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
搜索文档
西贝丢掉的儿童客流,海底捞看上了
36氪· 2025-10-10 21:34
文章核心观点 - 餐饮行业正通过发展亲子主题业态进行细分化竞争,以挖掘儿童餐饮市场潜力并带动家庭消费 [5][10][14] - 海底捞作为行业龙头,正通过开设亲子主题店、提供托管服务等方式积极布局亲子细分领域 [6][8][9] - 儿童餐被视为有效的引流工具,能撬动规模巨大的家庭消费市场,预计儿童消费总额年增速将突破20% [13][15][16] 餐饮业“抢娃”大战的背景与驱动力 - 中国0-17周岁儿童人口为2.98亿,占总人口21.1%,儿童消费市场规模已接近4.5万亿元 [13] - 若以10%的渗透率计算,儿童餐饮消费市场规模接近4500亿元 [13] - 商场业态与亲子消费生态化趋势明显,形成“儿童游乐+亲子餐饮+早教机构”的一站式消费链 [17][18] - 亲子消费需求从“刚需型”向“体验型+成长型”延伸,倒逼餐饮品牌和商场进行调整 [17] 主要餐饮品牌的儿童餐布局 - 西式快餐品牌如麦当劳、肯德基是儿童餐先行者,通过IP联名和产品本土化吸引家庭客群 [9][22] - 西贝2023年接待儿童客流超640万人次,占其消费者近17%,儿童餐对业绩增长贡献显著 [23] - 中餐品牌如老乡鸡开发了中西方口味的儿童营养套餐,黄记煌推出“儿童焖锅”,太二酸菜鱼提供不辣选项 [25] - 九毛九于2024年在广州开出首家“儿童体验店”,通过IP化场景切入市场 [25] 海底捞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 海底捞在扬州开设全国首家亲子主题店,在深圳门店设置覆盖多年龄段的玩耍区并提供专业人员托管 [6][8] - 北京亦庄创新概念店与猿编程合作,推出“边吃火锅边学代码”服务 [9] - 产品上推出番茄、三鲜等清淡锅底及专属儿童套餐,并赠送联名玩具 [29] - 北京昌平社区店覆盖早餐至宵夜,服务儿童与银发族,完成全年龄段布局 [32] - 公司推行“不一样的海底捞”计划,通过区域化、差异化策略寻求增长 [33][34]
海底捞中秋节当天共计接待顾客超180万,“双节黄金周”期间鲜牛肉日均消耗量超35吨
财经网· 2025-10-10 04:33
假期客流表现 - 2025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全国海底捞客流持续保持高位运行,其中10月6日中秋节当天共计接待顾客超180万人次,较去年中秋节客流同比提升约5% [1] - 浙江杭州、湖南长沙、广东广州等热门旅游城市的海底捞火锅店迎来较高客流 [1] - 位于西湖边的海底捞杭州工联CC店在假期期间多次刷新客流纪录,10月4日和5日两天翻台率超过13轮,单日最高接待顾客超2800人次 [1] 产品消耗与门店升级 - 2025年国庆假期前7天的鲜牛肉日均消耗量超过35吨,环比上周翻了一倍 [1] - 不少海底捞火锅门店改造升级为"海底捞鲜切工坊"后,鲜切肉品的点击率持续提升 [1] - 截至2025年9月底,主打鲜切鲜活产品的标准版主题店已营业超100家,涵盖鲜切牛肉、鲜活海鲜、鲜切羊肉、鲜切脆皖鱼、鲜切黑猪等品类 [1]
海底捞:中秋节共接待顾客超180万 同比提升约5%
新浪财经· 2025-10-08 19:29
客流表现 - 2025年中秋国庆假期全国海底捞客流持续保持高位运行,其中10月6日中秋节当天接待顾客超180万人次,较去年中秋节客流同比提升约5% [1] 门店网络扩张 - 2025年8月海底捞西藏首店开业,实现国内省级行政区全覆盖 [1] - 从9月至今的一个多月时间,海底捞在全国各地新开业超20家门店,覆盖上海、深圳、天津、杭州等一线城市以及浙江丽水、江西九江、山东齐河、甘肃张掖等下沉市场 [1] - 南疆区域内,海底捞在喀什和库尔勒连开两家门店 [1] 产品策略与表现 - 国庆期间海底捞上新鲜切类产品,2025年国庆假期前7天的鲜牛肉日均消耗量超过35吨,环比上周翻了一倍 [1] - 部分海底捞火锅门店改造升级为"海底捞鲜切工坊"后,鲜切肉品的点击率持续提升 [1] - 截至2025年9月底,主打鲜切鲜活产品的标准版主题店已营业超100家,涵盖鲜切牛肉、鲜活海鲜、鲜切羊肉、鲜切脆皖鱼、鲜切黑猪等品类 [1]
人均150的火锅店正在消失
投资界· 2025-10-03 14:59
行业整体趋势 - 中国餐饮市场规模达5.57万亿元,其中火锅市场规模为6175亿元,占餐饮总花费的11% [8] - 火锅市场去年同比增长5.6%,前年涨幅接近20%,行业预计未来份额可能达14%-18% [8] - 2023年11月至2024年11月,火锅门店关店数量超过30万家,行业年换血率达五分之三 [8] - 火锅人均消费从2022年的86元多跌至2024年的77元 [8] 中端火锅市场困境 - 海底捞客单价从103元降至97.5元,翻台率从巅峰4.8次降至3.8次 [5][11] - 海底捞2024年上半年营收207亿元,同比下降3.7%,净利润17.55亿元,同比下降13.7%,关闭33家门店 [11] - 楠火锅人均价格打到70元,2024年前5个月关店57家,单店日营业额最低1800元 [5][6] - 怂火锅推出锅底八块八,荤菜九块九,素菜六块六的超低价 [5] - 正餐市场规模收缩,火锅作为全服务餐厅受影响显著 [9][10][13] 小火锅市场内卷 - 2024年小火锅市场规模增长率达28.9%,全国门店数超50000家,占火锅总门店数10% [15] - 2024年新成立小火锅企业仅4000多家,为过去8年第二少,巨头入场加剧竞争 [15] - 小火锅客单价控制在50元为基本合格,低至三四十元才有竞争力 [15] - 呷哺呷哺四年亏损12亿元,市值从294亿港元跌至9亿港元,跌幅97% [16] - 呷哺呷哺客单价从2014年44元涨至2023年62元,2024年降至54元,关店138家 [16][17][18] 高端火锅市场挑战 - 巴奴客单价从150元降至142元又降至138元 [5][22] - 高端火锅(客单价120元以上)市场规模占比仅1.16%,约70亿元 [22][23] - 巴奴2024年营收23亿元,净利润1.96亿元,门店145家,单店营收和利润均低于海底捞 [22] - 凑凑营收暴跌26.5%,以集团20%门店数贡献87%亏损,2024年关店73家 [6][19] - 凑凑客单价一度达150元,为海底捞1.5倍,但品牌价值稀释后难以维持 [19][20]
吃海底捞发现门店挂着狮子和海蛇族徽,「传销式家族制」才是这个火锅帝国最大的商业机密?
36氪· 2025-09-30 21:08
海底捞家族制与师徒制概述 - 文章核心观点:海底捞成功的核心秘诀并非其标志性的服务(如生日歌、科目三),而是其独特的师徒制及由此衍生出的家族管理制度,这套体系在人才复制、管理激励和业务扩张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也面临现代企业管理挑战 [5][13][30] 家族制的表现形式与规模 - 海底捞内部存在以动物命名的“家族”,每个家族由5至18家门店组成,族长为“师父店长”,互联网有记载的家族已超过17个,如海蛇家族、狮子家族、老虎家族等 [8] - 家族命名规律以动物为主,涵盖真实生物及神话神兽,家族规模与族长资历相关,大部分成规模家族的族长在公司有15至20年经历 [9][10] - 家族制随公司海外扩张而国际化,已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扎根,但家族总数及最大规模属于总部商业机密 [10] 师徒制的运作机制与人才培育 - 家族制建立在师徒制基础上,店长培养徒弟店长,徒弟再培养徒孙,徒弟店长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可向总部申请成立家族 [13] - 师徒关系通过正式仪式和内部办公系统绑定,师傅需对徒弟进行全方位细节指导,并为其工作失误兜底,关系被形容为“亦师亦友” [19][23][24] - 管理人才培养周期严苛,需完成多轮岗位培训、获取45个合格证书,并通过店内店外轮岗及“三进二”淘汰制培训,最终进行4个月实习店长考核 [24] - 店长选拔考试通过比例约为1:10,成功者获得开店资格,新店长管理风格高度模仿其师傅 [26][27] 师徒制的激励机制与利益捆绑 - 店长薪酬采用“传销式师徒激励制度”,师傅可选择其管理餐厅利润的2.8%或自身餐厅利润0.4%加徒弟餐厅利润3.1%及徒孙餐厅利润1.5%的较高者作为奖励 [33] - 该三级提成制度使师傅能从徒弟及徒孙门店利润中持续获益,例如培养出3个徒弟且每个徒弟有3个徒孙,师傅可领取至少12个门店的利润提成,2019年前后店长月薪传闻达12万元,年薪最高可达600万 [35] - 制度通过“连住利益,锁住管理”将师傅与徒弟利益深度捆绑,促使师傅积极培养人才并协助徒弟店提升业绩,若徒弟店业绩评级为C,师傅需到店训话整改 [36] 家族制的管理权限与扩张影响 - 家族长拥有较大决策权,可决定拓店方向、地址选择及店经理考评,这导致不同家族间会争夺客流量大、回报率高的开店点位 [14][39] - 2019年公司决定快速扩张签约600家店铺,但疫情冲击下因门店选址过于密集(如4.4公里范围内近6家店),2021年底被迫关店近300家,相当于当时门店数量的五分之一 [39] - 疫情期间公司进行绩效改革,店长需自负盈亏,赚钱才能拿到薪酬,不赚钱可能被扣钱,部分资深店长因业绩不达标被淘汰 [26][27] 制度演变与文化转型 - 2023年公司曾将家族管理制度改为大区经理制,但因空降经理与门店店长缺乏深厚连接,无法像师傅那样详细了解运营情况,后又改回家族制 [42] - 公司正试图淡化“家文化”印记,转向更理性的管理,执行董事指出“你有自己的家,为什么要把海底捞当家”,意味着新一代员工更看重公平透明的利益分配机制 [42][43] - 创始人张勇家族于2020年在新加坡设立家族办公室管理财富,2019年张勇身价达138亿美元(约合1000亿人民币),这体现了家族制在顶层财富管理中的应用 [44]
贵州酸汤火锅,到底还有没有搞头?
虎嗅· 2025-09-30 20:01
行业生命周期与市场规模 - 贵州酸汤火锅品类在2023年经历爆发,热度仅次于牛油锅底,成为新晋顶流[5] - 品类市场规模从2023年的70-8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超100亿元,2025年估算达150亿元[7] - 品类渗透路径呈现“中心辐射”模式,从贵州发源,覆盖西南地区后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核心消费城市扩散[8] 市场格局与门店分布 - 当前品类门店总数约9000家,门店增长在2023-2024年达到顶峰后,于2025年增速放缓[9] - 门店地域分布高度集中,约40%位于贵州,新一线和一二线城市门店数量占比合计约78%[10] - 业态构成中区域连锁品牌占比约45%,独立个体餐厅占比约35%,尚未出现全国性绝对头部品牌[10][11] 消费者画像与需求驱动 - 核心客群为18-35岁青年,占比约56%,其次为36-55岁中年客群,占比约22%[14][15] - 消费者选择理由集中于口味尝鲜、性价比、食材新鲜度和品牌口碑,人均消费约80元[13][16] - 品类具备“漂亮饭”特质,视觉吸引力强,在抖音平台总播放量超7亿次,小红书有超36万篇相关笔记[17][18] 品牌化进程与经营策略 - 代表品牌如贵厨酸汤牛肉在2023至2025年5月期间新开18家门店,并开始布局深圳、南京等贵州以外市场[20] - 门店经营面积集中在50㎡-300㎡,占比约80%,并根据面积定位不同功能,如社区性价比店、商场主力店及旗舰形象店[21][22] - 领先品牌积极进驻商场渠道,黔家婆、黔夺夺、王奋斗等品牌的商场店占比均超过73%[24] 当前挑战与发展趋势 - 品类面临市场认知不足的挑战,消费者多只认“酸味”而难以区分“红白酸”,市场教育成本高[26] - 酸汤口味成瘾性较弱且具侵略性,品牌在坚持手工发酵小众风味与迎合大众味蕾间面临两难选择[27] - 行业处于“有品类无品牌”阶段,消费者对品类的认知远强于对单一品牌的认知,品牌价值建设是关键[28] - 未来发展趋势将聚焦差异竞争力,分化为精致“漂亮饭”路线与大众性价比路线,竞争焦点回归品牌化[29][30]
以“鲜”促需 “明星产品”撬动产业“新增量”
搜狐财经· 2025-09-30 16:59
核心观点 - 海底捞通过主推“6斤番茄锅”和系列“鲜切”产品,以明星产品和区域特色上新提振消费需求,并带动上游番茄、牛肉等产业发展,形成供需互促的良性循环 [1][9][12] 番茄锅产品表现与影响 - “海底捞6斤番茄锅”是公司秋季全国主推的明星产品,采用新疆、内蒙古北纬40°黄金种植带的番茄,经15年配方测试,按1:11秘制酸甜比调配 [2] - 番茄锅2024年全年销售量超过7000万份,带动公司番茄全品类产品年采购总量超过7万吨 [1][10] - 番茄锅成为用户共创的百搭选择,公司在社交平台引发“番茄锅创作热”,并推出三款隐藏吃法攻略引导消费创新 [2][4] 区域“鲜”品上新策略 - 公司秋季区域产品以“吃鲜”为特色,鲜切牛三拼已覆盖全国六百多家门店,实现当日配送 [5] - 广东、福建部分门店推出甄选鲜切牛三拼、鲜切肥牛等产品,山东、上海地区部分门店推出优选鲜切嫩牛肉等产品,打造“鲜切现捞季” [5][6] - 休渔期结束后,海鲜产品已在16个省份的600余家门店上架,主要产品包括蛏子、鲍鱼、生蚝等,并在南京、青岛等地推出限时价14.9元的平价海鲜 [6] 特色主题店与锅底开发 - 截至2025年9月底,公司主打鲜切鲜活产品的标准版主题店已营业超100家,涵盖鲜切牛肉、鲜活海鲜、鲜切羊肉等品类 [6] - 区域门店根据需求推出特色锅底,如安徽地区限定新品老母鸡汤锅底,苏州地区限定上架苏式蟹粉干贝锅 [6][8] 行业带动效应 - 中国加工番茄产量从2018年的380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045万吨,2024年贡献全球22.8%的产量,番茄火锅品类的崛起为国内番茄产业带来新增量 [9][10] - 后浪研究所报告显示,番茄火锅已成为受年轻人欢迎的锅底TOP3之一,仅次于麻辣火锅和潮汕牛肉火锅 [9] - 公司鲜切牛肉产品主要来源于宁夏、甘肃、贵州、内蒙古等地,在秋季加大推广后,预计每日用量将达到五六吨 [12]
番茄锅位列“年轻人欢迎锅底”前三,头部餐企频推番茄锅“周边”
贝壳财经· 2025-09-29 17:16
火锅行业消费趋势 - 番茄火锅成为火锅行业品类后起之秀 为国内番茄产业带来新增量 [1] - 番茄火锅 麻辣火锅 潮汕牛肉火锅成为年轻人欢迎的锅底 [1] 海底捞业务数据 - 海底捞番茄锅2024年全年销售量超过7000万份 [1] - 番茄全品类产品年采购总量超过7万吨 [1] - 鲜切牛三拼覆盖全国600多家门店并实现当日配送 [2] - 海鲜产品在16个省份上架 覆盖全国600余家门店 [2] - 主打鲜切鲜活产品的标准版主题店超100家 [2] - 鲜切牛肉产品每日用量预计达到6吨左右 [2] 海底捞产品策略 - 秋季主推"海底捞6斤番茄锅"产品并开展提振消费需求系列活动 [2] - 鲜切牛肉产品主要来源地为宁夏 甘肃 贵州 内蒙古等地 [2] - 鲜切鲜活产品系列带动相关地区产业发展 [2]
金秋消费季海底捞加码“鲜切”系列上新
北京商报· 2025-09-29 11:50
产品策略 - 公司秋季全国主推鲜切牛肉系列产品 其中鲜切牛三拼已覆盖全国600多家门店并实现当日配送 [1] - 区域差异化推出鲜切牛肉产品 广东福建门店新增甄选鲜切牛三拼/鲜切肥牛/窝蛋鲜牛肉 山东上海门店推出优选鲜切嫩牛肉/精选鲜切牛吊龙/甄选鲜切牛肥胼 [1] - 海鲜产品在16个省份600余家门店上架 南京青岛烟台等地推出限时14.9元平价海鲜促销活动 [1] 供应链布局 - 鲜切牛肉主要采购自宁夏甘肃贵州内蒙古等地区 秋季推广后预计每日用量达5-6吨 [2] - 截至2025年9月底标准版主题店超100家 覆盖鲜切牛肉/鲜活海鲜/鲜切羊肉/鲜切脆皖鱼/鲜切黑猪等品类 [1] 战略定位 - 公司持续打造"不一样的海底捞"品牌形象 在荤菜品类重点构建"鲜切"产品系列 [1] - 通过鲜切鲜活产品带动地区产业发展 强化"鲜"为核心的产品特色 [1][2]
海底捞推出多款秋季新品 番茄锅年销量超7000万份
新浪科技· 2025-09-28 15:31
产品发布 - 海底捞推出秋季新品包括6斤番茄锅、鲜切牛三拼及海鲜产品[1] - 6斤番茄锅采用新疆和内蒙古北纬40°黄金种植带番茄原料[1] - 鲜切系列涵盖牛肉、海鲜、羊肉、脆皖鱼和黑猪等品类[1] 销售数据 - 番茄锅2024年全年销售量超过7000万份[1] - 番茄全品类产品年采购总量超过7万吨[1] - 鲜切牛肉秋季推广后预计每日用量达5-6吨[1] 门店拓展 - 截至2025年9月底鲜切主题店已营业超100家[1] - 主题店主打鲜切鲜活产品标准版[1] - 鲜切牛肉主要来源地为宁夏、甘肃、贵州和内蒙古等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