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搜索文档
艺术项目如何接地气?“八点半以后”让社区居民互相画像
新浪财经· 2025-07-02 07:54
社区艺术项目实践 - 苏州当代美术馆主办"八点半以后:社区艺术画像计划",通过艺术工作坊和开放调研吸引近400位社区居民参与共创 [1][5] - 项目于2025年4月启动,以苏州工业园区湖东景城社区、湖西新城社区为样本,深入社区肌理 [5][8] - 活动形式包括两场调研开放日和四场费纳奇镜艺术共创工作坊,覆盖不同年龄段居民 [8][12] 艺术创作形式与成果 - 项目产出182件作品,包括75件画像片、31件转盘作品、45份生活日记和31把创意动画伞 [12] - "画像"概念包含三层内涵:居民间直接描绘、生活片段重构、动态生成的社区集体画像 [5] - 创作媒介涵盖光绘、生活交换日记、伞面绘制等,居民业余生活片段通过图形化加工转化为趣味性作品 [8][12] 展览与社区互动 - 成果展以"生活日记""社区MBTI"等关键词为切入点,通过视觉化方式展示共创成果 [12] - 展览设置互动装置,开幕式现场提供定制肖像服务,鼓励观众参与 [13] - 展览在苏州工业园区景城邻里中心免费开放至2025年7月6日,日均开放12小时 [13] 行业理念与学术支持 - 美术馆提出"走出围墙"理念,强调艺术应作为连接社会的催化剂 [12] - 人类学学者陈晓阳肯定项目创建性,认为其体现了快节奏城市中对公共生活的创新探索 [13] - 项目获得苏州新时代文体会展集团、金鸡湖街道办事处及多个社区居委会的联合支持 [13]
盛事云集、多元碰撞 香港经济活力四射
央视网· 2025-07-01 14:21
香港盛事经济 - 2025年上半年香港将举办93项多元盛事,涵盖文化、体育、旅游、金融等领域,形成"盛事矩阵" [1] - 启德体育园投入使用后带动酒店、餐饮、购物、交通等全消费链条,正筹备全运会并计划加入更多娱乐元素 [3] - 香港故宫博物馆开馆三年累计接待320万观众,西九龙文化区成为文艺打卡地标 [5] 交通与旅游升级 - 香港高铁新增7个停靠站点,内地连接站点增至96个,"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效率提升(深圳14分钟、广州46分钟) [5] - 高铁实现"一地两检"和全电子票务系统,支持旅游证件或二维码入闸,提升跨境出行便利性 [7] 消费模式转型 - 香港旅游从"购"转向"游","盛事之都"和"文艺打卡"成为城市新名片 [7]
资讯丨专家共话《2025艺术品市场趋势报告》,洞见艺术市场未来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6-30 16:53
艺术品市场趋势报告发布 - 《2025艺术品市场趋势报告》由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市场分析中心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艺术品金融研究中心联合出品[2] - 报告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研讨会上发布 适逢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成立十周年[3] - 报告主编刘珍伶深入解读了主要趋势、重要数据和关键结论 聚焦艺术市场核心议题和发展方向[4] 艺术品市场变革趋势 - 艺术市场研究正从"名词世界"转向"动词化" 即从静态关注转向动态过程研究[6] - 全球画廊行业面临销售放缓与成本上涨两大趋势 2024年知名画廊关闭数量达30余家[12][13] - 画廊行业盈利能力持续下滑 中小画廊面临被并购或转型线上等选择[17] 拍卖市场变化 - 2024年佳士得全球成交总额预计为42亿美元 同比下降16%[19] - 苏富比调整佣金架构后又恢复原收费方式 反映市场变化应对挑战[22] - 拍卖公司通过空间优化和新兴市场拓展应对市场低迷 如富艺斯亚洲新总部启用[24] 区域市场表现 - 伦敦2023年市场成交额约2.85亿美元 同比增长12%[35] - 首尔弗里兹艺博会推动亚洲艺术全球热度 韩国当代艺术表现活跃[35] - 香港市场连续三年业绩下滑 但仍保持全球艺术品市场"第三极"地位[39] 市场周期性特征 - 艺术品拍卖市场呈现明显周期性 受经济环境、政策调整和艺术创作趋势影响[29] - 经济繁荣时期如2003-2011年市场快速发展 经济衰退时期活跃度降低[29] - 数字技术推动线上拍卖普及 打破时空限制拓宽市场边界[31]
《2025艺术品市场趋势报告》研讨会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
搜狐财经· 2025-06-30 13:16
艺术品市场趋势报告研讨会 -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联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艺术品金融研究中心举办《2025艺术品市场趋势报告》研讨会,涵盖核心交易市场、新兴板块动态、技术革新等议题 [3] - 会议获得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市场分析中心、全球艺术品研究学会中国分会学术支持,雅昌艺术网等五家媒体提供媒体支持 [3][8] - 十四位业界专家出席,围绕艺术市场前沿议题展开深度对话,推动跨领域交流与协同创新 [3] 全球艺术品市场调整趋势 - 中国拍卖市场呈现"减量提质"趋势,资源向头部集中,中小拍卖企业寻求差异化发展 [4] - 国际市场分化明显:欧美拍卖行受母公司负债影响转向品牌升级和交易分散化策略,亚洲市场香港主导地位面临首尔、新加坡等新兴市场挑战 [4] - 一级市场中画廊销售持续萎缩,艺博会参展商频繁更替,传统画廊面临定位与运营困境 [4] 艺术品金融创新方向 - "情绪消费"成为新消费市场动能,技术进步冲击艺术产业链,新世代偏好引导市场供给变化 [5] - 艺术品资产化需求未减,欧美艺术品质押融资业务扩张,显示艺术资产和衍生市场新机遇 [5] - 金融界代表呼吁通过多元业务尝试拓展艺术在资本市场中的影响力与价值表现 [5] 技术革新对艺术生态影响 - AIGC技术革新引发艺术本质讨论,催生新叙事逻辑与文化表达,艺术市场处于系统性重构 [6] - 数字技术颠覆艺术生态底层逻辑,引发社会文化深层变迁,艺术管理学科需回应媒介演进挑战 [6] - 艺术数据治理面临碎片化、非标准性等挑战,行业呼吁共建分类科学的数据生态 [6] 艺术市场转型方向 - 艺术市场认知框架正从"名词思维"转向"动词思维",需聚焦结构性调整等动态领域 [7] - 专家强调学术与市场互动重要性,呼吁深化合作促进艺术市场高质量发展 [7]
来一杯清茶、听几段戏文……“传统文化+创新展陈+动态体验”圈粉年轻消费力
央视网· 2025-06-29 16:48
文博热与沉浸式体验 - 近年来"文博热"持续升温,博物馆通过创新方式满足群众需求,如江苏无锡锡剧博物馆吸引大量游客 [1] - 无锡锡剧博物馆通过"博物馆+戏剧"融合模式,在周末提供清茶、戏文等沉浸式传统文化体验 [1][5] - 博物馆内展陈锡剧相关文物,并通过现场演出方式让展陈内容鲜活起来 [5] 创新展陈方式 - 无锡锡剧博物馆打破传统安静氛围,举办"锡韵流芳"专场演出 [3] - 观众可观看演出并与演员互动,青年演员表演与展柜戏服形成传统文化创新传承图景 [8] - 浙江杭州博物馆将戏剧舞台融入文博空间,使文物"活"起来、历史"动"起来 [10] 非遗馆戏剧体验 -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提供非遗体验如木版水印、篆刻等,游客可戴凤冠入戏 [15] - 馆内传统戏剧厅复刻传统戏台,每周轮演越剧、昆曲等经典选段吸引游客 [15] - 戏台以清代浙东戏台为原型,设有"鸡笼顶"藻井增强演员唱腔效果 [17] 演出数据与效果 -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自2023年开馆至今已举办272场戏剧演出,平均每2-3天一场 [19] - 通过"先看展后看戏"模式,让游客近距离感受水袖、戏服等传统戏剧元素 [23] - 沉浸式体验打破文化传播壁垒,使游客深切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23]
烟火气中“赶”出消费新活力!山东夏季“黄河大集”“运河大集”“海洋大集”全面开集
齐鲁晚报· 2025-06-29 09:59
山东夏季"三大集"系列活动 - 山东夏季"黄河大集""运河大集""海洋大集"于6月28日在滨州邹平市、德州德城区、威海文登区三地同步开集,活动将持续至8月下旬 [1] - 活动以"赶山东大集 游山东之夏 购山东好品"为主题,包含文化大集、中医养生夜市、非遗手造展销、夏日消暑歌会、美食嘉年华等多元内容 [1] - 活动采取"线下市集沉浸体验+云端直播实时引流+线上展销全域触达"方式开展,通过政府补贴、企业让利、金融机构助力等方式推出惠民措施 [15] 特色消费场景打造 - 邹平南唐香油采用边生产边销售模式,吸引消费者围观购买,一位顾客一次性购买8斤炒面 [4] - 威海洋德生物科技在大集展示稀有白海参,现场讲解其营养价值和功效,吸引大量咨询 [6] - 运河大集设置熊猫数字艺术展,游客可与虚拟熊猫互动拍照并购买相关文创产品 [8] 文化赋能消费升级 - 德州运河大集依托古玩产业优势,一位河北游客专程前来购买明清瓷器,体验运河市井生活 [9] - 滨州剪纸融合古代艺术纹饰和黄河文化元素,推出十二生肖、地标建筑等系列作品,成为热门伴手礼 [12] - 德州黑陶展位提供拉坯体验,让消费者亲身感受传统制陶技艺的魅力 [13] 特色产品与体验经济 - 威海银泽生物科技展示规模化养殖的海马产品,一位浙江游客当场购买3包 [12] - 仁德制艾在黄河大集推广艾草制品,希望通过线下活动拓展本地市场 [15] - 海洋大集集中展示文登企业优质海产品,包括鲅鱼水饺、蒸蛤蜊、烤牡蛎等特色美食 [11]
首届中国乡土绘画展登陆上海,展现新时代城乡生活
新浪财经· 2025-06-28 12:00
展览概况 - 首届中国乡土绘画(农民画)作品展于6月27日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向公众开放,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等主办,展期持续至8月24日 [1][12] - 展览通过农民画的形式展现新时代城乡生产生活、民俗风情及自然风貌,记录乡土社会的时代变迁 [1] - 展览分为"耕耘"、"收获"、"欢庆"、"新貌"四个版块,分别呈现农业生产场景、丰收场面、民俗节庆活动以及新农村建设成果 [5] 参展作品 - 展览共收到报名作品五千余件,经过评审后展出544件,其中38件为特邀画乡的巨幅作品 [5] - 参展作品呈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强烈的"时代精神",展现出中国乡土绘画创作的蓬勃生机 [5] - 作品主题涵盖农业生产、丰收场景、民俗节庆以及乡村振兴等题材,艺术表现上具有朴素、热烈、明朗、清新的美学共性 [8] 艺术特色 - 乡土绘画以题材和主题定义,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来自民间美术的样式,具有象征性、平面化和装饰趣味的特点 [7] - 金山农民画作为上海乡土绘画的代表,汲取刺绣、剪纸、蓝印花布等传统艺术元素,融合现代农村生活气息,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民间艺术品牌 [8] - 部分创作者尝试将传统技法与现代技术结合,如运用VR新技术、数字新媒介,促进艺术语言的融合与创新 [9] 创作背景 - 乡土绘画创作群体包括农民画作者和基层美术创作者,他们用心灵感悟生活,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和生动的艺术语言记录新时代乡村场景 [5] - 部分专业艺术院校学生也开始尝试乡土绘画创作,并将中国画技法融入其中,如散点透视和非遗元素的应用 [10] - 乡土绘画的创作体现了专业化的艺术水准,既连接传统民间美术,又吸收外来美术元素,展现当代视角 [12]
山东好品集中亮相 青洽会上拓市场
大众日报· 2025-06-28 08:58
行业动态 - 第26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西宁举行,山东组织重点产业链企业参展,展示"好客山东·好品山东"的发展成果 [1] - 山东企业借助会展平台扩大品牌影响力,推动"好客山东·好品山东"走进高原、走向全国 [1] - 山东展区负责人表示参展企业具有代表性和竞争力,产品更新迭代快,贴近市场需求 [2] 公司表现 - 青岛瑞成万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展示岩烧海苔、夹心海苔、虾皮、烤鱼片等产品,重视国内渠道建设以应对国际市场不稳定 [1] - 潍坊同文堂笔庄展示数十种不同规格、款式的毛笔,其制作技艺被认定为潍坊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和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1] - 济南泰崃天宝泰山玉有限公司展示泰山玉文创产品,与山东博物馆合作开发 [1][2] - 济南安吉尔实业有限公司展示新一代水处理设备,拥有多项知识产权,是济南本地颇具代表性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 [2] 市场拓展 - 青岛瑞成万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将青洽会等展会视为开拓市场的重要机会 [1] - 济南安吉尔实业有限公司通过展会与兄弟单位、潜在客户深入交流,了解青海在水资源保障、清洁供水等领域的需求 [2] - 山东展区负责人表示将继续通过多样的展会拓展市场,持续擦亮"好品山东"品牌 [2]
加拿大制造业大滑坡!4月GDP意外下跌
新华财经· 2025-06-27 21:59
加拿大2025年4月GDP表现 - 加拿大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环比下降0.1%,结束3月增长趋势 [1] - 商品生产行业整体下滑0.6%,制造业成为主要拖累因素,环比大幅下降1.9% [1] - 耐用消费品和非耐用消费品制造分别下降2.2%和1.6%,反映关税不确定性对运输设备制造以及食品和石油产业的负面影响 [1] 服务业增长亮点 - 服务生产行业微增0.1%,公共管理、金融保险和艺术娱乐等领域贡献增长 [2] - 金融和保险行业增长0.7%,创2024年8月以来最大增幅,受益于美股关税公告引发的高频交易活动 [2] - 艺术、娱乐和休闲行业增长2.8%,主要由于加拿大NHL球队季后赛入场率提升 [2] 其他行业表现 - 批发贸易行业下滑1.9%,机动车及零部件批发因进出口减少受严重打击 [7] - 油气提取子行业受天然气和原油产量下降影响,但油气支持活动因钻井活动增加有所上升 [7] 经济展望与财政状况 - 5月实际GDP预计继续下降0.1%,房地产租赁活动增长可能部分抵消其他行业下滑 [7] - 2025年第一季度加拿大各级政府合计赤字为124亿加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96亿加元 [7] - 联邦政府赤字显著减少至87亿加元,省和地区政府面临支出增长和收入减少压力 [7] 经济形势总结 - 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冲击制造业和出口导向型行业,服务业和其他领域对经济增长起支持作用 [7]
夏季达沃斯论坛有句“潜台词”
中国发展网· 2025-06-27 12:06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评论员 崔立勇 在短期财务报表中难以显现的"隐形"投入,最终锻造出抵御外部风浪的"显性"实力。中国工业已经拥有 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份产 业韧性,绝非一日之功,其根基在于数十年如一日对基础科研、人才培养、产业链稳定的持续投入。 对长远的关注,并非脱离现实。当全球经济的起伏牵动人心,那些看似超脱于统计指标之外的思考,同 样是人类社会稳健前行、持续创新的动力源泉。 中国经济的发展轨迹同样充满了"长期主义"的智慧。 当部分发达国家削减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经费,中国正在持续投资建设大科学装置。位于贵州的"中国 天眼"FAST,虽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却帮助天文学家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科研成果,向各国天文学家开 放更是实现了全球携手探索浩瀚宇宙的梦想。位于北京的怀柔科学城,4个大科学装置正式运行,16个 科技设施平台面向全球开放共享。 "解读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将如何发展","AI助力工厂转型升级","如何提振国内消 费"……这些2025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人气最高的分论坛,承载着世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关注和期待。 "谁想要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