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障性住房
icon
搜索文档
济南首批配售型保障房六月开启配售
齐鲁晚报· 2025-05-13 05:13
济南市保障性住房配售政策 - 济南市6部门联合印发《济南市保障性住房配售范围和申购程序》明确配售范围、申购条件、申购程序及优先保障原则认定标准等内容 [1] - 首批两个项目433套房源将于6月份正式开启配售 [1] -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面向济南市13个区范围内就业的城市工薪收入家庭及引进人才两类对象 [1] - 申请人就业单位无相关限制在各类企事业单位稳定就业均可申请 [1] 工薪收入家庭申购条件 - 具有济南市常住居民户籍两县户籍需持有相关区派出所核发的《山东省居住证》 [1] - 在相关区内注册的单位稳定就业正常缴纳职工养老保险且处于在缴状态或已办理退休 [1] - 家庭在相关区无自有住房 [1] - 经认定为城市中等偏下及以下收入家庭不受就业及养老保险缴纳条件限制 [1] 引进人才申购条件 - 具有本市相关区户籍或持有相关区内派出所核发的《山东省居住证》 [2] - 在相关区内注册的单位稳定就业正常缴纳职工养老保险且处于在缴状态 [2] - 为全日制本科(含)以上毕业生技工院校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或经认定的D类(含)及以上人才(含紧缺型人才) [2] - 家庭在相关区无自有住房 [2] 首批配售项目详情 - 首批配售的两个项目分别是清河新筑和凤鸣新筑 [2] - 配售房源共433套 [2] - 涵盖55平方米一室一厅77平方米两室一厅等五种户型 [2] - 6月初正式配售 [2] 申购流程 - 有购买意向家庭需先行申请进入轮候库 [2] - 待项目启动配售后根据项目情况缴纳认购金认购 [2]
广州出手了!首批配售型保障房,意向登记启动
券商中国· 2025-03-21 23:18
广州配售型保障房启动 - 广州成为国内首个推出配售型保障房的一线城市 启动首批申购意向预登记工作 [1][3] - 首批项目为萝岗和苑(936套现房 基准价15800元/㎡±20%)和嘉翠苑(400套现房 基准价17300元/㎡±20%)均位于地铁沿线 [2][3] - 项目配套含学校、医疗、商业等设施 户型为71-93㎡二至三房 价格约为周边商品房六折 [3][4] 配售型保障房政策机制 - 实行3年封闭管理 退出方式包括原价年减1%回购或内部流转(限合资格申购者) [4] - 住建部要求各地建立轮候库 明确准入条件、退出机制等管理流程 2024年多地已启动申购 [7][8] - 银川高桥二期(5500元/㎡ 752套)、昆明观山苑(4980元/㎡ 202套)等案例显示供给加速 [7] 行业影响分析 - 现房销售模式缩短交付周期 价格较周边新房低50% 增强工薪群体吸引力 [4][6] - 标志着保障房开发从土地端转入交易端 预计上半年配售活跃度提升 [2][6] - 政策定位为构建房地产新模式的抓手 发挥稳经济、惠民生的综合作用 [8]
广州启动首批配售型保障房意向登记
证券时报· 2025-03-21 18:52
文章核心观点 广州3月21日启动首批配售型保障房申购意向预登记工作,成为国内首个推出该类住房的一线城市,标志着配售型保障房工作从土地开发端进入交易或配售端,预计今年上半年配售工作将活跃,多地也在加快推进配售型保障房供给 [1][2][7] 广州首批配售型保障房情况 - 3月21日广州正式启动首批配售型保障房申购意向预登记工作,首批推出萝岗和苑、嘉翠苑两个项目 [1][4] - 萝岗和苑销售基准价15800元/平方米,数量936套;嘉翠苑销售基准价17300元/平方米,数量400套,两项目均在地铁附近且为现房销售 [2][4] - 萝岗和苑位于黄埔区长岭街道,户型为二、三房,建筑面积约76 - 93平方米,公建配套丰富,价格以基准价上下浮动不超20% [4] - 嘉翠苑位于白云区嘉禾联边地段,户型为二、三房,建筑面积约71 - 89平方米,有幼儿园等公建配套,价格以基准价上下浮动不超20% [4] - 广州配售型保障房面向户籍住房困难家庭和引进人才等工薪群体,实行3年期封闭管理,有回购和内部流转两种退出模式 [5] - 项目交通生活便利,价格约为周边商品房六折,“1字头”房价低于周边新房50%左右,现房认购提振住房消费 [5] 多地配售型保障房推进情况 - 3月20日银川高桥二期开放申请购买,意向销售价每平方米5500元左右,2025年9月预售,拟新建752套 [8] - 3月17日昆明“观山苑”启动项目及户型确认流程,202套现房配售,毛坯交付,均价约4980元/平方米 [8] 政策推动情况 - 2月18日住建部在青岛召开推进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轮候库建设工作现场会,要求加快轮候库建设,加大建设和供给 [9] - 各地要出台管理办法,制定统一配售条件和标准,研究建设筹集行动方案,将轮候需求纳入年度计划 [9] - 各地要抓政策机制出台,建立常态化申请受理和部门联合审核机制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