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短剧
icon
搜索文档
2025H1海外微短剧:预估收入超45亿,月活占比不足10%,IAA、IAP、IAAP将三分天下
36氪· 2025-08-04 17:13
海外微短剧收入规模预估 - 2025年全年海外微短剧总收入有望突破45亿美元 [3] - 2025年增速达164%,市场处于用户渗透和变现效率双升的红利期 [3] - 内购收入占比显著领先,因海外用户更倾向“付费去广告” [3] - 拉美、印度、东南亚等地区免费模式崛起,拉动IAA收入增长 [3] 总体用户规模预估 - 海外短视频用户大盘规模近20亿,潜在微短剧用户规模预计为9亿 [6] - 当前海外微短剧月活用户量仅8千万,占比不足10% [6] - 潜在用户规模是当前的11倍以上,市场渗透率低,成长空间巨大 [6] - 行业处于用户规模从“小众”向“大众”突破的关键期 [6] 海外短剧APP内购收入和下载量 - 2025上半年海外微短剧APP双端内购收入累计达10.79亿美元(约77.58亿人民币) [9] - 下载量累计达6.65亿次,6月较1月增长5300万次,增长率达62.87% [9] - 内购收入同比增长158%,6月较1月增长17.41% [9] - 东南亚市场贡献超10%内购收入,较去年下半年提升2.1倍 [9] - 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增长显著,下半年重点关注 [9] 海外短剧APP投放趋势 - 2025年H1投放APP数量达309款,同比增长109.5% [12] - 平均每月新增27款APP,市场供给能力持续活跃 [12] - 国内厂商加速出海,本土厂商入局,市场快速扩张 [12] - 投放区域从欧美向东南亚、中东、拉美、非洲等地区延伸 [12] 素材投放大盘 - 2025H1在投素材量达442.7万组,新增素材占比83.4% [15] - 4-6月每月环比增长4%-5%,增速逐步收窄但持续增长 [15] - 4月新增素材爆发增长12%,带动总量跃升7.15% [15] - 行业进入存量竞争,厂商通过多素材测试寻找爆款 [15] 作品类型与题材分布 - 女频素材占比77.05%,男频占比22.95% [17] - 情感、都市、逆袭三大题材占比达70% [17] - 女频与都市、情感组合为全球爆款公式 [17] - 国内热门题材如系统、科幻、赘婿在海外接受度较低 [17] 本土剧与翻译剧素材投放比例 - 本土剧素材161.6万组,译制剧素材150.6万组 [20] - 6月本土剧投放量超过译制剧,差距仅1.8万组 [21] - 译制技术提升削弱本土剧紧迫性,本土制作供不应求 [21] - Q1假期推动本土剧批量投放,Q2产能矛盾导致供给断层 [21] 各地区投放素材数分布 - 欧美稳居第一梯队,东南亚和拉美为第二梯队 [22] - 投放素材超100万组的国家占12席 [22] - 欧美偏好多样化情感,东南亚偏爱家庭伦理,拉美喜爱逆袭爽文 [22] 重点题材趋势 - 海外创作空间更开放,情感类题材可更大胆 [25] - 东亚偏爱爱豆、总裁,欧美偏好双男主、黑帮等猎奇题材 [25] - 中东/印度偏好长老、宗教家族继承人等人设 [25] 商业模式分析 - IAAP模式短剧APP占比最高且数量扩大 [28] - IAA模式APP占比逐月提升至35% [28] - 部分付费APP增加广告激励模式,免费APP占比提升 [28] 海外热投微短剧及APP排行榜 - TOP20 APP占下载量78%,5款免费APP闯入TOP20 [31] - 头部APP占总收入六成,ReelShort和DramaBox内购收入均超1.8亿美元 [32] - ReelShort(2.26亿美元)和DramaBox(1.84亿美元)合计占TOP20收入45% [33] - FlickReels凭借本土化银发垂类内容闯入收入榜TOP10 [33] - 尾部APP与头部收入差距超10倍,马太效应显著 [33]
“AI大模型+数千创作者”助力微短剧出海
新华日报· 2025-08-04 10:46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自研AI创作平台"北斗智影"提供短剧内容自动识别分析、剪辑建议(如"黄金3秒"和"结尾悬念")及一键剪辑翻译功能 [1] - 公司依托AI生成、智能分发和变现支持技术构建覆盖"创作—分发—变现"的全链路生态 已与多家微短剧内容平台合作 [2] - 平台收录超6万部小说、微短剧和影视剧版权 供创作者安全进行二次创作并一键分发至视频平台 [2] - 平台通过预生成搜索口令或跳转链接追踪创作者推广效果 用户通过对应链接付费后即记录分佣 [2] - 公司现有约70名员工 其中一半为研发人员 主要专注微短剧海外市场推广 [2] - 平台当前拥有约6000名创作者 每人持有1-3个社交平台账号 用户平均日增长近百位 [2] - 网页端平台已上线 未来将开发安卓、iOS移动端APP及适配各电脑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 [2] 行业市场数据 - 2023年中国微短剧投流规模达312亿元 2024年预计约为420亿元 2025年预计接近400亿元 [1] - 行业竞争激烈 制作方通过剪辑精彩片段进行付费推广 引导用户付费解锁剧情或通过广告分成盈利 [1] 发展战略 - 公司本月将赴马来西亚拓展合作 与当地微短剧平台洽谈 复制微短剧出海模式 [3] - 计划教海外创作者使用平台参与剧集推广 并拓展反向业务将东南亚等地区短剧通过二创在中国推广 [3]
如火如荼的微短剧,盈利模式悄然生变
新华日报· 2025-08-04 10:12
市场规模与用户 - 微短剧市场规模突破634亿元,用户规模达6.9亿,覆盖68.4%的网民,受众从年轻人扩展到全年龄段 [1] - 微短剧具有时长短、投资小、创作快、题材灵活多样等特点,延伸出"竖屏经济学" [1] 制作流程与挑战 - 微短剧制作流程包括选题敲定、剧本撰写、拍摄筹备、立项、拍摄、后期制作、投流发行及数据分析 [2] - 剧本打磨耗时3-6周,平均改8-12稿,极端项目改20稿以上,单稿往返周期2-3天 [3] - 竖屏短剧要求1.5-2.5秒一次镜头切换,情绪"钩子"需在3秒内抛出,后期审核返工率高达40% [3] - 头部短剧演员档期紧张,主演一天可收到5本以上剧本,同时在聊项目10部以上 [3] 成本结构 - 早期微短剧成本1万-2万元,现普通剧成本50万元,高配置剧80万-150万元 [4][5] - 例如《柔弱世子妃掀翻全京城》投入超150万,剧本开发占15%,演员费用占40%,制作费占35%,宣发费占10%以上 [5] 盈利模式 - 传统盈利模式包括付费分账、广告分成、流量变现 [5] - 新兴模式包括剧集定制、IP延伸、直播带货联动、文旅合作 [5][6] - 百川短剧采用"流量漏斗+多层变现",收入来源包括用户付费、广告变现、私域沉淀、品牌定制 [6] - 文旅微短剧通过"内容+场景"联动降低创作成本,实现精准导流,如《傲娇村长来自斯坦福》全网热度破500万 [6][7] 行业趋势 - 头部平台转向品质化,如红果短剧"果燃计划"投资53部作品,涵盖非遗、公益题材 [8] - 横屏微短剧兴起,容纳更丰富视觉元素,如《平凡警事》总投资400万,由国家一级演员主演 [9] - AI技术应用降低动画制作成本,动漫微短剧可开发虚拟偶像、周边产品 [10] - "剧综联动"模式延伸流量价值,如乡村振兴剧结合助农直播、非遗推广 [10]
城市24小时 | 这个中部省会发力,打造“微短剧创作之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1 22:21
郑州市打造"微短剧创作之都" - 产业规模目标:到2027年培育1-2个全产业链基地、10家以上竞争力企业,市场规模达100亿元 [1] - 融合创新方向:重点开发"微短剧+文旅/普法/非遗"等融合项目,强化AI技术赋能 [1] - 内容质量目标:2027年前推出50部展示郑州城市品牌的精品短剧 [1] - 当前基础:2023年底郑州短剧市场规模23亿元(同比+27.4%),企业820家(同比+29.3%) [2] - 竞争格局:西安占据全国爆款短剧80%份额,拥有600余家短剧公司 [2] 微短剧行业动态 - 全国市场规模:2024年达505亿元(超电影票房),预计2027年856.5亿元(CAGR 19.2%) [1] - 城市布局:北京/杭州/成都等通过政策扶持争夺优质企业资源 [2] - 郑州举措:开展全产业链人才培训,推动"微短剧+文旅"项目开发 [3][5] 其他地区产业政策 - 山东:2027年前建成韧性城市信息平台,形成标准化建设机制 [6] - 长三角:9月起实施科技创新协同立法,覆盖技术共研/平台共建等19项内容 [7] - 宁夏:批复葡萄酒产业2035年规划,构建贺兰山东麓"一带一核三区"空间格局 [9] 能源结构变化 - 湖北光伏装机达4282.82万千瓦(占比32.31%),首次超越水电/火电成为第一大电源 [8] - 全国已有15省区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传统电源 [8] 经济数据 - 物流效率:2025年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GDP比率降至14%(同比-0.2pct),上半年节约成本超1300亿元 [12] - 广东经济:深圳/广州总量超1.5万亿元,梅州以5.7%增速领跑全省 [13][14][15]
湖南湘江新区以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短剧专业人才汇聚长沙
长沙晚报· 2025-08-01 07:59
行业规模与市场表现 - 微短剧行业2024年市场规模达505亿元并首次超过电影票房规模 [7] - 行业呈现快节奏、强情节和低成本优势席卷全网成为内容消费新宠与流量高地 [3] - 头部平台累计覆盖人次超10亿、累计充值破10亿元、播放量破千亿 [6] 公司产能与业务模式 - 公司年产短剧高达300至400部几乎实现日更 [6] - 构建从剧本孵化、拍摄制作到平台分发的全产业链闭环模式 [5] - 从网络文学起家延伸至有声书和微短剧形成高度集约化创作环境 [6] 人才结构与专业背景 - 吸引电影专业硕士、表演系科班生等专业人才加入行业 [3][4][5] - 演员每日拍摄强度达十几二十场连续工作超十小时为行业常态 [4] - 导演团队通过一体化协作压缩沟通成本并为新人提供实操机会 [5] 区域优势与政策支持 - 湘江新区提供天然拍摄场景包含山水、咖啡馆和林荫道等丰富外景资源 [6] - 区域政策包含高新企业认证补贴、软著奖励和工商投诉快速响应机制 [6] - 灵活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全国各地专业人才汇聚长沙 [7] 内容战略与行业趋势 - 公司坚决摒弃低俗噱头和狗血套路转向优质内容创作 [6] - 探索将电影化叙事美学融入短剧快节奏的新路径 [5] - 行业从早期野蛮生长阶段进入精品化升级浪潮 [6]
多维推进“微短剧+文旅”深度融合
消费日报网· 2025-07-31 10:52
政策引领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于2024年启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 推动微短剧内容创作与文旅资源深度耦合 [2] - 北京 上海 浙江等20余省市积极响应政策 出台扶持措施 并已公布多批优质作品 [2] - 微短剧将非遗技艺 地标景观 民俗风情转化为故事内核 以鲜活方式触达年轻受众 [2] 内容实践 - 多元题材微短剧成为文旅传播名片 例如《我的归途有风》挖掘美食文化底蕴和非遗故事 《三井胡同的夏天》描绘老北京胡同烟火日常 《风景猎人·茶卡盐湖篇》展现盐湖风光与盐文化 《今生簪花 世世漂亮》展现簪花技艺与民俗风情 [3] 市场驱动 - 截至2024年12月 中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 市场规模达504亿元 [6] - 微短剧《当星光坠入花海》在山东烟台拍摄期间带动当地景区 餐饮等消费超500万元 [6] - 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凭借影视基地优势 截至2024年5月底已吸引90个剧组和超50家影视公司落地 [6] - 浙江省"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优秀作品评选大赛收到120部报名作品 涵盖文旅资源 传统文化 非遗技艺及乡村振兴故事 [6] - 15个取景地所在景区在2023年1月至9月接待游客8745.93万人次 同比增长9.05% [6] 景区实践 - 山东淄博红叶柿岩旅游区借助影视剧拍摄曝光度打造爆款场景 2024年接待游客160万人次 其中85后客源约占80% [7] - 该旅游区将深耕"奇幻聊斋"和"跟着齐王巡长城"两个文化IP 并打造微短剧创客营地 [7] 技术赋能 - XR AI等前沿技术重塑微短剧与文旅融合形态 如《豫章旧梦》运用XR技术展现滕王阁历史文化 《邯郸梦之AI在战国》全流程采用AI生成奇幻场景与角色交互 [9] - 行业通过"文化IP化——IP场景化——场景消费化"的商业逻辑 将地域文化转化为可感知可消费的内容产品 [8] 行业升级 - 制作团队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核 提炼特色人文符号 创新故事表达 打造兼具文化深度与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9] - 依托大数据精准分析受众需求 在剧本打磨 场景设计 特效制作等环节不断完善 提升用户黏性 [9] - 开发剧中同款文旅线路 文创衍生品 线下沉浸体验等延伸消费场景 推动微短剧从单一宣传载体向全产业链价值中心转型 [9]
文旅微短剧应重品质、防短视才能促长远
消费日报网· 2025-07-31 10:52
行业背景与驱动因素 - 微短剧行业在碎片化娱乐需求激增与创作门槛降低的双重驱动下快速发展 内容矩阵涵盖古装权谋 都市情感 奇幻冒险及现实题材等多类型 [1] - 观众对沉浸式体验的追求与文旅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形成互补 催生微短剧+文旅融合模式 为行业探索新赛道 [1] - 国家广电总局2024年初推出"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 以政策牵引激活地方文旅发展新思路 [1] 内容创作现状与挑战 - 部分微短剧过度植入景点及特产等文旅元素 导致剧情生硬逻辑混乱 例如强行安排主角行程于各景区 台词变为景点介绍复读机 [1] - 成功案例如《我的归途有风》以四川乐山非遗美食为线索 通过情感故事自然串联美食文化与风土人情 激发观众对取景地的向往 [1] 制作层面问题与对策 - 部分团队过度追求大制作 忽视微短剧小而精特点 滥用复杂镜头调度与特效导致周期成本增加 适得其反 [2] - 应保持制作灵活与传播迅速的核心优势 案例如《去有风的地方》通过细腻故事情感传递吸引观众打卡 而非依赖大场面 [2] 营销推广短板与突破 - 多数微短剧缺乏持续营销策划 未充分利用社交媒体与短视频平台进行二次传播 导致热度昙花一现 [2] - 成功案例如《你好 苏东坡》通过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 结合数字影像与声光艺术装置 使观众从游览者变为参与者 带动文旅消费 [2] 产业链构建与发展方向 - 当前多数地区仅将微短剧作为宣传工具 未对IP进行深度开发 缺乏衍生产品与周边服务 导致观众体验停留于走马观花 [3] - 案例如乡村振兴题材《飞扬的青春》为取景地农副产品销售带来新机遇 复刻剧中场景提供线上线下链化服务 拓展影旅产业增长点 [3] - 需通过讲好故事 控制成本 持续营销及产业链构建四方面实现微短剧与文旅深度融合 将流量转化为留量 [3]
映宇宙执行总裁、总编辑夏晓晖:微短剧走向精品创作和价值共生
中国经营报· 2025-07-30 21:55
微短剧行业市场增长与规模 - 海外微短剧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 从2023年约1亿美元增至2024年15亿美元 2025年第一季度达7亿美元 是2024年同期的4倍 预计2025年全年达到38亿美元 [1] - 国内微短剧市场规模2024年达505亿元 首次超过电影院线市场票房规模 [1] - 全球微短剧市场预计明年规模超过100亿美元 海外市场将超过国内付费短剧市场规模 [3] 海外市场区域表现 - 美国市场以40%收入份额领跑全球 得益于文化环境 消费环境及付费环境优势 [1] - 日本和巴西市场紧随美国之后 成为重要收入贡献区域 [1] - 印度 印度尼西亚和巴西等地区凭借人口红利成为App下载量重要市场 美国下载量位居第一位 [1] 用户规模与增长潜力 - 海外短视频用户总规模接近20亿 潜在微短剧用户规模预计达9亿 [1] - 当前海外微短剧月活用户仅8000万 显示市场存在巨大成长空间 [1] - 海外短剧App数量从2023年41款增长至当前300多款 呈现快速扩张态势 [1] 内容偏好与区域差异 - 北美市场偏好都市情感 霸道总裁题材 并融合狼人 吸血鬼等未来科技幻想元素 [2] - 东南亚市场主导题材为校园青春 家庭伦理和穿越逆袭 与国内偏好高度相似 [2] - 日本市场侧重复仇 反杀和职场逆袭题材 韩国市场偏爱甜宠 重生和穿越题材 [2] 公司战略与运营模式 - 公司最早从2015年开展娱乐直播业务 2018年在香港上市 为直播行业首批企业 [2] - 公司2021年进入微短剧行业 至今累计生产1000多部作品 其中80多部为爆款剧 [5] - 采用流水线制作模式 单条生产线每月可拍摄4-5部剧 六条生产线月产能超20部 [3][5] - 通过西安制作基地实现成本控制 服装 化妆 道具采用外包合作模式 [3] 出海策略与技术应用 - 面向北美市场推出RedShort 面向东南亚市场推出Reelbox两款短剧App [5] - 从早期译制剧升级为本土化创作 采用当地演员 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 [5] - 应用AI换脸技术 将国内主角替换为当地网红 增强区域市场适配性 [5]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技术驱动使小程序完整呈现App功能与剧场体验 支付便捷性提升 [4] - 快节奏观剧习惯逐步形成 疫情期间微短剧成为情绪突破口 [4] - 2021-2022年因疫情居家需求激增 下沉市场尤其显著 推动行业爆发式增长 [4]
北美微短剧第一平台ReelShort一日之内连遭两次侵权指责 版权成行业新问题
中国经营报· 2025-07-30 14:44
核心事件 - 国内微短剧头部公司听花岛与点众科技于7月25日先后公开指责ReelShort平台侵犯其版权 [1][4][5] - 点众科技指控枫叶互动旗下ReelShort未经许可发布多部与点众享有著作权作品基本相同的侵权剧集 包括《出走后 两个竹马梅疯了》《女王》《尊老爱幼》《游子归家》等 [1][4] - 听花岛指控ReelShort一比一抄袭其版权短剧《卖菜大妈竟是皇嫂》《冷面小叔宠嫂无度》 并称枫叶互动作为侵权方各种推诿 [3][5][9] 涉事公司背景 - ReelShort是枫叶互动(Crazy Maple Studio)推出的超短真人剧集平台 每集1~2分钟 2022年8月推出 2023年11月其App在美国iOS免费榜从402名跃升至第2名 娱乐榜位列第1名 被视为"北美第一微短剧平台" [7] - 点众科技是国内微短剧行业头部玩家 旗下主要平台为河马剧场 [7] - 听花岛是国内头部制作公司 曾推出《我在80年代当后妈》《家里家外》《引她入室》等多部爆款微短剧 [7] - 枫叶互动于2023年4月完成董事会改组 中文在线不再控制其董事会及股东会 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7] 行业背景与市场数据 - 海外市场已涌现200多款短剧应用 内购收入约7.13亿美元 三年内有望突破50亿美元 五年内可能达百亿美元 [10] - 2024年中国海外微短剧内购收入达5.7亿美元 较2023年增长超12倍 下载量达3.7亿次 较2023年增长1157% [11] - 出海短剧App中约90%是国内译制剧 本土短剧仅占10% 但约10%的本土剧贡献了75%~83%的内购收入 [11] - 微短剧出海已从"野蛮生长"的1.0阶段迈入"精耕细作"的2.0阶段 [11] 侵权争议细节 - ReelShort涉嫌通过改剧名、内容复刻等进行"换皮抄袭" 如将《卖菜大妈竟是皇嫂》改编为《The Seamstress Is The Duchess》 剧中演员从中国演员换成欧美演员 [9][11] - 判定微短剧内容抄袭的难点包括表达相似性界定模糊和侵权形式隐蔽化 如利用AI换脸、二创剪辑规避检测等手段 [12] 国际维权挑战 - 出海维权面临法律适用与管辖权冲突 各国版权保护标准不一 举证规则复杂 [13] - 跨境维权成本高 在美国诉讼程序通常在1年以上 律师费用往往在几十万美元以上 [14] - 判决执行成功率低 如被告在中国境内无可供执行的资产 执行需依赖涉案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判决互认条约或互惠实践 [13]
郑州高新区拟组建微短剧产业发展基金
快讯· 2025-07-30 10:08
7月30日消息,郑州高新区发布促进网络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统筹利用现有 产业基金,组建由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微短剧产业发展基金,从剧本创作、制作宣发、平台 播出、版权融资、拍摄基地建设等方面对微短剧重点项目给予支持。鼓励在高新区建设微短剧产业基地 (园区),对于投资构建集创作、拍摄、制作、发行、交易等全产业链的微短剧产业基地(园区)项目,由 政府指定部门负责给予基础设施水、电等保障建设工作,按照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库中实际投资额的10% 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金扶持。(大河财立方) ...