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
icon
搜索文档
丰倍生物主板IPO过会
北京商报· 2025-08-07 20:08
IPO审核结果 - 丰倍生物主板IPO于8月7日上会获得通过 [1] 公司业务与募资计划 - 公司为废弃资源综合利用领域高新技术企业 主要从事废弃油脂生产资源化产品 [1] - 拟募集资金7.5亿元 用于新建年产30万吨油酸甲酯 1万吨工业级混合油 5万吨农用微生物菌剂 1万吨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副产品生物柴油5万吨 甘油0.82万吨项目 [1] 上市委关注要点 - 要求说明2024年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情况下 主营业务收入保持增长但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较2023年下降或持平的原因及合理性 [1] - 要求解释2024年期间费用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合理性 [1] - 要求结合2024年经营数据及核查情况 说明工业级混合油销售收入和期间费用的真实性 [1] - 要求结合产品结构变化 竞争优劣势 贸易政策 发展规划 技术储备及募投产能消化情况 说明生物燃料收入是否存在持续下滑风险 [2] - 要求分析工业级混合油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及经营业绩稳定性 [2] - 要求评估相关风险提示是否充分 [2] IPO进程时间线 - 主板IPO于2023年6月8日获得受理 同年7月5日进入问询阶段 [1]
丰倍生物沪主板IPO过会 深耕废弃资源综合利用领域
搜狐财经· 2025-08-07 19:45
公司概况与行业地位 - 丰倍生物是一家专注于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的高新技术企业 主营业务以废弃油脂资源综合利用为主 油脂化学品业务为辅 形成废弃油脂-生物燃料-生物基材料的完整产业链 [1] - 公司是国内废弃油脂资源综合利用第一梯队企业 在生物柴油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特别是在农化细分应用领域地位突出 [1] - 根据产能统计 公司位居生物柴油行业前列 具备进入欧盟市场的ISCC资质认证 生物柴油配方产品在国内农化领域市场占有率领先 [2]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主要产品包括生物基材料(农药助剂 化肥助剂 工业级混合油)和生物燃料(生物柴油)以及油脂化学品(DD油 脂肪酸) [1] - 公司拥有144项专利 其中31项国内发明专利和3项国际发明专利 形成以基础研究 材料开发 应用开发为核心的创新体系 [2] -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 公司在研发领域持续投入大量资源 [2] 客户合作与市场拓展 - 与农化领域龙头企业达成长期合作 包括丰乐种业 久易股份 泸天化 四川美丰 芭田股份等优质客户资源 [2] - 生物柴油配方产品主要应用于国内农化领域 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3年营收17.09亿元 净利润1.3亿元 [2] - 2024年营收19.48亿元 净利润1.24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4.78亿元 净利润0.85亿元 [2] 募投项目规划 - 本次IPO拟募资7.5亿元 用于新建年产30万吨油酸甲酯 1万吨工业级混合油 5万吨农用微生物菌剂 1万吨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副产品生物柴油5万吨 甘油0.82万吨项目 [3]
IPO审1过1
梧桐树下V· 2025-08-07 18:33
公司IPO进展 - 苏州丰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板IPO申请于8月7日获得上交所上市委审核通过 [2] - 保荐机构为国泰海通 律所为上海方达 审计机构为中兴华 [3] 主营业务与产品结构 - 公司为废弃资源综合利用领域高新技术企业 主营业务以废弃油脂资源综合利用为主 油脂化学品业务为辅 [4] - 废弃油脂资源综合利用业务主要产品包括生物基材料(农药助剂 化肥助剂等)和生物燃料(生物柴油) [4] - 油脂化学品业务主要产品为DD油 脂肪酸等 [4] 股权结构与控制人 - 平原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直接持股59.78% 通过众和商务和福倍汇盈间接控制25.62% 合计控制85.40%股份 [5] - 平原担任公司董事长 其持股不存在质押或争议情况 [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0,869.32万元 172,778.32万元 194,801.63万元 [6] - 同期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91.98万元 12,304.05万元 11,531.91万元 [6] 上市委关注重点 - 问询2024年客户及产品结构调整下 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下降的合理性 以及期间费用率低于同行的原因 [7] - 要求说明工业级混合油销售收入和期间费用的真实性 [7] - 关注生物燃料收入持续下滑风险 工业级混合油收入增长可持续性 以及经营业绩稳定性 [7] 公司基本情况 - 前身成立于2014年7月 2022年3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发行前总股本10,760万股 [4] - 拥有6家全资一级子公司 2家全资二级子公司和1家全资三级子公司 [4] - 截至2024年末员工总数344人 [4]
丰倍生物应收款数据疑点多,募投项目信息与公开报道不符
环球网· 2025-08-07 15:51
客户与销售数据矛盾 - 丰倍生物披露2024年对第五大客户浙江伊宝馨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金额为6106.78万元 但伊宝馨年报显示当年第一大供应商采购金额仅为5497.59万元 存在超过600万元数据差异 [1] - 公司未回应数据矛盾原因 [1] 应收账款客户风险 - 2024年末第三大应收账款客户南通铂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欠款金额达758.39万元 该客户未出现在2023年前五大应收账款名单中 意味着相关应收款全部形成于2024年度 [1] - 南通铂润2024年营业收入为零且净利润亏损227.39万元 零营业额公司却产生数百万元采购业务的商业合理性存疑 [2] - 第二大应收账款客户山东海科化工有限公司涉及金额834.43万元 该公司已被法院下达限制消费令 [2] 募投项目信息披露差异 - 募投项目计划年产30万吨油酸甲酯、1万吨工业级混合油、5万吨农用微生物菌剂、1万吨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副产品生物柴油5万吨、甘油0.82万吨 [3] - 招股书披露项目用地面积为68679.77平方米 但政府公示信息显示拟新增用地68745.9平方米(约103.1亩) 存在数据不一致 [3]
中再资环股价微跌0.22% 子公司获1296万元政府补助
搜狐财经· 2025-08-06 01:01
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5日收盘价4.46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01元 日内波动区间4.44-4.48元 [1] - 当日成交量117968手 成交金额0.53亿元 开盘价4.47元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专注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务 属于环保行业 [1] - 通过全资子公司开展资源循环利用业务 2024年该业务收入占比达99.93% [1] 财务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55亿元 净利润亏损205万元 [1] - 全资子公司2025年7月获政府补助1296万元 占2024年度审计归母净利润57.67% [1] 资金流向 - 8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915.73万元 占流通市值0.12% [1] - 近五个交易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入484.84万元 占流通市值0.07% [1]
中再资环:获得政府补助1296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16:34
公司财务补助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再生(黄冈)资源循环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收到政府补助1296万元 [2] - 该补助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2] - 补助金额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57.67% [2] 公司业务结构 - 2024年1至12月份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中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占比99.93% [2]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0.07% [2]
紧抓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机遇 丰倍生物IPO即将上会
证券日报· 2025-08-05 14:41
公司概况 - 苏州丰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国内废弃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 [1] - 公司形成了"废弃油脂—生物燃料(生物柴油)—生物基材料"的废弃资源再生产业链 [1] - 公司依托油脂综合利用核心技术和渠道优势,为客户提供油脂化学品 [1] 研发与技术实力 - 2022年至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达1.63亿元 [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已获得144项专利 [1] - 公司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 [1] - 挂牌"江苏省油脂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苏州市油脂改性及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 [1] 上市进展 - 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2025年8月7日审议公司首发事项 [1] 募投项目 - 拟募集资金重点投入生物柴油(含油酸甲酯)、工业级混合油、甘油、农用微生物菌剂及复合微生物肥料等项目的扩产建设 [2] - 募投项目高度契合国家循环经济战略与产业政策导向 [2] - 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公司产能规模,巩固市场地位 [2]
本周1只北交所新股申购 又一行业龙头闯关科创板IPO
证券时报· 2025-08-04 08:07
本周新股申购安排 - 本周(8月4日至8日)仅1只新股可申购 为北交所新股天志高机械(证券代码未直接提供)[1][2] - 天志高机械发行价17.41元 发行市盈率15.05倍 低于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动态市盈率30.88倍[2] 志高机械业务与财务 - 公司专业从事凿岩设备和空气压缩机研发生产销售 为国家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 - 产品涵盖"志高掘进"、"ZEGA"系列钻机及螺杆机 应用于矿山开采、工程建设、装备制造等领域[2][6] - 2023年营收8.4亿元 2024年营收8.88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4.69亿元[2] - 2023年净利润1.04亿元 2024年净利润1.05亿元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0.6亿元[2] - 拟募资3.95亿元 用于年产300台智能化钻机生产线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2] IPO上会企业概况 - 本周4家企业IPO上会:上证主板丰倍生物、科创板节卡股份、北交所中诚咨询和南特科技[3] - 丰倍生物主营废弃油脂综合利用 形成"废弃油脂—生物柴油—生物基材料"产业链[3] - 2023年营收17.09亿元 2024年营收19.48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14.78亿元[3] - 2023年净利润1.3亿元 2024年净利润1.24亿元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0.85亿元[3] - 拟募资7.5亿元 投建年产30万吨油酸甲酯等项目[3] 节卡股份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协作机器人制造商 兼营机器人系统集成业务 属国内"协作机器人三杰"之一[1][3][4] - 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 客户包括丰田、中国中车、立讯精密等知名企业[4] - 2022年营收2.81亿元 2023年营收3.5亿元 2024年营收4亿元 连续三年增长[4] - 拟通过IPO募资投入智能机器人生产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4] 行业政策导向 - 科创板对节卡股份等未盈利科技型企业提供支持 体现制度包容性及服务科技创新的政策导向[1]
IPO上会在即!丰倍生物取消2.5亿元补流项目
北京商报· 2025-08-03 11:39
公司上市进展 - 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8月7日召开2025年第29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审核苏州丰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发事项 [1] - 公司主板IPO于2023年6月8日获得受理当年7月5日进入问询阶段 [1] 募投项目调整 - 公司取消原定募投项目中的"补充流动资金项目"该项目原计划募投金额2.5亿元 [1] - 取消募资补流项目后本次冲A拟募资金额缩水至7.5亿元 [1] 新建项目规划 - 拟投资新建年产30万吨油酸甲酯1万吨工业级混合油5万吨农用微生物菌剂1万吨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副产品生物柴油5万吨甘油0.82万吨项目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一家废弃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以废弃油脂生产资源化产品 [1]
研判2025!中国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图谱、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及未来前景展望:格林美营业收入瑶瑶领先[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0 09:45
行业概述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是指对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加工、再利用的活动,核心目标是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将废弃物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 - 按废弃物来源可分为工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综合利用,按资源利用方式可分为直接回收利用、循环再生利用、能量转化利用、综合处理与资源化 [2] - 2024年我国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营业收入达12043亿元,同比增长2.70%,利润总额达228.2亿元,同比增长2.61%,2025年1-4月营业收入已完成3776.7亿元,实现利润41亿元 [1][12] 市场政策 - 近年来国家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等多项政策,支持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行业发展 [4] - 政策内容包括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推动再生资源高水平循环利用、鼓励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延伸、推广"工业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新模式等 [6] - 到2025年目标在全国培育一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典型城市和企业,废旧家电家具回收量比2023年增长15%以上 [6]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废弃物来源广泛,包括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商业活动和农业生产产生的各类废弃物,收集渠道包括个体回收者、社区回收站、企业直收和垃圾清运公司 [7] - 中游为再生产品生产,再生资源作为原料应用于制造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纸张、建材等领域 [8] - 2024年我国11个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4.01亿吨,同比增长6.5%,其中退役风电光伏设备、报废机动车、废电池回收量增幅显著,分别增加145.2%、79.2%和23.0% [10] 竞争格局 - 行业整体格局分散,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3841个,同比增长11.43%,除废电池利用等细分赛道外,多数领域进入门槛较低 [16] - 代表企业包括格林美、首创环保、骆驼股份等,2024年格林美以332亿元营业总收入领先,首创环保和骆驼股份分别完成200.5亿元和155.9亿元 [17][18] - 格林美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务收入74.4亿元,占总营收22.4%,怡球资源专注于废铝再加工,该业务收入占比达99.74% [20][22] 发展趋势 - 未来行业将加强产业链协同,形成从废弃物产生到再生产品生产与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模式 [24] - 企业将加快海外布局,开拓东南亚、非洲等市场,同时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资源循环利用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