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先进制造业
icon
搜索文档
湖北大力度开展精准招商,到2027年每年引进千个10亿元以上项目
证券时报网· 2025-06-23 09:42
招商引资目标 - 到2027年湖北省每年引进10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1000个以上 [1] - 招商引资亿元以上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年均增长8% [1] -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超过50% [1] - 实际利用外资规模保持中部第一 [1] 产业链招商策略 - 依托"链主"企业梳理产业链上下游关键节点并建立配套企业名录库 [1] - 支持龙头企业举办供应商峰会等活动推动企业嵌入产业链 [1] - 推进"一企带一链 一链成一片"集群式招商实现差异化发展 [1] 产业生态招商机制 - 实行政府"链长"、龙头企业"链主"、高校科研机构"链创"的"三链"工作机制 [2] - 聚焦重点产业"卡脖子"难题开展关键企业招商和核心技术攻关 [2] - 招引创业孵化 中试验证 金融投资等服务机构完善人才引进和科研补助保障 [2] 应用场景招商 - 聚焦大健康 新文旅 泛娱乐 智能化等领域谋划示范性场景项目 [2] - 建立场景清单项目库并发布场景创新案例 [2] 要素储备招商 - 高效利用存量厂房和土地资源科学规划招商目标 [3] - 打造"高新产业主导 产学研协同 无极化配套 复合模式运营"的孵化园区 [3] - 采取先租后让 租让结合 弹性年限等多元化用地供应方式 [3] 科技产业招商 - 探索"科技+产业+平台"招商模式加大专业化科技园区建设 [3] - 依托国家实验室 高校院所等平台招引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3] - 加速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一体化孵化链条 [3]
省领导参加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有关活动
大众日报· 2025-06-20 09:03
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发展 - 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具有巨大市场潜力[1] - 山东已形成基础设施好、产业门类全、创新能力强、应用场景广、市场潜力大的发展态势[1] - 山东正加快构建服务保障新体系、激活创新驱动新引擎、拓展低空应用新场景、培育低空产业新业态[1] - 政府鼓励企业、专家学者深化与山东合作,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产业项目落地和高端人才引进[1] 人力资源与制造业发展 - 山东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制造业强省建设取得进展,呈现体系实力强、市场主体好、链群生态优的态势[2] - 山东推进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筑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础[2] - 政府呼吁各界为山东引才荐才、创新创业,推动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2]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山东形成涵盖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完整人工智能产业链条[3] - 政府愿与跨国公司和科研机构合作攻克关键技术、拓展应用场景、共建产业生态[3] - 山东期待更多创新项目和成果在本地实施转化,将技术、人才、资本等优势转化为发展成果[3] 中德国际合作 - 山东积极打造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开放型经济稳中有进[4] - 德国是山东重要贸易伙伴,双方合作成果丰硕[4] - 政府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德国等国际投资者[4]
威海|威海加速推进工业经济“头号工程”
大众日报· 2025-06-20 08:59
工业稳增长 - 威海1-4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营业收入利润率6.8%,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6% [2] - 工业领域百亿企业6家,省级以上优质企业857家(包括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瞪羚、独角兽等) [2] - 目标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长7.5%,推动龙头企业梯次冲击200亿元、100亿元目标,服务48个预计新增产值过亿元项目 [2] - 计划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600个以上 [2] 优势产业打造 - 优化10条优势产业链机制,举办30场以上融链固链活动 [3] - 新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瞪羚等企业100家 [3] - 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现代医药、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深海空天新赛道 [3] 产业创新推进 - 聚焦碳纤维等新材料前沿技术,提升中试平台能力 [3] - 建设4个培育类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如海洋预制菜) [3] - 指导建设省级/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实施180项省级企业技术创新项目 [3] 数实融合深化 - 推进算力项目(如中科融合),打造细分行业工业大模型 [4] - 龙头企业开展"链式"转型,建设"产业大脑"和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 [4] - 专精特新企业推进系统化集成改造,打造晨星工厂、智能工厂 [4]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目标占GDP比重稳定在5.5%,实施集成电路"强芯"等数字产业化"九大工程" [4] 转型优势强化 - 围绕高端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提升制造业竞争力 [4] - 八大产业集群规上企业营收去年平稳增长,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7% [5] - 培育10个省级"雁阵形"集群,壮大4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性能复合材料、海上风电高端装备) [5] - 布局核、风、光、储新能源板块,推动华能石岛湾核电扩建、乳山半岛南海上风电等项目 [5]
第9届南博会“投资云南”系列活动现场签约项目30余个
中国新闻网· 2025-06-20 08:53
活动概况 - 第9届南博会"投资云南"系列活动在云南昆明举行,由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投资促进局承办 [1] - 活动邀请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企业及知名机构高层出席,参会企业包括行业龙头、专精特新"小巨人"、高新技术、独角兽等优强企业及投资机构,超500人参会 [1] - 此次活动成为历届南博会以来规模最大的招商活动 [1] 签约成果 - 活动组织现场签约项目30余个,签约协议总投资额约13625亿元 [1][2] - 今年以来云南产业招商取得丰硕成果,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和标志性项目陆续签约、落地,协议总投资额约19195亿元 [2] 活动形式 - 采用"1+3+X"形式开展:"1"指举办一场高规格"招商大会",全面宣介云南发展机遇与投资环境 [1] - "3"指举办三场产业专题投资对接洽谈会,围绕"绿色能源+先进制造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产业"进行深度推介与精准对接 [1] - "X"指组织各州(市)与参会嘉宾开展对接洽谈 [1] 产业聚焦 - 招商大会聚焦绿色能源、先进制造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文旅产业等符合主题的项目 [2] - 签约项目涵盖新材料、先进制造、高原特色农业、中药材等领域 [2] 招商推介 - 昆明市、曲靖市、红河州、德宏州就重点产业及沿边产业园作招商推介 [2] - 云南省人民政府为福建省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四川省川商总会等4家机构及9位个人颁发云南省全球招商顾问聘书 [2]
广西今年已下达工业项目资金4.89亿元
广西日报· 2025-06-19 10:41
财政资金支持工业发展 - 今年以来自治区财政厅已下达工业项目资金4.89亿元,推动工业新兴产业培育、产业优化升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及重大产业项目建设[1] - 1-4月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6%,比上年同期高1.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比上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1] 新兴产业培育 - 统筹工业振兴专项资金6600万元,择优遴选36项新兴产业项目进行重点培育,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及储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1] - 提升重点领域产业链龙头企业中试及工业化生产应用一体化发展水平,培育具有先导性、基础性、突破性的重大产业化项目[1] 产业优化升级 - 统筹工业振兴专项资金2.81亿元,支持64项工业产业项目优化升级[1] - 鼓励引导企业加大工业投入和优化投资方向,预计带动项目全年完成投资超33亿元[1] 先进制造业集群 - 统筹工业振兴专项资金7005万元,对19项先进制造业集群项目给予支持[2] - 预计带动项目全年完成投资超10亿元,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项目加快建设[2] 重大产业项目 - 统筹工业振兴专项资金7170万元,重点支持广西钢铁3800mm宽厚板生产线项目(一期)及配套连铸系统、广西宏旺新材料高性能硅钢项目(一期)[2] - 预计带动项目全年完成投资超16.5亿元,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带动上下游企业投资并形成产业集聚[2]
镇江经开区33家企业获省先进级智能工厂认定——“智造”赋能,新型工业化步履铿锵
镇江日报· 2025-06-19 07:41
智能制造产业变革 - 镇江经开区33家企业入选2025年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认定名单,数量位居全市前列 [1] - 区域通过政策引导、标杆培育、资金扶持推动制造业向数智化转型 [1] - 截至2024年底,镇江经开区共创成省级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示范企业77个,包括国家数字领航企业1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9个等 [4] 企业智能化转型案例 - 中交一公局港发(江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数字化生产运营平台实现全流程管控,单条生产线用工量减少40%,生产效率提升3倍 [2] - 江苏瑞尔隆鼎实业有限公司应用机械臂使生产效率提升12%,人力成本降低42%,每年投入超2000万元用于智能化改造 [3] 政府支持措施 - 近三年为405家工业企业提供"智改数转网联"诊断服务,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 [4] - "十四五"以来指导51家企业争取省市智改数转扶持资金5368万元 [4] - 采取"梯度培育"策略,鼓励企业从车间级智能化改造起步,逐步向工厂级、行业级标杆迈进 [4] 未来发展规划 - 按照"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领航级"梯度培育模式,鼓励中小企业普及智能化生产,支持龙头企业打造全流程贯通的智能工厂 [5] - 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支持行业龙头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产业链协同优化 [5]
广西财政筹措资金支持工业项目建设 助推工业经济稳增长
中国新闻网· 2025-06-18 15:00
财政资金支持工业发展 - 广西财政厅今年以来下达工业项目资金4.89亿元,推动工业新兴产业培育、产业优化升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及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1] - 2025年统筹工业振兴专项资金2.81亿元支持64项工业产业项目优化升级,预计带动项目完成投资超33亿元 [1] - 2025年统筹工业振兴专项资金6600万元支持36项新兴产业项目,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及储能等产业 [1] 工业经济表现 - 1月至4月广西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6%,比上年同期高1.5个百分点 [1] -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比上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 [1] 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 - 2025年统筹工业振兴专项资金7005万元支持19项先进制造业集群项目,预计带动项目完成投资超10亿元 [1] 重大产业项目推进 - 2025年统筹工业振兴专项资金7170万元重点支持广西钢铁3800mm宽厚板生产线项目(一期)及配套连铸系统、广西宏旺新材料高性能硅钢项目(一期) [2] - 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带动上下游企业投资并形成产业集聚,提高对工业投资增长的拉动力 [2]
河南重磅发文推动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
郑州日报· 2025-06-18 09:13
招商引资机制创新 - 构建"1+3+4"联合招商体系 省级设立招商引资联席会议制度 各省辖市政府 省属国企 开发区 省级行业主管部门 各类投资主体 市场化中介机构 重点产业链盟会长单位共同参与 [2] - 建立首报首谈机制 对投资总额10亿元以上项目实施首谈保护 50亿元以上项目成立省级服务专班 [2] - 培育市场化招商力量 鼓励设立市场化招商公司 产业投资公司 优选中介机构 投资基金 项目引荐人 [2] 产业链群发展策略 - 聚焦"7+28+N"重点产业链群 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行动 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 靶向引进链主企业和强链延链补链项目 [3] - 支持产业链供地 对关键环节项目用地实行整体供应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引进创业孵化 中试熟化 供应链管理等专业服务机构 [3] - 鼓励开发区成立工业设计服务中心 培育引进研发服务企业 检验检测机构 完善金融信贷 现代物流 数据交易等配套服务 [3] 资本招商与金融支持 - 推动城投公司向产业投资公司转型 建立全省产业投资公司名录 支持境外设立离岸招商公司 [4] - 鼓励国有企业设立市场化母基金 与投资机构合作投早 投小 投硬科技 支持设立天使基金 并购基金 省级招商主题母基金 [4][5] - 允许国有企业发行境内外债券注资招商基金 政府按比例奖励 加强与卢森堡 香港 澳门交易所合作 [5] 场景创新与成果转化 - 实施招商场景创设行动 开放城市建设 工业制造 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场景试验区 [6] - 支持省实验室与高校研究院合作设立技术与场景开发促进中心 建设概念验证 中试 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 [6][7] - 鼓励国有人才公司定制场景吸引专业人才 建立创新场景政策扶持机制 为自动驾驶 人工智能 生物医药等新业态提供包容监管 [6] 科创资源整合 - 推进省实验室体系建设 优化省中试基地布局 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 [8] - 实施千帆出海护航计划 设立豫企出海母基金 支持企业海外配置科技资源 推动国际创新资源导入河南产业园区 [8] - 加强招才引智平台建设 引进顶尖人才 青年人才 推进豫商豫才回归工程 探索反向飞地招商模式 [9]
西安高科建材成功注册发行全国首批、西北首单科技创新债券
搜狐财经· 2025-06-17 12:37
债券发行概况 - 公司成功发行"25西安科建MTN001(科创债)",规模5亿元人民币,期限5年,发行利率2.8% [1][2] - 债券为全国首批、西北地区首单注册发行的科技创新债券 [1][2] - 主体评级AA,债项评级AAA [2] - 全场认购倍数达3.18倍,边际倍数3倍,显示投资者热情高涨 [2][4] 发行市场反应 - 票面利率2.8%具有竞争力,北京银行、浦发银行、三峡担保集团等多家金融机构参与投资 [4] - 陕西增信提供增信支持,体现银行间市场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支持 [4] - 募集资金将投向先进制造业、新型环保等产业,与企业发展战略匹配 [7] 政策背景 -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支持科技创新债券的公告 [6] -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推出科技创新债券,构建债市"科技板" [6] - 政策鼓励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解决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难题 [6]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债券上线暨集中路演活动,成为债市"科技板"中坚力量 [7] - 债券发行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相匹配 [7] - 展现金融机构与科技型企业的精准结合模式 [7]
上半年港股IPO集资额暴涨711%,“新消费+硬科技”行业成为新引擎
证券时报网· 2025-06-12 23:10
全球IPO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全球IPO活动整体低位徘徊,预计共有500家企业在全球上市,集资额575亿美元,IPO宗数和集资额分别下降11%和上升9% [1] - 中国内地和香港IPO活动在全球的占比上升,香港贡献全球总集资额的24%,与A股合计占全球总集资额的33% [1] - 港交所受大型IPO推动,以140亿美元集资规模登顶全球 [1] 香港IPO市场表现 - 安永首次上调全年港股IPO集资额预测,由原预计的1200亿港元大幅上调至1600亿港元,全年集资额有望居全球首位 [1] - 上半年香港市场约有40家公司首发上市,集资额1087亿港元,IPO宗数和集资额分别同比上涨33%和711%,预计将超过去年全年集资总额 [1] - 香港IPO平均集资额同比上涨超过五倍,近十年同期排名第二,仅次于2021年 [1] 港股IPO市场驱动因素 - 港股IPO市场热潮是政策、市场、企业供应等多轮驱动的结果,内地企业通过"A+H"双平台强化国际化布局 [2] - "新消费+硬科技"行业成为港股新引擎,生物科技与健康、零售和消费两大行业的IPO宗数并列第一,工业(含先进制造业)的IPO集资额位列行业之首 [2] - 港交所"科企专线"正式推出,为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专门指引,简化对采用同股不同权架构上市企业的相关规定 [2] 港股市场未来展望 - 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推进和出海潮的兴起,预计更多优质A股上市公司将通过港交所合资格A股公司快速审批通道拓展全球市场 [3] - 香港政府致力于使香港成为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回流首选的上市地 [3] - 在A股公司赴港上市热情高涨、"科企专线"落地、中概股回归升温等因素的作用下,港股IPO市场热度将持续推升 [3] - 预计将有更多大型企业及产业链领军企业登陆港股,新消费和硬科技企业IPO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