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学

搜索文档
院士专家齐聚 共探合成生物产业新路径
消费日报网· 2025-06-24 10:51
合成生物学技术创新发展大会概况 - 2025合成生物学技术创新发展大会在江苏宜兴举行 主题为"发展合成生物 培育未来产业" [1] - 参会人员包括8位两院院士 近60名特邀报告专家及400名学者与产业界代表 [1] - 大会聚焦合成生物学战略布局 前沿技术 产品开发 市场趋势 政策法规等议题 [1] 合成生物学技术应用与潜力 - 合成生物学是生物制造关键技术 在生物医药 食品化妆品 材料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1] - 通过重构生产路径促进安全 高效 高质量和低碳转型 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 [1] 产业发展建议与战略方向 -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加大投入 推动高校 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攻关突破技术瓶颈 [2] - 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加强产业链合作形成集群效应 推动跨产业融合应用 [2] - 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引进 完善高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 [2] - 完善政策生态体系 政府部门需在税收优惠 财政补贴 项目支持等方面提供扶持 [2] 高校与机构参与情况 - 江南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 [2] - 大会承办单位包括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未来食品科学中心等6家机构 [3] - 协办单位包括江西富祥药业 安琪酵母等6家企业与研究机构 [3] 会议成果与专题讨论 - 设立合成生物青年学者论坛和3场专题分论坛 [3] - 专题内容涵盖微生物代谢 蛋白质工程 微生物组学 合成生物学与产业发展等前沿领域 [3] - 多维度探讨前沿科技 分享科技成果 助力国家培育新质生产力战略部署 [3]
2025国际合成生物学产业发展论坛在沪举办
快讯· 2025-06-23 16:59
《科创板日报》23日讯,今日下午,"2025国际合成生物学产业发展论坛"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举办。市 政府副秘书长夏科家出席并致辞。市科委主任骆大进,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肖健,上海合成 生物学创新中心理事长金勤献等出席。夏科家表示,上海正抢抓战略机遇、加快布局合成生物学等前沿 科技与未来产业新赛道。面向未来,上海将全力支持合成生物学高质量发展,在政策支持、资金保障、 产品推广、人才引育、开放合作等方面不断强化服务保障,让更多创新成果在上海落地生根、开花结 果。 2025国际合成生物学产业发展论坛在沪举办 ...
海正大手笔押注合成生物,千亿赛道产业化挑战何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3 09:11
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2年全球合成生物市场规模约为122亿美元,同比增长28.42%,2023年约151亿美元,2024年约达19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243亿美元 [1] - 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的经济价值有望达到1000亿美元,全球60%的物质生产可通过生物制造方式实现 [5] 政策支持与战略布局 - 美国、英国、欧盟和中国加大合成生物学的顶层布局、技术投入和政策支持,该领域成为未来大国博弈的战略制高点 [1] - 全国多个省(市)将"合成生物"写进"十四五"规划,从平台建设、技术突破、产业应用等方面规划发展路径 [1] - 合成生物学已列入国家《"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和《"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重点发展领域 [4] 企业动态与产业化进展 - 海正药业与子公司合资设立合成生物学独立子公司澐生合成,注册资本3.5亿元,海正药业认缴出资2.6亿元占74.29% [2] - 澐生合成拥有占地110亩的产业基地,具备3000立方米发酵产能,投资1.7亿元建设的合成生物学产业柔性生产线即将投产,预计今年8月首个产品面世 [5] - 昇合建物(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启动全国首个天然产物生物制造示范线,产品可用于化妆品、功能食品及创新药领域 [2] 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 - 合成生物学核心理念是通过重新设计生命的基本构建模块(如DNA、RNA和蛋白质)创造新的生命形式,在生物医药、环境治理及生物能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2] - AI技术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和算法为合成生物学研究提供支持,减少实验盲目性和重复性 [6] - 基因测序、编辑与合成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基础研究和底层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为合成生物学的技术转化开辟新格局 [1] 行业挑战与竞争态势 - 合成生物学面临技术可行性验证、工程转化与市场适应性等多重挑战,中试环节缺失成为制约产业化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7] - 实验室成果到产业化落地需跨越放大效应、提纯技术、注册流程等障碍,产业化能力是核心资产 [8] - 行业存在价格战竞争,竞争核心在于创新不足,开发高价值、新技术产品和领域是关键 [9] 国际比较与国内发展水平 - 国际合成生物学优势力量集中在美国和欧洲,我国发展水平处于中游,基础研发领域尚有进步空间 [5][6] - 华安证券指出我国各省市积极制定政策为合成生物学发展提供支持,预计将有新纲领性文件出台引领行业发展 [6]
新材料产业周报:“20”家族亮相巴黎航展,朱雀三号完成一子级动力系统试车-20250622
国海证券· 2025-06-22 21: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新材料行业“推荐”评级 [1][1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材料是化工行业未来发展重要方向,处于下游需求迅速增长阶段,随着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国内新材料有望迎来加速成长期 [4] - 筛选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重要领域,挖掘并追踪处于上游核心供应链、研发能力较强、管理优异的新材料公司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新材料产业动态更新 电子信息板块 - 产业动态:Meta最早2025年Q4推下一代AI ASIC芯片MTIA T - V1;华为申请“四芯片”封装设计专利;北大团队开发CNT - TFT驱动的Micro - LED微显示技术;三星与韩松化学合作研发新一代量子点电视面板技术;上海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2025年MWC上海展展示5G - A技术应用 [21][22][23][24][25] - 企业信息: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晶圆厂完成首批芯片制造;多家公司本周无重大公告,巨化股份对子公司增资用于风电场项目,广信材料获发行股票注册批复,京东方科技集团债券上市 [36][37][39] - 企业关键数据:展示多家重点公司2025年6月20日市值、股价、归母净利润、PE等数据 [42] 航空航天板块 - 产业动态:第55届巴黎航展开幕,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多款装备亮相;朱雀三号火箭完成一子级动力系统九台发动机并联地面热试验;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星9C卫星;我国成功组织实施梦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 [43][45][46][44] - 企业信息:空客等三方推进太空业务整合计划;美国Portal Space Systems公司新建工厂量产太空机动航天器;多家公司本周无重大公告,中国卫通公告中星9C卫星发射成功,光威复材补充签订重大合同 [49][50][53] - 企业关键数据:展示多家重点公司2025年6月20日市值、股价、归母净利润、PE等数据 [54] 新能源板块 - 产业动态:2025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开幕,专家称2030年新能源将爆发;多部门召开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工作视频会 [55][56] - 企业信息:多家公司本周无重大公告,星源材质完成股份回购 [66][68] - 企业关键数据:展示多家重点公司2025年6月20日市值、股价、归母净利润、PE等数据 [69] 生物技术板块 - 产业动态:海正药业旗下澐生合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70] - 企业信息:多家公司本周无重大公告,阿拉丁股东拟减持股份 [73] - 企业关键数据:展示多家重点公司2025年6月20日市值、股价、归母净利润、PE等数据 [75] 节能环保板块 - 产业动态:浙江省发布2025年度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投资引导性建议公告 [76] - 企业信息:多家公司本周无重大公告 [86] - 企业关键数据:展示多家重点公司2025年6月20日市值、股价、归母净利润、PE等数据 [87] 板块数据跟踪 - 展示近一年、近三个月新材料指数与沪深300对比,以及半导体材料、OLED、液晶、碳纤维、生物科技、可降解塑料等指数与沪深300对比,还有新材料重点个股2025年和周涨跌幅排序 [89][96][99][103][111][115][119] 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 - 新材料受下游应用板块催化,逐步放量迎来景气周期,维持“推荐”评级 [126]
合成生物学开始比拼产业化规模 多家上市药企趁势布局
证券日报网· 2025-06-22 21:12
行业动态 - 合成生物学行业正从技术创新阶段进入产业化竞争阶段 [1] - 2025年以来合成生物学技术在医药企业中再次走热 仅6月份就有沃森生物 国药现代 诺泰生物等多家上市公司宣布相关布局 [1] - 行业目前处于从技术验证到产业落地的关键期 工艺放大与产业化是核心挑战 [2] 公司布局 - 海正药业成立全资子公司澐生合成 战略定位为"中国合成生物产业化龙头" 标志着公司正式切入高端合成生物产业赛道 [1] - 沃森生物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疫苗产业结合 国药现代与高校合作开发青霉素生物过程优化与克拉维酸高效生物合成技术 [3] - 华东医药 川宁生物 金城医药等企业已有相关合成生物学产品正在产业化制备过程中 [1] 产业化能力 - 澐生合成总经理表示合成生物学最核心的是产业化能力 将中游技术转化为商品化产品 面临放大 提纯 注册等制约因素 [3] - 澐生合成拥有110亩产业基地和3000立方米发酵产能 投资1.71亿元建设的柔性生产线即将投产 预计8月推出首个合成生物产品 [3] - 公司产品管线将聚焦保钙壮骨 保肝护肝 心血管系统 医美大健康等领域 [3]
生物制造步入产业化深水区:如何跨越“中试转化”瓶颈,企业怎么干?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6-22 20:00
政策与产业协同 - 工信部等两部门提出到2027年培育20个以上生物制造中试平台,为产业规模化铺路 [1][2] - 政策端与产业端协同发力,推动生物制造从实验室研发向规模化产业化加速迈进,形成"技术突破—政策护航—资本涌入"的全链条发展活力 [2] - 国家药监局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将审批时间缩短至30个工作日,地方层面如北京、江苏等地也出台专项政策推动合成生物技术产业化 [12] 技术突破与应用 - 合成生物学通过基因编辑、酶工程、代谢工程等核心技术突破,降低药物生产成本并提升产能,使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成为可能 [3] - 合成生物学对传统生产方式带来补充或颠覆,赋能传统行业实现低碳生产,提升社会整体劳动生产率 [6] - 高校团队在聚砜塑料回收、羊毛甾醇合成等领域取得进展,企业如凯赛生物、锦波生物等加码布局,弈柯莱自主研发的燕窝酸获批准入新食品原料清单 [2] 企业布局与产能 - 凯赛生物现有1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产能,在建产能90万吨,并与招商局集团、合肥市政府、海澜之家、宁德时代等合作推进商业化应用 [9] - 华熙生物在天津投入数十亿元建设合成生物中试转化平台,与全球20余所科研院校合作,推动中国生物制造竞争力 [7] - 弈柯莱建成台州与重庆双生产基地,高附加值产品产能达数千吨级,双基地规划产值近20亿元 [7] AI赋能与数据驱动 - AI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加速"设计-构建-测试-学习"(DBTL)循环,赋能微生物细胞工厂构建 [10] - 华东医药利用AI在靶点发现领域将蛋白质结构预测时间从数月压缩至小时级,代谢通路设计效率提升40%-60%,研发成本降低超50% [11] - 弈柯莱组建专业AI团队,构建数据收集整理体系并开展自主算法研究,拥有相关算法专利,多个产品研发效率实现量级提升 [10] 原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 凯赛生物开发农业废弃物如农作物秸秆的高值化利用技术,实现规模化生物制造"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 [16] - 弈柯莱攻关以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醇等一碳化合物为底物的生物合成技术,破解"与民争粮"矛盾 [16] - 富邦科技在生物肥料与禾本科固氮、生物农药与根结线虫防治、生物发酵与食品添加剂领域进行布局 [17] 行业挑战与未来趋势 - 合成生物学面临微生物细胞工厂构建的技术壁垒和发酵纯化环节的工程化挑战 [15] - 未来3-5年合成生物领域将呈现技术迭代加速、应用场景拓展深化的发展态势,AI技术深度赋能将显著提升研发效率 [14] - 行业将进入"去芜存菁"的自然筛选阶段,概念型企业调整定位,具备技术沉淀的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形成竞争壁垒 [14]
海正药业,为何进入合成生物学赛道?
华尔街见闻· 2025-06-22 09:37
公司成立背景与战略定位 - 浙江澐生合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25年6月20日由海正药业(600267)成立,是其布局合成生物学的子公司 [1] - 公司虽对外宣告突然,但实际自2023年起已系统性梳理合成生物学战略,并通过小范围试水验证可行性 [1] - 选择合成生物学是基于69年微生物发酵技术积淀,两者在底层逻辑(工业化生产)上高度契合 [2] 技术路径与核心优势 - 传统微生物发酵依赖天然菌种优化,合成生物学通过基因编辑定向设计"细胞工厂",但两者均依赖大规模发酵与纯化工艺 [2] - 公司核心优势在于将实验室设计的"细胞工厂"蓝图快速转化为吨级工业化产能,而非从零研发 [2] - 差异化竞争路线:依托制药领域积累的生物技术、化学合成及生产管理经验,强化"制造"而非单纯"研发"能力 [3] 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中国合成生物学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主要参与者分为四类:产业化整合者(如漂生合成)、大宗材料领导者(如凯赛生物)、研发平台驱动型(如蓝晶微生物)、药企分拆(如川宁生物) [4][5][8] - 澐生合成定位"中间地带":聚焦高附加值特种原料(如保健品),以产业化能力为核心竞争力,避开大宗商品价格战 [7][9] - 凯赛生物等大宗材料领导者优势在于成本控制与规模效应,蓝晶微生物等初创企业则以技术平台驱动创新 [8] 产品战略与工艺革新 - 首批产品(如骨健康原料)计划2025年8月推出,采用合成生物学路径替代传统虾壳/贝壳提取工艺 [10] - 新工艺优势:原料可再生(葡萄糖/淀粉)、质量稳定、无动物蛋白残留(降低过敏风险)、环保性提升 [10] - 关键挑战在于初期成本控制,需通过规模效应和工艺优化实现与传统工艺成本持平或更低 [11] 未来发展规划 - 不排除外部融资可能,但具体方式与时间未明确规划,目标是通过资本力量成为行业龙头 [12]
经营计划 | 智衍造物(绍兴)生物3大合成生物岗位招聘!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6-19 22:06
公司概况 - 智衍造物(绍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人工智能驱动合成生物学创新的高科技企业,创始人于2020年在美国加州硅谷创建Cardinal Biocraft公司,通过4年发展投入超5000万元建立AI合成生物菌种研发平台,完成PHA、EPA及多种类胡萝卜素管线开发 [1] - 公司在美国加州、安徽合肥、浙江杭州设立三大研发中心,2024年成立绍兴主体,致力于AI与生物制造深度融合,打造研发、生产、运营中心 [1] - 近期完成天使轮融资,定位为"AI+合成生物学"创新企业 [1] 核心优势 - 双引擎驱动:结合AI算法加速基因设计、代谢通路优化和菌种改造,突破传统研发效率瓶颈,实现实验室到工业生产的快速转化 [3] - 工业应用导向:聚焦大规模生物制造需求,开发低成本、高稳定性生物合成解决方案,赋能绿色生物制造 [3] 人才招聘 岗位一:合成生物学-菌种构建及优化 - 职责:领导菌种构建及优化工作,推动生物制造和工业生物技术前沿研究 [4] - 要求: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工程博士,5年以上基因编辑和代谢工程经验,熟悉高通量筛选及AI工具应用 [9] - 地点:安徽合肥 [7] 岗位二:发酵工程/高通量筛选科研人员 - 职责:开发高通量筛选流程、发酵工艺放大(50L以上)、跨尺度数据建模及产业化验证 [10] - 要求:生物工程/发酵工程博士或硕士(5年经验),需具备高通量平台构建、生物反应器操作或AI模型应用等至少1-2项技能 [11] - 地点:浙江杭州 [11] 岗位三:科研助理 - 职责:执行小试发酵(5L-50L)、中试放大(50L-500L)支持、工业化生产衔接及SOP制定 [12] - 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需掌握微生物培养、发酵罐操作等基础技能,有中试经验者优先 [13] 行业动态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智造"赛道及绿色化工、未来食品、农业、美妆原料四大应用领域 [14] - 大会目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品规模化及人才挖掘,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趋势 [14]
详细议程安排!6月19-20日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应用大会在深圳!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6-19 22:06
第二届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应用大会 九大活动精彩安排 | | 第二届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应用大会 日程安排 | | --- | --- | | 6月19日 上午 | 开幕+主题报告 | | 6月19日 下午 | 未来食品与功效物质开发智造智用专题 | | 6月19日 下午 | SCC细胞健康产业专题 | | 6月20日 上午 | AI+合成生物制造创新发展专题 | | 6月20日 上午 | 精准开发与产业创新专题 | | 6月20日 上午 | 生物医药产业专题暨留・在光明-光明留学人员嘉年华 | | 6月20日 下午 | 大健康与美妆产业智造智用专题 | | 6月20日 下午 | 传统产业与新生物制造交叉创新专题 | | 6月20日 下午 | 创新项目投融资路演 | 免费报名通道 第二届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应用大会 时间: 2025年6月19-20日 上 午 9:00-18:00 地点: 中国·深圳·光明区·卫光生命科学园一楼学术报告厅(导航:卫光生命科学园) 扫码免费报名参会 详细会议流程 大咖嘉宾6月19-20日 相约鹏城 育成绩 物理 www.ziang with and and and and and ...
合成生物学周报:工信部启动生物制造中试平台计划,南林大研发非粮生物基隔热材料-20250618
华安证券· 2025-06-18 21: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安证券化工团队《合成生物学周报》面向一、二级市场,汇总国内外合成生物学企业信息 [3] - 生命科学前沿研究活跃,生物技术融入经济社会,国家发改委印发规划,生物经济万亿赛道将出现 [3] 各部分总结 二级市场表现 - 本周(2025/06/09 - 2025/06/13)合成生物学领域个股整体上涨 9.36%,排名第 1 [17] - 涨幅前五公司为苏州龙杰(+18%)、翰宇药业(+12%)、亿帆医药(+11%)、苑东生物(+11%)、百济神州(+9%),1 家化工、3 家医药、1 家生物医药 [20] - 跌幅前六公司为嘉必优(-7%)、贝瑞基因(-7%)、华恒生物(-6%)、华熙生物(-6%)、莲花健康(-5%)、保龄宝(-5%),4 家食品或生物医药、1 家生物医药、1 家化工 [23] 公司业务进展 - 虹摹生物与易智唯思合作打造“虹摹 - 易智唯思生物制造 AI 智能体创新中心”,推进“AI 工程师生物智造套件”,助力产业智能化转型 [26] - 宜可生物在苏州太湖新城落地,推进 PHA 生物塑料树脂产业化,规划建研发中心与万吨级生产基地,全球 PHA 市场预计 2030 年达 3.67 亿美元 [26] - 中环新能源与霍尼韦尔 UOP 合作,共建可持续航空燃料全产业链,首个项目拟 2027 年前在合肥周边启动 [27] - 巴斯夫完成 Rheovis 系列生物基替代,新产品生物基含量 35%,碳足迹减 30% [28] - 阿斯利康与石药达成超 50 亿美元战略合作,阿斯利康支付 1.1 亿美元预付款,设研发与销售里程碑付款 [29] 行业融资跟踪 - 2025 年以来近百家企业完成新融资 [33] - 景嘉航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用于核心管线开发,有 8 条在研管线,JJH002 进入 IIT 阶段 [34] - Mosanna Therapeutics 完成 8000 万美元 A 轮融资,推进 MOS118 II 期临床开发及管线拓展 [34] 公司研发方向 - 君实生物“二合一”重组蛋白猴痘疫苗 JT118 获 NMPA 受理,有望填补国内猴痘疫苗空白 [39] - 巨石生物抗体偶联药物 SYS6040 获美国 FDA 临床批准,针对晚期实体瘤有广谱杀伤潜力 [39] - 苏尔寿开设 PLA 瑞士创新技术中心,专注可再生生物聚合物工艺开发与规模化生产 [40] - Boss Design 推出生物聚氨酯环保座椅系列,Uma 碳足迹降 75%,Mila 具极简环保特色 [40] 行业科研动态 - 研究在细菌中发现可合成红藻天然产物类二萜的合酶,构建生物合成路径模型 [42] - 提出“溶剂切换”策略,将废弃 PET 高效解聚为 TPA 与 EG,选择性合成 LA 或 GA [42] - 通过改造酿酒酵母代谢,实现氧化还原平衡与 ATP 供应,提升非乙醇产物得率 8 - 11 倍 [42] 周度公司研究 - BioNTech 是德国生物技术公司,以 mRNA 技术为核心,开发癌症、传染病疫苗及再生医学疗法 [43] - 核心研究方向是用 mRNA 技术构建个体化免疫治疗方案,拓展至多种疾病疫苗开发及管线布局 [44] - 2023 年收购 InstaDeep 加强 AI 驱动药物开发能力,交易约 5 亿欧元 [45] - 2025 年拟全股票收购 CureVac,强化 mRNA 抗癌免疫疗法能力 [46] 重点事件分析 - 上海交大倪俊团队构建 iMECS 系统,将木质素转化为多种高附加值天然产物 [50] - 以阿魏酸合成姜黄素,产量提升至传统方法 14.5 倍;合成香兰素,产量 106.0 mg/L,转化率 98.21% [51] - 从对香豆酸合成覆盆子酮,产量达 118.9 mg/L,生产力提升近 48 倍;合成白藜芦醇和柚皮素,产率分别达 211.3 mg/L 与 229.1 mg/L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