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制造
搜索文档
国轩高科:金石全固态电池处于中试量产阶段,已启动2GWh量产线设计工作
新浪财经· 2025-10-20 08:53
公司技术进展 - 金石全固态电池技术处于中试量产阶段 [1] - 公司已启动2GWh全固态电池量产线的设计工作 [1] - 力争在年底前完成相关的设计定型工作 [1]
国轩高科:金石全固态电池处于中试量产阶段 并已启动2GWh量产线的设计工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0 08:52
公司全固态电池进展 - 公司金石全固态电池处于中试量产阶段 [2] - 公司已启动2GWh全固态电池量产线的设计工作 [2] - 公司力争在年底前完成2GWh量产线的设计定型工作 [2] 行业竞争格局 - 市场认为最先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公司将成为新龙头 [2]
奇瑞汽车,发布全固态电池模组,使用富锂锰正极材料
DT新材料· 2025-10-20 00:05
奇瑞汽车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2025年10月18日展出全固态电池模组,采用原位聚合体系固态电解质和富锂锰正极材料,电芯能量密度高达600 Wh/kg,续航里程达1200-1300公里 [2] - 公司计划于2026年投入定向运营,2027年批量上市,届时纯电动汽车续航将突破1500公里 [3] 全球固态电池行业前景 - 第三方机构预测,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614.1 GWh,渗透率突破10%,市场规模超过2500亿元 [4] - 全球头部企业普遍规划于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规模量产,2030年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4] 产业链企业技术动态 - 丰田汽车与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合作,推进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的量产 [5] - 亿纬锂能“龙泉二号”10Ah全固态电池下线,能量密度达300 Wh/kg [6] - 孚能科技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00-500 Wh/kg [6] - 国轩高科首条全固态中试线已贯通,金石全固态电池处于中试量产阶段 [6] 电池材料技术应用 - 锂电池负极材料包括石墨、硅碳等,导电剂使用炭黑、碳纳米管、石墨烯 [11] - 钠电负极材料主要为硬碳/软碳,来源包括石油焦、煤炭及生物质碳源 [11] - 氢燃料电池涉及气体扩散层(碳纸)、催化剂载体(活性炭)等碳材料 [11] - 液流电池使用电极碳毡(碳纤维)和碳基复合材料双极板 [11] - 超级电容器使用电容炭,电池热场应用碳碳复合材料及石墨 [11]
全球首个零碳负极材料工厂落地内蒙古
中国新闻网· 2025-10-19 21:39
项目概况 - 全球首个零碳负极材料工厂正式落地内蒙古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 - 项目由内蒙古国轩零碳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生产运行用电全部实现绿色能源替代 [2] - 项目并网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0万吨、减少标煤消耗约16万吨 [2] 项目规模与技术路径 - 4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工厂已投入生产 [2] - 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石墨化处理需维持约3000℃超高温,每吨产品电耗约6000度 [2] - 公司通过绿电直供、节能降耗、绿色物流、循环生态、智慧管理“五大路径”系统化推进零碳转型 [2] 行业与区域影响 - 项目助力乌海市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标志着该市正由以煤炭闻名的“黑”向“绿”转变 [2] - 项目构建了从能源供给到消费终端的全链条减碳体系 [2]
珠海冠宇:Q3净利同比预增50.43%-80.51%
格隆汇APP· 2025-10-19 16:12
业绩预告摘要 - 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7亿元至4.17亿元 [1] - 预计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36.88%至55.54% [1] - 预计第三季度单季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亿元至3亿元 [1] - 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长50.43%至80.51% [1]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业绩增长主要系客户份额提升所致 [1] - 业绩增长得益于持续推进精细化运营带来的成本费用管控优化 [1]
珠海冠宇:预计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0.43%-80.51%
新浪财经· 2025-10-19 16:12
公司业绩概览 - 公司预计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0198亿至10398亿元,同比增长1973%至2207% [1] - 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367亿至417亿元,同比增长3688%至5554% [1] - 公司预计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1亿至43亿元,同比增长2933%至3564% [1] - 公司预计第三季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25亿至3亿元,同比增长5043%至8051% [1] 季度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业绩增长显著加速,营收同比增幅高于前三季度整体增幅 [1] - 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显著高于前三季度整体净利润增幅 [1]
珠海冠宇(688772.SH)发预增,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67亿元–4.17亿元,增长36.88%-55.54%
智通财经网· 2025-10-19 15:55
业绩预增概况 - 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7亿元至4.17亿元,同比增长36.88%至55.54% [1] - 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45亿元至2.95亿元,同比增长36.03%至63.78% [1]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净利润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主要系客户份额提升所致 [1] - 净利润增长亦得益于持续推进精细化运营带来的成本费用管控优化等综合因素 [1]
光亚智能参选2025中国固态电池行业金鼎奖
起点锂电· 2025-10-19 14:38
固态电池行业金鼎奖 由起点固态电池、起点研究院SPIR 联合推出的2025中国固态电池行业金鼎 奖评选活动正在进行,经组委会确认, 光亚智能 已报名2025中国固态电池行业 金鼎奖,参选项目为" 2025中国全固态电池电芯设备技术创新奖 "。 1 参选企业介绍 主营产品: 化成、分容、OCV/DCIR 测试,分选机等 公司优势: 光亚智能市场表现稳健,近年来销售额持续增长,其中 2022 年达 11.2 亿元, 2023 年为 5.3 亿元,2024 年已实现 6.8 亿元。已成功为霞浦时代、宜宾时代、 比亚迪、江苏天鹏、新能安、远景 AESC 及三杰等众多行业领先客户提供产品与服 务,市场覆盖国内外,目前国内市场份额约占6%,国外占4%,全球总体份额约达 4.7%。 在技术领先性方面,公司拥有近 200 名从业超十年的资深技术专家,团队涵盖电 子、软件、机械、电气自动化等多领域专业人才,其中博士、海归高级人才及硕士 等高层次人员构成合理,专业知识雄厚。公司在电池充放电控制等关键技术上已达 到日韩国际先进水平,并拥有70多项国家专利。公司自主研发的反馈电网式节能设 备,凭借领先的节能技术、科学的架构与优异的稳 ...
龙净环保(600388):业绩高增 新能源业务持续突破
新浪财经· 2025-10-19 12:2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58亿元,同比增长18.09%,归母净利润7.80亿元,同比增长20.53%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业绩增长提速,实现营业收入31.75亿元,同比增长60.16%,归母净利润3.35亿元,同比增长54.99% [2] - 公司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8.29亿元、137.56亿元、160.4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9亿元、13.83亿元、16.53亿元 [4] 新能源业务发展 - 新能源业务是公司核心增长驱动力,前三季度贡献净利润近1.7亿元 [2] - 拉果错一期200MW光伏+540MWh储能系统项目已成为重要利润贡献点,黑龙江多铜一期200MW风光项目部分预计11月满负荷发电 [3] - 公司与亿纬锂能合作,储能电芯满产满销,现有产能约8.5GWh,1-9月累计交付电芯5.9GWh,其中95%以上为外销,生产良率达行业头部水平 [3] - 公司已完成钠离子电池样品开发并通过潜在客户端测试认证,获得福建省科技厅区域发展项目支持 [3] 传统环保业务表现 - 传统环保业务保持稳健,为公司提供扎实业绩底盘,期内新增环保设备工程合同76.26亿元,期末在手合同达197.41亿元,订单储备充足 [2] - 大气治理业务龙头地位稳固,前三季度新增订单中电力行业占比61.51%,非电行业占比38.49%,业务结构均衡 [4] - 公司积极响应新一轮煤电项目建设和现役机组环保改造需求,在非电行业保持领先 [4] 新业务与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投资浙江吉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快速切入能源领域特种机器人等新兴赛道 [4] - 此举旨在依托广泛的电厂客户资源,形成技术与渠道的战略协同,抢占能源行业智能化运维市场,并有望反哺传统环保装备的智能化升级 [4]
车载电池(1)中国企业席卷全球
日经中文网· 2025-10-19 08:33
全球电池装车量市场概况 - 2025年1月至6月全球纯电动汽车电池装车量合计达到504吉瓦时,同比增长37% [1][3] - 装车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有六家是中国企业,这六家企业的合计市场份额高达69%,较上年同期提升4个百分点 [1][3] 中国电池企业的全球扩张 - 成本更低的中国产电池正被特斯拉、大众等全球汽车制造商广泛采用,并越来越多地搭载于欧洲和日本品牌的电动汽车上 [1] - 行业龙头宁德时代正在积极扩大海外产能,包括在欧洲匈牙利投资最多73亿欧元的工厂以及在印度尼西亚于2025年6月开始建设新工厂 [3] 电池技术路线与供应链布局 - 车载电池主要分为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三元电池优势在于续航里程,而磷酸铁锂电池具有成本低和安全性高的优点 [5] - 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获得特斯拉、梅赛德斯·奔驰等厂商采用,同时韩国LG新能源在2025年7月获得了价值5.9442万亿韩元的磷酸铁锂电池订单,据信供应给特斯拉 [5] - 与在欧洲扩张的中国企业相比,日韩企业更专注于在日本和美国市场扩大业务 [5] 主要厂商动态与行业挑战 - 日本企业中仅有松下控股进入前十名,其产品主要供应特斯拉,部分供货给马自达和斯巴鲁 [7] - 汽车制造商如本田和丰田也涉足电池生产,本田计划在加拿大建厂,丰田则在2024年收购了与松下合资电池子公司的全部股份 [7] - 受美国调整汽车电动化战略影响,当前电池需求低迷,日本企业面临是否与中国合作或构建独立供应链的战略抉择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