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制作与发行
搜索文档
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收购控股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暨关联交易的进展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05 12:51
关联交易概述 - 公司于2024年11月22日通过董事会决议 以现金收购上影集团持有上影元14%股权和上美影持有5%股权 对应转让价格预计分别不超过4902.80万元和1751.00万元[1] - 交易对手方为关联方上影集团和上美影 标的公司为上影元(上海)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 - 最终实际转让价格以经资质评估机构评估并获国资监管部门备案的评估价值为准[1] 标的公司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上影元总资产11928.42万元 总负债3519.23万元 所有者权益8409.19万元[2] - 2024年度上影元营业收入9386.52万元 净利润2750.20万元[2] - 经评估机构确认 标的公司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34850万元(叁亿肆仟捌佰伍拾万元整)[2] 交易定价与完成情况 - 最终交易定价以备案评估结果为基础 上影集团14%股权对应转让价款4879.00万元 上美影5%股权对应转让价款1742.50万元[3] - 交易完成后公司持股比例升至70% 上美影持股30% 上影集团不再直接持股[3] - 截至公告日已完成全部交割手续 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将于近期办理完成[3]
上海电影:关于收购控股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暨关联交易的进展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9-04 21:38
股权收购交易 - 公司以现金形式收购上影集团持有的上影元14%股权 对应转让价款4879万元 [2] - 公司以现金形式收购上美影持有的上影元5%股权 对应转让价款1742.5万元 [2] - 交易完成后公司对上影元持股比例提升至70% 上美影持股30% 上影集团不再直接持股 [2] 交易执行进展 - 已完成与上影集团和上美影的全部交割手续 [2] - 将于近期办理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2]
上海电影: 关于收购控股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暨关联交易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4 18:18
交易概述 - 公司收购控股子公司上影元14%和5%的少数股东权益 对应转让价格预计分别不超过4902.80万元和1751.00万元[1] - 交易对方为上影集团和上美影 交易方式为现金收购[1] - 交易已通过董事会独立董事专门会议、第五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和监事会审议[1] 标的公司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上影元总资产11928.42万元 总负债3519.23万元 所有者权益8409.19万元[2] - 2024年度上影元营业收入9386.52万元 净利润2750.20万元[2] - 经评估标的公司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34850万元[2] 交易定价与结构 - 最终交易定价以评估结果为基础并经国资监管部门备案 上影集团14%股权作价4879.00万元 上美影5%股权作价1742.50万元[2] - 交易完成后公司持股比例增至70% 上美影持股30% 上影集团不再直接持股[2] - 交易已完成全部交割手续 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将于近期办理完成[3]
谁把国产剧变成了华而不实的“月饼礼盒”?
36氪· 2025-09-01 10:18
行业营销模式转变 - 传统剧集生命周期缓慢且信息稀缺 从开机到播出通常需要一年半载 形成自然情绪蓄水期和完整叙事闭环[1] - 当前剧集市场进入倍速生存模式 制作宣发和播出节奏全面压缩 内容未完成即被预设营销流程推动[3] - 宣传从项目立项深度介入 成为前置环节而非后期配套 剧集命运被捆绑在宣传轨道上疾驰[4] 营销策略与执行 - 官宣阶段从单纯公布阵容转变为概念预售 通过顶流演员和知名导演制造全网热搜 例如古装大制作使用"东方修仙宇宙"等标签让市场提前纳入必爆清单[7] - 路透阶段从抵制转为关键营销手段 代拍粉丝站和剧方形成利益共谋 选择性投喂物料维持社交媒体存在感 例如《这一秒过火》拍摄期间片段实时登上抖音热搜[9] - 预告片阶段通过1-2分钟高密度剪辑视频 搭配顶流大导S+项目标签 将期待值推向顶峰并直接转化为预约数据 成为平台招商画饼重灾区[11] 市场反应与口碑变化 - 正片上线后出现预期与现实致命断层 营销透支信任导致观众失落感放大 例如某古装大剧路透惊艳但正片充斥慢动作和替身 口碑数天内从爆款沦为速抬[14][15] - 营销反噬形成恶性循环 观众因内容支撑不起热搜产生逆反心理 例如某都市剧营销独立女性概念但实际为玛丽苏套路 引发愤怒指责[15] - 平台采用流水线式淘汰机制 根据头几集数据判断盈利潜力 不理想即减少资源投放 完成档期和流量快速迭代[15] 创作生态与内容质量 - 创作者思维被重塑 剧本创作被迫在前几集甚至前几分钟丢出高能片段 迎合短视频传播逻辑切割爽点泪点名场面[18] - 长线叙事和人物成长被牺牲 叙事节奏碎片化导致同质化严重 古装仙侠千篇一律特效山河 都市剧复制粘贴职场玛丽苏[18] - 观众耐心消耗殆尽 追剧变为速食消费 首周未炸出水花则难被等待 中段质量跟不上即被弃剧[18] 数据表现与行业效率 - 头部剧集播出后数据波动显著 例如《庆余年2》首日热度32906 峰值达34389 《与凤行》首日28500 峰值31785[19] - 速生速死模式带来高效率和低风险 平台快速甄别项目价值 制作方加速回笼资金 观众持续获得新鲜感[21] - 行业陷入八百倍速循环 虚假繁荣被迅速撕裂 缺乏内在支撑剧集快速现形 真正经典作品越来越少[21]
博纳影业(001330):AI+影视战略加速推进 关注储备内容上线节奏
新浪财经· 2025-08-31 14:38
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实现营收6.73亿元,同比增长5.09%,归母净亏损10.56亿元,同比扩大661.93%,扣非净亏损10.92亿元,同比扩大637.75% [1] - 2025Q2营收1.48亿元,同比下降26.39%,归母净亏损1.00亿元,同比收窄30.30%,扣非净亏损1.07亿元,同比收窄19.70% [1] - 亏损主要由于部分投资与推广影片受市场表现波动影响 [1] 影院业务 - 2025H1全国电影票房292.3亿元,同比增长23.0%,观影人次6.4亿,同比增长16.9% [2] - 公司旗下影院票房收入4.39亿元(不含服务费),同比增长12.81%,电影院业务营收5.44亿元,同比增长7.75% [2] - 截至2025H1院线加盟135家影院(含105家旗下影院及30家外部加盟),影投自有影城110家,银幕总数903块 [2] - 院线市场份额1.86%(同比下降0.10个百分点),位列全国第16;影投市场份额1.66%(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位列全国第6 [2] - Q2受电影大盘低迷及固定成本刚性影响,影院业务预计亏损 [2] 影视内容业务 - 电影业务2025H1收入1.41亿元,同比下降9.44%,投资与推广影片3部,总票房4.41亿元 [3] - 出品《蛟龙行动》票房3.9亿元,协助推广《帕丁顿熊3》票房4564万元、《插翅难飞》票房128万元 [3] - 海外影片投资收入1.59亿元,主要来源于参与投资的《好莱坞往事》《一条狗的回家路》《喋血战士》全球票房分成 [3] - 剧集业务营收85.91万元,同比增长100%,长剧《上甘岭》持续发行,短剧《天罗地网》上线后红果热度值达2281万 [3] 战略布局 - 2025年7月成立全资子公司博越星纪蓝图,推进AI+影视战略,以"完整电影工业化体系+生成式AI技术"构建智能生产模式 [4] - 业务布局涵盖短剧制作、IP电影开发、影视垂直模型及行业技术解决方案,重点推进三星堆IP系列内容开发 [4] - 影片储备包括主旋律题材《蛟龙行动(别版)》(定档8月30日)、《克什米尔公主号》、《四渡》,多元类型片《她杀》《蛮荒禁地》等 [5] - 参投外片包括《阿凡达3》,剧集储备《钦差大臣林则徐》《东江纵队》,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2》 [5] 行业动态 - 全国电影市场2025H1呈现复苏态势,票房与观影人次同比显著增长 [2] - 公司通过多元化内容储备与AI技术融合探索新增长点,应对市场波动 [4][5]
博纳影业: 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股份上市流通提示性公告(太平洋证券)
证券之星· 2025-08-30 01:46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份概况 - 公司于2022年8月1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274,903,797股 [1] - 首次公开发行前公司总股本为1,099,615,187股 发行后总股本增加至1,374,518,984股 [1] 股本结构及变动情况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总股本为1,374,518,984股 其中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占比76.77% [2] - 自上市以来公司未发生股份增发、回购注销、转增股本等导致股份变动的情形 [2] - 本次解除限售股份数量为10,308,894股 占公司总股本的0.75% [1][4] 股东承诺履行情况 - 股东太平洋证券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回购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 [3] - 该股东承诺履行进展正常 不存在变更承诺或违反承诺的情形 [3] - 公司股票未出现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的情形 不触及锁定期延长条件 [4] 股份解除限售安排 - 本次解除限售股东为太平洋证券 持有限售股份10,308,894股 全部解除限售 [4] - 解除限售后公司有限售条件股份由319,340,899股减至309,032,005股 占比从23.23%降至22.48% [4] - 无限售条件股份由1,055,178,085股增至1,065,486,979股 占比从76.77%升至77.52% [4] 合规性确认 - 股东太平洋证券不存在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或违规担保情形 [4] - 保荐机构确认本次限售股份上市流通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股东承诺要求 [5]
欢喜传媒(01003)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亏损1.02亿港元 同比扩大14.8%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22:57
财务表现 - 收益及电影投资收入净额1.8亿港元 同比增长56.19%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02亿港元 同比扩大14.8% [1] - 每股基本亏损0.03港元 [1]
《再见,坏蛋》官宣撤档,这部吴京出品的电影上映6天票房仅26.7万
第一财经· 2025-08-29 17:53
电影撤档与票房表现 - 电影《再见,坏蛋》于8月28日官宣撤档 片方称因综合考量做出此决定 期待未来重新相遇 [3] - 该片为剧情喜剧片 以武汉老城区市民生活为背景 讲述追债人与男孩豆豆的故事 展现平凡人的善良与温情 [4] - 影片于8月22日上映 上映6天累计票房仅26.7万元 分账票房25.4万元 其中片方分账9.3万元 影院分账13.3万元 [4] 主创团队与出品方 - 电影由俞钟编剧并执导 陈明昊 陈宇喆 陶慧领衔主演 [4] - 出品方包括武汉好只大马猴影业 北京登峰国际文化传播 嘲风影业 湖北文化产业发展投资等公司 [10] - 演员吴京通过社交媒体推荐该片 称其"小体量有大能量 用寻常温暖烟火给无常有力反击" [7] 关联企业分析 - 北京登峰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联合出品方之一 成立于2008年5月 注册资本300万元 实缴资本300万元 参保人数20人 [10][11] - 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吴燕 吴京担任监事并为企业实际控制人 经营范围涵盖电影摄制 发行 文化艺术交流等活动 [10][11] - 吴京名下关联7家企业 其中6家为开业状态 包括登峰国际 墨境天合无锡数字图像科技 北京好马文化传媒等 涉及文化 影视 科技领域 [12][13]
聚焦女性家庭与职场双重成长,中国移动咪咕短剧《妻本善良》蓉城开机
环球网· 2025-08-28 19:11
项目概况 - 网络剧《妻本善良》于8月27日在成都正式开机 预计2026年上半年上线 [1][8] - 该剧改编自咪咕签约小说《再见爱人:契约到期,替身跑不掉》 定位豪门大女主复仇题材 融合家庭悬疑与女性成长叙事 [1][4][5] 制作与出品方 - 由北京君屹影视 陕西星耀光影 咪咕数字传媒等公司联合出品 旌奥影业 音药配方等公司联合制作 [1] - 咪咕作为出品方与独家发行方 深度绑定中国移动超10亿级生态资源矩阵 [7] 内容与题材特点 - 以新闻记者苏黎误入豪门为主线 聚焦女性对抗家庭与职场PUA困境 传递女性独立价值观 [4][5][7] - 融合豪门权谋与职场成长元素 突破单一情感窠臼 强调现实感与爽感平衡 [4][5] 主创团队与演员 - 由张旸担任总制片人 刘爱东执导 孙艳黎 杨晔敏编剧 [1] - 赵夕汐分饰苏黎与顾青玫两角 林泽辉饰演穆少泽 两人为第二次合作 [4] 行业战略与定位 - 咪咕构建"剧本孵化-精品制作-全域分发"产业闭环 依托IP储备与数字化宣发生态形成差异化优势 [7] - 短剧行业迈向千亿级规模 该剧是咪咕在"女强悬疑+家庭议题"IP影视化方向的重要探索 [7]
短剧当道的年代,长剧《生万物》为何一骑绝尘?
齐鲁晚报· 2025-08-28 18:21
剧集表现 - 爱奇艺年代剧《生万物》站内热度值达10762 升至平台历史第二 [1] - 央八酷云实时关注度最高突破4% 创2024年央八年度最高纪录 [1] - 云合单日有效播放量破亿 成为2024年首部达成此数据的剧集 [1] 受众结构 - 爱奇艺后台数据显示25岁以下用户占比32% [4] - 央视索福瑞数据显示40岁以上观众占比达35% [4] 创作理念 - 导演强调真实场景呈现 通过庄稼麦浪山峰大雪等自然元素增强观众沉浸感 [4] - 对原著进行多维度改编:时间跨度从四代人浓缩至1927-1947年二十年 [5] - 主线聚焦两代人命运 重塑主角封大脚从窝囊废到英勇救人的形象 [5] 内容价值 - 长剧核心优势在于思想精髓与反思空间 区别于短剧的瞬时娱乐性 [4][5] - 作品精神内核聚焦中国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与崇拜 [6] - 传递与命运抗争的乐观精神 展现将苦日子过成花的民族韧性 [6] 行业趋势 - 导演认为长剧需求从100部缩减至50部 但始终是市场刚需 [5] - 提出长短剧并行发展理念 类比为平行车道各有存在价值 [5] - 探索长剧短剧化创新模式 例如将120回《红楼梦》改编为每集8-10分钟短剧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