H1净利润16.1亿美元同比下降42.9% [1] - 整车销售毛利润36.8亿美元 毛利润率12.8% 剔除FSD影响后单车毛利润降至4500美元(约3.3万人民币)毛利润率11.3% [16][17] - 碳排放配额交易收入对2025年H1净利润贡献达64.2% [1][33] 销量与交付 - 2025年H1全球整车销量72.1万辆同比下降13.2% [1] - Model 3/Y交付69.8万辆占比96.8% 其他车型(Model X/S及Cybertruck)交付2.3万辆 [5] - Cybertruck交付持续低迷 2025年H1仅交付1.07万辆 [2] - 2023年交付181万辆同比增长37.7% 2024年交付179万辆同比下降1.1% [3] 产品与技术 - 主力车型Model 3(2016年发布)和Model Y(2019年发布)未实现在2025年进行实质性升级换代 [7] - 4680电池存在能量密度低于2170电池、快充性能不理想及良率问题 2024年产量仅1亿颗 [1] - 电气架构仍采用400V系统 充电功率受限于250KW 落后于行业800V架构及兆瓦级闪充技术 [8][9] - 从LG订购高镍三元锂电池替代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 但存在热失控风险及合规不确定性 [8] FSD业务 - 2025年H1 FSD确认收入4.28亿美元同比下降11.2% [1] - 2025年Q2 FSD收入1.7亿美元 仅相当于当季研发费用(15.6亿美元)的10.7% [28] - 2024年FSD订阅收入3.2亿美元占比26.6% 推测新增约250万月订阅用户 [25] - 递延收入增长缓慢 2024年新增仅6300万美元 相当于整车销售收入的0.087% [21] 政策与市场环境 - 特朗普政府《大而美法案》取消电动车税收抵免政策并削弱ZEV积分强制效力 [36][37] - 碳排放交易收入2025年Q2降至4.39亿美元同比下降50.7% 预计将持续下降 [37] - Model 2/Q低价车型(预计售价15万元)多次延迟发布 错过中国市场时间窗口 [10][11] 未来规划 - Robotaxi于2025年6月在德州启动内测 首批10辆Model Y搭载FSD 13系统 [2] - Optimus人形机器人计划2025年底试产 2026年预计产量5万-10万台 [2] - 通过改款措施应对销量下滑 包括微调外观、增加电池容量(78.4千瓦时)及舒适性配置升级 [7]
上海临港首批无驾驶人智能网联出租正式接单:稳步推进规模化商业化
新浪财经· 2025-08-15 22:37
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进展 - 上海临港首批无驾驶人智能网联出租车于8月15日正式向公众开放运营 服务覆盖主城区58个点位 营运时间为每日8时至20时 可通过"临港出行"小程序预约[1] - 目前收费规则为小于5公里起步价16元 超过5公里里程费用4元/公里 无其他费用[1] - 临港新片区累计开放551.7公里自动驾驶测试道路 22家企业364辆车开展各类测试 向5家企业41辆车颁发无驾驶人路测牌照 其中14辆已取得示范运营资质[6] 政策与标准体系建设 - 临港新片区在全国率先出台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实施细则 明确申请和受理流程 开通线上线下双通道办理[6] - 发布两项管理类标准《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车身标识及装置要求》和《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员培训和管理规范》 构建全国首个全周期管理制度体系[7] - 建立智能网联汽车公安交通安全监管平台 实现路线审批 异常预警 应急处置等功能 并成立工作专班开展安全抽查[7] 示范运营牌照发放 - 上海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发放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 涉及百度智行 大众交通 小马易行等8家企业[4] - 牌照覆盖智能出租与智能货运两大业态 将推动L4级自动驾驶技术大规模商业化应用[4] 应用场景拓展 - 除主城区运营外 临港已开展主城区到浦东机场的高快速路示范应用 探索智慧接驳商业落地路径[7] - 开设通勤 高校 医疗 旅游等定制公交班线 实现上车即入院 上车即入校[8] - 智能重卡方面打通"一站一桥一港"集装箱转运全自动化作业链路 形成物流集散新样板[8] 未来发展计划 - 临港新片区将深化"产业-场景-制度"三联动机制 发挥政策先行先试和应用场景全覆盖优势[8] - 持续完善政策标准体系 加强安全监管 推进无驾驶人示范运营规模化和商业化[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