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icon
搜索文档
前三季度四川经济平稳运行
四川日报· 2025-10-22 08:22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为49322.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 [1] -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978.7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6966.4亿元,同比增长5.2%;第三产业增加值28377.1亿元,同比增长6.0% [1] - 全省经济平稳运行,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发展韧性持续增强 [1][4] 产业发展情况 - 第一产业(农业)生产稳中向好,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同比增长4.4%,水果产量同比增长6.1%,茶叶产量同比增长5.2% [1] - 生猪出栏4567.1万头,同比增长1.2%;水产品产量139.6万吨,同比增长5.2% [1] -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41个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 [2] - 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12.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9.9% [2] 重点行业与产品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同比增长14.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3.1% [2] - 高技术产业较快增长,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1.6%,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0.2% [2] -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锂离子电池同比增长59.4%,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长48.1%,汽车同比增长38.7% [2] 投资与消费 - 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0.4%,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3.1%,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9%,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3.0% [2] - 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6.6%,商品房施工面积同比下降12.2%,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7.1% [3] - 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70.5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0% [4] - 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6.3% [4] 企业类型与景气度 - 分企业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股份制企业同比增长6.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16.7%;私营企业同比增长2.8% [2] - 全省经济景气度税电指数为103.9,处于景气区间,其中生产指数为103.4,销售指数为104.5 [4]
企业盈利改善带动税收稳步回升
经济日报· 2025-10-21 09:04
政策效果与宏观经济表现 - 自去年9月26日一揽子增量政策实施以来,企业销售收入增速从去年三季度的0.4%稳步回升至今年三季度的4.4% [1] - 税收收入在去年10月结束连续7个月负增长后转正,今年自2月以来连续8个月正增长且累计增幅逐月提高 [1] - 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9.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采购机械设备金额同比增长11.8% [3] 资本市场与相关行业 - 资本市场服务业税收同比增长56.8%,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110.5% [2] - 保险业税收同比增长13.3% [2] - 股权转让以及上市公司分红增加 [2] 制造业与主要行业税收 - 制造业税收同比增长5.4%,占全部税收比重31%,增收额占全部增收额的48% [2] - 高端制造业税收增长较快,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税收同比增长31.5% [2]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同比增长15.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税收同比增长13.2% [2] - 钢铁行业税收同比增长7.5%,有色金属行业税收同比增长24.2% [2] 税种收入与企业经营状况 - 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3.2% [2] - 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4.1% [2] 房地产市场与消费活力 - 房地产业相关税收同比下降9.8%,剔除税收优惠政策因素后下降约5%,降幅比2024年前三季度收窄超过10个百分点 [3] - 稳定房地产市场系列政策累计新增减税近800亿元 [3] - 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5.4%,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5.3% [3]
三季度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增速达4.4% 盈利改善带动税收稳步回升
经济日报· 2025-10-21 08:38
政策效果与宏观经济表现 - 自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以来 叠加存量政策显效 发票销售和税收收入增速双双稳步回升 反映经济向好态势不断稳固 [1] - 政策重点聚焦促消费惠民生 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活跃资本市场等目标 其效能已在增值税发票销售数据和税收收入数据中直观显现 [1] - 去年三季度至今年三季度 全国企业季度销售收入增速分别为0.4% 2.6% 2.1% 3.1%和4.4% 增速总体稳步回升 [1] - 去年10月份税务部门组织税收收入在经过连续7个月负增长后实现由负转正 今年自2月份以来连续8个月正增长且累计增幅逐月提高 [1] 资本市场相关行业表现 - 资本市场服务业税收同比增长56.8% 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110.5% 反映股市交易活跃 [2] - 与资本市场相关的保险业税收同比增长13.3% 同时股权转让以及上市公司分红增加 [2] 制造业与主要行业税收状况 - 制造业税收同比增长5.4% 占全部税收比重31% 增收额占全部增收额的48% "压舱石"作用明显 [2] - 部分高端制造业税收增长较快 铁路 船舶 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税收同比增长31.5% [2] - 信息传输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同比增长15.3%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税收同比增长13.2% 反映新兴行业发展向好 [2] - 钢铁行业税收同比增长7.5% 有色金属行业税收同比增长24.2% 大宗商品价格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2] 主要税种与企业经营状况 - 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3.2% 反映企业经营向好 [2] - 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4.1% 反映部分行业企业盈利状况不断改善 [2] 房地产市场政策效果 - 房地产业相关税收(包括二手房)同比下降9.8% 剔除房地产税收优惠政策减税因素后下降5%左右 降幅比2024年前三季度收窄超过10个百分点 反映系列政策显效 [3] - 税务部门认真落实去年底出台的稳定房地产市场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今年以来累计新增减税近800亿元 居民住房交易成本明显下降 助力房地产市场企稳 [3] 设备更新与消费活力 - 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9.7%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11.8% 保持良好增长势头 [3] - 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5.4% 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5.3% 反映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释放消费活力 [3]
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中国经济出现哪些新动能
第一财经· 2025-10-20 21:36
宏观经济整体表现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4.8% [1][2] - 三季度经济总量达35.5万亿元,超过了全球第三大经济体2024年全年经济总量 [2] - 为实现全年5%左右增长目标,出台新一轮稳增长政策的必要性上升,核心是财政加力、货币宽松、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1][3] 消费支出表现 - 前三季度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个百分点,继续发挥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 [1][7] - 以旧换新政策涉及的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7] - 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突破830万份,高能效等级家电、智能家电零售额持续高速增长 [7] 工业生产与制造业 - 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增速较8月回升1.3个百分点,为3个月来最高水平 [4] - 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 [4][5] - 集成电路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4%、20.5% [5] 新质生产力与新兴产业 - 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29.8%、40.5%、98.0% [5] - 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2% [6] - 智能无人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59.9%、25.1% [6] 投资表现 - 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71535亿元,同比下降0.5%,但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0% [9] - 前三季度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0个百分点 [8] -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7.4%、11.8%、22.3% [8] 新兴行业增长亮点 - 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9.8%、22.9%、17.1% [8] - 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平板电脑等换新类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7%、27.1%、9.5% [9] - 数控锻压设备、包装专用设备等更新类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1.7%、26.0% [8]
三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5.2% 高质量就业岗位呈现新变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0 16:05
总体就业形势 - 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与上年同期持平,但比上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1][3] - 9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1] -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均比上季度有所提高[3] 青年就业压力 - 三季度青年尤其是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承压,7月份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7.8%,比上月提高3.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3] - 8月份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8.9%,比上月提高1.1个百分点[3] - 25-29岁劳动力失业率在8月份为7.2%,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别提高0.3个百分点[4] 政策性就业岗位 - 2026年国考计划招录3.81万人,部分职位报录比超过1000:1[5] - 2026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计划招录11779人,国家和地方公务员招录规模保持稳定[5] - 2026年国考超六成职位明确限定面向应届毕业生[5] 新质生产力与高端制造业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其中集成电路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4%、20.5%[6] - 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29.8%、40.5%、98.0%[6] - 近五年应届本科毕业生进入制造业就业的比例从2020届的17.9%提升至2024届的22.5%,增长4.6个百分点[6] 制造业人才结构优化 - 在制造业中,学历提升人群从事数字技术工程技术人员的占比为12.6%,明显高于学历未提升人群的3.9%[7] - 电子电气设备制造业、机械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毕业生就业比例持续上升,分别为6.6%、3.6%、1.9%[6] - 制造业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型,创造大量高技术岗位并优先吸引高学历人才[7]
三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5.2%,高质量就业岗位呈现新变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0 16:01
就业市场总体形势 - 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与上年同期持平,但比上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 [1][4] - 9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 [1][2] - 三季度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会议认为需要高度警惕外部不确定性的冲击,应对就业工作的波动性和复杂性 [5] 青年就业状况 - 三季度青年尤其是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承压,7月份和8月份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分别为17.8%和18.9% [1][5] - 7月份和8月份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25—29岁劳动力失业率分别为6.9%和7.2% [5] - 受高校毕业生离校影响,每年7月和8月青年失业率会相对提高,并从9月开始呈现下降趋势 [6] 公务员招录与毕业生就业 - 2026年国考计划招录3.81万人,2026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计划招录11779人 [7] - 2026年国考超六成职位明确限定面向应届毕业生,体现了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高度重视 [7] - 高校应届毕业生在国考和省考招录中的占比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7] 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就业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其中集成电路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4%、20.5% [7] - 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29.8%、40.5%、98.0% [7] - 近五年应届本科毕业生进入制造业就业的比例从2020届的17.9%提升至2024届的22.5%,增长了4.6个百分点 [8] 制造业人才结构变化 - 电子电气设备制造业(6.6%)、机械设备制造业(3.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9%)的毕业生就业比例持续上升 [8] - 在制造业中,学历提升人群从事数字技术工程技术人员的占比(12.6%)明显高于学历未提升人群(3.9%) [9] - 制造业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型,创造大量高技术岗位并优先吸引高学历人才加入 [9]
多维度解析经济三季报:新动能增长提速 消费扛大旗
第一财经· 2025-10-20 14:31
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增速比二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称,经济平稳运行 的主基调没有改变。经济韧性强潜能大的基本特性没有改变。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背后蕴藏着深刻的 内在逻辑,是体制优势、供给优势、需求优势、人才优势等多种因素协同联动、系统集成形成强大合力 的结果。 经济增长、就业、价格和国际收支是观察经济运行最为重要的宏观指标。 国家统计局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顶住压力、稳步前行,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总体平稳,新质生产力加 快培育,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这一良好局面的背后,离不开宏观政策的主动作为和精准发力。"两 新""两重"政策加力扩围,扩大内需、活跃资本市场、整治"内卷"等一系列政策发力显效,既为当前经 济运行"稳底盘",也为长远发展"蓄势增能"。 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4.8%。 展望四季度,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对第一财经表示,受高基数、关税不确定性、政策效应退坡 叠加影响,四季度压力加大,全年实现5%左右增长目标,仍需政策加力聚焦稳投资、促消费,不排除 四季度增量政策出台的可能。 从9月当月来看,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 ...
多维度解析经济三季报:新动能增长提速,消费扛大旗
第一财经· 2025-10-20 14:24
宏观经济整体表现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经济增量达到39679亿元,同比多增1368亿元 [2][4] - 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增速比二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但经济平稳运行的主基调没有改变 [2][3] - 在全球经济动能不足的背景下,5.2%的经济增长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5] 工业生产与制造业 - 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增速较8月回升1.3个百分点,为3个月来最高水平;1-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 [2][7]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其中集成电路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4%、20.5% [8] - 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29.8%、40.5%、98.0% [8] 消费与内需 - 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0%,增速较8月回落0.4个百分点 [2]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0个百分点,继续发挥主引擎作用 [11]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相关商品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突破830万份 [11] 投资与固定资产 - 1-9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0.5%,但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0% [2][14] - 前三季度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0%,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0个百分点 [13] -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7.4%、11.8%、22.3% [14] 新兴技术与新质生产力 - 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2% [9] - 智能无人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59.9%、25.1% [9] - 锂离子电池制造、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9.8%、22.9%、17.1% [14] 政策展望与专家观点 - 专家表示受高基数、关税不确定性、政策效应退坡叠加影响,四季度压力加大,不排除四季度增量政策出台的可能 [1][2] - 扩大内需、活跃资本市场、整治"内卷"等一系列政策发力显效,为经济运行"稳底盘" [2] - 供需两端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措施陆续推出,四季度楼市降温势头有望得到遏制 [15]
2025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
北京商报· 2025-10-20 11:15
行业整体表现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 [1]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2% [1] 高技术制造业细分领域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中智能无人机飞行器制造增加值增长59.9% [1]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中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增长25.1% [1] 需求与生产驱动因素 - 大模型应用带动企业算力需求增加 [1] - 服务器产量同比增长11.5% [1]
工业保持较快增长,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快讯
华夏时报· 2025-10-20 11:11
工业增长态势 - 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拉动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 [2] - 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拉动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 [2] - 前三季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高于工业整体增速 [2] 现代服务业表现 - 三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 [2] - 三季度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 [2] - 现代服务业合计拉动经济增长0.9个百分点 [2] 金融与消费相关行业 - 三季度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拉动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 [2] - 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 [2]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与批发零售业合计拉动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 [2] 制造业升级与投资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5个百分点 [2]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4个百分点 [2] - 前三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0%,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5个百分点 [2] 高端制造与科技创新 - 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 [3] - 国内涌现多个国际先进水平的通用大模型,并实现天问二号成功发射等科技突破 [3] - 全球首台原位可变径盾构机"变径一号"下线 [3] - 2025年我国创新指数首次跻身全球前十,24个创新集群成为全球百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