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自然遗产探奇观:体验赤水丹霞生态旅游
新华社· 2025-10-06 10:22
旅游目的地概况 - 赤水丹霞旅游区是世界自然遗产地,拥有全国面积最大、发育最壮观的丹霞地貌群,被誉为“赤水丹霞冠华夏”[1] - 该地区由一亿多年前的内陆湖泊沉积经地壳抬升和河流切割侵蚀形成,景观以赤壁、峡谷和瀑布群为特色[1] - 赤水大瀑布是贵州赤水境内最大的瀑布,国庆假期吸引全国游客,可体验洞中观瀑的独特景观[1] 生态资源与保护 - 燕子岩景区拥有距今约1.8亿年的侏罗纪孑遗植物桫椤,被称为“植物活化石”[2] - 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首个以桫椤命名的保护区,保护桫椤总量近6.2万株[2] - 保护区30多年来有效保护4000余种动植物资源,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成为青少年研学基地[2] 旅游产品与业态 - 在87米高的燕子岩瀑布顶端开设“燕穴崖畔咖啡”网红打卡地,结合自然景观与休闲体验[2] - 依天然丹霞洞穴建造的洞穴酒店秉持“住在自然里、不打扰自然”理念,国庆假期一房难求[3] - 当地打造“生态旅游+研学科普”融合胜地,游客可体验“自然与休闲”结合的惬意氛围[2][3] 地方特色产业 - 赤水作为贵州竹资源第一大县,现有竹林132.8万亩,当地有“无竹不成席”习俗[3] - 开发“全竹宴”等特色餐饮,既保留生态特色又带动周边农户增收,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3] - 通过做好“竹文章”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双赢目标[3]
“生态疤痕”变身绿色“聚宝盆”
人民日报· 2025-10-03 06:01
浙江湖州市安吉县梅溪镇红庙村,3个紧邻的废弃矿坑被改造成心形湖泊,与周边已复绿的矿山相映成 趣。湖光山色的美景中,前来拍照打卡、休闲娱乐的游客络绎不绝。 改造后的心形水域风景秀美,村里决定"变废为宝"。红庙村党委书记林贤介绍,村里引入了深蓝计划 (浙江)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开始了微改造、精提升的工程:矿工宿舍变身工业风咖啡馆,采石平 台改造为星空露营地,还有观景平台、网红墙等50余个打卡景点。整合稻田、果园等乡村资源,打造汇 集咖啡、露营、集市及采摘等多种休闲业态的"深蓝计划"。 "我们还结合红庙村天然的矿坑景观和梯田田园风光资源优势,将红庙村打造成一个集数字农业、农事 体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田园旅游综合体。"深蓝计划(浙江)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程铄钦 说,自营业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日最高接待游客破万人次。 目前,"深蓝计划"的运营团队已经辐射带动本村及周边30余人创业就业增收。"深蓝计划"作为乡村咖啡 成功案例,也被复制到安吉乃至周边的各个乡村。 湖州市通过实施矿坑生态修复,因矿施策、分类治理,以市场化机制激活废弃矿山的绿色基因,一座座 废弃矿山重新焕发生机,曾经的"生态疤痕"变身为绿 ...
沙海变绿洲 荒漠绽新颜——库布其沙漠治理纪实
新华社· 2025-10-02 17:27
文章核心观点 - 库布其沙漠治理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治理率已达40% [3][12] - 通过锁边林草带、光伏治沙带、穿沙公路等综合模式,构建了立体生态防护网络,有效减少了入黄泥沙量 [5][7][9] - 治理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带动了沙区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并为全球荒漠化防治提供了中国经验 [13][16][22] 生态治理成就 - 库布其沙漠已有6000多平方公里得到治理,治理率达40% [3][12] - 在沙漠北缘筑起420公里锁边林草带,并建设长400公里、平均宽约5公里的“光伏长城”治沙带 [5] - 累计建成穿沙公路总里程4247公里,推动生态治沙面积约433万亩 [9] - “十大孔兑”水土流失面积由2011年的8223平方公里降低到2024年的4251平方公里 [9] - 全市水土流失面积较1995年减少570万亩,近10年减少向黄河输沙约3亿吨 [12] 技术创新与模式 - 形成“以路划区、路定沙阻、路进沙退、路通业兴”的“以路治沙”治理模式 [9] - 对“十大孔兑”采用“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种草披袍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沟底筑坝淤地穿靴子”的综合治理模式 [9] - 治沙机械化率达75%,使用飞播无人机、植树机器人等先进设备,将治沙效率提升5倍以上 [25] - 光伏治沙通过掺拌红泥和生物肥改良土壤,为植物生长创造条件 [5] 经济效益与产业发展 - “光伏长城”工程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1800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约5500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14900万吨 [13] - 通过“以工代赈”“先建后补”等模式,带动沙区38万农牧民就近就业,参与治沙的农牧民每人每天至少能挣300元 [13][14] - 2024年全市林草产业总产值达75亿元,已建成碳汇林285万亩 [13] - 2024年鄂尔多斯市沙漠类景区接待游客超22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8亿元 [16] 国际影响与合作 - 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促成了多项双边、多边合作倡议和协议,开展了“沙特百亿棵树灌木种质工程和立体光伏治沙工程”等国际合作项目 [22] - 乌兹别克斯坦官员表示库布其治沙模式对其国家有借鉴意义 [20] - 中国政府将积极履行国际公约义务,建设中阿、中蒙和中国—中亚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加大对发展中国家技术支持 [23]
国庆中秋假期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推出旅游精品线路
海南日报· 2025-09-30 09:41
旅游产品与服务 -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推出尖峰岭、吊罗山、五指山、霸王岭、黎母山等精品旅游线路 [2] - 精品线路囊括雨林瀑布、栈道、科普宣教馆、观景台、黎母庙、天池、风情小镇等知名景点 [2] - 开放鹦哥岭自然生态体验区 区内鹦哥岭动植物博物馆面积1864平方米 展放近2万件动植物标本 [2] 生态体验与景点特色 - 游客可近距离观察雨林里的各种珍稀植物和动物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2] - 生态体验森林步道可倾听虫鸣鸟语 观赏金矿瀑布的壮观 感受百年古树的沧桑 [2] - 生态体验区展示从沟谷雨林到山地雨林的生境变化 [2] 市场推广与合作 - 吊罗山管理分局与辖区市县文旅部门合作 通过线上线下推广宣传 推出优惠套票等措施 [3] - 相关措施旨在融入当地旅游宣传大盘 加强国家公园品牌宣传 展示雨林生态游魅力 [3] 运营管理与保障 - 公园各片区提前部署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 [3] - 在重点时段、重点部位和主要路口设立防火检查临时卡点及服务保障点 [3]
中国生态旅游(01371.HK)年度收益增长66%至1.119亿元 净亏损7310万元
格隆汇· 2025-09-29 23:25
格隆汇9月29日丨中国生态旅游(01371.HK)公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共录得营业收入约港 币1.119亿元(2024年:港币6730万元),较前期增加约66%。集团于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录得公司 拥有人应占亏损约港币7310万元(2024年:港币2.72亿元)。 于2025年6月30日,由于重新分类集团之未偿还银行及其他借款约为港币1.407亿元(2024年:港币770万 元)。于2025年6月30日,集团因银行及其他借款而产生的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财务担保尚未偿还的负债 约为港币0元(2024年:港币8400万元)。 集团于2025年6月30日之权益亏绌总额约港币4.914亿元(2024年:约港币4.203亿元)。集团于2025年6月 30日之流动负债净额约港币4.791亿元(2024年:约港币4.080亿元),当中约港币7860万元为现金及存于 银行及财务机构之存款(2024年:约港币4810万元)。于2025年6月30日,集团之负债比率(约为411.9% (2024年:466.8%)。 ...
珍稀鸟类引客来 特色生态旅游热催生多元消费新景象
央视网· 2025-09-29 16:26
中华凤头燕鸥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球种群数量仅200余只。每年的8月底到11月初,中华凤头燕鸥会在迁徙途中, 驻留东港这片海域觅食、育雏。许多观鸟爱好者都循着"鸟讯"入住就近的民宿,希望用镜头记录下这一精彩瞬间。 央视网消息:近日,40余只中华凤头燕鸥现身山东日照市东港区,吸引了各地的观鸟爱好者齐聚。不仅带火了周边吃住行等旅 游消费,还催生了"观鸟民宿""观鸟向导"等新业态,为生态旅游带来新的经济增量。 当地村民还利用熟悉海洋和鸟类的优势,成了兼职的"鸟导",带着观鸟游客找鸟、辨鸟,让他们顺利地拍到鸟类"大片"。据相 关部门统计,日照东港区生态观鸟旅游每年接待游客量超1.1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超过1000万元。 临近落潮,在日照东港区涛雒镇刘家湾赶海园的沙滩上,百余名观鸟爱好者架起"长枪短炮",静待中华凤头燕鸥的身影。 在涛雒镇刘家湾村的一家民宿里,民宿业主正在为观鸟游客们准备午餐。在暑期旅游结束后,观鸟旅游让周边的民宿再现一房 难求的态势。 ...
贵州荔波:喀斯特山水间,体旅融合玩出“天花板”
新京报· 2025-09-28 14:32
赛事活动与旅游经济 - 2025年“赛动黔景”国际野水运动会吸引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千名水上运动爱好者参与 并设置皮划艇 桨板等体验区 让上万名游客共享水上盛宴 [1] - 荔波县上半年接待游客1230 5万人次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6 3亿元 同比增长均超过17% [1] - 小七孔世遗探险部落自2023年运营至今已接待游客超8万人次 [7] 自然资源与生态优势 - 荔波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地”和“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称号 是“中国南方喀斯特”典型代表 [1] -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奇观 2005年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森林”之一 [2] - 小七孔风景区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18万个 森林覆盖率超过92% [3] 旅游产品创新与体验升级 - 小七孔景区在卧龙潭至鸳鸯湖2 5公里水域打造玻璃船 水上动力艇 动力冲浪板等差异化玩水产品 实现从观光游向复合型沉浸游转变 [3] - 小七孔世遗探险部落借助世界遗产品牌 打造新IP 增加丛林探险 丛林飞跃 瀑降等项目 覆盖5岁至55岁游客 [6][7] - 酷玩森林国际探险公园推出悬崖咖啡 地心探险等11种体验套餐 其中悬崖咖啡项目曾获评“国内新玩法第一名” [8][9][10] 精品路线与市场认可 - 荔波县围绕“贵州世界自然遗产地风光生态旅游线路”推出青龙潭至五眼桥徒步线等6条精品路线 [3] - “踏瀑戏水”户外拓展项目以“跟着贝尔去冒险”为IP 游线全长2 8公里 包含二十项拓展项目 [7] - 地心探险项目分为大小两条环线 大环线全程约5小时 包含溜索进洞 暗河玻璃船 洞穴晚宴等十余环节 [10]
搭建青年人才与乡村发展的桥梁!佛冈这项创新创业大赛落幕
南方都市报· 2025-09-27 22:46
9月27日,以"青春逐梦・活力兴乡"为主题的首届"水头羊晚杯"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广州城建职业学 院(清远校区)圆满结束,来自不同领域的15支团队同台竞技。此次大赛在佛冈县水头镇搭建起青年人 才与乡村发展的桥梁,是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 紧扣"乡村振兴"面向全国征集优质项目 此次大赛是佛冈县水头镇首次举办的高规格创新创业赛事,赛事紧扣"乡村振兴"核心需求,面向全国征 集贴合农业升级、文旅融合、数字乡村等领域的优质项目。 据统计,大赛共吸引76个项目报名参赛,经过初赛、复赛的严格筛选,15个兼具创新性与落地性的项目 脱颖而出,进入总决赛。据介绍,这些项目覆盖现代农业、生态旅游、智慧农业、非遗活化等多个关键 领域,既有已具备实践基础的成熟项目,也有潜力十足的创新构想。 在创业实践组中,"青春飞扬・水头镇莲瑶村创客中心商业综合体项目"斩获一等奖。该项目选址水头镇 莲瑶村,计划总投资600-1000万元,分两期开发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涵盖网红餐饮、咖 啡茶饮、休闲娱乐等业态,预计2026年年中开业,投资回收周期3-5年。项目不仅将填补区域商业空 白,更能通过创造就业岗位、提升消费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
中国生态旅游:清盘呈请的聆讯延期至12月1日
智通财经· 2025-09-26 17:34
公司清盘呈请进展 - 高等法院批准将清盘呈请聆讯延期至2025年12月1日上午9时30分审理 [1] - 延期决定经由双方通过同意传票提出联合申请后颁令 [1] - 案件将由公司法官负责审理 [1]
江城迎来“大河对话” 武汉交出“绿色答卷”
人民日报· 2025-09-26 06:03
江城武汉,伴水而生,因江而兴。近年来,不少市民漫步长江畔,惊喜地捕捉到"长江江豚与黄鹤楼同 框"的美妙画面。"微笑天使"长江江豚的归来,是武汉以生态修复推动城市发展的生动缩影。 9月25日至27日,武汉市举办2025"大河对话"活动,邀请全球政界、学界、智库、企业及国际组织代 表,围绕大河流域文明的传承发展、水资源安全、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播等议题,深入开展对话、推动务 实合作。 含"绿"量带来含"金"量 武汉,一座被水滋润的城市,境内长度5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65条,列入保护目录的湖泊166个,自古便 是诗人笔下的山水之城。 近年来,在这幅碧色画卷中,出现了一个虽久违但依然熟悉的身影——长江江豚。它们成群游弋,时而 跃出江面,时而潜入江中。长江江豚性情活泼,亲近人类,嘴部弧线天然上扬呈微笑状,被誉为"微笑 天使"。如今,武汉的金口、天兴洲、双柳等水域,已成为它们稳定栖息的家园。 得益于长江十年禁渔的坚定实施,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实现历史性回升,也让中国长江江豚保护工作被誉 为"全球小型鲸类保护的典范"。今年6月,来自柬埔寨、缅甸、泰国等5个东南亚国家的专家专程造访武 汉交流学习,希望为濒危的伊洛瓦底江豚寻得一剂"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