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

搜索文档
国家管网集团工程技术创新公司成果入选国家数据局典型案例
科技日报· 2025-09-05 16:52
目前,该成果已应用于相关能源基础设施项目,显著提升了数据分析与决策效能。(陈曦) 责任编辑:江蓬新 记者9月3日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在该集团数字化部指导下,工程技术创新公司申报的"双碳背景下天 然气市场预测高质量数据集建设与应用"成果,成功入选国家数据局年度高质量数据集典型案例。 据了解,该成果是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由国家数据局正式发布。围绕国家"双碳"目标与 能源结构转型需求,该成果通过智能数据治理、区域差异化特征构建及多模型融合预测等创新手段,打 造"数据-算法-决策"全链条预测体系,构建覆盖全国、多维度、长时序的天然气市场预测高质量数据 集,提升了项目数据完整性、区域适配度和预测准确性。 ...
陕天然气:公司参股子公司在未来将持续聚焦降本
证券日报· 2025-09-05 16:41
公司业务表现 - LNG业务受市场价格变动及需求状况影响 盈利水平有一定波动但对公司整体收益影响有限 [2] - 参股子公司将持续聚焦降本 实施精准管控 深挖降本空间 强化成本和资金管控 [2] 成本管控措施 - 在生产环节降本 降低非生产性支出 确保成本费用硬下降 [2] - 通过成本管控持续提升盈利能力 [2]
皖天然气: 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会议材料
证券之星· 2025-09-05 16:08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时间为2025年9月15日14:00 [3] - 会议地点为安徽省合肥市贵州路491号皖能智能管控中心2015会议室 [3] - 会议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 [3] 股东会议事规则 - 股东需携带证件提前到达会场登记签到 [1] - 会议采用记名投票表决方式 每股份享有一票表决权 [2] - 表决选项包括同意、反对或弃权 未填或无法辨认的票视为弃权 [2] - 会议设会务组由董事会办公室负责组织工作 [2] 利润分配方案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5.35亿元 [4] - 拟以总股本4.90亿股为基数 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 [4] - 现金分红总额为9803.86万元 [4] - 分配后剩余未分配利润14.37亿元转入下一年度 [4] 控股子公司减资方案 - 对安徽省充换电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由20亿元减至6亿元 [5] - 皖天然气减少认缴出资7.14亿元 减资后出资额3.06亿元 [5] - 皖能集团减少认缴出资6.86亿元 减资后出资额2.94亿元 [5] - 减资后双方持股比例保持51%和49%不变 [5] 关联交易情况 - 皖能集团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 持股比例47.72% [6] - 截至2025年6月底皖能集团总资产1162.38亿元 净资产544.84亿元 [6] - 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6] 标的公司财务状况 - 充换电公司2025年6月末总资产6.49亿元 净资产4.07亿元 [9]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539.54万元 净利润亏损1249.84万元 [9] - 2024年度净利润亏损3110.76万元 [9] 交易影响分析 - 减资不涉及实际资金流转 [10] - 不会导致合并报表范围变更 [10] - 不会对公司当期损益产生重大影响 [10] - 有利于提升公司资产运营效率 [10]
美国还是没拦住,中俄蒙大项目终于签了,俄方透露将使用本币结算
搜狐财经· 2025-09-05 13:17
据国际观察家分析,此次协议的签署堪称普京总统此次访华行程中最具战略价值的成果。这条横跨三 国、全长约2600公里的能源大通道,不仅将俄罗斯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与中国巨大的能源市场紧密连接, 更通过蒙古的枢纽作用构建起全新的区域合作框架。项目建成后预计年输气量可达500亿立方米,相当 于中国2022年天然气进口总量的15%,将显著提升中国能源供应多元化水平。 【深度解析】普京访华收获重大战略成果:中俄蒙能源合作迈入新纪元 9月2日,国际能源市场迎来标志性时刻。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总裁阿列克谢·米勒正式宣布,在 中俄蒙三国元首共同见证下,各方已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合作备忘录,正式启动\"西伯利亚力量-2号 \"天然气管道及过境蒙古的\"东方联盟\"管道建设项目。这一价值数百亿美元的战略项目,标志着欧亚 大陆能源格局将迎来深刻变革。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条\"钢铁丝绸之路\"的意义远超单纯的商业项目。它既是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 作伙伴关系的具体体现,也是蒙古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契机。随着项目推进,预计将带动沿线地 区形成新的产业聚集带,促进跨境铁路、电网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为三国创造超过百万个直接或间 接就业机 ...
刚过中国边境线,普京专机就降落海参崴,前往远东,只为中俄能源
搜狐财经· 2025-09-05 12:46
普京专机从北京启程,才刚刚飞越中俄国境线,转瞬间便抵达了远东枢纽海参崴,并迅速降落。 普京亲自坐镇远东,背后藏着什么深不可测的棋局? 这件事得从中国与俄罗斯刚达成的能源合作大单说起,在刚刚过去的俄领导人来看我国80阅兵之后,两 国展示了一种独特的默契:不光看得清未来的全球能源版图,更敢为彼此的利益精准发力,其中关键的 亮点,就是推动规模空前的天然气输送项目再上新台阶。 在会谈中,中俄双方敲定了两条管线的扩容目标:"西伯利亚力量1号"天然气管道的年最大输气量将从 380亿立方米提升到440亿立方米,远东路线天然气管道年度输气能力从100亿立方米提高到120亿立方 米。 全球能源战的版图上,最有"压舱石"分量的那一块儿,已经拉开了更巨大的关卡对接,中国作为全球最 大能源市场之一,与长期以天然气与石油出口立国的俄罗斯,这对邻国的握手,早已经超出了传统的商 务关系,而是一种高度政治化的深耕合作,这种合作直接切中两国当下的命脉需求。 更不要忘了,"西伯利亚力量1号"天然气管道本身早已成为联系中俄两国的标志性工程,作为俄罗斯能 源出口绕开西方制裁的"偷偷摸摸地道",如今逐步走向战略坦途,这些数据变化不是简单的增幅,而是 ...
中俄终于谈拢,普京大笔一挥,同意中国方案,对华天然气翻倍供应
搜狐财经· 2025-09-05 12:46
9月的北京秋意渐浓,中俄两国元首的会晤却让国际能源市场掀起一阵热浪。 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期间,中俄蒙三国正式签署"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合作协议,俄罗斯将每年向中国输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合同期 限长达30年!加上现有管道的增供,俄罗斯对华天然气总量将突破1000亿立方米,堪称"历史性突破"。 这场跨越千里的能源合作,不仅解了俄罗斯的燃眉之急,更让中国的能源安全多了一份保障。究竟这份协议背后藏着怎样的博弈?又将如何改写 全球能源版图? 俄乌冲突下的"能源突围":俄罗斯的东方转身 俄乌冲突已持续三年半,西方制裁层层加码,俄罗斯经济面临巨大压力。曾经依赖欧洲市场的俄罗斯能源出口,如今不得不加速"向东看"。 数据显示,俄罗斯GDP增速降至1.2%,能源出口占外汇收入近70%,而欧洲需求锐减超60%。被踢出SWIFT系统、炼油厂遭无人机袭击……俄罗 斯的能源命脉被西方步步紧逼。 此时,中国成为俄罗斯最可靠的"买家"。作为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之一,中国对天然气的需求持续攀升。 2025年前八个月,中国管道气进口同比增长14.7%,而俄罗斯的天然气正是"及时雨"。普京此次访华,带着经济压力而来,带着合作协议而归, ...
俄媒:俄罗斯卖给“中国的天然气”仍有大优惠,可能是七折,便宜30%
搜狐财经· 2025-09-05 11:21
经过长期沉寂,被外界称为"世纪大单"的中俄第二条巨型天然气管道——"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月初,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 司总裁阿列克谢·米勒正式宣布: 双方已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规划建设途经蒙古国、年输气量高达500亿立方米的新天然气管道系统——也就是通往中国的"西伯利亚力量2 号"管道及过境蒙古的"东方联盟"输气管道。 这份文件的签署标志着项目向前迈出实质性一步,虽然尚未达成最终商业合同,但为未来30年的能源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有趣的是,俄媒表示:这个项目 的构想甚至比2014年签署的"西伯利亚力量1号"还要早。 然而,"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的谈判过程异常曲折。其中,最核心的障碍正是价格问题。经过多轮博弈,双方似乎找到了平衡点——与2014年首个中俄天 然气合同类似,供应给中国的气价将继续保持对欧洲价格的折扣优势。 专家斯坦尼斯拉夫·罗金斯基提供的具体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俄罗斯对华供气均价为每千立方米121美元,而同期俄气出口总体均价达到171美元, 差价高达50美元,折扣幅度接近30%。 低价并非偶然,而是由特殊的定价机制所保障的 中俄天然气定价采用与石油价格 ...
美媒关注中俄能源协议:将颠覆LNG市场,美国供应商要慌了
搜狐财经· 2025-09-05 07:46
普京还强调,这份天然气新协议对两国均有利,不存在"一方施舍另一方"的情况。 【文/观察者网 齐倩】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上任第一天就承诺将建立美国在全球的能源主导地位,"9月3日,彭博社刊文谈到中 俄蒙同意建设"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时称,"但七个月后,这一目标面临威胁。" 9月2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首席执行官阿列克谢·米勒,中俄蒙已签署关于建设"西伯 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的备忘录。3日晚,普京证实此事,并称"大家都对此很满意"。 报道援引专家分析称,中国是全球最大天然气进口国,正在展示其经济和地缘政治影响力,"而这将彻 底颠覆全球市场"。有专家指出,美国液化天然气(LNG)行业及其金融交易架构预计将受到冲击,因 为中方正传达出一个信号,即中方不再需要美国LNG。 普京谈"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 据俄新社报道,北京时间3日晚,普京结束访华行程返俄前,在北京召开记者会。 普京表示,俄中双方已就"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项目达成共识。他说,"大家都很满意,大家都 对这个结果感到高兴",并称该协议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双方(俄罗斯和中国)多年努力的成果。" 普京还向记者表示:"当然,'西伯 ...
伊通社编译版:伊朗第十四届政府执政以来,能源基础设施领域上马92个国家级建设项目
商务部网站· 2025-09-05 00:51
(原标题:伊通社编译版:伊朗第十四届政府执政以来,能源基础设施领域上马92个国家级建设项目) 伊通社8月26日报道,伊朗第十四届政府执政以来,能源基础设施领域上马92个国家级建设项目, 炼油厂汽油日产能增加500万升,天然气日产量增加3480万立方米。油气运输领域,石油部新启动三条 总长1000公里产品运输管道,其中阿巴斯港-拉夫桑詹管道项目全长450公里,每日输送量达4800万升, 减少1600辆油罐车运输需求。炼油和加工领域,政府启动多个异构化和加氢裂化项目,提升油品质量。 石化产品方面,政府启动了波斯湾阿帕达纳甲醇联合体(年产能165万吨)、伊拉姆阿尔加凡聚丙烯 (年产能15万吨)、伊斯法罕基米亚聚苯乙烯(年产能5万吨)等多个重点石化项目,满足国内市场和 出口需求。(驻伊朗使馆经商处) ...
中俄签下能源大单,俄罗斯的一个条件,中国最后时刻才点头
搜狐财经· 2025-09-05 00:08
对中国来说,这当然是个好消息,管道一旦建成,咱们每年能从俄罗斯多拿到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而且一供就是30年。虽然单靠这一个项目,不可能彻 底解决咱们的能源安全问题,但和其他项目综合起来,多少能够降低对海上能源通道的依赖。更何况,多用天然气还能让咱们的能源结构更清洁,对减排也 有帮助。所以这个消息一出来,国内外的媒体和专家都特别关注。 然而指出的是,凡事都有两面性,这个项目之所以谈了这么久才终于敲定,关键就在于路线之争:俄罗斯一直坚持要让管道从蒙古过境,而我们一开始是希 望中俄直连,不经过第三国。后来莫斯科又提出走哈萨克斯坦,再接到中国的"西气东输"管道,但我们也没同意。实际上,一直到今年四月份,中俄还在为 路线问题争来争去。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我们一开始不同意过境蒙古,为什么最后又点头了呢?这里头恐怕有几层考虑。 在中美之间摩擦不断、博弈越来越激烈的节骨眼上,能源问题一直是我们特别关注的大事。毕竟谁都不希望关键时刻被人"卡脖子",对吧?而俄罗斯作为全 球数一数二的能源大国,自然成了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合作对象。 根据俄罗斯媒体9月2号的报道,中俄最近正式签了关于"西伯利亚力量-2"号的备忘录。别看它名义上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