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母婴护理
icon
搜索文档
38.88万坐月子,牛津学霸收割中国富人
创业邦· 2025-06-26 18:04
公司上市与市场表现 - 圣贝拉于6月26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为"全球家庭品质护理第一股",IPO获超193倍认购,最终以上限定价6.58港元/股发行1.097亿股,募资约6.3亿港元 [3] - 从2024年6月递表到挂牌仅用了一年时间 [4] - 按照收入计算,圣贝拉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产后护理及修复集团,旗下共有72家月子中心,覆盖25个城市 [11][12] 商业模式与定位 - 公司采用轻资产运作方式,租赁高端酒店作为月子中心场地,合作方包括北京的半岛酒店、上海的苏宁宝丽嘉等一二线城市高端酒店 [22] - 客单价保持在22万元左右,套餐价格从16.88万至116.88万不等,主要服务高净值家庭(家庭资产价值在1亿元以上) [6][8][10][25] - 坚持24小时护士一对一的护理模式,为每对母婴配备2名护士 [26] 财务数据 - 2021年至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2.59亿元、4.72亿元、5.60亿元及3.58亿元 [12] - 同期亏损分别为1.22亿元、4.12亿元、2.39亿元、4.8亿元,累计亏损12.53亿元 [14][57] - 经调整后利润在2023年由负转正,2024年上半年达到约1715万元 [60][62] 业务扩展与战略 - 公司从2018年开始涉足家庭护理服务,收购了女性保健食品品牌广禾堂和功能性内衣品牌S-bra [45] - 创始人设想逐步孵化6-7个过亿规模的产业链相关零售品牌,成为家庭护理行业中的LVMH [49] - 除圣贝拉外,还发展出针对中高产家庭的艾屿(客单价13万元)和针对年轻中产家庭的小贝拉(客单价10万元) [50][51] 行业前景 - 中国新生儿数量从2018年的1523万下降至2023年的902万,但产后护理及修复服务和家庭儿童护理服务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分别达到2059亿元和931亿元 [65][66] - 行业整体是朝阳行业,2024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19.2%和16.5% [66][67]
不止于“月子中心”,圣贝拉上市领跑“悦己消费”新蓝海
搜狐财经· 2025-06-26 16:30
上市表现 - 港股市场迎来三只聚焦"悦己新消费"的企业同时上市,包括周六福、圣贝拉、颖通控股 [1] - 圣贝拉IPO定价6.58港元/股,上市首日涨幅达42%,股价达9.4港元/股 [1] - 三家公司代表"悦己新消费"蓬勃力量,印证该赛道火热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72亿元、5.60亿元、7.99亿元,两年增长67.3% [4] - 经调整净利润从2022年-4463万元扭亏为盈至2023年2077万元,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4226万元 [4] - 2024年家庭护理服务收入6907万元同比增长52.4%,食品业务收入5125万元毛利率61.5% [6] - 非月子业务板块收入从2022年6419万元跃升至2024年1.2亿元,两年增长87% [6] 商业模式 - 采用"高端酒店租赁+专业护理输出"轻资产策略,与顶奢酒店独家合作 [4] - 构建三级品牌矩阵:超高端品牌"圣贝拉"客单价23.9万元,高端品牌"艾屿",轻奢品牌"小贝拉"客单价9.6万元 [5] - 超越月子中心定位,向"家庭健康生态"拓展,包括家庭护理服务和女性健康食品 [6] - 2024年84%产后护理客户会复购其他服务或产品 [8] 行业前景 - 2024年产后护理及修复服务市场规模675亿元,家庭儿童护理服务358亿元 [7] - 预计2030年两大市场将分别增长至2008亿元和105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0.4%、19.1% [7] - 中国内地月子中心渗透率从2019年1.3%升至2024年6.0%,远低于韩国、中国台湾60%渗透率 [7] 竞争优势 - 693名持证护士为核心,与30余所护理学校合作建立人才输送体系 [8] - 2024年劳工成本1.77亿元占销售成本33.6%,人力成本占总营收22.2% [8] - 2024年38%销售额来自现有客户推荐或自有在线渠道 [9] 战略规划 - 重点投入AI、新零售和全球化布局 [10] - 打造"贝康智能"AIoT平台,应用AIoT设备及大语言模型 [10] - 扩展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需求产品线 [10] - 已在新加坡和洛杉矶开设海外中心,计划扩展至纽约、巴黎、伦敦 [11] - 全球月子中心市场规模从2019年73亿美元增至2024年129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319亿美元 [11]
圣贝拉正式登陆港交所:开盘上涨超45%,港股迎「全球家庭品质护理第一股」
IPO早知道· 2025-06-26 10:35
公司上市及IPO表现 - 公司于2025年6月26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2508",成为"全球家庭品质护理第一股" [2] - IPO总计发行109,733,000股,香港公开发售获193倍认购,国际发售获15.59倍认购 [2] - 引入7名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4150万美元(约3.23亿港元),包括58同城、华夏基金等 [2] - 发行价6.58港元,募资总额7.22亿港元,首日股价上涨45.44%至9.57港元,市值56.94亿港元 [2] 业务规模及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产后护理集团,业务覆盖全球30个城市 [4] - 截至2025年6月拥有96家高端月子中心(62家自营+34家管理),2022-2024年新增52家 [4][5] - 2024年在中国月子中心市场占有率约1.2%,在杭州、上海等城市拥有领先市场份额 [6] - 中国首个同时提供规模化女性健康功能性食品组合的家庭护理服务供应商 [5] 业务模式及协同效应 - 形成月子中心、家庭护理服务、女性健康功能性食品三大业务板块 [5] - 2024年产后护理客户中84%曾购买其他服务或产品,家庭护理客户多数为产后护理老客户 [6] - 2024年售出的4,439个产后护理套餐中38%来自现有客户推荐或自有线上渠道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72亿元、5.60亿元和7.99亿元 [7] - 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经调整净利润2077万元,2024年增至4225万元 [7] 投资者及发展历程 - 获得腾讯、高榕创投、新鸿基等知名机构投资,高榕创投IPO前持股8.3% [9][10] - 高榕创投2018年参与首轮融资,看好公司商业模式和创始人能力 [12] - 创始人向华2017年创立公司,8年内发展成为亚洲最大产后护理集团 [4] 行业前景及竞争优势 - 母婴护理行业契合民生需求,消费代际更替催生新供给 [12] - 公司优势体现在业务拓展速度与服务流程打磨的平衡 [12] - 中国高品质母婴护理服务渗透率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13]
一周港股IPO:新奥股份等20家递表;富卫集团等6家通过聆讯
财经网· 2025-06-23 19:36
港股IPO市场概况 - 上周(6月16日至6月22日)共有20家公司递表,6家公司通过聆讯,12家公司招股,1家新股上市 [1] - 2025年以来港股IPO融资额达779.88亿港元,同比增长565.48%,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41] - 港股打新市场表现强劲,今年已上市新股破发率仅26%,较去年同期32%明显改善 [43] - 前三大超额认购IPO为布鲁可6000倍、蜜雪冰城5258倍、沪上阿姨3617倍,远超2024年同期 [44] 递表公司分析 能源与公用事业 - 新奥股份是中国最大民营天然气企业,2024年市场份额6.1%,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500.20亿元、1411.15亿元、1349.46亿元 [2] 科技与制造业 - 沃尔核材是全球第二大高速铜缆制造商,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24.9%,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53.37亿元、57.19亿元、69.20亿元 [3] - 极智嘉科技是全球最大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提供商,2021-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45%,达24.1亿元 [6][30] - 视源股份MAXHUB品牌会议平板中国市场份额25.0%,全球9.9%,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09.90亿元、201.73亿元、224.01亿元 [6][7] - 兆易创新NOR Flash业务全球第二、中国第一,2024年市场份额18.5%,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81.30亿元、57.61亿元、73.56亿元 [18] 消费与服务业 - 巴奴国际是中国最大品质火锅品牌,2024年市场份额3.1%,门店数量145家较2021年增长74.7%,2024年收入23.07亿元 [4] - 极易电商是中国第二大数字零售综合运营服务商,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1.17亿元、13.56亿元、14亿元 [9][10] 金融与专业服务 - 滴灌通累计投资超40亿人民币,采用投资公司方式申请上市 [11][12] - 宇信科技在中国金融科技多个细分市场排名第一,包括网络银行解决方案市场份额35.7% [15] 通过聆讯公司 - 富卫集团是泛亚洲人寿保险公司,2024年净保险及投资业绩9.11亿美元 [24] - 峰岹科技在中国BLDC电机主控芯片市场排名第六,2024年收入6.00亿元 [25] - 蓝思科技在消费电子与智能汽车领域市场份额分别为13.0%和20.9%,2024年收入698.97亿元 [29] 招股公司情况 - 海天味业募资101亿港元,为2025年内第二大港股IPO,获5.95亿美元基石投资 [31] - 三花智能香港公开发售获747.92倍认购,国际发售获23.57倍认购 [31][32] - 曹操出行引入6名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9.52亿港元 [34] - 云知声引入商汤等基石投资者,每股发售价165-205港元 [37] 新股上市表现 - 海天味业上市首日收盘价36.5港元,较发行价36.3港元上涨0.55% [40]
消费领域投融资周报(6月16日-6月22日):华之杰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6-23 16:45
全球投融资概况 - 上周全球共披露192起投融资事件,涉及143家国内企业和49家国外企业,融资总额约2327.76亿元人民币 [2] - 医疗健康领域融资数量居首,低碳领域融资金额最高 [2] 国内消费领域投融资 - 国内消费领域共24起投融资事件,涉及21家国内企业,融资总额122.22亿元人民币 [2] - 细分动态: - 1家企业上市:华之杰(电动工具及零配件供应商,江苏) [2] - 3家企业被并购:百植萃(医用护肤品牌,上海)、宇顺(液晶显示器研发商,湖南)、上海森彩贸易(箱包贸易商,上海) [2] - 17家企业获投,重点案例: - 杭州贝康国际(母婴护理服务商)与贝康国际(高端月子护理品牌)均完成5.75亿人民币Pre-IPO融资,位列年度同类型前5% [2] - 周六福珠宝(珠宝连锁品牌)完成5.24亿人民币Pre-IPO融资,年度排名前20% [2] - 灵心巧手(具身智能平台)完成数亿人民币A轮融资,年度排名前50% [3] - 脂代科技(健康食品供应商)完成数亿人民币A轮融资 [3] 国外消费领域投融资 - 国外消费领域共3起事件,融资总额93.28亿元人民币 [4] - 重点案例: - Livensa Living(西班牙学生住房服务商)被加拿大养老基金并购 [5] - IFBH(泰国即饮饮料食品商)完成3950万美元Pre-IPO融资,年度排名前50% [5] - Knowunity(德国数字学习平台)完成2.2亿人民币B轮融资,年度排名前50% [5][6] 其他细分领域亮点 - 天使轮融资活跃:思麦尔(连锁奶茶品牌)获3000万人民币融资(年度前20%),红颜范(美容科技公司)获1000万人民币融资(年度前50%) [3] - 种子轮案例:花是花FLOURIS(高端鲜花品牌)获数百万人民币融资 [3] 注:消费领域涵盖消费生活、电商零售、教育、旅游、体育健身五大行业 [7]
港股IPO周报:兆易创新等多家A股公司批量递表 海天味业融资逾百亿首周破发
新浪财经· 2025-06-22 17:14
港股新股市场动态 - 本周共有19家公司向港交所递表 4家公司通过聆讯 12家公司招股 1只新股上市 [3] 递表公司核心信息 新奥股份 - 中国最大民营天然气企业 2024年零售气量市场份额6.1% 行业排名第三 [3]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500.2亿 1411.15亿 1349.46亿元 同期净利润110.73亿 125.3亿 99.44亿元 [3] 沃尔核材 - 全球第二大高速铜缆制造商 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24.9% [4] - 2022-2024年收入53.37亿 57.19亿 69.20亿元 净利润6.60亿 7.58亿 9.21亿元 [4] 极智嘉科技 - 全球最大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提供商 连续六年保持领先地位 [5] 巴奴火锅 - 中国品质火锅市场收入第一品牌 2024年市场份额3.1% [6] - 门店数量从2021年末83家增至2024年145家 增长74.7% [6] - 2024年收入23.07亿元 净利润1.23亿元 [6] Hope Sea - 中国最大综合电子产品进口供应链商 2024年进口GMV达348亿元 [7] - 2022-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2.53亿 2.21亿 2.35亿元 [7] 视源电子 - MAXHUB品牌会议平板中国市场份额25% 全球第二9.9% [8] - 2024年收入224.01亿元 净利润10.36亿元 [8] 岸迈生物 - T细胞衔接器领域全球第二 对外授权合作总价值超21亿美元 [9] - 2024年收入4.59亿元 亏损0.48亿元 [9] 海致科技 - 中国产业级AI智能体提供商第五 图核心AI智能体市场份额超50% [10] - 2024年收入5.03亿元 亏损9373.3万元 [10] 兆威机电 - 一体化微型传动系统提供商 2024年收入15.25亿元 净利润2.25亿元 [12] 美格智能 - 全球第四大无线通信模块商 2024年市场份额6.4% [13] - 2024年收入29.41亿元 净利润1.34亿元 [13] 兆易创新 - NOR Flash全球第二 中国第一 2024年市场份额18.5% [17] - 2024年收入73.56亿元 调整后净利润12.6亿元 [17] 潍柴雷沃 - 中国领先智慧农业方案商 拖拉机与收获机械收入占比超90% [19] - 2024年收入173.93亿元 净利润9.57亿元 [19] 通过聆讯公司 富卫集团 - 泛亚洲人寿保险公司 2023年总承保保费4070亿美元 [24] - 2024年保险收益27.24亿美元 净利润0.1亿美元 [24] 峰岹科技 - 中国BLDC电机主控芯片市场第六 份额4.8% [25] - 2024年收入6.0亿元 净利润2.22亿元 [25] 讯众股份 - 中国第三大云通信服务商 市场份额1.8% [26] - 2024年收入9.18亿元 净利润5064.2万元 [26] 招股及上市情况 海天味业 - 募资101亿港元 2025年港股第二大IPO [28] - 基石投资者认购47亿港元 首周股价累跌1.52% [28] 三花智能 - 全球发售4.14亿股 香港公开发售获747.92倍认购 [29] - 募资净额91.77亿港元 [29] 药捷安康 - 香港公开发售获3419.87倍认购 [31]
植小芽打造“植物甄护”新范式 构筑婴幼儿肌肤健康防线
金投网· 2025-06-19 15:40
行业趋势 - 婴幼儿护肤市场正从"温和"向"科学"、从"经验"向"标准"加速转型,强调安全性与专业化 [1] - 母婴护肤市场从单一清洁功能向多元功效和精细分类延展,未来竞争关键在于提供"定向型"和"阶段性"护理方案 [4] - 行业不再满足于"温和",更强调"安全有据、功效可测、过程可控",本土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检测平台、原料基地协同联动 [5] 公司策略与产品 - "植小芽"定位"科学植物护肤",构建以植物成分为核心、贴合中国宝宝肤质的护理方案 [2] - 代表产品"元气小蓝婴幼儿系列"采用"三步呵护法"(温和清洁、深层滋养、舒缓修护),核心成分"萌脂素"结合金盏花、燕麦β-葡聚糖等天然成分提升皮肤屏障稳定性 [2] - 产品通过人体斑贴试验并获PCHi母婴品类奖项,体现国产品牌在技术路径和安全验证上的进步 [2] - 公司计划围绕婴幼儿不同成长阶段肌肤状态拓展产品体系,结合数据洞察推动新成分研发与应用落地 [4] 产业链与研发 - 化妆品产业链日趋完善,形成贯穿研发、生产、评价与市场的闭环机制 [3] - 生产端采用10万级洁净区与30万级准洁净区,执行微生物、重金属等多项理化标准 [3] - 通过智能安全评估数据库与风险模型分析实现原料遴选、配方试验等环节全过程可追溯、可量化 [3] 品牌与市场 - "植小芽"以"中国产地+功效验证+场景细分"路径崛起,"蓝宝瓶"设计传达母爱意象,满足母婴市场对"情绪价值"与"产品功能"的双重需求 [4] - 本土品牌在新生儿皮肤问题识别、功能性成分应用、消费行为调研等领域加快投入,推动经验护理向科学护理转变 [4]
38.88万坐月子,牛津学霸收割中国富人
36氪· 2025-06-11 17:43
公司概况 - 圣贝拉是中国最大的产后护理及修复集团,旗下拥有72家月子中心,覆盖25个城市 [7] - 公司2021年至2023年营收分别为2.59亿元、4.72亿元、5.60亿元,2024年上半年营收3.58亿元 [7] - 公司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主要租赁高端酒店作为月子中心场地 [16][17] 商业模式 - 定位超高端市场,主要服务家庭资产1亿元以上的高净值客户 [6] - 旗下拥有三个品牌:圣贝拉(客单价22万元)、艾屿(13万元)、小贝拉(10万元) [38][39] - 采用24小时护士一对一护理模式,每对母婴配备2名护士 [22] - 业务多元化,包括产后护理、营养膳食、SPA、母婴产品等 [33][35] 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上半年分别亏损1.22亿元、4.12亿元、2.39亿元、4.8亿元 [44] - 主要成本为酒店租赁(占收入约20%)和人力成本 [47] - 经调整后2023年利润转正,2024年上半年利润约1715万元 [47][48] 市场前景 - 中国高端月子中心市场增长率高于大众市场 [42] - 预计2030年产后护理市场规模达205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9.2% [53] - 新生儿数量从2018年1523万下降至2023年902万,但行业仍被视为朝阳产业 [52][53] 运营特点 - 与高端酒店合作,如北京半岛、上海宝丽嘉、广州瑰丽等 [17][20] - 护士月薪约8000元,远低于客户聘请住家月嫂的2.2万元 [22][24] - 存在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问题,有客户反映更换5名护士 [25] - 曾因"护士持国际ACI资格证"宣传被法院认定虚假宣传 [31]
38.88万坐月子,牛津学霸收割中国富人
盐财经· 2025-06-10 18:13
公司概况 - 圣贝拉母婴护理中心定位超高端月子中心,套餐价格区间为16.88万至116.88万,基础套餐28天16.88万,最高端女王套餐56天达116.88万[2][4] - 目标客户为家庭资产1亿元以上的"A9"高净值人群,客单价稳定在22万元左右[5][16] - 公司采用轻资产模式,租赁五星级酒店及独栋别墅作为场地,合作方包括北京半岛、上海宝丽嘉、广州瑰丽等顶级酒店[12][13] 业务模式与市场表现 - 采用24小时护士一对一护理模式,每对母婴配备2名护士,但护士月薪不足1万元,存在被高薪挖角风险[17] - 旗下拥有三大品牌:主品牌圣贝拉(客单价22万)、中高端品牌艾屿(13万)、年轻中产品牌小贝拉(10万)[29][30] - 2021-2023年营收快速增长,从2.59亿增至5.60亿,2024上半年达3.58亿,但同期亏损累计达12.53亿[6][33] 财务与运营数据 - 主要成本为酒店租赁(占收入20%)和人力成本,2023年租赁支出1.3亿,人力成本1.21亿[36] - 经非HKFRS调整后,2023年利润转正为2077万,2024上半年达1715万,显示主营业务可能盈利[36][38]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导致账面巨额亏损,公司已完成7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中国人寿等[38] 行业竞争与挑战 - 存在虚假宣传争议,法院曾判定其"国际ACI母婴护理师资格证"宣传不实[24] - 新生儿数量从2018年1523万降至2023年902万,但行业规模预计2030年达2059亿,年复合增长率19.2%[39][40] - 通过收购广禾堂(月子餐)、S-bra(功能内衣)等品牌扩展产业链,目标成为"家庭护理行业的LVMH"[26][28] 品牌定位与客户画像 - 通过明星客户(如戚薇、唐艺昕)和艺术化营销强化高端形象,创始人背景(牛津/UBS/时尚芭莎)提升品牌调性[10][11][31] - 消费者选择因素包括酒店档次(如上海宝丽嘉每晚2000元起)、服务细节(如定制柠檬水),但存在护士经验不足投诉[15][17][21]
圣贝拉聆讯:8亿营收问鼎亚洲产后护理,家庭健康护理龙头呼之欲出!
市值风云· 2025-06-10 17:18
公司概况 - 圣贝拉是我国及亚洲最大的产后护理及修复集团,也是增长最快的规模化产后护理和修复集团[4] - 公司成立于2017年底,采取高举高打策略从高端市场切入,被称为"爱马仕月子中心"[6] - 通过主品牌"圣贝拉"及子品牌"小贝拉"和"艾屿"持续扩大市场份额[6] - 截至2024年自营和管理96家产后护理中心,覆盖30个城市,规模行业第一[9] 业务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产后护理及修复服务营收6.28亿元,行业第一,2022-2024年复合增长率26.4%[8] - 小贝拉中心客户数量从2022年1574人增长至2024年2726人,增速超过主品牌[6][7] - 2024年总营收7.99亿元,同比增长43%[20] - 2024年家庭护理服务收入6907万元,较2022年增长103%;食品收入5125万元,较2022年增长75%[19] 市场地位 - 2024年产后护理市场份额1.2%,远超第二名公司A的0.8%[8] - 直营中心数量57家,覆盖城市20个,均为行业第一[8] - 2024年客户复购率高达84%,38%销售额来自现有客户推荐或自有线上渠道[14] 盈利能力 - 毛利率从2022年29.9%提升至2024年33.9%[11][24] - 经调整后EBITDA从2022年基本盈亏平衡提升至2024年7247万元[22][23] - 新中心通常在运营三个月内实现正经营现金流[25] 核心竞争力 - 拥有689名取得专业资质的护理专家,行业占比96%[11] - 建立标准化母婴护理SOP,与30多所护理学校合作培养人才[11] - 与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合作引入国际标准服务管理经验[12] - 通过AIoT设备和大语言模型探索智能健康护理服务[27] 发展战略 - 持续拓展海外市场,已在香港、新加坡、洛杉矶设立中心[9] - 构建全周期家庭护理生态,涵盖产后护理、家庭护理、健康食品等[15][16][17] - 计划通过AI技术打造智能健康护理服务平台[27] - 与日本养老护理服务品牌合作开拓养老护理新板块[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