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投资

搜索文档
100亿,国新落子杭州
投资界· 2025-08-28 17:48
国新创投基金成立 - 中国国新作为主发起单位在杭州成立规模100亿元的国新创投基金 存续期15年 以具备硬科技实力的种子期 初创期 成长期的科技创新企业为主要投资标的[4][5] - 基金首期规模100亿元 投资中央企业外部项目数量占比不低于50% 投资规模占比不低于30% 重点覆盖集成电路 人工智能 生物技术 未来信息 未来制造和未来健康等领域[6] - 基金采用"央企资本+产业龙头+地方资源"多元协同模式 联合发起单位包括中国五矿 中国钢研 中国建材 中国有研 中国电气装备5家央企 以及杭州资本 兴湘集团2家地方国资[6] 中国国新背景 - 中国国新成立于2010年12月 由国务院国资委100%直接持股 截至2024年底资产总额达9800亿元 设立运营包括国新国同基金 央企运营基金 科创基金 双百基金 国改科技基金等[7] - 中国国新此前已在杭州多次布局 2016年成立国新国控投资有限公司和国新国同基金 2017年入股浙江制造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019年成立国改双百发展基金[8] 杭州基金集聚现象 - 2024年底服贸基金二期设立 总规模100亿元 落地杭州市萧山区 支持培育健康科技 跨境电商 跨境物流和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10] - 2024年6月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第六批子基金设立 普华资本和元璟资本管理的基金签约获投并注册落地杭州[10] - 2024年10月工 农 中 建 交五大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与杭州国企签署合作协议 意向落地基金规模达900亿元 使杭州成为全国第一个与五大AIC全面合作的城市[11] 央企在杭州布局 - 2024年6月中核(浙江)科创有限公司在杭州成立 注册资本5亿元 由中核(北京)科创有限公司与杭州市科创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 聚焦科技服务与新能源前沿领域[10] - 中国联通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认缴出资18.59亿元 以20.26%持股比例入股杭州市智训投资有限公司 聚焦挖掘杭州人工智能企业潜力[11] - 海南省国有综合性投融资企业海南控股完成对杭州网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控权交割[11] 杭州产业环境 - 杭州拥有六小龙 3A游戏 生物医药 电商短剧 半导体等产业标签 以及一流的营商环境和更加完善的产投融生态[11] - 2024年杭州财政专门统筹15%的产业政策资金 加大对通用人工智能 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支持 培育更多类似DeepSeek 宇树科技的创新企业[11] - 杭州发布"五位一体"科创企业服务平台 同时组建杭州市场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企业提供差异化 接力式服务[11]
100亿,国新创投基金在杭州设立
FOFWEEKLY· 2025-08-27 18:13
新基金成立 - 国新创投基金(杭州)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于8月26日成立 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吴晓鹏 出资额达100亿人民币 经营范围为创业投资[1] - 基金合伙人包括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等共同出资方[1] 行业动态 - 国家发改委就政府投资基金公开征求意见 显示政策层面持续关注和规范政府投资行为[2] - LP出资热度回升 创投市场呈现走出"寒冬"迹象 反映市场资金活跃度提升[2]
国新创投基金登记成立,出资额100亿
企查查· 2025-08-27 11:53
基金设立 - 国新创投基金(杭州)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近日登记成立 出资额100亿元人民币 [1] - 经营范围限定为创业投资 仅限投资未上市企业 [1] 出资结构 - 基金由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 [1] - 通过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上述出资结构 [1]
国新创投基金登记成立 出资额100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0:16
新设基金 - 国新创投基金(杭州)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100亿元人民币 [1] - 经营范围限定为创业投资,仅投资未上市企业 [1] - 基金由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资 [1] 股东背景 - 股东包括多家中央企业,涵盖国有资本运营、金属矿产、材料科技和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 [1]
并行科技等在苏州新设创投合伙企业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0:05
公司动态 - 苏州明悦顺邦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于近日成立 经营范围包含创业投资 且限投资未上市企业 [1] - 该企业由并行科技等公司共同出资成立 [1]
复盘一笔耗时300天的VC涉国资S交易
36氪· 2025-08-27 08:18
S基金市场现状与格局 - S基金被视为盘活存量资产的重要解药 多个省份近期纷纷成立S基金 央行等七部委8月5日联合发文提出发展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4] - S基金市场存在结构性矛盾:国有资产不得流失的铁律与S基金普遍要求20-30%折扣之间的冲突 国资背景买方占比高达70% 市场化S基金不足10%[4][9] - 国资买方普遍采用"平进平出"定价策略 至多接受原始投资成本或八折价格 几乎不接受溢价交易 因超出投资成本的溢价部分难以判断[10] S交易定价难点与挑战 - 早期基金份额定价困难 需将组合拆开逐个判断项目状态 工作量不亚于直投 存在多年未融资但靠自有资金运转的优质项目与濒死项目并存情况[10] - S基金市场追求"极致的确定性"和"极致的捡漏" 偏好即将报会或处于锁定期的上市项目 对成长期资产包接受度低[14][15] - 国资交易流程存在特殊性 国资S基金接国资GP份额最通顺 涉及民资GP时流程非常繁琐[11] 原子创投S交易案例细节 - 交易耗时300天 从2023年6月底开始至2024年4月初完成交割 涉及国资LP卖方与市场化S基金买方博瑔资本[5][25] - 资产包包含26个早期硬科技项目 账面浮盈较高项目达10倍 较低为3-4倍 后续投资人包含国资及知名市场化基金[18] - 买方进行了长达三四个月的尽职调查 深入访谈5个最具希望的项目 采用直投逻辑进行S交易评估[18][19] 国资合规与市场化定价平衡机制 - 创新采用"三方制衡"解决方案:第三方评估机构由国资LP聘请确定估值区间 买卖双方充分博弈形成价格共识 最终通过上股交"招拍挂"流程确保合规性[22][23] - 评估机构需保持中立 出具过低估值报告将被追责 股交流程为交易合规性提供最终背书 证明价格通过公开市场竞价产生[23][24] - GP需垫资先行购买份额 原子创投动用员工工资等运营资金承担过渡期风险 整个流程如走钢丝般战战兢兢[28] S交易成功关键因素 - 多方信任与合力:国资LP既懂合规又懂市场 市场化买家专业诚信且愿承担风险 GP不计得失投入协调[29] - 买方博瑔资本将基金定义为有爆发力的成长性资产 愿意在获得超高回报时与GP分享超额收益[27] - 交易探索了早期基金S份额估值新方式 为行业提供可借鉴经验 未来S基金市场潜力巨大因2014-2015年大量政府引导基金面临退出需求[30]
复盘一笔耗时300天的VC涉国资S交易
暗涌Waves· 2025-08-26 09:33
「 Debuff拉满如何走向happy ending? 」 文 | 陈之琰 在盘活存量资产的多个解药中,S基金是被多方寄予厚望的那一个。 近半年内,包括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在内的多个省份纷纷成立S基金。直到最近,央行等七部委还在8月5日联合印发《关于金 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发展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优化创业投资基金份额转让业务流程和定价机制,推动 区域性股权市场与创业投资基金协同发展。 然而,在「暗涌Waves」与从业者们的交流中发现,身处"退出"前线的人们则可能有着不同的体感:国有资产不得流失的铁律与S基 金普遍要求20-30%折扣之间的矛盾,存在大量国资选手而市场化S基金难觅的窘境等。 目前,双创时代诞生的大量基金正在走向退出的关键节点,彼时入场的青涩国资也走到了属于自己的成年时。一笔市场中真实而典 型的S交易是如何发起、又如何结束的?S基金对于存量时代的资本市场,是否真的是一剂解药?其中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今年4月,早期投资机构原子创投完成了成立以来的第一笔S交易,博瑔资本成为其四期基金的新LP。这笔交易的特殊性在于,卖方 为国资属性,买方为市场化S基金,涉及资产包是市场上最不 ...
力合科创:从“书架”走向“货架”,做科技成果转化的“摆渡人”
证券时报· 2025-08-26 08:59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构建了覆盖概念验证、中试孵化、产业赋能的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系统 [1][12] - 通过投资获取退出回报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结果而非目标 更注重提供全生命周期赋能服务 [6][7] - 建立"三跑"模式(陪跑、接力跑、领跑) 在项目成长过程中既可作为资本领投方也可作为产业领投方 [11] 投资布局与基金矩阵 - 已投资500多家高科技企业 孵化4000多家企业 包括氢致能源、基本半导体等从0到1的转化项目 [2][5] - 设立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概念验证基金与中试基金 开创国内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化先河 [9] - 形成两个层级基金布局:种子+天使期基金与成熟期+产业基金 其中与深圳能源合作成立11亿元产业基金 [10] 资源整合能力 - 整合清华、北大、南科大等高校资源 与6个双创示范基地、9个诺奖实验室及45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产学研资源带 [1][11] - 通过清研院上百个概念验证中心、高校合作网络及产业化技术研发平台三大抓手建立项目来源系统 [11] - 将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复制至湖北、重庆等省市 成立湖北省首只概念验证基金并建立武汉转化基地 [10] 行业发展历程 - 1999年科技部出台《关于建立风险投资机制的若干意见》 推动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作用 [8] - 2012年"十八大"明确科技创新核心地位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日益成熟 [8] - 2025年深圳发布风投创投行动方案 明确支持高校及科研机构参与风险投资并推动概念验证基金设立 [9] 核心竞争优势 - 早期组建工科背景投资团队 敢于投资别人不敢投的早期硬科技项目 [5] - 提供"妈妈式服务"而非简单保姆式服务 帮助实验室团队弥补市场、管理、企业运营等专业能力短板 [6][7] - 2015年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特等奖 参与建设"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 [8]
力合科创:从“书架”走向“货架”,做科技成果转化的“摆渡人”
证券时报· 2025-08-26 08:56
公司背景与定位 - 公司起源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专注于技术研发 成果转化 投资孵化和人才培养四大领域 [5] - 公司是中国最早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投资机构之一 成立于1999年 初始资金200多万元 [5] - 已投资500多家高科技企业 孵化4000多家企业 包括氢致能源 基本半导体 中科星睿 微灵医疗等优质项目 [2][6] 业务模式与战略 - 构建覆盖概念验证 中试孵化 产业赋能的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系统 [15] - 采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策略 专注早期硬科技项目 并组建工科背景投资团队 [5][6] - 形成基金矩阵布局:种子+天使期基金与成熟期+产业基金双层级 包括西丽湖概念验证基金 中试基金及11亿元新能源产业基金 [12][13] - 建立项目"活水"系统:通过清研院概念验证中心 高校合作(深大 南科大 清华等)及产业化技术平台获取优质项目源 [14] - 实施"三跑"服务模式:陪跑(基础支持) 接力跑(阶段衔接) 领跑(产业主导和控股投资) [14] 行业环境与发展 - 科技成果转化存在关键难点:概念验证和中试环节因技术不确定 产品未定型 市场难预测等因素成为行业薄弱环节 [1] - 国家政策支持:1999年科技部出台风险投资机制文件 2012年"十八大"强调科技创新核心地位 2025年深圳推出风投创投行动方案支持概念验证基金 [10][12] - 深圳南山区形成密集的产学研资源带:聚集45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 6个双创示范基地 9个诺奖实验室及多所高校 [1] 成果与影响 - 概念验证基金运行三年多表现良性:项目存活率高 后续融资顺利 成功实现从概念向产品化工程化过渡 [12] - 业务模式成功复制至其他省市:2025年6月在湖北设立首只概念验证基金及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13] - 公司科技创新孵化体系于2015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特等奖 [10] 典型案例 - 瑞波光电孵化案例:公司提供办公场地 政策支持 资金支持和全程陪伴 使其芯片产品应用于无人驾驶 机器人 无人机等领域 [9]
鲁信创投股价微涨0.30% 半年度报告即将披露
金融界· 2025-08-26 02:25
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25日收盘价13.30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04元 涨幅0.30% [1] - 当日成交量115,424手 成交金额达1.54亿元 [1] 业务概况 - 主要从事创业投资业务 属于非金属材料行业 [1] - 业务范围涵盖创业投资、投资管理及咨询 [1] 定期报告 - 2025年半年度报告将于8月30日正式披露 [1] - 投资者可通过定期报告了解公司最新业绩情况 [1] 资金流向 - 8月2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4.99万元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1,094.49万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