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热发电
icon
搜索文档
亨鑫科技(01085)附属获2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 用于青海350MW光热发电项目
智通财经网· 2025-10-15 20:42
融资信息 - 公司间接持有51%权益的附属公司浙江中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人民币2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借款 [1] - 借款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浙江省分行管理,专用于补充德令哈350MW塔式光热发电项目的资本金需求 [1] - 借款协议于2025年10月14日签订,出资方为进银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限公司 [1] 项目详情 - 德令哈光热发电项目总规模为350兆瓦,采用塔式光热发电技术 [1] - 项目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 [1] - 项目具有发电稳定性强及卓越储能能力的特点,建成后将为青海电网提供清洁电力 [1] 项目战略意义 - 项目将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示范项目 [1] - 项目预计将产生稳定的长期收入,并显著提升集团在光热发电领域的行业地位和市场声誉 [1] - 项目实施与集团深耕可再生能源的策略一致,借款条款属正常商业条款 [1]
国家能源集团首个线性菲涅尔光热电站发电机转子穿装完成
科技日报· 2025-10-15 18:41
项目进展 - 国家能源集团旗下龙源电力的甘肃敦煌100兆瓦熔盐线性菲涅尔光热项目完成发电机转子穿装作业 [1] - 发电机转子重31.7吨 长10米 安装精度要求高 穿装过程历时3.5小时并达到设计标准 [4] - 此次作业为项目投产发电奠定坚实基础 标志着设备安装取得阶段性进展 并为后续汽轮机扣盖等关键工序创造有利条件 [1][4] 项目技术细节 - 项目总占地面积4000余亩 采用熔盐线性菲涅尔技术路线 [4] - 集热系统采用112.68万平方米线性菲涅尔集热场吸收太阳能 汽轮机额定功率100兆瓦 [4] - 工程建设团队针对技术难度制定了详细吊装方案 并完成了全方位的检查清理工作 [4] 后续计划 - 龙源电力甘肃公司将统筹推进项目建设进度 全力确保介质注入 倒送电等关键节点目标如期实现 [4]
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制修订 持续提升常州企业“话语权”
中国经济网· 2025-10-15 14:53
标准制定的战略意义 - 标准规范对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规范市场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发挥重要作用 [1] - 引导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制修订可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准、加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 [1] - 形成市场驱动、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开放融合的标准化工作格局 [6] 中车戚墅堰所主导的耐磨铸铁标准 - 公司主导制定2025年8月1日正式发布的"耐磨铸铁分类"国家标准 [2][3] - 耐磨铸铁年消耗量达300万吨以上,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汽车制造、能源电力等多个重点行业,但此前缺乏统一分类标准 [2] - 新标准明确了耐磨铸铁的分类原则、类别划分及性能特征,为生产、应用、检验提供统一依据 [3] - 标准有助于衡量产品质量,在满足要求前提下降低产品成本,提高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并促进国际贸易 [3] 龙腾光热主导的槽式集热器标准 - 公司主导制定2025年1月正式发布的"太阳能热发电站:大尺寸抛物面槽式集热器通用要求与测试方法"国家标准 [4][5] - 槽式真空集热管可将传热介质加热到640摄氏度以上,是保证电站发电效率和收益的关键部件 [4] - 标准填补我国在槽式太阳能热发电领域空白,完善了太阳能热发电标准体系,服务于国家"双碳"战略 [5] - 标准实施后使企业间技术交流更顺畅,市场竞争更公平透明,推动我国光热发电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接轨 [5] 标准化工作的成效与规划 - 今年前9个月,由常州企业主导和参与制修订的国家标准共计230项,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新材料、机械制造等领域 [5] - 常州市将谋划"十五五"标准化规划,推进标准化技术组织建设,开展标准数字化研究,并完善标准化项目奖补政策 [6]
可胜技术递表港交所:业绩增速大幅放缓,毛利率呈下滑趋势,客户集中度畸高
中国能源网· 2025-10-08 11:07
公司上市申请与业务概况 - 公司于9月24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1] - 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熔盐储能光热发电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塔式光热发电与熔盐储能的技术研究、装备研制与工程化应用 [1] - 公司已掌握从聚光、集热、储热到发电的全流程塔式光热发电核心技术,并建立起光热发电全产业链 [1] - 2021年至2024年,公司为中国11座总设计装机容量达1,250MW的光热电站提供了聚光集热系统 [1] 市场地位 - 根据行业报告,2011年至2014年期间,按项目总设计装机容量与项目数量计,公司的市场份额分别达到57.9%与55.0% [2]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2085万元飙升至2024年的21.8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924.64% [3] - 公司净利润从2022年的-9125.9万元转为2023年的2.48亿元,并在2024年达到5.40亿元,同比增长117.48%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为9.81亿元,同比增长31.61%;净利润为2.33亿元,同比增长13.24%,业绩增速大幅放缓 [3] - 2023年出售多家联营公司的收益占当期净利润的六成左右 [3] 产品与客户结构 -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销售聚光集热系统及其他核心子系统、建设咨询及技术服务 [3] - 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销售聚光集热系统及其他核心子系统的收入分别占当期总收入的99.6%、95%及99%,产品结构极为单一 [3] - 报告期内,公司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约占总收入的99.9%、99.9%、88.5%及99.9%,客户集中度极高 [4] - 来自单一最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在报告期内分别为93.3%、84.8%、22.3%及28.5% [4] 资产与减值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合计10.29亿元,占期末总资产的33.62% [4] - 合同资产由2024年末的5.91亿元增长至6.68亿元,占应收账款与合同资产合计金额的比例由59.40%增长至67.41% [4] - 报告期内,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分别为1843.5万元、2647.4万元、2318.5万元、2253.9万元 [4] - 报告期内,公司合同资产减值亏损分别为1398.2万元、1963.2万元、2043.3万元及2913.1万元,增速显著 [4] 生产模式与盈利能力 - 公司采用轻资产模式,专注于核心技术输出和系统设备组装,零部件的生产依赖外协厂商 [5] - 公司毛利率从2023年的36.1%下降至2024年的31.7%,2025年上半年虽回升至31.9%,但较2024年同期的35.4%下降了3.5个百分点,盈利能力呈下滑趋势 [5] - 反射玻璃或熔盐价格的大幅上涨可能会抬高生产成本,挤压利润空间 [5]
西子洁能(002534)公司跟踪报告:光热发电进入“多塔一机”时代 长期深耕新型储能布局完善
新浪财经· 2025-10-08 10:30
光热发电技术突破 - 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三峡恒基能脉瓜州70万千瓦项目)投入全系统试运行,标志着塔式光热发电技术构型取得重要进展 [1] - “双塔一机”模式采用东西双吸热塔和重叠镜场智能调控,利用动态聚光技术适配不同时段太阳高度角,使镜场光学效率提升24% [1] - 升级版“三塔一机”技术方案(青海亿储格尔木350MW项目)已通过可行性验证,未来多塔多机构型有望进一步提升光电转化效率 [1][2] 可胜技术市场地位 - 可胜技术在中国2021-2024年实质性开工的塔式光热项目中,为11座电站提供聚光集热系统 [2] - 该公司在项目总设计容量和项目数量上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7.9%和55.0%,占据领先地位 [2] - 西子洁能是可胜技术创始股东之一,目前持股3.25%,是其吸热换热系统重要供应商,双方业务全面互补 [2] 新型储能政策与市场 - 根据《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目标为1.8亿千瓦以上,带动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2] - 公司在新型储能领域深耕,主要方向包括熔盐储能、绿氢/绿氨/绿醇制备、热化学储热和电池储能 [2][3] - 熔盐储能示范项目包括青海德令哈50MW光热电站、绍兴绿电用户侧熔盐储能项目、国能河北龙山600MW火电灵活性调峰项目等 [2] 公司财务与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3亿元、5.50亿元和7.00亿元 [3] - 对应市盈率(PE)分别为33.5倍、25.8倍和20.3倍 [3] - 公司2024年及2023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5.68亿元和3.08亿元,截至2025年中报在手货币现金为34.13亿元 [3]
中国牵头编制,IEC 62862-2-2熔融盐标准第六次工作组会议西班牙成功召开
搜狐财经· 2025-10-05 15:20
会议由IEC 62862-2-2标准项目组长章颢缤女士主持。她向与会各国专家表示欢迎,并充分肯定了项目组前期的工作成果。 会议聚焦熔融盐作为光热发电站传热储热介质的关键性能指标,收集了来自比利时、智利、德国等国的139条评审意见,经多国专家充分研讨,最终形成 共识,为推进标准进入下一阶段奠定基础。通过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中国进一步吸收了各国标准化经验,为完善国内光热发电标准体系、推动产业高质量 发展注入新动力。 9月30日,由浙江绿储科技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高晟能源新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牵头编制的IEC 62862-2-2《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储热传热用工作介质技术 要求:熔融盐》标准在西班牙马德里CIEMAT会议中心召开了第六次工作组会议。 本次会议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TC117)在西班牙召开的系列标准工作组联席会议之一,以"现场+视频"形式召开,汇集了来自中国、葡萄牙、法国、 西班牙、德国等多国专家。 ...
国庆假期不停工!重点工程建设“火力全开”
中国证券报· 2025-10-03 17:35
央企重大工程进展 - 国庆假期期间,一批中央企业重大项目工程建设不停歇,建设者奋战一线以加快工程进度 [1] 光热发电技术突破 - 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三峡恒基能脉瓜州70万千瓦项目进入全系统试运行,标志着塔式光热发电技术突破"单塔单机"传统范式 [2] - 该项目是国家"十四五"第一批"沙戈荒"大基地项目组成部分,预计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18亿千瓦时 [2] 风电项目进展 - 国家能源集团鹤岗萝北一期20万千瓦风储项目完成全部30台风机吊装,主体工程圆满收官 [3] - 项目全容量并网投运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6.06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65万吨 [3] 交通基础设施 - G228丹东线滨州段控制性工程套尔河特大桥建成通车,项目全长42.5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 [4] - 套尔河特大桥全长4334米,主跨跨径达338米,通车后两岸通行时间从90分钟缩短至5分钟 [4] 化工项目建设 - 中国化学天辰公司总承包的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国庆期间全力推进,项目总体进度已达82.5% [5] - 项目工艺管道焊接累计完成106.19万吋径,静态设备到货率超92%,安装率超81%,预计2026年建成后乙烯年产能最高可达180万吨 [5] 火电技术突破 - 世界海拔最高的高比例掺烧高碱煤660兆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国家电投青海省投3×660兆瓦火电项目1号机组投运 [6] - 项目全面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达80亿千瓦时,预计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00万吨,可满足青海省全年居民用电需求 [6] 水电工程建设 - 国内高原在建最高双曲拱坝电站——华电金上叶巴滩水电站首批坝段成功浇筑至坝顶,总装机容量224万千瓦 [7] - 电站全面投运后预计年发电量达102.0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399万吨、减少碳排放737万吨 [7] 基建投资资金支持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 [8] - 广义基建投资资金端有财政支出节奏加快、超万亿元待发专项债以及新型政府性金融工具的支持,预计全年增速回升至6.5%左右 [8]
全球首个!我国这一领域实现重要技术突破
中国能源报· 2025-10-03 11:18
项目概述 - 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进入全系统试运行,标志着塔式光热发电技术突破“单塔单机”传统范式 [1] - 该项目为三峡恒基能脉瓜州70万千瓦“光热储能+”项目的组成部分,其中光热储能电站装机容量10万千瓦 [3][4] 技术创新与配置 - 首次采用“两座吸热塔+一套汽轮发电机组”的创新配置,两座约200米高的吸热塔东西布置相距约1千米 [1][3] - 近2.7万面定日镜组成东西两座部分重叠的圆形镜场,总采光面积达80万平方米,镜面反射效率达94% [3] - 与“单塔单机”模式相比,“双塔一机”利用动态聚光技术,使镜场光学效率提升约24% [3] - 东西镜场重叠区域的定日镜可上午导光至东塔、下午转向西塔,最大化捕捉光能 [3] 储能与发电能力 - 吸热塔将太阳能转化的热能储存在565℃的高温液态熔盐中,熔盐储热系统可储存满足10万千瓦机组6小时满负荷发电的热能 [3] - 具备储能时间长、响应速度快、输出功率稳定的优势,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供电 [3] - 电站投产后预计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18亿千瓦时 [4] 项目意义与效益 - 为我国大型风光新能源基地稳定供电提供新的技术路径,可更好地促进大型风光基地电力就地消纳和远距离外送 [1][4] - 光热发电兼具调峰电源和储能双重功能,可与风电、光伏形成优势互补,在风电、光伏出力低谷时快速释放热能发电 [4] - 项目节能减排效益显著,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5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53万吨 [4] - 项目全系统试运行是电站从建设阶段向运营阶段过渡的关键节点,意味着项目已具备全链条安全稳定运行的技术条件 [4]
戈壁亮起“能源双塔” 我国光热发电向“支撑性电源”迈进
央视新闻· 2025-10-02 21:45
项目技术突破 - 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在甘肃酒泉瓜州实现两座吸热塔同时点亮并进入全系统试运行 [1] - 该项目的成功标志着塔式光热发电技术突破了"单塔单机"的传统范式 [1] 行业发展趋势 - 光热发电因其自带长时储能的特性,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价值日益凸显 [1] - 光热发电正逐步从"补充电源"转向"支撑性电源",这与我国新能源占比越来越高的趋势相关 [1]
风口上的光热发电:可胜技术百倍增长背后的喜与忧
搜狐财经· 2025-09-28 18:55
公司上市进展 - 可胜技术于2024年9月24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主板挂牌上市,中信建投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曾于2024年2月签订A股上市辅导协议,但后续进展未见公开披露,后转赴港股 [2] 公司业务与技术定位 - 公司是塔式光热发电和熔盐储能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从项目开发、建设咨询到运营支持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2] - 业务模式包括直接向光热电站业主或EPC承包商供应核子系统(如集热系统、储换热系统),或在大型风光大基地项目中作为供应商或参与EPC联合体 [4] - 公司凭借全供应链整合能力及自主核心专利,成为极少数能为光热项目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 [4] 市场地位与项目业绩 - 2021年至2024年,公司为中国11座光热电站提供聚光集热系统,总设计容量达1250MW [4] - 以2021年至2024年设计装机容量计算,公司在国内光热发电聚光集热系统供应领域市场份额达47.2%,远超第二名(15.1%) [4] 行业发展趋势与成本变化 - 光热发电兼具新能源发电与储能功能,具备输出稳定、可靠、调节灵活等优势 [5] - 光热发电平准化度电成本从2016年1.15元/kWh降至2024年0.55元/kWh,预计2035年进一步降至0.38元/kWh [5] - 中国光热发电市场累计装机容量预计到2030年达1.77万MW(2025-2030年CAGR为52.6%),2035年达10.47万MW(2031-2035年CAGR为43.3%) [7] 公司财务表现 - 收入从2022年2085万元增至2024年21.89亿元,两年增长约104倍;2023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2.48亿元,2024年净利润进一步增至5.4亿元 [8] - 2025年上半年收入9.81亿元,净利润2.33亿元,增速较前期有所放缓 [8][9] - 毛利率从2022年503万元增至2024年6.95亿元,2025年上半年为3.12亿元 [8] 客户结构与风险 - 客户高度集中,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均为国有企业,贡献收入占比达99.9%;2024年全年该比例为88.5% [11] - 主要客户收入波动较大,例如客户E在2024年贡献近5亿元收入,但2025年上半年仅贡献1.06亿元 [11] 未来增长驱动因素 - 新项目审批节奏(如后续风光大基地批次或国家级新能源规划项目的落地速度) [13] - 成本控制能力(通过技术优化和供应链管理应对市场竞争及原材料价格波动) [14] - 新业务拓展(以熔盐储能为核心的综合能源应用领域) [15] IPO前分红行为 - 公司于2024年12月派息1.549亿元,2025年9月再次宣布派息1.441亿元,不到一年内累计分红近3亿元 [16] - 该行为可能引发公众投资者对IPO融资必要性的疑虑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