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

搜索文档
一年来,南京纵深推进各领域改革,形成一批高质量改革成果
南京日报· 2025-08-19 09:47
改革战略部署 - 制定《中共南京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实施意见》及2024-2028年推进计划 [2] - 明确2025年十大方面37项改革任务 涵盖九大领域及改革组织领导 [2] - 推行"一区一特色、一部门一课题、一园区一突破、多领域一集成"改革方案 强化市区联动与跨部门协同 [2] 经济体制改革 - 全省率先实施工业领域AEO制度试点 采用"免申即享+告知承诺"模式 覆盖726家规上工业企业 [1][5] - 优化营商环境推出10项举措 发布36个创新应用场景 涉企检查频次同比下降34.71% [6] -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完成90%进度 江宁园区规上服务业营收增幅超全市10个百分点 [6] 创新服务与试点 - 开发"跨境电商线上快速备案"系统 创新"养老顾问"服务站整合养老资源 [1] - 全国首创实体化"涉企综研联检服务中心" 整合11个执法部门实现联合办公 [2] - 承担国家级改革试点13项 部省级试点65项 涵盖智能网联汽车与北斗规模应用等领域 [7] 产业发展成效 - 退役军人创办经营主体2.6万余家 年增值税纳税额超30亿元 [1] - 南京综保区"同包同车集拼出区模式"获商务部等九部门全国推广 [6] - 打造"两城两区两港两中心"创新枢纽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机制改革 [6] 城市更新与典型培育 - 鼓楼区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案例入选住建部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1] - 12项改革案例获评全国典型案例 包括"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与"一网统管" [9] - 建立三级改革推进机制 通过融媒体矩阵强化经验推广 [7][9]
黑龙江齐齐哈尔创新信用修复机制助力经营主体“轻装上阵”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8 06:27
信用修复举措创新 - 推出7项信用修复举措,包括承诺容缺、即申即办、核查后置、无感修复、免申即享、两书同达和后续监管机制 [1][2][3] - 实施"承诺容缺"机制,将营业执照信息、变更记录、年报公示信息等纳入材料容缺清单,符合条件的可先行修复 [1] - 推行"即申即办"服务,经营主体可通过线上系统或线下窗口提交申请,未发现明显问题的即时移出经营异常名录 [2] 服务流程优化 - 调整传统流程为"先修复、后核查",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的先行修复,后续开展跟踪核查与合规指导 [2] - 推出"无感修复"功能,对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期满且无在诉在查情形的经营主体,系统自动触发修复程序 [2] - 实施"免申即享"政策,首次因未年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经营主体可免申即享信用修复 [2] 监管与服务创新 - 创新"两书同达"制度,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同时同步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一次性告知修复条件、流程及渠道 [3] - 完善后续监管机制,对承诺不实等情况视情节撤销修复决定、恢复之前状态并限制再次适用信用修复条件 [3] - 通过线上线下双通道受理信用修复申请,为经营主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信用修复渠道 [1][2]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创新开展会前学法提效能
中国食品网· 2025-08-15 14:52
"会前学法"制度通过常态化、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学习,推动业务与法治融合,确保监管人员熟练掌握业 务相关法规,避免"学用脱节",提升专业素养与实战能力。该制度的推行,对于培养学习型队伍,形 成"工作即学习"的氛围,推动市场监管执法队伍专业化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为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提升监管效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坚持党建引领,积极践 行"实干争先"理念,创新开展"会前学法"制度,将法律法规学习嵌入季度例会流程,强化干部队伍专业 素养,提升服务市场主体的能力。 针对市场监管领域法律法规知识更新迭代迅速,提升基层干部法律素养,以及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 法管理、依法办事能力非常关键。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实行"会前学法"制度,由法规室提前预告,制定学 法计划,每季度例会前由相关科室负责人解读对应条线法律法规。截至目前,该局共举办二十二期"会 前学法"及十期"业务大讲堂"。同时,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要求,积极开展对经营主体和服务对象的 法治宣传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法治环境。 8月14日,由该局特种设备室负责人解读市场监管总局颁布的《缺陷特种设备召回管理规则》,从电 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在内的特种设 ...
内蒙古明确“六个必须”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5 06:22
近日,从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传来消息,为贯彻落实全国市场监管发展规划座谈会和知识产权局局 长高级研修班会议部署要求,该局近期召开全区市场监管发展规划座谈会,明确具体要求,提出"六个 必须",积极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等各项工作。 会议明确要求编制"十五五"市场监管规划做到"六个必须":一是必须聚焦主责主业,围绕持续优化营商 环境、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服务统一大市场建设、守牢食品安全底线等主线谋划任务,集中力量解 决市场监管领域的根本性、长远性问题。二是必须服务中心大局,结合区情禀赋与产业特色,重点在落 实"五大任务"上持续发力。三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把群众反映最强烈、经营主体最困扰、监管执法最 难办、制约高质量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梳理清、分析透,精准对焦目标设定、任务部署、政策举措。四是 必须强化能力建设,重点推进智慧监管、技术支撑、信用监管三大能力提升,不断丰富监管方式,加快 建成相匹配的监管和服务能力。五是必须突出项目支撑和牵引,把重点任务、举措、改革"三位一体"落 到具体项目上,将全区食品、工业产品、特种设备基础能力建设等14个重大项目,纳入自治区"十五 五"重大项目谋划行动清单。六是必须抓好市场监管保 ...
改革架桥梁 共促一体化(有所思)
人民日报· 2025-08-15 05:59
长三角经济表现 - 长三角三省一市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6万亿元 [1] 市场一体化举措 - 三省一市共同制定《推进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近期重点工作举措(2024—2025年)》,通过统一制度设计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2] - 在市场监管领域实施统一执法标准、监管队伍和追溯体系,破除地区分割 [2] - 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探索"研发在飞地、制造在本地"模式,促进资源要素流动 [2] 基础设施与制度创新 - 沪苏湖高铁、沪宁沿江高铁等"硬联通"项目缩短节点城市通勤时间,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3] - "联动接卸"模式提升安徽物流效率,使其从"腹地"走向"前沿" [3] - 文旅部门签订跨省"客源互送"协议,共建共享惠民政策 [3] - 市场监管部门搭建"信用长三角"平台,实现"一地失信、全域受限" [3] 改革成效 - 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形成"制度创新—要素流通—产业升级"正向循环 [3] - 改革为长三角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能,并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探索可行路径 [3]
泰安市市场监管局创优三个环境提升服务发展质效
齐鲁晚报网· 2025-08-14 23:36
优化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 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印发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落实意见,清理整治妨碍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措施 [1] - 开展第三届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能力提升服务月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座谈交流、案例分享等方式推进商业秘密保护 [1] - 已建成7个商业秘密保护基地、108家指导站点、163家示范标杆企业 [1] 优化精准高效服务环境 - 制定49项服务事项清单,开展进企业、送政策、办实事活动100余次 [1] - 牵头企业数据填报"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实现9部门数据共享、结果共用 [1] - 分型分类精准帮扶个体工商户,揭榜全省"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培育项目,获批深化注册资本认缴制改革试点 [1] - 推行年报纠错与信用修复同步办理,建立三级失信处置机制,今年以来为1095户经营主体办理信用修复 [1] 优化暖新融新政策环境 - 完善个体私营企业党建"六步工作法",持续推进"两个覆盖" [2] - 强化网约配送行业党建工作,印发12项具体措施的"双融双创"行动方案 [2] - 建设124处骑手驿站、22家骑手食堂、209家骑手药堂、26家骑手医院、20处"骑手友好社区" [2] - 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就业招聘等暖新服务活动33次 [2]
额敏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用好“智慧监管一张网”打通市场治理“最后一公里”
中国食品网· 2025-08-14 17:16
数字化转型举措 - 整合全县10000余家市场主体数据形成统一数据库 [1] - 打通各科室数据系统实现企业信息一站式查询 [1] - 建立企业从基础资质到监管记录的完整数字画像 [1] 智能监管功能 - 通过大数据分析模型实现基础风险监测能力 [1] - 实时监测企业经营数据包括商品抽检合格率波动和消费投诉集中爆发 [1] - 自动捕捉企业年报及信用信息异常变动并推送预警 [1] 移动执法应用 - 执法人员通过手机扫描商户二维码进行现场检查操作 [1] - 实现查看信息、拍摄取证、录入问题等全流程电子化 [1] - 从纸质记录转变为电子留痕大幅提升工作实效 [1] 系统实施效果 - 监管模式从被动救火转变为主动防火 [1] - 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1][2] - 市场治理同时体现力度与温度 [2]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上半年检定计量器具2万余台
中国食品网· 2025-08-14 16:37
计量监管成效 - 上半年共检定计量器具22137台(件)[1] - 查办计量违法案件5件[1] - 对农贸市场217家商铺提供上门检定服务[1] - 检定电子计价秤222台[1] - 开展手机变砝码2200余人[1] 重点领域计量检查 - 检定无线远传膜式燃气表14416块[2] - 检定饮用冷水水表3578块[2] - 检定压力表2761块[2] - 检定出租车计价器498台[2] - 检定医疗器械非自动血压计(表)283台(件)[2] - 检定燃油加油机130台275把枪[2] - 检定电子汽车衡器65台[2] - 检定压缩天然气加机48台97把枪[2] - 检定谷物水份测定仪13台[2] - 检定谷物容重器12台[2] - 检定电子天平62台[2] 计量服务优化 - 围绕蔬菜、农副产品等重点产业优化计量服务[1] - 每年定期开展农贸市场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工作[1] - 向商铺经营者宣传《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1] - 建立"经营者承诺﹢政府推动﹢社会监督"诚信计量机制[2] - 设置公平秤37台[2] - 组建"计量服务先锋队"深入企业提升计量管理能力[2] 监管机制创新 - 形成"消费者监督、商户自律、靶向监管"的社会共治新格局[1] - 开通"计量检定直通车"提供免费上门服务[2] - 持续跟进整治行动加大民用"三表"监管力度[2] - 强化跨部门协作和宣传引导[2]
最高法:规范金融机构单方面增加发放贷款条件行为|营商环境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17:50
碳计量体系建设 - 市场监管总局规划到2030年底建设一批国家碳计量中心 建立相对完善的碳计量量值传递溯源体系[1] - 重点任务包括加强碳计量政策研究 建立量传溯源体系 开展碳计量技术研究应用 提升实测验证能力等8项核心内容[1] - 建设程序由市场监管总局总体规划布局 优先在重点区域 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推进[2]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 -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推动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 目标到2027年基本成熟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3] - 优化金融政策工具支持关键技术攻关 多渠道引入耐心资本 强化产业链重点企业综合金融服务[4] - 建立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 差异化授信政策及跨部门协同机制 增强金融支持强度精度效度[4] 民营经济司法保障 - 最高人民法院提出25条举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严格落实"非禁即入"政策和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7] - 依法规范金融机构单方面变更贷款条件行为 规制高利贷等非法融资活动 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8] - 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司法 保障企业公平获得创新资源 助推统一大市场建设[8] 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 浙江省计划到2025年底构建食品药品 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信用评价机制 到2027年完善信用监管服务机制[10] - 全面归集主体信用数据 健全长三角共享机制 加强数据质量治理和异议核查[11] - 实施差异化监管 强化风险监测预警 拓展守信激励在金融信贷等领域的应用场景[11] 企业基础研究支持 - 上海市对企业基础研究投入给予每年不超过1000万元财政补助 支持设立基础研究公益基金按投入50%共同资助[14] - 企业利用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开展基础研究可获科技创新券补助 基础研究支出按100%税前加计扣除[15] - 要求承担重点实验室企业基础研究投入占比不低于10% 加强动态跟踪和成果宣传[15] 数智化就业服务 - 湖北荆门市建立企业用工数据库含3802家企业信息 劳动力资源数据库覆盖183.3万劳动力[16] - 开发劳动力资源 在外务工人员等6个分析系统 实现数据动态研判和决策支持[17] - 构建10个应用场景包括求职培训创业维权 通过四级服务网络支撑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18]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上半年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八百余件
中国食品网· 2025-08-11 16:22
今年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坚持党建引领,积极践行"实干争先"理念,着力强化消 费维权保护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据统计,上半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814件,较2024年同比上升23%,其中投诉698件、举报116 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3.2万元。在消费纠纷调解工作中,该局指定专人负责消费维权事务,并确 保在法定期限内高效办结消费者投诉,实现各环节运转顺畅。对处理消费者投诉过程中发现的经营者违 法行为,坚决予以立案调查,明确规范工作办理要求及程序。同时,该局合理调配维权资源,构建科学 有效的机制,全力确保节日期间12315、12345投诉平台、消费维权点、来信、来函等消费投诉举报渠道 畅通,及时化解消费纠纷。(杜志锋、甘露、杜仲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