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生产
icon
搜索文档
河南:电力护航“三秋”生产
新华财经· 2025-10-14 21:58
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河南省入秋以来降水量和阴雨日数均达到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值,导致秋收进度放缓,并给秋种带来困难 [1] - 持续降水影响了秋粮收获晾晒,并推迟了小麦播种期 [2] - 据气象部门预计,10月中旬河南省仍多降水天气,有2次大范围较明显降水过程,19日以后连阴雨过程有望结束 [2] 电力保障措施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推出服务秋粮生产7项举措,确保2900个烘干点、超4900台烘干机昼夜作业 [1] - 国网洛阳供电公司组建20支服务保障小队,开辟业扩报装绿色通道,实现当天申请当天通电,并建立台区经理一对一服务机制 [1] - 国网平顶山供电公司为农业经营主体开辟办电绿色通道,并运用无人机巡检、红外测温等技术对农网线路和设备进行全面体检 [2] - 国网新乡供电公司近三年累计投资1.77亿元,开展590项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提高电力配套设备选型标准 [3] 秋收进度与应对成效 - 截至10月13日17时,全省秋作物已收获9766万亩,占种植面积的82.8%,其中粮食作物已收获6362万亩,花生已收获1663万亩 [2] - 伊川县聚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租用2台烘干设备满负荷运转,可满足附近8个乡镇秋粮抢收烘干需要 [1] - 新乡县七里营镇永昌家庭农场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自建烘干塔,虽然秋收玉米水分较大,但发霉情况较少出现 [2] 农业基础设施投资 - 截至2024年底,河南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808万亩,约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78%,在新乡市八成以上耕地已建成高标准农田 [3] - 河南持续巩固升级农村电网,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农业用电基础设施水平,为农业现代化带来多种粮、种好粮的底气 [3]
德州临邑“移动烘干+电力护航”双线发力 护航秋粮归仓
齐鲁晚报网· 2025-10-14 18:15
行业应对策略 - 面对秋粮收获期阴雨天气导致的霉变风险 行业迅速激活“固定+移动”双模式烘干网络以保障粮食安全 [4] - 行业形成“集中烘干+流动补位”的网格化布局 依托合作社和收储点布设移动设备实现设备灵活调度 [4] - 行业启动应急机制 统筹调度农机收割与烘干资源 要求固定烘干点应开尽开 移动设备随调随用 [8] 公司运营效率 - 中兴家庭农场配置四组固定烘干设备日处理能力达180吨 新增移动设备日处理能力40吨 [4] - 农场与设备厂家紧密对接连夜安装调试 确保雨停即抢收 收完即烘干 周边农户可随时排队使用 [4] - 移动式烘干设备灵活性高 效率高 能有效防止粮食发霉发芽 通过起重机吊装快速部署 [1] 基础设施保障 - 国网临邑县供电公司组建11支秋收秋种服务小分队 深入农场和合作社检查用电设备排查隐患 [6] - 公司开辟秋收用电绿色通道简化报装流程 并对涉农线路和配电箱实施24小时负荷监测确保烘干关键期零断电 [6] - 稳定电力供应保障烘干机昼夜运转 电力保障与烘干效率双重加持下秋粮收割运输烘干环节实现无缝衔接 [6][8]
供销社党组织联动企业搭建“烘干保障线” 与时间赛跑全力守护秋粮
央视网· 2025-10-14 14:38
秋收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 持续连阴雨天气给秋收带来严峻挑战,多地正抢收抢烘以守护秋粮 [1] - 玉米地积水严重,需积极排涝后进行抢收 [3][4] - 烘干晾晒是关键环节,旨在防止粮食霉变和减产 [13] 机械化抢收作业 -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调度360多台履带式玉米收割机投入抢收作业 [4] - 山东省落实玉米收获机超限运输审批服务“绿色通道”,组织5431台履带式收获机抢收,并调动近900台进行跨区支援 [22] - 陕西省咸阳市通过加装“浮力轮”增强收割机在湿软田地的通过性,截至10月12日已完成机收玉米66.87万亩 [11] 粮食收获与烘干进度 - 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玉米种植面积22.5万亩,已有11.7万亩完成收获 [6] - 山东省玉米已收面积超过3711万亩,约占种植总面积的63.5% [23] -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一收储点已帮助农户烘干湿粮3000多吨,以降低粮损 [16] 基础设施保障与协同作业 -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调配挖掘机对农田沟渠进行紧急清淤疏通,以解决积水问题 [19] - 国网济南市长清区供电公司联合气象部门研判风险,排查整改烘干点供电隐患28处,开展设备特巡46次,确保烘干设备电力供应 [21] - 河北邯郸肥乡区供销社联动粮食收购与烘干企业,搭建“烘干保障线” [13]
波黑与意大利签署价值250万欧元绿色健康食品生产协议
商务部网站· 2025-10-14 11:45
协议签署 - 波黑与意大利巴里地中海农业研究所签署价值250万欧元的绿色健康食品生产转型项目执行协议 [1] - 协议签署方为波黑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外经贸部长科沙拉茨与意大利巴里地中海农业研究所 [1] 合作内容与方向 - 双方分析了现有合作成果及农业领域已实施项目 [1] - 重点关注黑塞哥维那地区地中海农业作物的出口潜力及品牌建设 [1] - 交流了研究所与波黑养蜂业和渔业的潜在合作意向 [1] 项目影响与目标 - 波黑将借鉴巴里的优秀实践 推进运用现代方法与技术的农业生产改善项目 [1] - 项目旨在减轻生产者劳动强度并降低农产品供应短缺风险 [1] - 项目将重振农村地区经济生产 为波黑农业部门发展注入活力 [1]
秋收过半 遇上“连阴雨”怎么办?
央视网· 2025-10-14 08:18
秋粮收获整体进展与天气挑战 - 全国秋粮收获已过半,但黄淮地区连续阴雨天气对秋收造成一定影响 [1] - 河北省秋粮已收获4300余万亩,占种植面积近七成 [14] - 河南省淮滨县持续阴雨导致田间积水增多、土壤湿黏,增加收割机作业难度 [2] 政府与机构的应急响应与资源调配 - 财政部与农业农村部联合下达中央财政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4.84亿元,支持河北等7个受灾省份 [1] - 农业农村部紧急调剂调度24万台履带式收割机和2000多台移动烘干机以满足黄淮地区需求 [1][16][18] - 湖北省动员襄阳、随州的玉米收割机到河南进行跨区作业,黄淮海8个粮食主产省建立以烘干为主的互助协作机制 [10] 农业机械的应用与效能 - 履带式收割机因其履带与泥土接触面积是轮式的数倍,能有效在积水湿软田地作业,减少陷车风险并提高粮食洁净度 [16] - 履带式收割机的清选系统密封性更好,能减少泥水混入籽粒,为后续烘干省事 [16] - 粮食烘干机通过热风循环精准控温控湿,将粮食水分从40%以上降至15%以下,达到收购标准,并能过滤杂质 [11][18] 地方层面的抢收与烘干实践 - 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王庄镇一烘干点每日加工玉米约200吨,采取人歇机不歇的24小时运转模式 [4][5] - 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通过24小时三班倒工作方式最大限度烘干玉米,使水分达标 [11] - 山东省武城县发布包含31处烘干服务点的“烘干地图”,并附农技人员联系方式,帮助农户精准对接资源 [12] 技术指导与跨区域协作 - 河南省鹤壁市向农户发布28个粮食烘干点信息,并派出16个农业技术指导组到田间开展技术指导 [6] - 湖北省钟祥市129家粮食烘干点开足马力,为河南省种植大户提供湿玉米抢烘服务,要求在3天内处理完毕以防变质 [8][9] - 农技专家发布“晚播指南”,建议通过更换耐晚播品种、增加播种量和足底肥等方式,以技术弥补降雨对冬小麦播种的影响 [19] 个体案例与具体成效 - 河南省淮滨县种粮大户谢实营种植830亩水稻,因前期干旱后期雨水多导致部分倒伏,组织2台收割机抢收并运往烘干厂 [3] - 山东省武城县李家户镇烘干服务点负责人表示,烘干比晾晒更均匀高效,能直接“锁住”约5%的产量,挽回可能因雨水浪费的粮食 [13] - 河北省柏乡县玉米播种面积23.6万亩,已收获22万多亩,正协调履带式收获机对剩余1万多亩积水湿地进行抢收 [14]
“干”字当头!各地多举措保“三秋”生产 全力守护群众“粮袋子”
央视网· 2025-10-13 16:47
在冒雨抢收的同时,当地紧急启用所有烘干塔,目前咸阳市共有97个粮食烘干点,日烘干能力2.1万吨。在兴平的一家烘干企业,记者看 到企业正开足马力开展烘干作业,每日作业时间从以往的8小时增加到12小时以上。 央视网消息:为应对持续阴雨天气影响,陕西咸阳农机部门指导农户对农机采取加装浮力轮、改装三角履带等举措,全力保障"三秋"生 产。 日前,在咸阳市泾阳县的一处机收现场,一台台履带式收割机在松软的泥地里来回穿梭,完成收割、脱粒等工作。而对于轮式联合收割机 无法下地的问题,当地农机部门指导农户在收割机原有的轮胎外侧加装"浮力轮",增加轮胎整体宽度,增强在湿软田地中的通过性。 据介绍,今年,陕西咸阳应收玉米220万亩,计划机播小麦297.5万亩。截至10月12日,当地已完成机收玉米66.87万亩、机播小麦82.45万 亩。 江苏丰县:多机械协同 昼夜不停抢收抢烘 江苏北部地区自9月下旬以来阴雨天气不断,为应对天气带来的秋收困难,当地加大机械收割、烘干力度,保障玉米、大豆收获。 这两天,在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多个乡镇,农户们正与时间赛跑,趁着阴雨间歇期抢收成熟的玉米。持续阴雨天气导致田间积水、土壤松 软,10月以来,当地紧急 ...
与天气“赛跑” 智慧农业“神器”助力秋粮抢收
央视网· 2025-10-12 09:54
秋粮收获总体情况 - 全国秋粮收获已过半,但黄淮地区连续阴雨天气对秋收造成影响[1] - 河北省秋粮收获4300余万亩,占种植面积近七成[13] - 河南省淮滨县因持续阴雨导致田间积水增多、土壤湿黏,收割机作业难度陡增[3] 政府及部门应对措施 - 农业农村部调剂调度24万台履带收割机和2000多台移动烘干机以满足黄淮地区需求[1][19][22] - 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下达中央财政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4.84亿元,支持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7省受灾地区[1] - 农业农村部紧急组织全国24家农机制造企业对接,在一天内备齐所需救灾机具运往河南受灾地区[24] 各省市具体抢收与烘干作业 - 河南省淮滨县在晴好窗口期使用履带式联合收割机加紧收割,湿稻谷被快速卸入转运车[3] - 河南省鹤壁市119.5万亩玉米正值收获期,烘干点采取轮班制24小时不间断运转,并向农户发布28个粮食烘干点信息,派出16个农业技术指导组[5] - 湖北省荆门钟祥市129家粮食烘干点开足马力,对接河南省种植大户和合作社为湿玉米提供抢烘服务[6][8] - 山东省郯城县使用履带式收割机对连片大地块玉米开展集中收获,烘干点通过24小时三班倒工作将玉米水分从40%以上降至15%以下,达到收购粮标准[7][10] - 山东省武城县发布“烘干地图”,精准标注全县31处烘干服务点并附农技人员联系方式[11] - 河北省柏乡县玉米播种面积23.6万亩,已收获22万多亩,正协调履带式收获机对剩余1万多亩进行抢收,全省共出动400多台履带式玉米收获机参与抢收作业[13] 关键农业装备与技术应用 - 履带式收割机与泥土接触面积是轮式的数倍,压强大大降低,能在积水软泥田地稳定作业,其清选系统密封性更好,减少泥水混入籽粒,收粮干净度更高[19] - 粮食烘干机通过热风循环精准控制温湿度,具备控温保护功能避免粮食烤焦,并能过滤碎叶杂质,使烘干后粮食符合收购标准并可直接储存[22] - 针对可能耽误的冬小麦播种,农技专家给出“晚播指南”,包括更换耐晚播品种、增加播种密度、施足底肥,以技术手段弥补损失[28]
赵一德在调研“三秋”农业生产工作时强调不误农时扎实做好抢收抢种工作 确保秋粮颗粒归仓秋播种足种好
陕西日报· 2025-10-11 06:40
在雨金街道任陈村,赵一德听取高标准农田和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示范区建设情况汇报,走进 田间察看秋粮长势,在水肥一体化管理站了解智慧农业综合管理平台运行及恒压供水箱、灌溉调蓄池等 农业设施设备使用情况,对粮食生产全程托管做法表示肯定。他强调,要落实好高标准农田建设"五统 一"要求,做到新建和改造、数量和质量、建设和管护并重,把更多符合条件的农田改造成高标准农 田。赵一德还到任陈村党群服务中心,与村"两委"干部交流,强调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更好服务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 10月10日,省委书记赵一德在西安市调研"三秋"农业生产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 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不误农时扎实做好抢收抢种工作,确保 秋粮颗粒归仓、秋播种足种好。 受连续阴雨天气影响,临潼区新丰街道湾李村部分农田积水较为严重。赵一德来到受灾农田附近, 了解积水现状和排涝进展,听取农作物受损和农业保险理赔情况汇报。他强调,要科学组织力量、及时 调配设备,尽快排除田间积水。要抢抓降雨间歇有利时机组织大面积机收,挖掘现有空间和设备潜力抓 好粮食烘干晾晒,最大限度减少秋粮损失。要进一步 ...
4.84亿元资金下达!支持7省受灾地区秋粮抢收抢烘
经济观察网· 2025-10-11 00:56
财政救灾资金拨付 - 中央财政下达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4.84亿元 [1] - 资金支持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7个受灾省份 [1] 资金用途与目标 - 资金用于加快农机抢收、潮粮烘干、农田排涝等农业生产防灾救灾工作 [1] - 主要目标是保障秋粮丰收到手、颗粒归仓 [1]
中央财政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4.84亿元下达
新华社· 2025-10-10 22:55
财政救灾资金拨付 - 中央财政下达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4.84亿元 [1] - 资金支持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7个受灾省份 [1] - 资金用途包括农机抢收、潮粮烘干、农田排涝等救灾工作,旨在保障秋粮收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