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经销商
icon
搜索文档
破局汽车业“内卷” 推动产业链“共荣”
证券日报· 2025-06-04 00:43
行业现状 - 汽车行业价格战加剧 某头部车企5月23日掀起降价风暴 最高降幅达5 3万元 多家车企仓促应战 [1] - 汽车经销商面临经营压力加大 盈利能力降低 车辆库存偏高 流动资金紧张等问题 行业大面积亏损 [1] - 截至4月末国内乘用车行业库存达350万辆 同比增加12万辆 整车企业向经销商强行压库现象严重 [1] - 产业链恶性循环显现 上游零部件企业被迫接受采购价降幅 质量防线松动 [1] 价格战影响 - 短期消费者可能获益 但长期将侵蚀行业研发投入 导致产品质量一致性难以保障 售后服务网络萎缩 [2] - 频繁调价损害品牌形象 消费者对品牌失去信心 影响行业可持续发展 [3] - 行业利润下滑将导致"超值价格"以牺牲品质与长期服务为代价 [2] 解决方案倡议 - 尊重渠道价值 推行"以销定产" 合理制定销售目标 禁止强迫进车 终结压库顽疾 [2] - 保障经销商合理利润 纠治进销倒挂 及时返利 缩短回款周期 改善现金流状况 [2] - 维护品牌与消费者权益 优化商务政策慎用罚款 稳定市场预期 [3] 行业共识 - 拒绝价格战已成为行业共识 需构建健康经销商网络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3] - 行业需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回归技术 品质 服务为核心的价值竞争 [3] - 全产业链需协同反"内卷" 监管需精准发力 构筑统一战线 [3]
2025汽车经销商百强榜发布,运营能力两极分化,“剩”者为王时代已来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30 09:47
行业现状 - 汽车流通行业面临"增量不增收、增收不增利"困局升级为"越卖越亏"现象 [1] - 2025年百强经销商排行榜显示中升集团以1681.24亿元营收和71.15万辆销量连续四年居首 [1] - 广汇汽车因业绩暴跌未参评 永达集团升至第二 利星行汽车保持第三 [1] - 2024年"两新"政策推动乘用车市场保持5.5%增量 2025年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322.5万份 [1]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创新高 预计全年有望突破55% [1] 经销商分类与盈利状况 - 传统品牌困境经销商平均新车毛利润为负 税前利润-6.9% [4] - 经营能力强的传统品牌经销商新车毛利1.5% 售后毛利4.8% 最终盈利2.1% [4] - 油电兼营经销商新车毛利达4.5% 最终利润约1.6% [4] - 2024年百强经销商营收总产值同比下降2.5%至17213亿元 资产投入减少6.7%至7876亿元 [5] - 新车销量652万辆同比下降0.2% 4S店数量6003家同比上升3.5% [5] 业务数据变化 - 百强经销商新车毛利率同比下降22.6% 总毛利率同比上升3.2%至6.7% [5] - 二手车销量139万辆同比增长19.7% 但毛利率同比降低3.6%至6.4% [5] - 售后台次5826万辆同比增长13.3% 售后毛利率同比降低3.2%至41% [5] - 员工人数下降6.8%至34.9万人 薪酬福利下调8.2%至557亿元 [6] - 单店年收入同比下降9.4%至2.9亿元 [6] 转型与创新措施 - 百强经销商基盘客户达10026万人同比增长19.3% 活跃客户3737万人增长8.6% [6]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3%同比增长31.1% 销量1502万辆增长30.9% [7] - 单人年产值上涨4.6%至493万元 服务顾问人均接车台次提升2.3%至1833辆 [7] - 2024年新建网络741家 关闭529家 呈现新能源渠道扩张等特点 [7] - 重庆百事达通过鸿蒙生态圈运营体系实现高用户增长 提升老带新转化率 [8] 未来发展方向 - 经销商破局方向总结为"新四化":业务多元化、资产轻量化、特色品牌化、管理智能化 [7] - 业务多元化包括二手车零售、新能源布局、金融保险等九大方向 [7] - 数字化应用案例显示单店毛利润可增加30万元 节省费用8.5万元 [8] - 数字化工具可提升事故车业务2个百分点 减少客户流失500人 [8] - 精细化管理可节省手续费成本3万元 杜绝跑冒滴漏5万元 [8]
中国汽车经销商出海如何行稳致远?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9 11:03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 -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641万辆 同比增长23% [1] - 面临欧盟美国关税壁垒 供应链和海外服务能力薄弱等挑战 [1] - 厂商关注点从拓展市场转向深耕市场 提升海外市场占有率、产品力、品牌力等 [1] 中国车企出海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商品贸易模式 主机厂和出口商直接出口 [2] - 第二阶段:本地化生产 海外投资建厂 [2] - 第三阶段:反向合资 技术及海外市场合作 [2] - 第四阶段:全生态链合作 供应链和开发协同 [2] 出海面临的挑战 - 内部挑战:品牌力偏弱 产品同质化 海外战略多变 管理体系不完善 售后服务能力薄弱 [2] - 外部挑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碳壁垒 投资审查收紧 [2] - 海外经销商更倾向与销量前五企业合作 渠道开拓困难 [2] 下一阶段出海重心 - 市场选择:利用中东、东南亚、南美先发优势 向欧洲、日韩等高端市场冲击 [2] - 海外渠道:传统经销商模式为主 直营为辅 主机厂逐步参与终端销售 [2] - 本地化运营:加速海外建厂 入股经销商 设立金融公司 但独立售后和二手车市场待开发 [2] 经销商出海优劣势 - 优势:与整车企业合作紧密 精细化运营经验丰富 海外投资意愿强 [3] - 劣势:海外资源认知不足 小批量出口为主 市场扎堆同质化竞争 国际人才紧缺 [3] 日本汽车出海经验借鉴 - 日本商社通过全球网络和资源整合 为车企海外发展全方位赋能 [3] - 日本综合商社是战略投资者和市场调研提供者 采用"资本+资源"驱动的生态平台模式 [3] - 在印尼等市场 日本品牌通过与商社深度合作布局 商社投资实力超过主机厂 [3] 经销商全球化关键要素 - 产品为王 与品牌深度绑定 多品牌战略分散风险 [4] - 资本驱动 低成本多元化资金 通过并购快速获取渠道 [4] - 多区域分散布局 重点市场深耕 全价值链覆盖 [4] - 长期人才培育和跨文化管理 风险预判与敏捷转型 [4] 不同类型经销商出海策略 - 大型经销商:重资产模式 并购当地经销商或投资海外工厂 [4] - 中型经销商:聚焦区域 与主机厂联合开发定制车型 [4] - 中小型经销商:轻资产模式 与当地经销商共建销售网络 [4]
经销商爆雷?最新回应!
中国基金报· 2025-05-28 18:48
近日,比亚迪山东区域经销商济南乾城的资金链断裂事件曝光,并且网传与比亚迪近年来频繁调整经销商政策有关。 "网传信息不属实。我们对经销商的政策连续且稳定。"5月28日,比亚迪方面回应称,涉事经销商由于盲目极速扩张,并且加杠杆运营,导致资金链出现 问题。自2024年年底以来,济南乾城的部分4S店已陆续被当地其他经销商收购。 截至5月28日收盘,比亚迪A股股价报362.88元/股,跌幅达2.56%,总市值为1.12万亿元。 4月,济南乾城资金链断裂一事被曝出。多位车主在网上称,其购买的预付费服务包,因门店关闭而无法使用;部分车主全款购车后,因经销商将车辆合 格证抵押给银行,导致无法顺利上牌。 【导读】比亚迪回应山东一家经销商爆雷事项 天眼查显示,济南乾城的关联公司济南乾城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法定代表人为姚燕,注册资本达5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汽车及汽车零配 件的销售、二类汽车维修等,由山东乾城控股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比亚迪山东一家经销商爆雷 济南乾城发布的《关于处理三保服务事宜的解决方案》显示,济南乾城遭遇资金困境的原因,包括比亚迪近两年频繁调整经销商政策,致使其现金流管理 压力剧增。 司法案件信 ...
比亚迪回应山东经销商爆雷
华尔街见闻· 2025-05-28 16:04
比亚迪经销商爆雷事件 - 比亚迪否认经销商政策频繁调整导致爆雷 称济南乾城资金链断裂主因是盲目扩张和加杠杆运营 [2] - 公司表示已对涉事经销商提供纾困支持 协助处理客户及员工问题 部分4S店已被当地其他经销商收购 [2] - 济南乾城自曝资金困境根源:比亚迪政策调整致现金流压力剧增 叠加山东经销商集体暴雷引发银行抽贷 [2] 汽车经销商行业困境 - 价格战导致经销商库存高企 被迫低价抛售 亏损加剧资金链断裂风险 [3] - 行业普遍存在高负债问题 部分经销商资产负债率达80%-90% 融资到期履约困难 [3] - 银行对经销商行业评级负面 导致融资难融资贵 经营不善易引发抽贷断贷的恶性循环 [3] 行业协会应对措施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呼吁车企转向以销定产模式 与经销商协同改善盈利困境 [3] - 协会计划通过政策建议推动税收优化 汽车出口等制度改革 化解经销商发展困境 [4][5]
传比亚迪一经销商集团暴雷,比亚迪回应:网传信息不属实!过去几年对经销商政策连续且稳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8 12:54
比亚迪经销商事件 - 比亚迪山东经销商济南乾城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因现金流管理压力及融资困难导致运营资金紧张,无法及时处理三保费用退还问题,计划2025年5月底前解决 [2] - 比亚迪官方回应称经销商问题系其盲目扩张加杠杆运营所致,部分4S店已被其他经销商收购,公司正提供纾困支持协助处理客户及员工问题 [2] - 汽车行业竞争加剧与价格战升级导致经销商生存压力增大 [2] 汽车经销商行业现状 - 2024年全国汽车4S店数量为32878家,同比减少4419家(降幅2.7%),为2021年以来首次负增长 [3] - 2024年4月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达59.8%,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环比上升5.2个百分点,部分品牌库存系数超2个月 [3] - 4月末全国乘用车行业库存达350万辆,环比增15万辆,同比增12万辆,创历年4月末高点 [3] 行业结构性挑战 - 燃油车经销商面临网点过密、盈利能力不足及厂商关系紧张等问题,行业淘汰洗牌加速 [3] - 汽车市场产品结构快速切换加剧传统经销商经营压力 [3]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528
国证国际· 2025-05-28 11:23
报告核心观点 - 美欧休战刺激美股反弹,港股三大指数小幅反弹,不同板块表现分化,滔搏虽受线下消费影响业绩下滑但有发展潜力 [2][5][7] 港股市场情况 - 5月27日港股三大指数小幅反弹,恒生指数涨0.43%、国企指数涨0.38%、恒生科技指数涨0.48%,大市成交2032.68亿元,主板总卖空金额375.59亿元,占可卖空股票总成交金额为20.711%,连续两天高于20% [2] - 南向资金(北水)港股通交易转净流入,净流入119.75亿港元,北水净买入最多的是盈富基金、美团、恒生中国企业,净卖出最多的是腾讯、阿里巴巴 [2] - 5月27日北向资金共成交1110.63亿元,占两市总成交额的11.12%,沪股通成交额前三为紫金矿业、寒武纪、贵州茅台,深股通比亚迪居首,其次为宁德时代和新易盛 [3] 板块表现 - 烟草、航空、啤酒、茶饮、体育用品、影视、食品及节假日概念股普遍上涨,蜜雪集团、思摩尔国际、茶百道、古茗等涨幅显著,航空股如中国东方航空、中国国航、中国南方航空亦录得升幅,多地促消费政策推动国内消费市场回升 [4] - 医药板块细分领域全面上扬,众安在线、维亚生物、康龙化成、金斯瑞生物科技等涨势突出,受惠于ASCO年会临近及中医药政策利好 [4] - 教育、芯片、农业股有不同程度上涨,汽车经销商、锂电池、汽车及特斯拉概念板块走弱,比亚迪股份、中升控股等下跌,市场关注汽车行业价格战对产业链利润的压力 [4] - 黄金、有色金属板块表现低迷,受避险情绪降温及国际金价下跌影响 [4] 美股市场情况 - 美股昨晚反弹,标普500、纳斯达克100及罗素2000指数均上涨约2%至2.5%,反弹受市场对贸易战“休战”乐观预期及美国消费者信心数据超出预期推动 [5] - 4月美国耐用品订单下降6.3%,核心耐用品订单下滑1.3%,反映企业对未来需求持保守态度,市场需警惕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潜在影响 [5] 公司点评(滔搏) - FY25集团收入同比下滑6.6%至270.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1.9%至12.9亿元,主力品牌收入同比下滑6.1%至233.1亿元,其他品牌收入同比下滑9.9%至35.0亿元,毛利率同比下滑3.4pp至38.4% [7] - 公司现金流丰厚,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长20%达到38亿元,宣派末期股息0.02元/股及特别股息0.12元/股,全年派息率135% [7] - 直营门店数量同比减少18.3%至5020家,毛销售面积同比减少12.4%,门店结构持续优化,未来将加强单店经营能力,新开门店聚焦主力品牌和专业垂类品牌 [8] - 公司和高端跑步品牌SOAR Running合作,深化和加拿大高端越野跑品牌Norda的合作,拓展多元品牌矩阵 [8] - 预测FY26/27/28的EPS为0.21/0.22/0.23元,给予2026/02财年16倍PE,目标价3.6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8]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523
国证国际· 2025-05-23 14:10
报告核心观点 - 市场进入观察期,大市波动横行;4月美国消费稳健,关税冲击尚未反映,推荐美股消费ETF标的必需消费ETFXLP和可选消费ETFXLY [6][7][10] 国证视点 - 昨日港股三大指数下行,恒生指数跌1.19%、国企指数跌1.19%、恒生科指跌1.7%,大市成交回落至1982.29亿元,主板总卖空金额343.58亿元,占比19.327% [2] - 南向资金方面,港股通资金回升,周四净流入38.81亿元,北水净买入最多的是建设银行、美团、泡泡玛特,净卖出最多的是腾讯控股、小鹏汽车-W、阿里巴巴 [2] - 5月22日北向资金成交1202.72亿元,占两市总成交额10.91%,沪股通成交前三为韦尔股份、贵州茅台、紫金矿业,深股通成交前三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美的集团 [3] - 影视、短视频等科技相关概念股及消费类板块普遍下滑,部分烟草概念、化妆品股、光伏太阳能板块及部分猪肉、农业等股票逆市上扬,巨星传奇等热门个股涨幅显著 [4] - 5月美国综合PMI初值升至52.1,经济活动增速回升但整体仍弱,服务业增长明显,制造业重现扩张,新订单增长来自内需,出口下滑,企业展望回暖但信心低于均值,5月就业人数下降,制造业补库存,商品和服务售价涨幅创新高,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环比下降但持续申请总数上升 [5] 行业点评 - 4月美国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额7241亿美元,同比增5.2%,环比增0.1%,消费增长在关税前已恢复正常,4月销售未反映关税冲击 [7] - 线上零售增长超大盘,4月无店铺商贩销售额1235亿美元,同比增7.5%,环比增0.2%;食品和饮料消费放缓,4月销售额844亿美元,同比增2.7%,环比持平;日用品消费稳定,4月日用品商场销售额769亿美元,同比增2.8%,环比降0.2%;杂货店销售额143亿美元,同比增6.0%,环比降2.1%;餐饮表现良好,4月销售额991亿美元,同比增7.8%,环比增1.2% [8] - 油价下跌致加油站消费下滑,4月销售额511亿美元,同比降6.8%,环比降0.5%;保健和个人护理店销售额389亿美元,同比增8.5%,环比降0.2%;服装及配饰店销售额258亿美元,同比增3.5%,环比降0.4%;运动商品等商店销售额79亿美元,同比增1.7%,环比降2.5% [9] - 5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50.8,消费者态度悲观或影响5月消费数据 [9] - 4月CPI同比增2.3%,环比增0.3%,通胀在关税前控制合理,关税政策预期提升物价;3月人均可支配收入6.54万美元,同比增3.3%,增速放缓;3月个人消费支出同比增5.51%,支出增速稳定,消费有支撑;3月个人储蓄率3.9%,略有下降 [10] - 推荐美股消费ETF标的必需消费ETFXLP和可选消费ETFXLY,认为市场已基本消化基本面负面影响,ETFXLP前十大持仓占比61%,平均PE - TTM为27.9x,ETFXLY前十大持仓占比69%,平均PE - TTM为44.9x [10]
强势品牌+深化改革,和谐汽车(03836.HK)构筑长期价值
格隆汇· 2025-05-22 10:15
中国汽车市场整体表现 - 2021年1-11月国内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317.2万辆和2348.9万辆 同比增长3.5%和4.5% 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幅分别为0.5%和1.5% [1] - 乘用车表现优于商用车 1-11月乘用车产销同比增长6.9%和7.1% 商用车分别下降9.1%和5.3% [1] - 豪华车市场表现突出 1-11月国内生产豪华车销量达311.2万辆 同比增长19.5% 高于乘用车累计增速12.4个百分点 [1] 豪华车市场趋势 - 2018-2020年乘用车整体销量持续负增长 豪华车保持独立增长行情 港股汽车经销商板块年内涨幅超13% [2] - 豪华车经销商内部呈现分化趋势 产品组合更优和管理水平更高的经销商表现更佳 [2] -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中国豪华车品牌需求将从2020年350万辆增至2025年570万辆 年复合增长率10.2% 超豪华车需求从10.05万辆增至11.84万辆 年复合增长率3.3% [10] 和谐汽车品牌组合优势 - 拥有9个豪华和5个超豪华品牌 80%以上新车销量来自宝马和雷克萨斯 [4] - 2021年1-10月国内宝马销量61.3万辆 同比增长7.8% 雷克萨斯销量18.3万辆 同比增长14.3% [4] - 超豪华品牌布局完善 经销商门店29%为超豪华品牌 46%位于一线和新一线城市 [6] - 2021年1-10月宾利销量2204辆 同比增长47.4% 法拉利前三季度销量249辆 同比增长109% [6] 和谐汽车运营表现 - 2021上半年营收、毛利和净利均保持超62%增长 新车销量2.24万辆 增速53.6% 高于豪华车行业平均增速14个百分点 [3] - 上半年销管费用率降低0.6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降低0.3个百分点 综合毛利率提高0.2个百分点至9.2% [7] - 年化ROE提升3.7个百分点 年化总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分别为1.53次和15.89次 [7] 和谐汽车战略布局 - 未来三年保持稳定网络扩张 注重店铺效率指标和优胜劣汰 [11] - 2021上半年售后及精品业务营收10.97亿元 同比增长52.8% 毛利4.89亿元 同比增长53.3% 维修台数20.91万台 同比增长39.6% [13] - 布局新能源领域 确立"一体两翼"发展战略 与理想、蔚来、小鹏等新势力合作 [14] - 宝马计划2023年全面铺开新能源业务 2025年启用电动汽车专用平台 雷克萨斯推出纯电动SUV车型RZ [14] 机构预期与市场表现 - 花旗预计2021年净利润7.52亿元 同比增长83% 2021-2023年净利润复合增长11% 目标价8.8港元 潜在上升空间81% [16] - 公司年内累计回购1402.9万股 占总股本0.89% [15] - 瑞信、高盛、华泰等多家机构发布报告看好公司业务 [15]
和谐汽车(3836.HK):聚焦豪华汽车渗透率提升机会,积极拥抱电动化浪潮
格隆汇· 2025-05-22 10:15
行业趋势 - 过去两年汽车经销商行业表现良好 涨价周期推动新车端利润提升 豪华车表现尤为突出 [1] - 豪华车品牌护城河强大 供应链问题导致排队加价现象普遍 增长稳定性更强 [1] - 中国豪华车渗透率2021年为16% 较发达国家27%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预计2021-2030年复合增速达6% [2] 公司业务布局 - 和谐汽车拥有14个豪华及超豪华品牌 包括宝马 雷克萨斯 宾利 劳斯莱斯等 其中宝马和宾利在中西部/中部地区规模最大 [1][2] - 公司聚焦优势品牌(宝马 雷克萨斯等)和一线/新一线城市 持续扩大网络辐射范围 [2] - 超豪华品牌采取订单制 2022年上半年法拉利 劳斯莱斯等品牌交付量实现同比增长 [4] 电动化战略 - 和谐汽车2013年成立和谐智联 已与特斯拉 蔚来等新能源品牌建立合作 获得多个品牌售后服务授权 [3] - 豪华品牌电动化加速 2021年保时捷/沃尔沃/宝马电动化比例分别为10 3% 6 2% 6% 未来3年将密集发布新电动车型 [3] - 宝马计划2023年新能源产品线拓展至25款 2025年启用纯电专用平台 和谐汽车将持续受益 [3] - 公司将电动车转型视为战略重点 探索电动化数字化新运营模式 [3] 资本市场动态 - 公司2亿港元回购计划持续推进 认为当前股价被明显低估 不排除大股东增持可能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